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6951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4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探究

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基本方法有:

观察法、调查法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

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

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

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注:

珊瑚不是生物,珊瑚虫才是生物

3、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被称为生态因素,包括: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分等;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种间关系包括:

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

种内关系包括:

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例: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

如:

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

如:

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等;蚯蚓还可松土;蝗虫啃食庄稼等。

6、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链书写格式:

①组成成分:

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

②食物链中的箭头总分是指向捕食者。

反映的是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③食物链以植物为起点

(2)食物网:

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4)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循环。

(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数量愈少,储存的能量愈少,有毒的物质积累得愈多。

形成能量金字塔。

(5)物质循环的特点:

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反复利用。

8、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肺、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氧气最多)、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显微镜的使用(使用包括三个步骤:

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1)取镜和安放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对光(概括地说是:

三转、两对)

一转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二转遮光器,使光圈对准通光孔。

三转反光镜转动反光镜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对光的结果就是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概括地说是:

一放、二降、三升)

一放:

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好。

二降:

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此时双眼注视物镜。

三升:

左眼注视目镜,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在略转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物象更加清晰。

4) 目镜看到的是倒像(倒立的虚像),即左右相反、上下颠倒。

例:

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5)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10X30=300

6) 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依据显微镜成像是倒像)

7)区分污点的位置:

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8)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过程:

擦、滴、撕、展、盖、染、吸

擦:

用干净的纱布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干净。

滴:

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

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展:

用解剖针将水滴的薄膜展平。

盖:

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

染:

用碘液染色。

吸:

用吸水纸吸干净。

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过程:

擦、滴、刮、涂、盖、染、吸

滴: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

刮:

漱口后用消毒牙签轻刮口腔内壁

涂:

把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5、细胞分裂:

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核质膜壁)。

6、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名称

功能

举例

植物组织

保护组织

 保护

 叶表皮

营养组织

 营养

 叶肉、果肉

输导组织

 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

分生组织

 分裂形成新细胞

 根、茎、芽的顶端

机械组织

支持植物体或承受机械压力

木质部、韧皮部

人体组织

上皮组织

 保护、分泌

 皮肤的表皮层

肌肉组织

 收缩舒张

 骨骼肌、心肌

神经组织

 接收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脑、脊髓

结缔组织

 营养、连接、支持

血液、脂肪、骨、肌腱

7、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

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8、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9、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10、单细胞生物: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11、草履虫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

草履虫的主要食物是细菌,一只草履虫每天能吞噬数万个细菌,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草履虫的结构由外向内:

表膜、细胞质、细胞核。

(1)纤毛:

旋转前进;

(2)表膜:

呼吸;(3)口沟:

摄取食物;(4)食物泡: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5)伸缩泡和收集管具有排水和废物的功能;(6)细胞核:

大核(营养核)和小核(生殖核);(7)胞肛:

排出食物残渣。

通常草履虫分布在培养液的表层。

赤潮形成的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常见的藻类植物:

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苔藓植物:

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有茎、叶,根为假根,叶只有一层细胞,没有

输导组织的分化,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

葫芦藓、墙藓。

蕨类植物:

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有输导组织,遗体变成煤。

常见蕨类植物:

肾蕨、卷柏、满江红、里白。

2、区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无果实)。

如:

松、杉、柏、银杏、苏铁等。

被子植物:

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如:

桃、大豆、水稻、玫瑰等等。

3、种子的主要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有种皮和胚

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

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

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

子叶一片。

种皮:

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4、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

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不在休眠期

外界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5、种子萌发的过程:

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6、植株的生长:

  1)幼根的生长:

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长大增大体积

  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

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含氮无机盐:

促进枝叶的生长。

含磷无机盐:

促进果实的生成。

含钾无机盐:

促进茎的生长

根的类型:

直根系(双子叶植物)和须根系(单子叶植物)。

7、叶的结构和花的结构

叶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8、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需要经过传粉和受精

传粉: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受精: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凋落

子房→果实 子房壁→果皮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9、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途径

导管的功能: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的功能:

运输有机物。

 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有机物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茎、叶、花、果实等

蒸腾作用水分散失的途径:

土壤中的水分、植物根内、根茎叶的导管、叶脉、气孔、大气。

10、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

(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的意义:

1)降低叶片温度;2)增加大气湿度;3)拉动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11、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12、利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合理密植;2、增加二氧化碳(气肥)的浓度;3、增加光照强度;4、延长光照时间等

13、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为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氧气和二氧化碳)。

14、光合作用的过程的表达式:

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原料    条件/场所    产物

15、“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其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淀粉;②部分遮光:

形成对照实验;④照光,取下黑纸片;⑤酒精脱色:

原因是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水浴加热的原因是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⑥滴加碘液(先用自来水清洗);⑥观察结果(未遮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

17、在做“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中,会看到不断释放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内能够重新燃烧起来,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18、呼吸作用:

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其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原料    场所    产物

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都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降低环境温度,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

合理密植可以使农作物的叶片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及时排涝、中耕松土可以促进农作物根部的呼吸作用;贮藏种子、果实和蔬菜时,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

19、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并维持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20、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沙漠。

21、我国珍稀植物:

银杉、水杉、珙桐、杪椤等

22、每年的植树节是:

3月12日

23、“三北”防护林被称为绿色长城。

“三北”是指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

一、实验探究综合题

1.某实验小组同学想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于是制作了临时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图甲中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

步骤A中,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目的是避免产生___。

(2)图乙中的显微镜有两个物镜,对光时,应选用_____×的物镜。

(3)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目镜上的标识为“10×”,物镜上的标识为“40×”,则放大倍数为__倍。

(4)图丙中,在视野的上方发现了要观察的细胞,欲将它移至视野中央,需将玻片标本向______方移动。

答案:

DCAB气泡10400上

【分析】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

擦→滴→撕→展→盖→染。

图乙中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转换器,d反光镜。

【详解】

解析:

DCAB气泡10400上

【分析】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

擦→滴→撕→展→盖→染。

图乙中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转换器,d反光镜。

【详解】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

擦、滴、撕、展、盖、染。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吸”动作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是顺序是:

DCAB。

盖盖玻片时,盖玻片一侧先接触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目的是防止出现气泡。

(2)(3)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目镜和物镜。

对光时,首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再转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图乙中的显微镜有两个物镜,对光时,应选用10×的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上的标识为“10×”,物镜上的标识为“40×”,则放大倍数为400倍。

(4)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观察装片时,把图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需要把装片向上方移动。

【点睛】

对显微镜构造的认识,和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中考的重要命题点。

考查的形式多样,各种题型都有,而且考查的内容覆盖面较广。

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填写数字,在____填写名称)∶

(1)图1中具有支持和保护功能的结构是()_____,紧贴其内侧的结构是()___,该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被看清楚。

(2)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_____

(3)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应往载玻片上滴加__;要观察到细胞核还需要用_____染色,视野中的细胞如图1中__(填"A"或"B")所示。

切洋葱时,会有刺激性物质挥发出来,该物质存在于()_________

答案: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④细胞核清水碘液A⑤液泡

【分析】

图1识图可知:

A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B图是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

解析: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④细胞核清水碘液A⑤液泡

【分析】

图1识图可知:

A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B图是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

【详解】

(1)图1中①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功能,②细胞膜紧贴细胞壁,细胞膜是一层极薄的透明膜,在光学显微镜不易看清。

(2)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能够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3)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应往载玻片上滴加清水,而观察动物细胞时要滴加生理盐水。

由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颜色比较浅,所以要观察到细胞核还需要用碘液染色,由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所以视野中的细胞如图1中A所示。

液泡内含有大量的细胞液,洋葱的刺激性气味就贮存在⑤液泡里。

【点睛】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洋葱(学名:

Alliumcepa),别名球葱、圆葱、玉葱、葱头、荷兰葱、皮牙子等,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

洋葱含有前列腺素A,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黏度,可用于降低血压、提神醒脑、缓解压力、预防感冒。

某同学为了探究细胞的结构,撕取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制成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请分析回答:

(1)被一层一层地剥开的结构是洋葱的鳞片叶,在图3中属于洋葱鳞片叶细胞的是_____(左图还是图),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将细胞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图中的[]_____。

(序号和名称)

(3)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临时装片,如果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目镜放大倍数为10×,则物体放大倍数为_____倍。

(4)使用图1所示显微镜对光时,要转动_____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调节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同时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_____为止。

观察时,要转动a,使镜筒慢慢下降和上升,直到看清物像,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_____;最后转动[]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5)观察装片时,要将图2中右上方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先向_____(填方向)移动装片。

(6)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细胞可利用能量的结构是[]_____。

(7)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是因为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内的[]_____中。

(8)图4中①、②、③三个操作步骤,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中的正确排列顺序应该是_____(填序号)。

答案:

左图左图细胞中有细胞壁和液泡②细胞膜400转换器清晰明亮的视野(或明亮的视野;或白亮的圆形视野)d物镜b细准焦螺旋右上方⑦线粒

解析:

左图左图细胞中有细胞壁和液泡②细胞膜400转换器清晰明亮的视野(或明亮的视野;或白亮的圆形视野)d物镜b细准焦螺旋右上方⑦线粒体⑤液泡①③②

【分析】

(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2)图1中:

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转换器;d物镜;图3中: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图4中:

①是滴清水;②是染色;③是盖盖玻片。

【详解】

(1)图3中左图有①细胞壁和⑤液泡,这是洋葱鳞片叶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结构,另外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没有③叶绿体这一结构。

右图为动物细胞。

(2)将细胞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图中的②细胞膜,细胞膜很薄,紧贴着细胞壁。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如果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目镜放大倍数为10×,则物体放大倍数=40×10=400(倍)。

(4)显微镜的对光步骤:

转动粗准焦螺旋(逆时针),使镜筒上升。

转动转换器:

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保持2厘米距离)。

转动遮光器: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转动反光镜: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

分析可知,使用图1所示显微镜对光时,要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调节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同时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清晰明亮的视野(或明亮的视野;或白亮的圆形视野)为止。

用显微镜观察时,用手转动a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d物镜镜头,防止物镜镜头压坏玻片标本。

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a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如果不清楚,可调节b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5)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图示中的物像偏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左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6)⑦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够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7)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色素以及营养物质。

植物细胞的液体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的细胞液中,另外细胞液里还溶解着多种物质如带甜味、辣味的物质。

切洋葱时,会有“辛辣”物质刺激人们流泪,该种物质主要存在于洋葱细胞的⑤液泡中。

(8)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

擦、①滴、撕、展、③盖、②染,故正确排列顺序应该是①③②。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倍数的计算,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4.如图是一农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除了水、空气、土壤外,还应该有__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是________;禾谷类植物是________;兔是________。

(3)仔细观察该图,试写出一条食物链:

________。

(4)该区域经常使用某长效有机磷杀虫剂,可在生态系统中造成富集,这一杀虫剂的残留物质将会在图中所示的________体内含量最高。

(5)在维护这一农田生态系统过程中,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

答案:

(1)阳光##太阳

(2)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

(3)禾谷类作物→兔→鹰

(4)鹰

(5)减少或不使用有残毒的农药(或保护益鸟,保护和大量繁殖青蛙,加强生物防治农田害

解析:

(1)阳光##太阳

(2)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

(3)禾谷类作物→兔→鹰

(4)鹰

(5)减少或不使用有残毒的农药(或保护益鸟,保护和大量繁殖青蛙,加强生物防治农田害虫,或引种转基因抗虫新品种农作物等)

【分析】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性细菌、真菌等。

(1)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和水等等;因此该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除了水、空气、土壤外、还必须有阳光。

(2)

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禾谷类(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

兔是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3)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图中的食物链有:

①禾谷类作物→蝗虫→食虫鸟→鹰,②禾谷类作物→兔→鹰,③禾谷类作物→吃草籽的鸟→鹰。

(4)

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逐渐积累,因此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越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如果在该生态系统中使用农药消灭害虫,则鹰的体内农药含量最高。

(5)

在维护这一农田生态系统过程中的建议减少或不使用有残毒的农药(或保护益鸟,保护和大量繁殖青蛙,加强生物防治农田害虫,或引种转基因抗虫新品种农作物等)。

5.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