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7674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1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docx

包头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分类突破05科学探究题试题

题型分类突破(五) 科学探究题

                                

|类型一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1.[2019·昆明]小晨同学从课外读物中得知:

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的产物可能有C、CO、Na2CO3、Na2O。

于是设计实验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BaCl2溶液呈中性;

②4Na+O2

2Na2O;

③Na2O+H2O

2NaOH;

④2Na+2H2O

2NaOH+H2↑;

⑤CO通入PdCl2溶液中有黑色沉淀生成。

提出问题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的产物有哪些?

猜想假设猜想一:

产物中一定有C;

猜想二:

产物中一定有CO;

猜想三:

产物中一定有Na2CO3;

猜想四:

产物中一定有Na2O。

实验验证用如图T5-1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探究。

图T5-1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的作用是      。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待钠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中的固体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有黑色不溶物

 猜想  正确 

(2)

 将实验

(1)所得混合物过滤,取滤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

 

 猜想三正确

(3)

 

 猜想二正确

反思与评价小晨同学向实验

(2)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于是得出结论:

在加热条件下,钠与CO2反应一定产生Na2O。

该结论是否严谨?

    (填“是”或“否”),理由是  

 。

 

2.[2018·德阳]草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草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

H2C2O4+Ca(OH)2

CaC2O4↓+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T5-2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仪器a的名称是     。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               。

装置C中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      。

 

图T5-2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图T5-3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图T5-3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  →  →  →I→D→H。

 

②装置I中盛有的氧化铁发生了颜色变化,欲证明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乙组同学需要两次使用装置D,其现象分别是                         。

 

3.[2019·滨州]钙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

它可组成氢化钙、氢氧化钙等多种物质。

(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该实验探究小组将Na2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NaOH;

猜想二:

NaOH和Ca(OH)2;

猜想三:

NaOH和          ; 

猜想四:

NaOH、Na2CO3、和Ca(OH)2。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                     。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步骤Ⅰ:

取滤液,向其中滴加适量Na2CO3溶液

        

猜想二不成立

 步骤Ⅱ:

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    溶液 

产生气泡

猜想    成立

拓展延伸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

 

4.[2019·齐齐哈尔]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T5-4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T5-4

(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

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

提出问题

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

CaCl2、NaCl和HCl;

猜想二:

CaCl2、NaCl和Na2CO3;

猜想三:

       。

 

进行讨论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     

    

 猜想一成立

反思拓展

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的危害是          ,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            。

 

5.[2018·山西]化学实验过程经常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

在一次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

图T5-5

活动一:

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如图T5-5所示的三组小实验。

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活动二:

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T5-6),充分搅拌、静置。

观察到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

由此可以确定:

上层清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

小组同学对上层清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了如下探究。

图T5-6

提出问题

上层清液中还可能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设

上层清液中还可能含有OH-、C

、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②继续滴加稀盐酸

①溶液变红

②产生气泡

①有OH-

②有C

无Ca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指示剂除外) 

①     

    

②     

    

①有C

无Ca2+

②有OH-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同学对方案一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 

 。

 

(2)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上层清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

 

(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加入适量                   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6.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甲同学设计了如图T5-7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图T5-7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字母)。

 

(2)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

 

(3)在

(2)中溶液内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

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

甲同学进一步推测:

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

 

(4)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

请根据要求填写下表: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物质是碳酸钠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物质是氢氧化钙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步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 。

 

|类型二 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

7.[2019·深圳]为探究某塑料的组成元素,设计了实验Ⅰ和Ⅱ。

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取氧气

图T5-8

(1)若用一种暗紫色固体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    (填字母)。

 

(2)欲制取干燥的O2,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

发生装置→C→    (填字母)。

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    (填“a”或“b”)端相连。

 

Ⅱ.组成探究

(3)定性检测(已知:

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图T5-9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并按图T5-9进行实验。

通入O2,一段时间后,点燃J处酒精灯

①装置K中无水CuSO4变为    

色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H2O

②装置L中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CO2

③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塑料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4)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确定组成,将1.4g该塑料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共产生了4.4gCO2和1.8gH2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塑料    (填“含有”或“不含”)除上述③中结论之外的元素。

 

8.[2019·衢州]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锡纸中的金属成分(锡纸中以一种金属为主,其他成分对实验无干扰),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什么?

建立猜想根据锡纸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并结合金属活动性、价格等因素,猜想其中的金属可能是锌、铁、铝、锡中的一种。

探究过程

步骤

活动内容

收集证据

分析并得

出结论

步骤一

①查阅资料:

金属锌在常温下很脆

②取锡纸反复折叠

 锡纸未破损

 锡纸中金属不是锌

步骤二

用磁铁靠近锡纸

 锡纸没有被磁铁吸引

 锡纸中金属不是 

步骤三

①取锡纸条放入浓度为20%的盐酸中除去可能存在的氧化膜。

当观察到        时,取出锡纸条并用蒸馏水清洗 

②将处理过的锡纸条放入试管中,加入饱和硫酸锌溶液,静置观察

 ②中锡纸条表面无明显现象

 说明锡纸中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则锡纸中金属不是铝,而是锡

交流评价

小科对实验结论提出质疑:

“无明显现象”并不代表没有发生反应,因为铝与硫酸锌反应[2Al+3ZnSO4

3Zn+Al2(SO4)3]生成的金属锌为银白色,与铝颜色相同,因此无法得出结论。

请在不改变反应原理的前提下运用定量方法完善实验方案,并根据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

 

继续探究运用完善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初步结论:

锡纸中金属是铝。

9.[2018·青岛]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准备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未盖瓶塞且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T5-10),他们决定对这瓶溶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图T5-10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获得信息

(1)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

(2)实验室里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通常使用橡胶塞。

(3)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

氢氧化钠;猜想二:

碳酸钠;猜想三:

碳酸氢钠。

实验探究

(1)小军取少量样品滴加稀盐酸有    产生,得出结论:

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或者是    。

 

(2)小军另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进而得出结论:

该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

 

(3)小华认为小军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4)取小军第二次实验后的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的原溶质是 。

 

探究启示实验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 

 。

 

10.高博同学为了验证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设计了如图T5-11所示的实验。

图T5-11

实验现象

(1)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鸡蛋壳表面冒出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鸡蛋壳主要成分中含有    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实验反思

(2)高博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验证鸡蛋壳主要成分属于钙盐,方法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     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Na2CO3溶液

B.AgNO3溶液

C.BaCl2溶液

D.Ca(OH)2溶液

实验拓展

(3)高博同学设计了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的方案,如图T5-12。

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       ,步骤③中乙溶液是       (填化学式)溶液。

 

图T5-12

11.[2019·绥化]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从空气中获得所用的氧气的方法是        。

空气中的氧气按体积计算,大约是空气总体积的    。

氢气可用天然气制取,这种方法制取的氢气中往往混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了证明混合气体中H2、CO2、CO三种气体都存在,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图T5-13所示实验。

 

图T5-13

阅读提示

①实验前,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

②实验过程中的尾气已处理。

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吸水后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 。

 

(2)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

 

(3)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 

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证明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

 

(5)另一小组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把其中的E装置换成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仿照上述实验过程,通过定量的方法确定一氧化碳存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注:

反应生成的水蒸气被D装置完全吸收,不考虑其他水蒸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前C装置玻璃管内固体总质量/g

m1

实验后C装置玻璃管内固体总质量/g

m2

实验前D装置总质量/g

n1

实验后D装置总质量/g

n2

利用上表数据,计算出能证明CO存在的质量关系是    (用m1、m2、n1、n2表示)。

 

12.[2019·鄂尔多斯]实验室有一瓶白色固体,可能由Ba(NO3)2、NaCl、Na2CO3、Na2SO4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某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请你参与完成相关问题。

Ⅰ.初步探究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现象如下:

图T5-14

初步结论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     (填化学式,下同),一定没有    。

 

(2)溶液M中的溶质一定有NaNO3,一定没有    。

 

交流讨论为确定原固体的成分,需对溶液M中的溶质进行进一步确认。

Ⅱ.继续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

猜想一:

NaNO3;

猜想二:

NaNO3、Na2CO3;

猜想三:

NaNO3、NaCl;

猜想四:

NaNO3、Na2CO3、NaCl;

实验与结论

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取适量溶液M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硝酸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三不成立

 取实验一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四成立

反思与评价

兴趣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得出“猜想四成立”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原因是                        

       ,改进措施是  

 。

 

实验结论同学们经过讨论、实验,圆满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类型三 影响物质变化因素的探究|

13.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电信和建筑领域。

铝亦有其特殊的性质,试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铝比锌    ,但是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却比锌粒少而慢。

为了探究铝与酸反应的规律,小强用相同质量、相同形状的光亮铝片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很少且慢

 铝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铝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铝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且快

(2)比较实验三、实验四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      有关。

 

(3)比较实验一、实验二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可能与        (填粒子符号)有关。

 

(4)写出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小芳将长条状铝片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轻轻摇动铝条,受热一端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

为探究其原因,小芳查阅资料得知:

铝的熔、沸点分别是660℃、2460℃;氧化铝的熔、沸点分别为2054℃、2980℃。

试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

 

14.[2018·青岛]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探究活动一探究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探究活动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①同学们做了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试管中固体可溶,A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

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②同学们又补充了C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探究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碱溶液反应

①分别振荡三个软质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对比A瓶与    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类型四 物质性质的探究|

15.[2019·徐州]某兴趣小组对氨气(NH3)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图T5-15

实验回顾

(1)按图T5-15甲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溶液中与水作用产生了    (填离子符号)。

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的颜色会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2)图乙是该小组对图甲装置的改进,和图甲相比,其优点有              (任写一条)。

 

提出问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

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

进行实验步骤1:

按图T5-16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图T5-16

步骤2:

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把玻璃管插入烧杯的水中。

步骤3:

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                (填具体操作),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实验完毕,向烧瓶内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将其转化为可用作氮肥的(NH4)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拓展实验后请教老师知道,氨水中的NH3大部分与H2O结合成一水合氨(NH3·H2O),则氨水中含有的分子有H2O、    、    (均填化学式)。

 

16.[2019·广东]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

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

(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2)AgCl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Ⅰ.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Ⅱ.             ; 

Ⅲ.CO2中混有HCl。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行探究。

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

学方程式

(1)

 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Ⅰ不成立

(2)

 将少量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猜想Ⅱ不成立

(3)

将气体通入盛有    溶液的试管中,再加稀硝酸 

 

 

猜想Ⅲ成立。

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制取的CO2气体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交流讨论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和       中。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 (写一点)。

 

17.[2018·河北]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

图T5-17

查阅产品说明小组同学根据图T5-17所示产品说明书中的         和硫酸铵的组成,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探究Ⅰ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1:

按图T5-18所示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用pH试纸测得土样浸出液的pH约为4,说明土壤呈酸性。

 

图T5-18         图T5-19  

探究Ⅱ硫酸铵具有哪些性质

实验2:

25℃时,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完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T5-19中    (填序号)点的状态,测得其pH约为5。

 

实验3:

为证明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T5-20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硫酸铵固体减少;②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      ;③小气球胀大。

 

小明依据现象①和②,小红只依据③,都得出了“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

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

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化得出“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继续进行观察,若                 ,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图5-20        图5-21

实验4:

按图T5-21所示进行实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

拓展应用

(1)为保证铵态氮肥的肥效,不能高温暴晒,不能              。

 

(2)硫酸铵中氮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剩余的硫酸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2018·泰州]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

物质

Na2CO3

NaHCO3

Ca(OH)2

Ba(OH)2

溶解度/g

21.5

9.6

0.165

3.89

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实验探究

(1)实验一:

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实验中,小雨采用两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