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240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docx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表格式共62页

课题

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

1、假期有收获

课时

2

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暑假生活是丰富的,只要我们用心过暑假,就会有收获。

2、引导学生计划安排好自己的假期生活,学会调控自己的生活,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3、通过交流暑假生活,体会暑假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认识到暑假既要学习,又要娱乐,这样才能过一个充实而又有趣的暑假。

教学重点

感受暑假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导学生认识到假期既要学习,也要娱乐,这样才能过得充实而有趣。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调控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

回顾自己的假期生活,想一想自己在假期中做了哪些事?

有哪些收获?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小诗:

夏天的礼物,

是烈日和蝉鸣,

夏天的礼物,

是雷雨和彩虹,

夏天

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是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暑假。

2、学生自由朗读小诗,初步了解小诗的内容。

全班交流:

夏天的礼物有哪些呢?

(夏天的礼物有烈日、蝉鸣、雷雨、彩虹。

当然,夏天还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礼物,那是什么呢?

(是一个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暑假。

3、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暑假过的快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我们的暑假生活。

二、快乐的暑假生活

1、一个愉快的暑假结束了,这个暑假大家过得怎么样呢?

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自己的暑假生活。

预设:

暑假过得很充实。

暑假过得很愉快。

夏天非常热。

这个暑假我跟爸爸妈妈到外地旅游,非常快乐。

这个暑假,我报了几个补习班,非常忙碌,但是非常充实,学到了很多知识。

2、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班小强是怎样度过暑假的。

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小强的暑假,并交流:

见到了想念的爸爸,参观了爸爸工作的城市,和爸爸看电影,在爸爸工作的地方交到了新朋友。

教师小结,小强同学的暑假生活可真丰富啊,见到了想念已久的爸爸,和爸爸一起生活了两个月,并且还交到了新朋友。

3、过渡:

暑假结束了,相信大家的暑假生活,也跟小强一样,丰富多彩,充满了乐趣,那么大家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和同学们交流和分享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过暑假的?

他们在暑假中又有哪些收获?

教师分别出示书中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会有哪些收获?

预设:

图片1:

三位小朋友在一棵大树上观察天牛和蜗牛等昆虫,了解,天牛和蜗牛等昆虫的生活习性,知道天牛啃咬树皮、吃树叶,是害虫。

图片2:

两位小朋友在给小溪筑大坝。

图片3:

两位小朋友在小溪边洗脚、聊天。

图片4:

内容比较多,可以引导学生看一看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相关文字,了解课本里的小朋友都有哪些收获?

4、刚刚我们看了书上的小朋友,暑假里都干了些什么?

有哪些收获?

老师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小朋友的暑假生活都是非常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

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大家在暑假里都有哪些收获?

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暑假中的收获,本小组同学向相互评价,相机补充。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暑假中所做的事情以及通过这些事情获得的收获。

预设:

我在暑假里跟妈妈学会了做蛋糕,成了一个烘焙小能手。

我利用暑假去学国画,通过一个月的学习,我的绘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在暑假里学会了跳绳,还学会了双跳,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学到了本领。

暑假里,我们一家去了北京旅行,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天安门、故宫、长城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这次旅游,我增长了见闻,开阔了眼界。

暑假中,我读了很多书,过得很充实。

5、教师小结:

听了大家的交流,老师发现你们在暑假里面不仅会休息,而且会学习,会活动,会做事,会交往,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收获了很多。

其实暑假的时间很长,整整两个月,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能够用心过好以后的每一个假期,让假期过得更有意义,更有收获。

三、我来做小裁判

1、同学们,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像大家一样,过了一个充实而又丰富有趣的暑假,有的同学的暑假,跟大家不一样,请大家来比较一下小明和小华的暑假生活。

看一看他们暑假过得怎么样。

2、出示课本上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这些图片上的小明和小华是怎样度过他们的暑假的?

想一想,他们这样做对吗?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3、同小组同学交流,他们的做法可取吗?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

小明的暑假生活,是不可取的。

因为他在整个暑假中睡懒觉,看电视,骑自行车,一直到开学,作业都还没有做完。

小华的暑假生活是丰富而又充实的,他做事有计划有安排,不仅完成了作业,而且学会了游泳,看了很多的课外书,所以我们要想要像小华同学学习,过一个充实而又丰富的暑假。

交流讨论,看了小明和小华的暑假生活,你有什么想法?

下一个假期你打算怎么做?

5、学生讨论交流,懂得假期生活应该劳逸结合,既不能放松学习,又要有一个合理的娱乐时间,这样才能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我们交流了大家的暑假生活,通过交流,我们明白了,假期生活应该劳逸结合,既要学习,又要娱乐,这样才能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暑假。

国庆长假马上就要到了,我们怎样才能过一个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国庆小长假呢?

课后请大家为自己的国庆长假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

我们下节交流。

 

课题

2、周末巧安排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享周末的经历,鼓励学生分析自己的周末生活状态。

2、启发学生反思周末生活的质量,懂得周末休息的意义。

3、增进学生、老师之间的交流。

教学重点

分享周末的生活经历。

教学难点

懂得周末的真正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

回顾自己的周末生活,想一想自己在周末一般都干什么?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

师:

你们喜欢周末?

为什么?

(因为周末不但不用上课,还能有时间做很多自己盼望很久但没时间去做的事。

你们都是怎么安排周末的?

学生回答

二、说说自己的周末生活

1、你们的周末是怎么过的呢?

做了些什么?

(学生回答)

出示课件:

我完成了作业还看了课外书;

我去舞蹈中心上了我喜欢的舞蹈课程;

我按时练了一个小时的钢琴;

天气好时和小朋友一起开心地出去玩耍;

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喜欢的电视节目……

2、你在周末做了哪些快乐的事情呢?

从中收获了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

出示图片:

上周末,妈妈带我去了书店。

我读了很多有趣的图书,都舍不得离开了……

上周末的早上,和家人一起去爬山,虽然有些累,但是很高兴……

爷爷平时一个人住在乡下,爸爸妈妈利用周末时间带我回家看他,一家人在一起感觉特别温馨……

小结:

小朋友们的周末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既完成了作业,又做了喜欢的事情,是个充实的周末!

三、快乐的周末

周末很让大家快乐,大家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周末生活过得充实且有意义呢?

结合课本上同学的周末生活,说说周末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1、我们来看看课本上的几个小朋友他们是怎么度过周末的

出示课件。

一个睡懒觉不按时吃早饭……

一个早早起床去看望爷爷……

一个先玩好游戏,再去做作业……

一个先做完手工,再出去玩……

你认为这几个小朋友的周末生活安排是否正确?

为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

视频《做作业不拖拉》

小结:

周末生活很快乐,我们应该合理安排时间,让其过得充实且有意义!

四、周末中的烦恼

周末是快乐的,但是也有一些烦恼,如爸爸妈妈会对我们说一些不可以

出示课件:

睡懒觉,不可以……

不想做作业,不可以……

不想练琴不可以……

同学讨论:

这几位小朋友的做法好吗?

为什么爸爸妈妈要不可以?

说说你的理由。

视频《早睡早起》

小结:

周末虽然是休息的时间,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不应该打乱原有生活规律,放任自我的玩耍。

1、学生参与交流、分享自己的周末生活

2、学生相互交流,并回答有关问题。

观看视频《做作业不拖拉》

3、学生相互交流,并回答有关问题。

观看视频《早睡早起》

1、为学生提供一个重温和分享周末生活的机会,让他们与同学、老师亲切友好地交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2、让学生进一步重温周末生活的安排,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行为是下次需要改正的。

明白周末生活需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其过得有意义。

3、让学生明白周末中的有些事情必须坚持,有些事情应该杜绝,不能因为周末就打断原因的规律。

五、课堂总结

周末虽然短暂,但是我们应该合理安排,做到学好、玩好、休息好,快乐过周末!

 

课题

3、欢欢喜喜庆国庆

课时

2-1

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国庆节的来历,知道国庆节是祖国的诞辰日。

过程与方法:

知道我国的国旗、国歌和国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开国大典”的隆重与庄严,激发热爱祖国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名及国庆的由来,知道国庆节是祖国的诞辰日。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母亲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

回忆我们在国庆节的时候有哪些活动,并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国庆节的来历。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

师:

小朋友记得自己的生日吗?

(学生回答)

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我们的祖国也有自己的生日。

板书:

祖国的生日

二、新授

(一)祖国我知道

1、课件出示图片(中国地图):

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2、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那么大家知道我们祖国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出示图片:

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政府成立。

问:

每年的10月1日就是我们中国的国庆节,那么今年的10月1日是祖国的多少个生日呢?

学生回答

1、新中国的成立经历了血雨腥风,经历了万重艰辛,其中数以万计的中国儿女为此付出了鲜活的生命。

出示图片:

为了纪念逝者,鼓舞生者,各地建立烈士园,并把9月30日是中国烈士纪念日,我们向为新中国献身的英雄们表达崇敬和怀念之情。

2、祖国新貌

观看60周年国庆大阅兵,问:

看了这个视频,你是否感觉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

小结:

现在我们的祖国欣欣向荣,日益强大,我们要珍惜和热爱这来之不易的家!

(二)国旗、国歌、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1、观看课件,说说我们认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子的?

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

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还在哪些地方看到升起的国旗,(同学讨论并回答)

说一说每次升旗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出示国徽图片:

说说在国徽上发现了哪些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想一想我们在哪里看见了国徽?

出示:

人民币上、身份证上等。

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回忆一下,在哪些地方什么情况下听到过国歌?

什么时候我们要唱国歌?

外事活动、运动赛会、升旗仪式等等。

4、我该怎么办?

情景一:

外面下雨了,早上已经升起的国旗怎么办?

想一想:

他们是否可以因为下雨就降旗?

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在我国的宪法中有明确对国旗国徽国歌的法律规定,无论何种情况下,国旗都是屹立不倒的,这象征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所以不可能因为下雨就降旗的,除非有重大事件,经领导批示才可以实行短暂的降旗(如某重要人物死亡,发生重大灾难),以表示哀痛,除此之外,国旗不会在非降旗时间降下。

情景二:

出示图片:

说一说如果是你,你准备怎么办?

情景三:

出示图片:

这种行为好吗?

为什么?

小结:

国旗、国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及其相关的物件。

五星红旗、国徽、义勇军进行曲代表着中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国庆节的来历,知道十一是祖国的生日,熟悉了我国的国旗、国徽及国歌。

知道他们是国家的象征。

 

课题

3、欢欢喜喜庆国庆

课时

2-2

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验国庆节的欢乐气氛,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之情。

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热爱祖国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

体验国庆节的欢乐气氛,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庆祝国庆,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

师:

朋友的爸爸妈妈会在你生日的时候,为你庆祝表达爱意,那么祖国的儿女们,是如何为祖国庆祝生日,如何欢度国庆呢?

学生回答。

板书:

庆国庆。

二、新授

1、感受国庆的喜悦

中国是大家庭,大家知道中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56个民族是一家,他们以不同方式共祝祖国生日。

(1)每年的10月1日。

全国上下普天同庆。

会举行盛大的活动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我们会有小长假,国家每逢五,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

(2)想一想:

国庆时,人们都是以何种形式为祖国庆祝生日的?

出示图片:

花团锦簇,欢度国庆。

灯结彩挂红旗,欢喜喜迎国庆。

数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高唱国歌,庆祖国生日!

载歌载舞,通过文艺汇演等形式庆祝祖国生日。

(3)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他对祖国的热爱。

你准备用什么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呢?

据学生喜好。

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为祖国庆祝。

如:

唱歌、画画、舞蹈、手工、朗诵等等。

出示图片:

我们以黑板报、手抄报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小结:

祖国生日这天,我们要表达对祖国的爱,平时更要努力学习,学到扎实的本领,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好孩子。

2、共建祖国,为祖国庆生日。

调查身边的人。

看看他们是怎么建设我们的国家。

准备怎样庆祝国庆节

出示图片。

他是一名边防军人,肩负着守卫祖国边疆的责任。

时刻为祖国站好岗。

哪怕是节假日也不例外。

他是救死扶伤,救人于病魔的白衣天使。

国庆的他需要值班,需要坚守岗位。

她是一名建筑工人。

咋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作。

他们想回家与家人团聚。

但是工期不等人,假期仍需工作。

稻谷飘香的季节,农民伯伯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但是也承担着劳作的辛苦。

小结:

行,各业的人。

都以自己的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

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建设祖国的繁荣,这样我们才能感受祖国大好河山。

欢庆国庆。

出示图片:

十一和家人一起去看了菊花展。

是不是很漂亮?

趁着假期,去感受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看到了“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长城。

小结。

祖国很伟大,我们的生活很幸福,我们有机会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应该珍惜并心存感恩!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了伟大的祖国,有了各行各业辛勤付出的人们,才有我们幸福的生活,全国上下以不同的方式共建祖国,喜迎国庆佳节,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题

4、团团圆圆过中秋

课时

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

2、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相互交流中展开学习,在活动中体会亲情和友情、思念和团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珍爱亲情;

2、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3、积极、愉快地生活。

教学重点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

2、知道秋天里的其他传统节日。

教学难点

在“团团圆圆过中秋”的节日氛围之中能够体会到家人之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搜集各地中秋节的习俗资料,了解秋天里的其他节日。

教学过程

旁注

一、猜谜语,引出中秋节

1、师:

小朋友,你们喜欢儿歌吗?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

2、多媒体出示: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3、提问:

这首儿歌中说到的“佳节”,是什么节?

(中秋节!

二、互动探究新知

探究一:

我们这样过中秋

活动一:

了解中秋节

1、中秋的由来

(请同学们说一说中秋节是哪一天)

师:

对,是农历八月十五。

再过几天就到中秋节啦,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秋季中间的一天。

这一天的月亮最大最圆……

2、欣赏明月

(1)师:

瞧,十五的月亮升起来了。

(学生欣赏课件演示中秋夜晚明月升空的动画)

(2)学生说感受(圆月特别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天空晴朗等)

(3)教师小结:

正是这一天,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天空少云,所以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

关于这个美丽的月亮啊,还流传着许多有趣、动人的故事呢?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吧。

3、美丽的传说

(1)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故事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故事

把课前你们搜集的传说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各小组成员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表演或讲述它们搜集的最精彩的几个故事。

(如:

“玉兔捣药、嫦娥奔月、月下老人”等)

活动二:

中秋节的习俗

1、一般习俗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要赏月,吃月饼,月饼圆圆的象征着团圆,月饼甜甜的,象征生活甜美。

人们吃月饼是为了企盼合家团圆……

2、欣赏各地过中秋的习俗

出示幻灯:

广州坐游船赏月迎中秋、成都中秋放河灯、三明市民登麒麟山赏月、厦门市民海边赏月望金门、香港舞火龙迎中秋、澳门小朋友玩花灯迎中秋、台湾中秋赏月、农村吃月饼赏月迎中秋。

(边欣赏边介绍)

探究二:

中秋节,团圆夜

活动三:

话团圆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说说对“中秋节,团圆夜”的理解。

2、师小结中秋节是我国千百年来传统的节日,是中国人团圆的节日,是家庭的节日,是具有中国特色幸福的节日,团圆的人儿思念着没有团圆的亲人。

3、在团圆的节日里,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是有很多人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够与家人团聚,你们家有过这样的情况吗?

你有这样的体会吗?

4、学生回答:

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小结:

其实出门在外远在他乡的人们,更加思念故乡的亲人,这就是深深的思乡情啊!

正是这种亲人之间浓浓的亲情才有了那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动人诗篇!

活动四:

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

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李白的《静夜思》)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同学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同学齐背《静夜思》。

2、老师:

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同学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选自李白《月下独酌》)

3、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

老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有感情朗读:

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小结: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探究三:

秋天里的其他节日

活动五:

了解重阳节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吗?

(出示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

让学生回答,教师根据答案做出回应,引出重阳节

师: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吧。

2、重阳节简介:

师:

你们知道什么是重阳节吗?

生:

拿出自己收集的材料,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的材料最全面。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3、重阳节习俗

师:

刚刚我们提到了茱萸,它是什么东西呢?

(出示图片)插茱萸呢是重阳节的一个习俗,相传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习俗呢?

生:

拿出自己收集的材料,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的材料最全面。

①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

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②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③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

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④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

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⑤饮菊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活动六:

各民族在秋天里的节日

1、苗族赶秋节

赶秋节,又称秋社节、交秋节,这是湘西花垣、凤凰、吉首、泸溪等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在立秋时,当地群众停止干农活,穿上盛装,结伴成群,欢聚在传统的秋坡上,进行打秋千、吹笙、歌舞等娱乐活动。

活动完毕时,由众人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老人",向大家预祝丰收和幸福。

赶秋节是苗族民间在秋收前或立秋前举行的娱乐、互市、男女青年交往与庆祝丰收即将到来等为内容的大型民间节日活动。

2、藏族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人民一年一度祝农业丰收的节日。

“望”藏语意思是田地、土地,“果”意为转圈,“望果”是译音,音为绕地头转圈,“转庄稼地”的节日。

望果节广泛流行于西藏农区。

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非常盛行过“望果”节,其他地方也有,但节日称呼有所区别,拉孜、定日一带,称为“雅吉”,即舒服的夏日;工布巴拉雪山周围是半农半牧区,称为“邦桑”,即吉祥草地,时间差不多,都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举行。

3、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流行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4、你还知道哪些秋天的节日?

同学们课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