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900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docx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二含答案

期末检测卷二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班级: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得分:

________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左右流之。

______________,寤寐求之。

(《关雎》)

3.《咸阳城车楼》中写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醉翁亭记》中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

(用《岳阳楼记》原句回答)

7.人生需要学习,也需要雕琢。

这正如《礼记》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学,不知道。

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说理以言情,劝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悲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9分)

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骊歌(lí)   蜷曲(juǎn)  吊唁(yàn)  风驰电掣(chè)

B.嗔怪(chēn)稽首(qǐ)藩篱(pān)即物起兴(xīng)

C.亘古(gèng)坍塌(tān)阔绰(chuò)锲而不舍(qiè)

D.蓦然(mò)炽痛(chì)酝酿(niàng)戛然而止(jiá)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针对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

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

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这是韩愈盛赞同时代书法家张旭的话。

C.“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

它是如何产生的?

又该如何去预测?

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D.毕业50周年同学会现场,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谈论东坡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B.漫步这里的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厚淳朴的苗家风情及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给景区增添了人文情趣。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蓝牙版自拍杆,利用手机蓝牙功能,使用方便,拍照效果好,投放市场后果然不孚众望。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

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13.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国工匠”“记住乡愁”“精准扶贫”“履职尽责”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价值观是力量”。

C.“他一直不很喜欢《奔跑吧,兄弟》《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这类电视节目,从内心深处。

”这个句子中“从内心深处”充当状语。

D.“让座不是一种法律责任和义务,而只是一种道德自律行为,所以让还是不让的权利,掌握在当事人自己手里,别人无权干涉。

”这个复句的第一层是因果关系。

1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的《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先后描写了夷陵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重大战役,这三大战役的胜方指挥官分别是吕蒙、周瑜、曹操。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副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D.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

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③⑥⑤④①②       B.④①②③⑥⑤

C.③④①②⑥⑤D.④③①②⑤⑥

16.语文实践活动(5分)

(1)右图是上海设计师顾永江为月球探测工程设计的标识“月亮之上”,请你仔细观察,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标识并分析其象征意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反映的信息。

(2分)

年份

中央财政三农支出(亿元)

中央财政用于粮食生产相关投入(亿元)

全国粮食总产量(亿吨)

全国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

2015

7253

3873

53082

0.4%

2016

8183.4

4653

54641

2.9%

2017

10408.6

4985

57121

4.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7分)

(一)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17—19题。

(7分)

交友之道

张保振

①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朋友的重要。

《诗·小雅》言“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明朋友的至要。

《孟子·滕文公上》载“出入相友”,说明朋友的必要。

与人交友,就要取其长,不计其短。

也就是说,交友要有选择,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

②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交友呢?

③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

对朋友,古人们看得很重,认为是“五伦之一”,“平居可与共道德,缓急可与共患难”。

并认为,“友则两相关切。

若酒肉饮博,相与往还,此党也,非友也”。

(蒲松龄语)所以,择友,就要或道同相助,或品德相亲,或学问相成,或气节相感,或然诺相信,或才技相合,或诗文相尚等,要两相共赢,昭昭可鉴。

毕竟,择友只有志趣相投,互为“人镜”,才能获取增加一倍的智慧,放大一倍的力量,使身心得到滋补,境界得以升华。

④交友之道关键是取友。

世间尽管有“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的交友取友之道,但取友毕竟是取优,故不可等闲视之、草率取之。

自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居多。

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

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

这种“见面熟”式的朋友,当你遇到挫折,甚至将要掉进深渊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当你一帆风顺,________________。

取友,就是智可以砥砺,行可以辅弼,有了错误可以指正。

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中说: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这六个“一”,全在人生的关节点,道出了取友的最佳点。

所以,对贫贱之交、生死之交,不仅终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终一契之。

⑤交友之道重点是结友。

结友要结真友。

友有面友、真友之分。

面友者,友而不心也。

真友者,生无请言,死无托词也。

真友是需要风浪的考验、时间的检验的。

人的一生不可能年年顺意,事事行时。

遇到人生的逆境时,才能看得清面友或真友。

如战国中期有一对同习兵法、一师之徒的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由于孙膑的才能略高一点而招致庞涓嫉恨,以至利用自己先到魏国并深得魏王重用的机会,密招孙膑入魏,口言善,说是要向魏王力荐;身行恶,实则借刀杀人,对孙膑施以膑刑。

这就警示人们,饮酒要饮醇,结交要结真。

否则,不仅自己会吃尽苦头,而且连残至死都不知原因。

⑥交友要交优。

只有多看朋友的长处,把朋友的长处吸收为自己的长处,才能在人生路上肩并肩手挽手,共谱新篇章。

(选文有删改)

17.阅读全文,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开头用俗语和古籍中的语录有何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②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20—22题。

(6分)

智能快递

①中国邮政日前宣布开放全国5000个自提网点,任何一家快递公司发货,均可享受此服务。

自提网点包括现有邮政自有网点和“无人值守”的智能快递柜。

看似简单的自提系统开放,背后却是智能快递的大市场。

企业、专家、主管部门等负责人均认为,智能快递已成为当前政府驱动快递满足消费和商业需求的重要手段。

②快递员将快递包裹送到置于小区的智能快递柜中,给收件人发送取件短信。

收件人经过手机查询——输入密码——开门取件三个步骤,便可将一个快递包裹从智能快递柜中取出,抱回家去。

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居民和快递员欢迎。

中国快递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惠德说,目前出现的一些智能快递柜,代表着未来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方向——智能快递,即通过引入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融合预测等方式,以更加便捷的智能设施(如智能快递柜)和手段满足高密度、高成本、高人力的现代快递工作,通过建设社区的“智能快递站”为消费者服务。

③智能快递站模式可以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减少交通拥堵,未来还可以变成独立的智能账户,市民在家中就可以完成各种邮政业务及其他社区服务的操作。

专家认为,相比传统模式,快递柜有多个优势。

首先是标准化产品,可以连接各个快递公司;其次是做到24小时服务;第三是加入摄像头减少纠纷;第四是价格低廉。

④智能快递可消化我国高速增长的巨量快递。

未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猛增,而人工投递成本不断增加,继续满足居民和电子商务快递需求,快递柜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⑤智能快递柜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成为高价值的社区入口。

业内人士认为,以京东为例,可以增加冷藏冷冻功能,只需要1000元成本就可以加一个附柜。

此外,可以利用这一空间进行销售,以小区的大数据积累为基础,电商可以掌握小区购买米、油等生活用品情况并提前配送储藏,提升了物流和快递柜的效率和价值。

⑥有预测显示,智能快递将伴随快递需求和服务的提升而高速发展,根据全国快递柜潜在需求和可建设总数,在未来5年左右。

可产生百亿级的市场。

(选文有删改)

20.相比传统模式,智能快递柜有哪些优势?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第⑥段中加点词语“左右”能否删除?

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3—26题。

(14分)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

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2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

(3)心窃乐之____________

(4)学者诚能八面玲珑____________

24.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林壑尤/美  B.作亭/者谁  C.饮少辄/醉  D.昨/游江上

2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山水风光,寄情寓理。

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联系文段谈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6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27—28题。

(6分)

【甲】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江城子·江景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

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27.对两首词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是“哀筝”,是从乙词中乐曲总的旋律来写的;说是“苦含情”,是从乙词中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的。

B.乙词的最后,没有正面描写人物,而是写弹筝人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C.甲词中写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所以词人的心绪是矛盾的。

D.甲词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都令人伤感不已。

28.试比较两词中加点的“弄”字的含义并分析传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记叙文,回答29—32题。

(10分)

五猖会

鲁迅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

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

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

于是,完了。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

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

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

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

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

据有考据癖的人说:

这就是五通神。

然而也并无确据。

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

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

父亲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

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

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

“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

“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

去吧。

”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

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选文有删改)

29.选文出自《朝花夕拾》,请你再写出出自这本散文集的三篇文章的篇名。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请简要说出选文题目的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做简要赏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说说你对选文结尾处加横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展示(共50分)

3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

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

青年,最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