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518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5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docx

试验仪器校准规程

1一、建筑用砂试验筛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建筑用砂试验筛的检验。

一、总则

建筑用砂试验筛系用于按JGJ52-92测试建筑用砂粒径的专用设备。

检验周期半年。

二、技术要求

1、仪器应有铭牌,包括制造厂、出厂日期、规格。

2、筛框平整光滑,无变形及折痕。

3、筛面封接处应能防止被物料堵塞。

4、一套试验筛包括8个筛及筛底、筛盖、筛框,内径均为300mm,试验筛基本尺寸如表1。

表1

筛孔尺寸(mm)

10

5

2.5

1.25

0.63

0.315

0.16

0.08

孔形

圆孔

圆孔

圆孔

方孔

方孔

圆孔

方孔

方孔

板厚(mm)

1.5

1.0

1.0

丝径(mm)

0.63

0.40

0.20

0.112

0.03

5、圆孔筛的直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圆孔基本尺寸(mm)

圆孔尺寸偏差(mm)

最佳孔距(mm)

最佳板厚(mm)

10.00

0.21

12.6

1.5

5.00

0.14

6.9

/

2.50

0.11

3.9

/

6、方孔筛筛孔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筛孔

基本尺寸

W

(mm)

筛孔允许偏差(mm)

筛孔尺寸在(W+X)和(W+Z)之间的孔不大于(%)

金属丝直径允许偏差(mm)

最大偏差

X

平均偏差

Y

中间偏差

Z=(X+Y)/2

1.25

0.16

0.04

0.10

6

0.012

0.63

0.104

0.022

0.063

0.010

0.315

0.067

0.012

0.040

0.007

0.16

0.044

0.0069

0.025

0.004

0.08

0.030

0.0043

0.017

0.003

7、单个筛孔尺寸不能大于基本尺寸W+最大允许偏差X。

8、筛孔平均尺寸不能大于基本尺寸W+平均偏差Y,并不得小于W-Y。

9、筛孔尺寸在(W+X)和(W+Z)之间的数不得超过筛孔总数的6%。

三、检验用标准器具

10、刻度放大镜。

四、检验方法

11、目测或手感应符合二、1、2、3的要求。

12、用刻度放大镜按二、4~9的要求检验。

13、筛板上沿夹角为90°或60°的两边直线方向进行测量,每一直线的长度在100mm以上,且至少含有5个孔。

五、检验结果评定

14、试验筛必须满足技术要求的全部指标。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砂试验筛检验记录表

单位: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数据

检验结果

筛孔基本尺寸

最大偏差(X)

平均偏差(Y)

中间偏差(Z)

(W+X)-(X+Z)%

6%

丝径偏差

筛孔基本尺寸

最大偏差(X)

平均偏差(Y)

中间偏差(Z)

(W+X)-(X+Z)%

6%

丝径偏差

筛孔基本尺寸

最大偏差(X)

平均偏差(Y)

中间偏差(Z)

(W+X)-(X+Z)%

6%

丝径偏差

筛孔基本尺寸

最大偏差(X)

平均偏差(Y)

中间偏差

(W+X)-(X+Z)%

6%

丝径偏差

筛孔基本尺寸

最大偏差(X)

平均偏差(Y)

中间偏差(Z)

(W+X)-(X+Z)%

丝径偏差

方孔筛检定记录

孔径

技术要求

检定数据

检定结果

9.5

0.21

4.75

0.14

2.36

0.11

检验人:

复核人:

检验日期:

年月日

二、建筑用石子试验筛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建筑用石子试验筛的检验。

一、总则

建筑用石子试验筛系用于按JGJ53-92;测试建筑用石子粒径的专用设备。

检验周期半年。

二、技术要求

1、仪器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制造厂、规格、出厂日期。

2、筛板平整无毛刺,安装时冲孔面朝上。

3、一套试验筛为孔径ф2.5~100mm的13个筛(如表1)及筛底、筛盖组成,筛框内径250mm。

一套试验筛各号筛的孔数、孔径、孔距及筛板厚度如表1。

筛孔内径

(净孔)(mm)

100

80

70

60

50

40

30

25

20

15

10

5

2.5

筛孔数(个)

3

4

5

7

7

19

37

61

73

121

301

931

/

孔距(mm)

/

/

/

80

66

50

35

30

25

18

13

7.5

5.0

筛板厚度(mm)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三、检验用标准器具

4、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四、检验方法

5、目测检查筛板总的状况,如没有发现孔形不规则,孔距不一等明显缺陷,应按下条方法检验。

6、圆孔直径的测量。

圆孔尺寸偏差

圆孔基本尺寸W(mm)

圆孔尺寸偏差(mm)

最佳孔距(mm)

100

0.85

125

80

0.70

100

70

0.65

90

60

0.60

80

50

0.55

63

40

0.45

50

30

0.40

40

25

0.35

31.5

20

0.30

25

15

0.26

18

10

0.21

12.6

5

0.14

6.9

2.5

0.11

3.9

筛板上圆孔数多于20个时,沿夹角为90°或60°的角两边直线方向测量,每一直线的长度在100mm以上,且至少含有5个孔。

用卡尺检验。

五、检验结果评定

7、试验筛必须满足技术要求。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石子试验筛检验记录表

单位: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孔径

(mm)

技术要求

检定数据

检定结果

孔距

(mm)

技术要求

检验数据

检验结果

90

±0.85

125

±1

75

±0.70

100

±1

63

±0.65

90

±1

53

±0.60

80

±1

37.5

±0.45

50

±1

31.5

±0.40

40

±1

26.5

±0.35

31.5

±1

19.0

±0.30

25

±1

16.0

±0.26

18

±1

9.50

±0.21

12.6

±1

4.75

±0.14

6.9

±1

2.36

±0.11

3.9

±1

检验人:

复核人:

检验日期:

年月日

注:

板厚——孔径50~100mm者为3mm,允许偏差+1-0.5;

孔径>15<50mm者为2mm,允许偏差±0.5;

孔径>7<15mm者为1.5mm,允许偏差为±0.5;

孔径>2<7mm者为1mm,允许偏差为+0.25;-0.2

三、集料容量筒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容量筒的检验。

一、总则

容量筒系用于按JGJ52-92和JGJ53-92标准测试建筑用砂、石和各种轻集料堆积密度用专门仪器,检验周期半年。

二、技术要求

1、除砂子和轻细集料的容量筒的容积为1L外,石子和轻粗集料的容量筒的容积随集料最大粒径而定,计有5L,10L,20L,30L共四种,它们的公称尺寸及允许误差见下表

容积

(L)

密度筒规格(mm)

筒壁厚度

(mm)

内径

允许误差

净高

允许误差

1

108

±0.3

109

±0.5

2±0.1

5

185

±0.4

186

±0.7

2±0.1

10

208

±0.5

294

±1.0

2±0.1

20

294

±0.5

294

±1.0

3±0.2

30

360

±0.5

294

±1.0

4±0.2

三、检验用标准器具

2、游标卡尺,量程400mm,分度值0.02mm及台称。

四、检验方法

3、用卡尺量取容量筒的内径和净高。

4、容量筒容积的校正

石子容量筒的校正——以20±5℃的饮用水装满重量为g1的容量筒,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重(g2),容量筒的容积:

V=(g2-g1)·C

式中,C为水的比容,设为1L/kg。

砂子容量筒的校正——以20±5℃的饮用水装满重量为g1的容量筒,用玻璃板紧贴筒口滑移,如有水泡,则向筒内添水排除之,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重(g2),容量筒的容积:

V=(g2-g1)·C

五、检验结果评定

新的或使用中的容量筒,其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技术要求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容量筒检验记录表

单位: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数据

检验结果

1L

内径108±0.3

净高109±0.5

壁厚2±0.1

5L

内径185±0.4

净高186±0.7

壁厚2±0.1

10L

内径208±0.5

净高294±1.0

壁厚2±0.1

20L

内径294±0.5

净高294±1.0

壁厚3±0.2

30L

内径360±0.5

净高294±1.0

壁厚4±0.

检验人:

复核人:

检验日期:

年月日

四、比重计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测定液体比重用的比重计的检验。

一、总则

比重计系用于按JGJ52-92测试砂子比重的仪器,检验周期半年。

二、技术要求

1、比重范围在1.151~1.174和1.95~2.0两种,其允许误差与标准器具作对比应≯1%。

三、检测用标准器具

2、液体比重天平

四、检验方法

3、配制所需比重的溶液,先用比重计测定其比重,读数后将该溶液倒入液体比重天平测其比重。

五、检验结果评定

4、新的与使用中的比重计在与液体比重天平对比时,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容量筒检验记录表

单位: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液体比重天平测值

比重计测值

技术要求

检定数据

结论

检验人:

复核人:

检验日期:

年月日

五、水泥标准筛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水泥标准筛检验。

一、总则

水泥标准筛是用于按GB1345规定测定水泥的细度,分干筛和水筛两种,均按GB3350.7-82规定制造。

检验周期半年。

二、技术要求

(一)外观

1、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制造厂、筛布规格、筛子规格、出厂年月。

2、没有伤痕、脱焊、筛布无皱折、松弛、断丝、斜拉或粘有其它杂物等现象。

筛布与筛框接缝要封死不留间隙,接缝部分宽约3~4mm。

3、水筛座运转平稳灵活,喷头直径55mm其上均匀分布90个孔,孔径0.5~0.7mm。

(二)筛布方孔

4、透光边长平均新筛0.080±0.004mm

≥0.110mm的孔数为零

0.097~0.110mm的孔数小于总孔数的6%

(三)筛框

5、有效直径:

水筛125mm;干筛150mm;

高度:

水筛80mm,干筛50mm。

注:

只有筛布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为废品。

三、检测用标准器具

6、分度值0.05mm的游标卡尺。

7、细度标准粉(二级)。

8、投影仪(显微测量仪)或分度值为0.001mm放大35~100倍显微镜。

四、检验方法

(一)外观

9、三条要求均用目测

(二)筛孔

10、在筛布的二个垂直方向分别选择3个检测区,每个方向检测区的连线应不与经纬线平行,每个检测区的长度为5mm,用读数显微镜测量每个检测区中每个孔的一相对边中点距离,然后分别计算。

(1)筛孔平均尺寸

W=ΣWi/n

式中:

W——筛孔平均尺寸,mm;

Wi——某一个孔的相对中边点间距离,mm;

n——所测筛孔总数。

(2)0.097~0.110mm孔所占百分比:

E=η0.97~0.110/n

η0.97~0.110——网孔尺寸在0.97~0.110mm的孔数。

(3)找出所测筛孔中尺寸大于0.110mm的孔数

也可用标准粉重复测定二次细度来检验筛子,当平均筛余百分数与标准粉的给定细度相差±8.0%以内时,即认为该筛孔在0.080±0.004mm范围以内,可以认定合格,但不能给出筛布的具体尺寸。

11、使用中的筛子也可用第10条方法进行检测,用标准粉检定时,测定值与标准粉给定值相差±15%以内时即认为筛孔在0.080±0.010mm以内。

(三)筛框

12、用卡尺测量。

五、检验结果评定

13、新筛必须全部符合技术要求。

14、使用中筛子符合第4条技术要求即认为合格。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水泥标准筛检验记录表

单位: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项目

检验数据

结果

1、外观

(1)铭牌

(2)筛布

(3)筛座与喷头

2、筛布

(1)横向:

(2)竖向:

(3)标准粉细度

(4)检定筛余%

W=

E=

>0.110mm

孔数=

3、筛框

(1)水筛:

φ高

(2)干筛

检验结果

检验人:

复核人:

检验日期:

年月日

六、水泥试模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或使用中的水泥试模的检验。

一、技术要求

1、试模与可装卸的三联模由隔板、端板、底座组成,隔板和端板应有编号,组装后内壁各接触面应互相垂直,其有效尺寸:

试模尺寸制造尺寸(mm)使用后允许尺寸(mm)

长160

宽40-0.140+0.2

高40+0.140-0.2

2、模壁内应无残损、砂眼、生锈等缺陷。

二、检验用标准器具

3、游标卡尺:

量程400mm;精度0.02mm。

4、天平:

10kg,精度0.005kg。

5、直角尺。

三、检验方法

6、外观:

用肉眼检查模内应无残损、砂眼、生锈等缺陷。

隔板和端板应对号组装,隔板与底板接触应无间隙。

7、模的每条隔板和端板用直尺测量两端处是否垂直。

8、每条模的长、宽、高用游标卡尺测量,每条各测两个点。

9、试模和下料漏斗用天平称重。

四、检查结果评定

试模尺寸符合技术要求1,即认为合格。

五、附录

检查记录表

水泥试模检验记录表

单位: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试模编号

试模尺寸(mm)

垂直度(°)

检验结果

检验人:

复核人:

检验日期:

年月日

七、混凝土试模检验规程

一、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制作混凝土立方体和棱柱体试件的试模的分类、基本规格、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试模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检验。

二、引用标准

GB9439-88灰铸铁件

GB700-88碳素结构钢

三、产品分类与基本规格

1、分类

(1)试模分类

a.立方体试模

b.棱柱体试模

(2)立方体试模可为单个,也可为三联。

2、基本规格与代号

(1)试模的规格、尺寸应与表1相符。

试模的规格与代号(表1)

试模代号

试模内部尺寸(mm)

A

L

HMA-100

100×100×100

3HMA-100

100×100×100

HMA-150

150×150×150

HMA-200

200×200×200

HML-100×300

100×100

300

HML-100×400

100×100

400

HML-100×515

100×100

515

HML-150×300

150×150

300

HMA-150×600

150×150

600

注:

HML-100×515,为收缩试模代号。

收缩试模应具有能固定测头或预留凹槽的端板。

(2)试模的代号,以字母和数字(中间以半字线间隔)表示。

代号试例:

HMA-100:

表示立方体单个混凝土试模,规格为mm100×100×100

3HMA-100:

表示立方体三联混凝土试模,规格为mm100×100×100

HML-100×300:

表示棱柱体混凝土试模,规格为mm100×100×300

四、技术要求

1、基本要求

(1)试模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2)试模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耐用性,在组装和成型试件时不得产生变形。

(3)试模结构应能保证在组装时,试模侧板能正确定位,整个试模必须连接紧密。

其可拆装件应紧固可靠,在振动成型时不得松动,漏浆。

(4)试模结构应能保证与振动台固定牢固可靠,且简易方便。

(5)试模部件即侧板、端板和底板等应具有足够的定位面,拆下的零部件应具有互换性。

在试模产品定型生产时,应经过试验,确认能满足本标准要求,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时方可采用。

2、材料要求

(1)试模宜选用不低于HT200的铸铁制作;亦可选用Q235号钢制作,允许采用性能指标不低于Q235号钢的其它牌号钢制作;或采用其它不吸水材料制作。

采用铸铁时,应符合GB9439-88要求。

采用钢材时,应符合GB700-88要求。

当选用其它不吸水材料时,应经过专门经验,符合本标准要求,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方可采用。

(2)试模铸件应进行时效处理。

3、制造要求

(1)试模内表面(工作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砂眼、裂纹及划伤。

(2)试模内表面的粗糙度Ra不得大于3.2μm。

(3)试模组装后内部尺寸误差应不大于公称尺寸的±0.2%,且应不大于±1mm。

(4)试模组装后其相邻侧面和各侧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应为直角,直角误差应不大于±0.3度(即每100mm,其间隙为0.5mm)。

(5)试模侧板、端板、隔板的内表面和底板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每100mm应不大于0.03mm。

定位面的平面度误差应不大于0.06mm。

(6)试模组装后,其连接面的缝隙不得大于0.2mm。

隔板与侧板的缝隙不得大于0.4mm。

4、外观要求

(1)试模的所有外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粘砂、无伤痕等疵症。

(2)试模外表面及紧固件,均应涂刷防锈油漆,油漆表面应光亮、均匀和色调一致。

(3)试模组装后,内表面应作防锈处理。

五、检验方法

1、耐用性检验

(1)耐用性检验,采用快速检验方法模拟50次使用检验。

(2)将组装好的试模,检测其内部尺寸,垂直度和连接面缝隙。

然后,放置在震动台上振动60s,将试模拆开,重新组装,如此反复循环49次。

至第50次时,振动前后应检测试模内部尺寸、垂直度和连接面缝隙。

(3)经过50次拆装振动试验后,试模的内部尺寸、垂直度和连接面的缝隙等指标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2、渗漏试验

在试模内装入坍落度为100~120mm普通混凝土拌合物(不掺外加剂)在震动台上振动30s,观察是否漏浆。

3、表面粗糙度检验

试模内表面粗糙度,采用表面粗糙度仪或工艺样板进行检验。

4、尺寸测量

试模内部尺寸采用分值为0.02的游标卡尺和深度尺进行测量。

试模两相对侧板内表面的距离,用游标卡尺对称测量。

其高度应在每个边长上取三个点,用深度尺对称测量。

棱柱体试模,在长度方向应相应增加2~4个高度测点。

5、垂直度测量

垂直度采用精度为0级刀口直角尺和塞尺测量。

试模侧板各相邻面的垂直度,在其高度1/2处测量。

侧板与底板上表面的垂直度,应在侧板长度方向1/2处测量。

6、平面度测量

平面度采用精度为0级的刀口平尺和塞尺进行测量。

试模内表面和定位面的平面度,用刀口平尺和塞尺测量。

刀口平尺的长度,应大于立方体试模内表面的对角线长度。

按封闭米字形布局进行测量。

7、缝隙测量

试模组装后,各连接面的缝隙用塞尺测量。

8、外观检验

外观检验,应在明亮处目测。

六、检验规则

1、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

(1)试查分出厂检验(或交出检验)和型式检验。

(2)检验项目按表2。

试模检验项目(表2)

序号

检验项目名称

本标准所属条款

1

耐用性检验

四1

(2)

2

渗漏检验

四1(3)

3

表面粗糙度

四3

(2)

4

尺寸误差

四3(3)

5

垂直度误差

四3(4)

6

平面度误差

四3(5)

7

缝隙

四3(6)

8

外观

四3

(1)、四4

9

包装、标志

七1

(2)-七2

2、出厂检验

(1)试模生产过程按表2中4、5、6、7、8项内容逐项逐个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入库。

(2)试模出厂必须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

(3)试模出厂检验按表2中4、5、6、7、8、9项内容,按批抽查检验。

批量划分,按同规格、同材料的试模每100个为一批,不足100个时亦作为一批。

每批随机抽取三个试模进行出厂检验。

3、型式检验

(1)试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生产试制定型鉴定时;

b.产品结构、制造工艺或材料等更改,对产品性能有影响时;

c.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批量生产时,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2)试模型式检验包括所有技术要求条款及表2全部项目。

(3)型式检验,应在制造厂的合格品中随机抽取样品。

每种材料、每种规格的试模,各抽取三个样品。

4、判定规则

(1)型式检验时,在抽取样品中有一个不合格,则加倍抽取,如经检验仍有一个不合格,则该型式检验不予通过。

(2)出厂检验时,在抽取试品中有一个不合格,则加倍抽取,如检验仍有一个不合格,则该批判为不合格品。

(3)所有检验项目符合本标准要求的产品,定为合格品。

七、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标志

(1)每个产品应有厂家标牌,并固定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