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256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docx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武汉左岭至鄂州花湖高速公路

HEJL-2第二驻地办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长沙华南交通工程监理咨询公司

汉鄂高速HEJL-2第二驻地办

二00九年八月

 

隧道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汉鄂高速第二驻地办管辖的5~8标范围内有三座短隧道,分别是五标的葛山连拱隧道,进口桩号K34+990,出口桩号K35+146,长度156米;六标的金鸡岭连拱隧道,进口桩号K37+870,出口桩号K38+215,长度345米;七标的巴家湾单洞隧道,左线进口桩号K46+032,出口桩号K46+613,长度581米;右线进口桩号K46+020,出口桩号K46+630,长度610米。

虽然是短隧道,但测量工作不能半点马虎,因此,特定此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高速公路应注重立体线形监理,尽量做到线形连续、指标均衡、视觉良好、景观协调、安全舒适。

一、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1、平面线型应短捷、顺直、连续、均衡,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协调。

2、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敷设曲线,并尽量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

3、两同向曲线间应设有足够长度的直线,不得以短直线相连,否则应调整线形,使之成为一单曲线或复曲线,或运用回旋线组成卵型、凸型、复合型等曲线。

4、两反向曲线间夹有短直线,应调整线形或运用回旋组合S型曲线。

5、曲线线形应特别注意技术指标的均衡与连续性。

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可在曲线间插入足够长的直线或回旋线。

隧道洞口连接与隧道线形的配合,隧道与公路的衔接应符合路线布设的有关规定。

隧道采用曲线线形时宜采用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或超高为2%~3%的圆曲线半径。

隧道洞口内侧不小于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与洞口外侧不小于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范围内的平、纵线形应一致。

洞口外与之相连接的路段应设置距洞口不小于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且小于

50m的过渡段,以保持横断面过渡的顺适。

二、控制测量检查

1、承包人应按《公路隧道勘测规程》及《公路勘测规程》对洞外控制测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一切必要的测量和计算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并将《隧道测量作业指导书》和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承包人应根据合同图纸和有关勘测资料,对交付使用的隧道轴线桩、平面控制三角网基点桩以及标高控制的水准基桩等,进行详细的测量检查和核对,不得有误,并将测量成果报送监理工程师。

任何由于测量原因造成的误差、错误而产生的后果,应由承包人负责。

承包人在放线中除公里桩、平曲线基本桩外,应设置必要加桩,在工程实施中隧道中桩最大间距直线上不得大于10m,曲线上不得大于5m,并明确标出用地界桩、路面和排水沟中心桩、辅助基准点、以及其他为控制正确放线的水平和垂直标桩。

3、隧道每个洞口应设中线桩点及两个以上的后视点桩,并设立两个水准点,作为进洞的依据。

需进行联测,核对其是否达到精度的要求。

4、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人的测量成果进行检查,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洞内导线测角、量距的精度以及洞口水准点间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均应符合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勘测规程》(JTGC10-2007)《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的规定。

三、控制测量(附流程图见末页)

(一)、基准点的复测

1、设计交桩

开工前,业主和设计单位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向承包人进行现场交桩,并提供基准点(导线点和水准点)的详细成果资料。

2、基准点的复测

1)、承包人接到上述基准点资料后七天内,组织合格的测量人员(具有上岗证),用经鉴定合格的测量仪器、设备(经鉴定、在有效期内的)对基准点进行复测。

同时对相邻标段相邻点进行联测。

2)、复测的导线点、水准点成果与设计成果进行比较,同时根据各标段的施工方法、隧道的长度进行贯通误差预计,设计成果是否满足贯通要求。

(1)、贯通误差的测定:

①、在贯通中线附近选一临时点,由两端测其坐标,将坐标闭合差分别投在贯通面上,即得出横向、纵向贯通误差,并观测点的水平角求算出方位角贯通误差;

②、由两端高程点分别测量贯通面临时点的高程,其高差即为高程贯通误差。

(2)、贯通误差的调整

①、精密导线测量用坐标平差调整中线;高程误差,由分别引进的高程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

②、高程及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的100米段进行调整。

<1>、隧道内两相向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极限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隧道中线极限贯通误差

类别

两相向开挖洞口间长度(m)

两端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极限误差(mm)

横向

<3000

±150

3000~6000

±200

>6000

±300

高程

不限

±70

<2>、由洞外设置洞口投点桩时,测量误差和洞内支导线放样测量误差引起的贯通面产生的中误差不大于下表的规定。

贯通中误差

测量部位

两开挖洞口间长度(m)

高程中误差(mm)

<3000

3000~6000

>6000

贯通中误差(mm)

洞外

45

60

90

25

洞内

60

80

120

25

全部隧道

75

100

150

25

本监理段按《公路勘测规程》(JTGC10-2007)和《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要求执行。

<3>、公路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方法,对于隧道洞身开挖采用等级水准。

平面控制测量等级

等级

多跨桥梁总长L(m)

单跨桥梁LK(m)

隧道贯通长度(m)

一等

L<1000m

LK<150m

LG<1000m

 

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平均边长(km)

测角

中误差(″)

起始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三角闭合差(″)

测回数

DJ1

DJ2

四等

1.0

±2.5

1/100000

1/40000

≤9.0

≥4

≥6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附合导线长度(km)

边数

每边测距中误差(mm)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

长相对

闭合差

方位角

闭合差(″)

测回数

DJ1

DJ2

四等

≤12

≤12

≤±10

≤2.5

1/35000

≤±5√n

≥4

≥6

注:

表中n为测站数。

水准测量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1000~2000特大桥、2000~4000m长隧道用四等水准测量,附合路线长30km。

水准测量的精度

等级

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偶然中误差MΔ

全中误差Mw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四等

±5

±10

≤20√L

≤6√n或≤25√L

≤30√Li

注:

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Li为检测测段长度(km),小于1km时,按1km计算。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器类

水准尺类型

视线长

前后视较差(m)

前后视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辅面读数差(㎜)

基辅面高差差(㎜)

四等

DS3

双面

≤100

≤5

≤10

≥0.2

≤3.0

≤5.0

③复测后,应将复测的原始记录、计算成果、精度评定以及参加复测的人员、单位的资质证明、仪器的标定证书等资料上报总监办审批。

(3)监理工程师批复

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承包人上报的复测报告七天内予以批复。

批复前,应组织测量人员对上述基准点进行复测,以确保准确无误。

如果资料满足设计和规范的精度要求,总监办批准使用。

当有一方测得的成果不符合要求时,双方再组织复测,直至取得一致结论,否则,报业主通知设计单位解决。

(4)基准点的使用和保护

①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的基准点,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

承包人应对其妥善保护,保证在施工期间不受破坏。

当冬融、大雨后、每隔三个月进行洞内联测或监理工程师认为基准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承包人对基准点进行重复测量,并以监理工程师重新批复为准。

监理工程师对基准点批准使用的结论,并不免除承包人在测量工作中出现任何偏差造成的工程不满足设计、规范规定的责任。

②受施工影响或其它原因破坏的基准点,施工前应当加固或移设,加固或移设后应按原测精度重测。

点位应牢固、通视条件好、便于使用,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洞内导线和高程控制测量

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伸测量,洞口投点应纳入控制点内,由洞口投点传递进洞方向的联接角测角中误差,不应超过测量等级的要求,经监理工程师对其方案进行审查,观测中进行旁站和抽检,对原始记录进行检查,对成果进行核算,同时要求测量人员必须经常对仪器、工具进行检校,记录整理、计算必须采用独立的对算,对提交的成果进行认真的复核。

(1)洞口投点

①洞口投点应纳入原精密导线网中;

②每个洞口不少于3个平面控制点(包括洞口投点及其相联系的导线点)和两个高程点;

③由洞外向洞内引点宜在傍晚或阴天,与后视方向的距离应大于300米;

④测角、量边操作程序、精度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

⑤投点桩埋设与施工底版相适应,点位稳固可靠;

⑥点的名称必须记载正确,同一点名在各种资料中和现场必须一致。

(2)洞内导线测量

①应以洞口投点为起点,导线宜布成多边形闭合导线环;

②导线边尽量采用长边,支导线应进行两组独立测量,相对校核;

③测角在测回间、仪器、坐标可多次对中,以提高测角精度;

④洞内导线的平差,也可采用近似平差。

(3)洞内高程测量

①洞内高程必须由洞外高程控制点传算,每100米设一对高程控制点;

②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必须进行往返观测;

③洞内高程点必须进行定期检测。

四、施工测量与放样(附流程图见本页末)

监理工程师审查施测方案,检查放样资料,观测时进行旁站或抽检,检查原始记录并进行复算。

在检测开挖断面时,同时检查高程和中线偏位,每20~50米检查一个断面:

1、中线点测量:

(1)由导线点测设中线:

宜采用极坐标法测设,一次测设不少于3个点;

(2)独立中线法测设:

在直线点可采用正倒镜法延伸,测得差值≯5mm;

(3)供延伸用的临时中点,可用串线法标定,在直线上长度<30米,两垂线间隔5米;

(4)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先检查永久中线点或临时中线点,横向差≯5mm,采用仪器,正倒镜标定,每10米加密一个点,立模仍需复核;

(5)中线点间距测量:

全站仪测距,亦可用钢尺,两次读数,但钢尺应串动1米以上,两次差5mm内取平均值。

2、施工高程测量:

(1)用洞中已设的高程控制点加密;

(2)水准测量必须测两次或利用加密点做转点闭合到已知点上;

(3)水准仪I角经常检校;

(4)施工高程点应在使用中经常进行复核。

3、测量放样

(1)根据设计路面高程和中线,利用已计算好的支距(五寸台),画出开挖断面轮廓,即画弧;

(2)开挖断面可用断面仪、五寸台法(五寸台法即超欠值要考虑向心方向),同时也对中线、标高进行检查;

(3)衬砌立模前应复测高程。

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校正;

(4)断面开挖距贯通点100米时,要采取措施,保证贯通后衔接。

(四)竣工测量

1、曲线隧道每20米,测绘以路中心为准的实际净空断面图,标出拱顶高程、起拱线的宽度、路面水平宽度及路面高程,监理应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隧道永久中线点,应在竣工后用混凝土包埋金属标志。

曲线上应在缓和曲线的起始点各设一个;曲线中部,可根据通视条件适当增加。

永久中线点设立后,应在边墙上绘画标志;

3、洞内每1公里埋设一个水准点。

不足1公里的洞内各埋设一个水准点。

(五)成果整理及技术总结

隧道竣工前,监理就应帮助和指导承包人进行成果整理及编写技术总结,为隧道竣工验收提出竣工文件。

1、成果整理

(1)一般要求

①观测和计算、成果真实、明确、清楚、统一并装订成册;

②原始记录与记事清楚、项目齐全、不得涂改,并编列页码;

③所有计算资料取位规范;

④点名记载正确,同一点名资料中和现场一致。

(2)竣工净断面图

(3)永久中线点、高程点的成果及示意图

(4)使用新技术、新仪器、新方法的技术总结

四、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是保证隧道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判断围岩和衬砌是否稳定,保证施工安全,指导施工顺序,进行施工管理,提供设计信息的主要手段。

因此采用复合式衬砌的隧道必须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设计。

监理应督促量测单位认真实施。

施工单位应根据量测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施工步序及施工工法,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及量测方法

项目名称

方法及工具

布  置

量测间隔时间

1~15d

16d~1个月

1~3个月

大于3个月

1

周边位移

各种类型收敛计

每10~50m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测点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2

拱顶下沉

水平仪、水准尺、钢尺或测杆

每10~50m一个断面

1次/2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3

地表下沉

水平仪、水准尺

每5~50m一个断面,每断面至少7个测点,每隧道至少2个断面。

中线每5~20m一个测点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2B时,1~2次/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天>

开挖面距量测断面前后<5B时,1次/2天>

4

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

洞内钻孔中安设单点、多点杆式或钢丝式位移计

每5~100m一个断面,每断面2~11个测点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交接监理工作流程

 

 

 

合格

 

施工放样测量监理工作流程

 

 

 

长沙华南交通工程监理咨询公司

汉鄂高速第二驻地办

二00九年八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