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9802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docx

公务员考试常识人文

2010年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

中国文学

一、上古神话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1)解释自然现象的:

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

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3)反映社会斗争的:

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

《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二、先秦文学

 

  1.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2.历史散文有《左传》、《战国策》、《国语》。

《左传》、《毂梁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

  3.《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有《关睢》、《伐檀》、《硕鼠》、《七月》。

  4.《战国策》,33篇,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写。

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

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贾谊,又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

主要作品为《新书》。

另有《吊屈原赋》等赋,开“史论”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2.刘安,封淮南王。

主要作品为《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司马迁,字子长,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主要作品为《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o表、30世家、70列传。

  4.乐府民歌和赋乐。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后指所搜集的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四、魏晋南北朝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曹丕著有《典论》及诗歌《短歌.行》等,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2.“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场、刘桢。

“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阮咸。

  3.诸葛亮,字孔明,别号卧龙,封武乡侯。

有《诸葛亮集》,《出师表》出于此。

  4.干宝,字令升。

主要作品为《搜神记》,《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

《搜神记》是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之一,多为志怪故事。

  5.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靖节,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

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五、唐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最有名。

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2.贺知章,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主要作品为《咏柳》、《回乡偶书》。

  3.孟浩然,襄阳人。

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壬维齐名,世称“王孟"。

主要作品为《过故人庄》、《春晓》等,集为《孟襄阳集》。

  4.王维,字摩诘,诗人兼画家。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

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

又名《阳关曲门飞鸟鸣涧》。

苏轼赞其作品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5.李白,字太白,人称“诗仙”。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登宣城谢胱北楼》等。

  6.杜甫,字子美,与李白齐名,人称“诗圣”。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3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结为《杜工部集》。

  7.白居易,字乐天。

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元白”。

主要作品为《秦中吟》、《新乐府》(包括《卖炭翁》等)、《长恨歌》、《琵琶行》等。

  8.柳宗元,字子厚。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包括《黔之驴》)、“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传》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

他是中国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创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六、宋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

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属豪放派。

  2.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

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

他的《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捌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结为《东坡七集》。

  4.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文公。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集为《王临川集》,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5.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人称“小李白”。

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

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6.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

古代最重捌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

人称“词中之龙”。

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溥。

宋词中成就卓越者,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七、元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关汉卿,名一斋,号已斋叟。

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

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2.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

“元曲四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为杂剧《汉宫秋》、散曲《天净沙·秋思疆》等,结为《东篱乐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3.王实甫,主要作品为《西厢记》,元代剧本中最长的一部(21折),也是元剧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八、明代文学

 

    一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施耐庵,主要作品为《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礓后世农民起义产生了巨大影响。

  2.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中国第一位全力创作通俗小说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

  3.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主要作品《西游记》是著名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啊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4.兰陵笑笑生,主要作品为《金瓶梅》,抨击当时统治阶级腐朽的生活,暴露了封建社会晚期的黑暗。

  5.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九、清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洪舁,字防思,号稗畦。

主要作品为《长生殿》,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2.孔尚任,字聘之,号东塘,又号云亭山人。

主要作品为《桃花扇》。

  3.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主要作品为《聊斋志异》。

  4.吴敬梓,字敏轩,晚年号文木老人。

主要作品为《儒林外史》。

  5.曹雪芹,名霈,字梦阮,号雪芹。

主要作品《红楼梦》(高鹗续后40回)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十、现当代文学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2.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

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主要作品为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

  3.叶圣陶,名绍钧。

现代作家,教育家。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有《多收了三五斗》、《夜》等,童话集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4.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

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

主要作品为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5.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

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6.闻一多,著名爱国诗人、学者。

主要作品为诗集《红烛》、《死水》。

  7.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

主要作品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8.巴金,原名李尧棠。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9.赵树理,原名赵树礼,小说家。

主要作品为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

  10.曹禺,原名万家宝,戏剧家。

主要作品为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11.朱自清,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为诗和散文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著名篇目有《背影》、《绿》、《荷塘月色》。

  12.徐志摩,现代诗人。

主要作品为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在病)中》、《沙扬娜拉》、《偶然》等,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2010年公考常识判断人文历史常识:

其他

一、古代文化常识

 

  

(一)年龄称谓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

指2~3岁的儿童;垂髫:

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

指女子十三岁;及笄:

指女子十五岁;加冠:

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弱冠”);而立之年:

指三十岁;不惑之年:

指四十岁;知命之年:

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

指六十岁;古稀之年:

指七十岁;耄耋之年:

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

一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

 

  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

  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二、中国古典十大悲、喜剧

 

  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窦娥冤》一一元朝关汉卿;《赵氏孤儿》——元朝纪君祥;《精忠旗》——明朝冯梦龙;《清忠谱》一清朝李玉;《桃花扇》——清朝孔尚任;《汉宫秋》——元朝马致远;《琵琶记》——明朝高则诚;《娇红记》一明朝孟称舜;《长生殿》——清朝洪异;《雷峰塔》——清朝方成培。

  中国古典十大喜剧:

  《救风尘》——元朝关汉卿;《西厢记》——元朝王实甫;《看钱奴》——元朝郑廷玉;《中山狼》——明朝康海;《墙头马上》一元朝白朴;《李逵负荆》——元朝康进之;《幽闺记》——元朝施惠;《绿牡丹》一明朝吴炳;《玉簪记》——明朝高濂;《风筝误》——清朝李渔。

 

  三、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一同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中国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影响很广的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统称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

中国戏曲的各种角色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诸多方面进行划分,分为生、旦、净、丑等四类。

  生:

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是男性人物的扮演者,有老生、小生与武生之别。

  旦:

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是女性人物的扮演者。

有正旦、花旦、武旦、老旦和彩旦等五个分支。

  净:

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俗称花脸。

有大花脸、二花脸等分支。

净角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主要表现或粗犷豪迈;或刚烈耿直;或阴险毒辣;或鲁莽诚朴等不同性格的男性角色。

丑:

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属喜剧角色,也称小花脸。

按扮演人物的身份、性格’分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

2010年公考常识判断:

成语辨析

1.4成语的使用与辨析:

①成语的含义(引申/比喻义)

②固定用法

③近义辨析

(02’A类真题)今年年初以来,马其顿多次爆发大规模反西方抗议示威,麦当劳快餐厅[a],成为人们发泄的目标。

[a]出恰当的措辞是:

A如履薄冰B身当矢石C首当其冲D祸从天降

词语表达解题技巧:

1、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词义的轻重、适用的范围、感情色彩、固定搭配、上下文等等;

2、正确理解成语的特定含义(引申/比喻义)、规范形式、辨析方法(同词语辨析);

3、正确运用虚词:

关联词的含义与搭配,通过上下文选择;

4、多多练习,培养语感。

近义词辨析集锦[平时记忆]:

1、暧昧:

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

同“暧昧”。

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哀号:

悲哀的号哭。

哀嚎:

悲哀的嚎叫。

如“饿狼哀嚎”。

3、安定:

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

生活安定。

安宁:

秩序正常,没有骚扰。

边境安宁。

安谧:

安宁,安静。

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

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

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

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

清静:

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4、安顿:

安稳,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安放:

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

安置:

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

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

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

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5、安全:

都指没有事故或危险。

着重指不受威胁。

使用范围广,能用于国家、生产、交通、操作、人身、生命、财产等。

平安:

着重指太平无事,使用范围较窄,多用于人身。

6、按照:

同为介词。

介绍行为的根据。

按照:

通用于各种语体,不带尊敬色彩。

依照:

多用于书面语体,更适用于国家法规、军政文告等,这时是强调依原样照办,不得走样。

遵照:

多用于书面语。

带尊敬色彩,表示遵从依照。

7、懊悔:

形容词。

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

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

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8、懊丧:

都是形容词。

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懊丧:

着重指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沮丧:

沮,气色败坏。

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

颓,委靡不振。

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9、傲慢:

都是形容词。

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

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

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

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

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

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

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

也可以作名词。

如:

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0、把持:

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

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

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

中性词。

指掌管、使用机器等。

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大的事物。

控制:

中性词。

只指不让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

对象常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11、把握:

都是动词。

用自己能力,把某种事物抓住、控制住。

对象可以是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把握,对象多是具体事物。

有时作“有”的宾语,表示对事情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信心、力量或根据,是名词。

如:

有把握。

掌握:

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

对象多指抽象事物,如政策、命运、方法、知识、技术、专业、语言、情况等。

12、颁布:

都是动词。

公开发布。

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

颁布:

着重指向下颁发。

颁布者一般是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

颁布的内容常是法令等。

公布:

着重指向公众发布。

公布者除了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外,还可以是一般机关单位、团体。

公布的内容,除了法令等以外,还可以是方案、草案、名单、账目、成绩、结果、数字、事实等。

13、办法:

都是名词。

处理事情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步骤。

办法:

是泛指,多用于口头语体。

措施:

指针对某种情况而采取的办法。

较多用于书面语体,特别是公文、政论语体。

14、包含:

都是动词。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

包含:

指“内里含有”。

着眼于事物的内在关系。

对象常是抽象的事物。

包容含有。

包涵:

原谅、宽恕。

包括:

着重指“总括”。

着眼在数量、范围上列举各部分或其中一部分。

对象不限于抽象的事物。

包罗:

着重指网罗很多或一切,着眼于广大的范围、众多的事物。

15、保持:

都是动词。

使事物继续存在下去,保住不变。

保持:

着重指使持续不变,时间延续较长,对象是水土、水平、传统、荣誉、警惕、联系等。

维持:

指有一定限度地或暂时维护,使不改变原样和现状。

对象是秩序、现状、生活、生命、治安等。

16、保存:

都是动词。

存留下来,不使改变。

有时可换用。

如“李白的诗保存(留)下来的有九百多首”、“这座城市还保留(存)着一些古代建筑。

”保存:

着重于“存”,跟“亡”(无)相对,使继续存在,不使失去。

保留:

着重于“留”,跟“去”相对,不去掉,不使离开原体。

保留还有两个意义:

①暂时搁置,如“不同意见暂时~,下次再讨论”;②不公开拿出来,如“教师毫不~地教学生”。

这跟“保存”有区别。

17、保护:

都是动词。

护卫着,看守住,使不受伤害。

保护:

着重于“护”:

妥善护卫、照顾,不使受损伤。

手段不一定是用武力。

对象多是人或某些事物。

保卫:

着重于“卫”:

尽力防守住,使得到安全,不受侵犯。

手段多指用武力或强大的力量。

对象多是重大的抽象的事物,或者是重要人物、众人。

捍卫:

着重于“卫”:

抵御各种外来势力,确保安全,比“保卫”语义重。

色彩较庄重。

对象不能是人。

18、保障:

(1)动词,确保。

有时可换用,如“用生命保障(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2)名词。

起确保作用的事物。

保障①作动词时,除了可以作于“确保”义以外,最常见的是用于“保护义。

它的宾主不常是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而常是名词及其短语,如“生命、成果、财产、民主、权利”等。

②作名词时,有形象色彩,指象屏障一样的起保护作用的东西。

保证:

①作动词时,除了用于“确保”义以外,还常用于“担保做到”义。

它的宾语不常是名词(时间、质量)及其短语。

②作名词时,指起担保作用的条件。

19、宝贵:

都是形容词。

极有价值,很贵重,象珍宝似的。

可以形容某些抽象的和具体的事物,如时间、书籍、礼物、资料等。

宝贵除了可以形容某些具体东西以外,最常见的是形象抽象事物,如生命、经验、意见、贡献、遗产、财富等。

珍贵:

指宝贵、稀少、珍奇。

可形容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友谊等),常用来形容具体的东西,如纪念品、文物等。

20、饱满:

都是形容词。

充实、充足、足够。

饱满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精力、感情、情绪充足。

有时形容风力充足,如“风力饱满,船就象生了翅膀一样”。

丰满:

常用于形容人体胖得匀称好看,有时形容鸟的羽毛齐全好看。

21、暴发:

都是动词。

突然猛烈的发生。

有时通用。

如“我极力压住感情的爆发(暴发)”。

暴发使用范围较窄,常用于洪水,有时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与“户”字连用,或突然兴起。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

本义是弹药爆炸。

比喻“象弹药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

使用范围较广,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22、暴露:

都是动词。

使隐藏着的事物显露出来。

对象可以是矛盾、本质、问题、阴谋、弱点、缺点等。

暴露:

多是无意地显露,有时是有意地揭露出来。

可以用于自己、自身事物、目标等。

揭露:

都指有意地揭出来。

一般能用于自己、自身事物、目标等。

23、暴虐:

都是形容词。

狠毒而凶恶。

可以形容敌人及其本性、行为。

暴虐:

着重指惨无人道,欺凌太甚。

多形容敌人及其本性。

残暴:

着重指凶狠、横暴。

多形容敌人的行动及本性。

残酷:

着重指冷酷无情。

多形容敌人的行为。

有时形容生活、环境、斗争、战争、战斗等,这时着重指环境恶劣、无情。

残忍:

着重指心肠狠毒、忍心。

多形容敌人的本性及行为。

24、抱怨:

都是动词。

因不满而责怪别人。

抱怨责怪的程度较重。

用于人时少用于自己对自己。

埋怨:

责怪的程度较轻。

除用于人外,可用于事物。

25、悲哀:

都是形容词。

伤心,难过。

“悲哀”、“悲伤”、“悲痛”常通用。

悲哀:

侧重于内心的哀愁。

悲伤:

侧重于心情不好受,产生伤感。

悲痛:

侧重于表示悲伤而痛苦,有时比“悲哀”程度重,可以说“悲痛欲绝”。

沉痛:

侧重于表示深沉的悲痛。

有时还有“深刻,严重”的意思,如“沉痛的教训。

悲恸:

侧重于极度的悲哀,兼指痛哭,一般用于书面语。

26、卑鄙:

都是言行恶劣,不道德。

卑鄙比“卑劣”的程度轻,如卑鄙无耻。

卑劣:

卑劣比“卑鄙”程度重,即卑鄙而恶劣。

27、奔波:

都有不辞辛苦地到处急忙活动之意。

奔波:

指忙忙碌碌地奔走,历尽波折。

奔忙:

指奔走繁忙、操劳,也用于交通方面。

奔走:

本指急走、快跑,后来多用于传告消息,常说成“奔走相告”。

28、本来:

同为副词。

拿先前的情况和现实的情况对比,表示语气的前后转变。

本来更着重于强调原先的情况,多用于上半句,下半句有时有“可是”、“但是”与之呼应。

原来:

更多的是强调对先前的真实情况有所发现或醒悟,多用于下半句,它时常是用真实情况对上半句加以说明或解释。

29、本义:

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

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30、本领:

同为名词。

从事某种活动的技术、能力。

经常换用,如“烧火煮饭的这点本领(本事)还有”。

本领:

有时指需要经过特别学习才能掌握的、较高的、较难的或较复杂的技能。

这时具有庄重色彩,多用于书面语体。

本事:

指技能、能力。

多用于口头语体。

31、本质:

同为名词。

最主要的性质。

本质:

指事物或人的根本的、本来的属性。

实质:

指实在的、内在的或实际的属性,跟“表面的或虚假的东西”对举。

一般用于抽象事物。

32、鄙薄:

同为动词。

轻视,看不起。

鄙薄:

指以为轻薄、微不足道、看不起、嫌恶。

鄙夷:

指以为平庸或浅陋,傲慢、轻蔑地看待,不屑一顾。

33、鄙弃:

同为动词。

毫不可惜地舍弃。

鄙弃:

指因看不起而抛弃。

唾弃:

指象吐唾沫一样,毫不可惜地舍弃。

厌弃:

指厌恶、嫌弃。

34、鄙视:

同为动词。

看不起。

鄙视为鄙贱、低劣。

藐视:

(也写作“渺视”)指视为藐小。

蔑视:

指用轻蔑的态度小看,根本不放在眼里。

轻视:

看不起,与“重视”相对。

语义较轻。

35、比赛:

同为动词。

互相比上下,比高低,比胜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