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石潭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750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小石潭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1小石潭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小石潭记.docx

《1小石潭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小石潭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小石潭记.docx

1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本课的学习中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的建构与重点、难点的突破,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不断发展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最终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和文学素养。

新课标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且对作品中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我设计的教案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中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理解文章包含的情感来突破难点。

第一课时做到读通文章,解释字词,疏通文意。

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些作者柳宗元的常识背景,以便学生初步领会其感情。

字词句疏通这一块,考虑到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所以先让学生思考常见文言文知识考察点,学生可能不是很清楚,这一块答案老师可帮助他们归纳。

有了这一平台,学生在疏通文意时,就有了把手,知道向哪个方向发展,效果应该较好。

第二课时,学生在掌握了文意的基础上,主要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和学生一起了解造成作者忧伤苦闷的原因,从而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1.《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2.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

而且本课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同时体现由于古到今、从中到外的编排特点。

三、学生分析:

1.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多篇文言文,又系统学习了前三个单元,有一定的文言文积累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对文言文的分析理解也有一定的能力。

只是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有待提高,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兴趣的激发。

2.学生们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前提,对本文表达的情感应能领会,但鉴赏可能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

2.了解作者及文体。

3.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增强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及艺术风格。

2.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的写作特点,学会鉴赏情致化的景物描写。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引导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景物,从平凡中发现美,从而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理解文中作者悲凉凄苦的情怀,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特别关注文中描写潭中游鱼的文字。

2.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思想情感,重点关注第四段,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

3.背诵课文。

难点

1.树、石、水、鱼的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2.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见“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对此该如何认识?

六、教学策略及方法

本科教学采用我校“四六式”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下列教学方法

1.诵读法。

以读代讲,以讲促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鉴赏的主体。

2.讨论点拨法。

在讨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纠正认识的偏颇,弥补缺漏。

七、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学生查找资料,对苏轼的了解。

3.多媒体课前的准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词语古今异义。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解释加粗的字

斗折蛇行()悄怆幽邃()

可百许头()()日光下澈()

似与游者相乐()乃记之而去()

隶而从者()()凄神寒骨()()

2.注音

悄怆(chuàng)篁(huáng)竹清洌(liè)为坻(chí)为屿(yǔ)

翕(xī)忽为嵁(kān)差(cī)互寂寥(liáo)幽邃(suì)

二、导入

本文作者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学家。

在唐德宗贞元九年考中进士,是一位学识渊博而又年轻的政治家。

他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集团,力图变革。

但不久遭到迫害。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永州当时是个非常荒凉的地方,但自然风景很美。

柳宗元为了排遣郁闷,去城郊寻胜探幽,搜奇揽胜,把青山绿水作为自己描绘的对象,从中寄托自己的情怀。

人们把他在永州写的八篇散文称作《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就是其中的一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三、文学常识积累

1.解题: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也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写作背景介绍。

四、诵读课文、以问导学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五、释疑演练

1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石潭的源头的?

2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3师生共同完成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1)古今异义。

去:

(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

怡然:

(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

(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一词多义

以:

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

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动词,“成为”)

清: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

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六、检标强化

1用课文原句回答

文中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文中表达作者悲苦心情的句子----------------------------------

2翻译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七、总结

八、作业

《伴你学》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二、以问导学

读课文,合作讨论

引导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明确:

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

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

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

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

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3.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4.点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段。

5.讨论下列问题:

(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

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潭水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3)“皆若空游无所依”与上文哪句话相呼应?

这句话与上文中的“水尤清洌’相呼应。

(4)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

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7.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8.讨论以下问题:

(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9.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0.教师范读第四自然段。

11.讨论以下问题: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三、释疑演练

1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

请说明理由。

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

请说明理由。

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明确: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四、总结全文

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

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

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那样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跟我们今天的伟大时代完全不合了,对这点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五、检标强化

1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本文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感?

八、作业

完成《伴你学》习题

发现小石潭:

闻其声见其形

潭中景物:

水清(侧面描写)写小石潭美景

柳鱼乐(动静结合)写鱼儿活泼可爱

宗小潭源头:

形象比喻(寓情于景)

元潭中气氛:

幽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同游之人抒孤寂悲凉之情

教学反思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其代表作《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通过描绘小石潭记的幽静景象,抒发了作者谪居后的苦闷、抑郁、悲伤之情。

如果老师通过逐字逐句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思,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

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解读来体味小石潭的冷寂,品味作者的苦闷之情,我以“小石潭”为切人点,让学生身临其中,找出作者游览小石潭的顺序,以及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学生趣味盎然,经过一番研究,他们将作者游览小石潭的情景顺序概括出来,并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共五段。

首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与作者同游的人,就学生的发言我板书“同游共六人”,这是文中第五段的内容。

其次,让学生找出他们的具体游览顺序,学生总结概括。

我在黑板上画出小丘及小石潭的大体位置,并就学生发言板书“西行百二十步”、“发现小潭”、“闻其声、见其形”这是文中第一段的主要内容;第二段板书“潭中景物”、“鱼乐、水清”;第三段板书“潭西南而望”、“小潭源流”、“溪身曲折、岸势差互”;第四段板书“坐潭上”、“潭中气氛”、“幽静冷寂”。

将每段内容用箭头连接,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最后,让学生体会本文的写作手法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概括,我板书“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作者谪居的苦闷、抑郁、悲伤之情”。

从整个教学过程看,真正做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点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同时激发了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

以上为《小石潭记》的板书设计思路,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指正。

我定虚心接受,并努力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技能的要求是: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课程标准》还指出: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为此,《阿里山纪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技能,掌握朗读、默读、浏览等各种方法,让学生在与文本充分对话基础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

提倡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作用,共同对话,借助语文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围绕认知冲突,更好的解读文章,提高能力,从而建构新知识。

 

二、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阿里山纪行》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江山多娇”单元主题下的一篇游记。

云山苍苍,江水茫茫,读山品水,意味深长。

人们游历名山大川,控访名胜古迹,领略风土人情,能够开阔胸襟,娱悦心灵,启迪智慧,唤醒无限美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中安排这样一个单元,主要目的是为了要通过朗读、品析,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登山临水,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爱我世界美好情感。

    《阿里山纪行》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吴功写的一篇游记。

这篇游记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风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了“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了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共同愿望。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三峡》、《小石潭记》等写景的文章,在《老山界》、《小石谭记》中已接触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本堂课进一步把这一知识点巩固加深,并且学以致用。

 

四、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新课程理念,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不但要力求“胸中有纲”,更要“目中有人”,即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为本。

由此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移步換景的表现手法

 2、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技能

   3、培养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4、会写一般描写景物的记叙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阿里山的如画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

    2. 了解课文移步换景

难点:

1. 学会写参观游览的文章。

2. 学会如何向游人介绍当地的景物。

六、教法策略与教学手段

   本科教学采用我校“四六式”教学模式,本节课在教法上,体现教师的“启发引导”,在学法上,立足文本“自主合作,探索发现”,达到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让学生去理解,去感受,去发现,去创新,避免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

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七、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学生查找资料,对阿里山的了解。

3.多媒体课前的准备。

[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风靡(mǐ)    纯粹(cuì)  堪称(kān) 

镶嵌(qiàn)  鱼鳖(biē)  雄踞(jù)

2解释一些关键的词语:

清澈      接风洗尘   风靡     堪称    谛听 

3、本文顺序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吴功正,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

1997年7月初,他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

之后,他游览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

作者被迷人的阿里山风光深深陶醉。

他想把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读者,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于是回国后写下了此文。

 

2、导语 

教师播放《大海啊,故乡》和《阿里山的姑娘》的音像资料,营造气氛,引入美如画的阿里山。

 

展示有关阿里山的图片,包括阿里山全貌,阿里山树林和阿里山“神木”等,让学生饱览阿里山的风光。

 

三、朗读课文 

配景朗读,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优美的意境中去。

 

四、以问导学、理清文章思路 

顺序及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

全文10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1),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2——9),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0),写下山。

仍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五、释疑演练 

1“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

”“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

”读了课文,你对阿里山、神木一带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

你是怎样理解置身于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

阿里山有着“莽莽不尽的林海”,林海内“云雾浓稠”,再加上“古典文化”的氛围,确实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

神木巨大无比,历史悠久,它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有着一种丰富而深邃的内涵。

作者置身于阿里山时,确实被那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阴凉的世界、厚密的青苔、神奇的神木所吸引、所陶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所以情不自禁地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 

2、精读课文3——9段。

 

思考:

作者怎样描写到阿里山神木的经过及所见到的风光?

 

课文第3段是过渡段。

这一段先用设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入神木的经过。

 

第4段,写潭水清澈。

 第5段,写林区的宁静。

 

第6段,写山间的青苔路。

 第7段,描写无边无际的森林。

 

第8段,描写看到的神木。

 第9段,写“神木”经历的一次巨创。

 

六、检标强化

l.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一泓(   ) 莽莽(   ) 溢出(   ) 镶嵌(   )

鱼鳖(   ) 静谧(   ) 红桧(   ) 孕生(   )

2.解释词语

匹敌:

____________________骤然:

____________________

恍如隔世:

________________静谧:

____________________

堪称:

____________________庞然大物:

________________

山岚:

____________________谛听:

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读课文3-9段。

思考:

作者怎样描写到阿里山神木的经过及所见到的风光?

课文第3段是________。

这一段先用设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入神木的经过;第4段,写谭水清澈;第5段,________;第6段,写山间的青苔路;第7段,________________;第8段,描写看到的神木;第9段,________。

七、总结

八、作业

《伴你学》习题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 

二、预习检测

1、作者进阿里山时有何感受?

(幽深与宁静)

2、作者在到阿里山神木的路上见到哪些如画的风光?

(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曲幽的路径、无边的森林)

三、以问导学

本文语言有什么特色

本文的语言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

 

读下列句子,谈谈你对文章语言美的体会。

 

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

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

偶有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2、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

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

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3、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

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

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四、释疑演练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

“循声得情”,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特体验。

 

2、这段文字用了六个比喻句,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

第一个比喻,森林:

“恰似一片汪洋”,是形容森林的无边无际;“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作者一连用三个比喻,描写树木的盘曲之势。

这里连用助词“之”,不仅使句式整齐,而且使文章足句足拍,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

两个比喻兼拟人古色古香,写出了森林排列整齐和严肃威武的气势,给森林以人格化。

 

3、这段文字在全文带有总结性,“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以高度凝练的短句集中了高密度的信息,收到“以少胜多,情貌无遗”的效果。

4提问:

下面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有什么好处?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

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

比喻。

“汪洋”极言森林之大,“幢顶”言其高,“伞盖”言其茂密,“古寺宝塔”言其密不透风,遮天蔽日。

形象地描绘了山中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检标强化 

1.用四个字概括台湾著名的红桧被冠名为“神木”的原因。

2.文中加粗的“约”和“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3.“神木”已遭雷劈,为什么“他仍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

4.于神木“巨创”中,作者发现了丰富、深邃的内涵,你是怎样理解的?

5.提问:

什么叫移步换景?

本文如何运用这种写景方法的?

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一次描写下来。

游记一般都采用这种写法。

六、小结 

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会起来的共同愿望。

 

七、布置作业 

《伴你学》习题

板书设计

阿里山纪行

    吴功正

作者行踪:

台北松山机场------台湾中部城市嘉义-------森林火车站-------林区-------神木----------下山的路上      (移步换景法)

风              古式的火车

景              清澈的水潭

美              静谧的森林           爱我河山

如              厚密的青苔           爱我中华

画              无边的林海

教学反思        

神奇的神木很多同学对宝岛台湾是心驰神往却无法前去亲眼目睹,所以倍感遗憾。

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看到后面有一个导游词的学习,所以尝试在这方面作些探索,上完本课,感觉还是有些收获的,现做如下反思。

一、查找资料,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去查找关于台湾的一些资料,尤其是风景名胜,让学生先对宝岛台湾有个大致的了解,激发他们渴望实地一游的兴致。

课上交流介绍自己所查资料后,就让学生看课文,和作者一起去阿里山一饱眼福。

二、利用导游词,介绍阿里山风景

课前已经向学生介绍过如何写导游词,所以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先从文中找到并概括作者所介绍的景物,并用一些恰当的词语归纳出景物的特点。

全班交流后,让学生试着选择其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两个景物,以导游的身份,对大家作一介绍。

要求尽量不照搬文中语句,体现移步换景,语言生动优美,表现景物特点。

学生口头准备几分钟后,再在班级进行交流,大家点评,推选出最佳导游。

在这一过程中,难度较大,花时也长,但因为课前已经对台湾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该怎么写导游词,而且口头介绍之前先对文本有一个充分的阅读,所以学生在介绍景物的时候,捕捉到位,语言优美,很好地表现了景物的特点,既掌握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

所以还是要敢于尝试。

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