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69878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docx

湖南省重点高中届高三大联考

湖南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11月大联考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位澳洲学者叫约翰·巴恩斯的,出了一本《一派谎言》(APackofLies)的书,书名就让人耳目一新。

不过,书名下还有一个副标题,比较学术化——关于说谎的社会学。

   巴恩斯指出,说谎在社会学上而言,实际上是社会制度的建构与维持所必需的。

首先,没有谎言的存在,就没有“真话”的概念,真实是在与虚假的对比中产生的。

在社会学家看来,说实话有着实用的原因,即维持社会的正常交往。

同样,撒谎也有着类似的实用意义。

例如,精神病学上认为,儿童第一次撒谎是“迈向独立自主的关键一步”,从不说谎反倒意味着没有想象力。

其次,说谎在人类历史中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演化的产物,而且兼含文化演化与生物性演化的影响。

不止是人,动植物上也常见欺敌或诱猎的特征,作为其求生存繁衍的手段。

而在人类身上,撒谎也作为一种维持内心平衡的策略存在。

再次,从撒谎的动机和目的而言,谎言并不一定是恶意欺骗。

为了顾及听者的感受,言者可能撒个“善意的谎言”;为了激励自己,我们会用谎言“自我催眠”。

   说谎是一种社会现象,那么如何察觉谎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能力。

在巴恩斯看来,说谎是成长的一部分,察觉谎言的能力也是伴随着社会化的过程而发展的。

成功地说谎,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语言本身潜能的开发,这主要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但拥有成功说谎的能力并不表明具有识别谎言的能力,后者同样需要学习,即需要对日常语言的暧昧性具有敏锐的感应。

不过,正因为语言具备怪异、特殊与暧昧的性质,才使作为叙述传统的“小说”成为可能。

看过《西游记》的人不会天真地认为当年玄奘是在一只猴子的保护下去西天取经的吧?

小说虽然充斥不实陈述,但却刻意不想成为谎言。

尽管有人要一厢情愿地在不实陈述和真实之间进行联系,但小说毕竟不同于说谎。

由此扩展开去,我们会发现,以道德语汇审视说谎,和以社会学的语汇评价说谎,是完全不一样的。

道德上对说谎的谴责,相比于社会学上对说谎意义的解释,目标有别,后者是要对社会如何运作有更好的了解。

在社会学家看来,诚实固然是人际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但现代文明的一些制度正是在信任缺失之下繁荣茂盛的。

例如,合同法律制度,正是拜社会缺乏信赖所赐。

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很赞成巴恩斯“谎言是一种福祸参半之恩赐”的断语。

   那么,我们非得说谎吗?

我们能根除谎言吗?

这就要看谎言伴随我们有多久。

有人或许会认为,历史上曾经存在没有谎言的时代,甚至认为谎言是因商品经济带来的副产品。

事实上,说谎在原始的农耕社会就已经存在了,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老祖先猿人甚至更早。

巴恩斯在全书最后非常简洁地指出:

“我们全部会说谎。

”学会在适当场合说适当的谎,懂得何时该拆穿谎言、何时该装糊涂,拿捏说谎的分寸,或许还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呢。

但需要强调的是,谎言的存在有弊有利,依赖人们怎么适度分配,以及在社会制度层面上对它进行必要的约束。

例如,在科学的领域,我们应当强调真实的调查和研究;社会生活中恶意伤害他人的谎言应当受到惩罚;政府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欺骗民众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些人缺少的是一双辨别真假的慧眼,但有些人,缺少的或许是戳穿谎言的勇气。

面对欺骗和谎言,特别是假公权力而行之的丑闻,我们是愿意做《皇帝的新衣》中那个说真话的小

孩,还是一团和气的旁观者?

谎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谎言盛行,反而被认为是真理。

   (摘编自吴丹红《说谎的社会学》)

1.下列对“谎言是一种福祸参半之恩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社会学上看,谎言作为一种维持内心平衡的策略存在,与真实相互依存;而从动机和目的上看,有时表现出一定的“善意”。

 B.从社会学上看,撒谎有着与说实话相类似的实用意义,它是人们成长的一部分,而觉察谎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能力。

 C.从道德学语汇看,谎言是不可取的,但从社会学语汇看,它又有对现代文明的一些制度的繁荣兴盛客观上起促进作用的一面。

 D.谎言有时候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但在科学领域应当强调真实的调查和研究,在社会生活中有时应当受到惩罚甚至不能容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作者从巴恩斯的著作《一派谎言》引出“说谎的社会学”这一论述话题,开篇点题。

 B.二、三两段结合著作者的观点,以辩证分析的方法分析说谎在社会学领域的意义和作用。

 C.第四段紧承二、三段著作者的观点,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我们对于说谎所应该持有的态度。

 D.末段结合当前时代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明确坚持真理的重要性,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儿童第一次撒谎是“迈向独立自主的关键一步”,撒谎跟说实话一样,在维持社会的正常交往方面是不可缺少的。

 B.从演化的角度看,人和动物常将欺敌或诱猎作为求生和繁衍的手段,将说谎作为一种维持内心平衡的策略存在。

 C.虽然巴恩斯说“我们全部会说谎”,但需要强调的是,说谎有利有弊,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受到必要而适度的约束。

 D.在当今时代,一些人缺少辨别真假的慧眼,有些人或许缺乏戮穿谎言的勇气,以致谎言盛行,反而被认为是真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施圣水的人

莫泊桑

   修车匠比哀尔和他的妻子贞妮上了饭桌后,发现唯一的儿子让不在家,他们到园子里去找,没有找到5岁的儿子。

这位父亲在路边使劲喊着:

“让!

”——夜来临了,天边充满棕色的雾气,一切都隐进阴暗怕人的远处,没有一点声音回答,但空气里隐约有呻吟声。

这位父亲听了很久,总觉得听到什么东西,于是昏头昏脑地在黑夜里不断地叫着:

“让!

让!

”他这样一直叫到天明。

他的妻子则坐在门前石头上,一直啜泣到天明。

   他们卖掉了房子,动身去找儿子。

很快他们就没有钱了,他们白天靠别人的剩饭过日子,晚上睡在地上忍受风寒。

有一天,一个听他们申诉过不幸的旅馆老板对他们说:

“我知道有个人丢失了女儿,后来在巴黎找着了。

”他们立刻上路去巴黎。

当他们走进那个大城市的时候,被它的庞大和往来行人的熙攘骇呆了。

他们不知道如何着手寻找,还有,他们怕认不出儿子来,因为已经有15年没有见到他了。

他们访问了所有的地方,所有的街道,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停留。

他们常常漫无目的地朝前走,互相依傍而神情那么忧郁。

有几次他们相信认出让了,但总是错了。

   在一个教堂门口,一个施圣水的老人成了他们的朋友,他的身世也很悲惨,他们对他的同情使他们之间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他们三个人一起住在一所破烂房子里。

有几次,当老人病了的时候,修车匠便去替代。

冬天里,托圣水器的老人死了,教区神甫指定修车匠来顶替——神甫听过他的不幸。

   修车匠每天早晨坐在教堂门口的同一把凳子上,定定地看着进去的那些人。

   他变得很老了,在拱门的潮湿下变得更虚弱。

   有一天,来了两位太太。

一位年老,一位年轻。

她们后面出现了一个男子。

男子在献过圣水后,挽了那位年老太太的胳膊。

   这个修车匠一直到晚上都在从记忆里搜寻,以前在哪儿可能见过一些像这位男子的人。

可是他想起的人现在应当是老人了,因为那人像是他年轻时在老家那边认识的。

这遥远而又熟悉的隐约相似,竟使这位老人烦扰不安,他找来妻子帮助恢复衰退了的记忆。

   一天太阳落山的时候,这三个陌生人又来了。

当他们走过的时候,施圣水的老人问道:

“喂,你认识他吗?

   妻子心绪不宁地尽力回忆。

忽然间,她用很低的声音说:

“是……是……只是他更黑更大了,更结实了,穿着得像个先生。

可是,你瞧,就是你年轻的样子。

   这个老人吓了一跳。

   这确实,是像他,并且像他死去了的兄弟。

他们如此地激动,找不出什么话来说。

这三个人下来了要出去了。

那位男子用手指碰了一下圣水器。

这位老人的手抖得这么厉害,圣水洒了一地,他叫道:

“让?

   那个男子站住了,看着他。

   他压低了一点声音说:

“让?

   那两个女人看着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于是他第三次抽噎着说:

“让?

   那个男子弯下身,弯得很低很低,距离老人的脸很近很近,于是一缕童年的回忆点醒了,他回答道:

“爸爸比哀尔,妈妈贞妮!

   他完全忘记了家乡的名字,但是他总是记着曾经反复叫过的这两个名字:

爸爸比哀尔,妈妈贞妮!

   他跪下来,脸贴在老人的膝上,哭了,一个接着一个地拥抱他的爸爸和妈妈,他因为无法衡量的欢乐而透不过气。

   他们到了让的家里,让讲述他的故事。

   一个杂耍班子将让拐走了。

三年之间他跟他们跑了许多地方。

后来那个班子散了。

一个宅邸里的老太太出钱把他留下了,因为看到他可怜。

那位老太太没有孩子,给让留下了她的财产。

他也找过他的双亲,但是因为只记得这两个名字:

爸爸比哀尔,妈妈贞妮,没有能找到他们。

   当这两位老人述说他们的痛苦和疲劳时,让又拥抱了他们一次。

他们这一晚一直不敢躺下,怕抛弃了他们这么久的幸运会在他们酣睡的时候悄悄逃离。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事件的起因和修车匠夫妇寻找儿子的情景,突出他们丢失儿子的痛苦,为下文寻找儿子作了铺垫。

 B.“这位老人的手抖得这么厉害,圣水洒了一地,他叫道:

‘让?

’”写了老人不相信面前的男子是自己离散多年的儿子。

 C.相认情节中,老人第三次抽噎着说“让”,写了男子一片茫然,老人因失望而痛苦,但没有放弃希望,哭泣着再试探。

 D.莫泊桑在刻画小说中的人物时采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活生动。

5.小说中的修车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6分)

6.俄国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莫泊桑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

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莫泊桑小说“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的理解。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来自腾讯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在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中,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总金额排名第三位,达107亿元,仅次于计算机视觉图像和自然语音处理领域。

有分析认为,由于我国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仅有31家左右,却拥有排名第三的融资额,意味着投资者十分看好这一领域。

然而,实现人工智能与交通的深度融合仍然存在难点。

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应用的核心场景,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城市整体交通运营的综合性问题,包括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规划、智能控制等多个领域,在这些相关领域都取得突破尚需时日。

   (节选自林英《人工智能改变传统驾驶智慧交通离我们还有多远?

》)

   材料二: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全球职场社交平台Linkedln(领英)发布的《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人才与就业》报告显示,中国数字人才储备表现出明显的“南强北弱”,同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明显,“技术+管理”人才一将难求。

从职能角度而言,目前中国85%以上的数字人才分布在产品研发类,而深度分析、先进制造、数字营销等职能的人才加起来只有不到5%。

虽然当前网络上关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闻和信息铺天盖地,但从数字人才的分析来看,大数据分析、先进制造、数字营销等新兴技术相关职能的数字人才存在较大缺口,新兴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滞后和不足。

   (节选自林英《我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明显》)

   材料三:

   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鉴别人工智能真伪虚实的利器。

诚然,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取得技术突破。

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提供动力,人工智能研究也需要更多地瞄准产业方向、消费需求。

即使是代表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最前沿的阿尔法狗项目,也在升级技术,瞄准新材料开发等更多重要的现实应用。

   人工智能将与互联网一样,融入各行各业中,它的发展潜力正是在于将来各行各业深度应用的前景,全球科技巨头对这一趋势的判断高度一致。

我国虽然在部分技术与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不少进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进一步挖掘应用,提升人工智能的通用性,应该成为有市场优势的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的重要途径。

   (节选自赵展慧《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是鉴别人工智能真伪利器》)

   材料四:

   随着一款款功能“破冰”和应用落地,随着人工智能在认知和决策层面能力的不断提升,最终,人工智能产品将形成一套集成解决方案。

来自麦肯锡的研究报告显示,当人工智能与其它互补性技术(如机器人)结合时,可生成多种集成解决方案,如自动驾驶、机器人手术,以及能够对刺激作出响应的家用机器人等。

   新技术总带来新的担忧和挑战。

一份由第三方机构发布的《人工智能影响力报告》显示,目前用户最为关注的三个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话题分别是:

自己的工作是否会被取代.AI发展带来的危害,以及AI发展带来的法律、道德问题,几乎都有负面倾向。

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人工智能在技术上快速成长,但真正与人类社会良性互动,还要解决诸如规范、监管、安全、伦理等诸多问题。

   (节选自陈静、秦海波《必须正确地使用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会失控吗?

》)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领域的融资总金额排名第三位意味着投资者十分看好这一领域,但实现人工智能与交通的深度融合仍任重道远。

 B.中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缺口明显、“技术十管理”人才一将难求的现实,表明中国数字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应加大力度培养这类人才。

 C.鉴别人工智能的真伪虚实是看它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挖应用、提升其通用性是中国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的最佳途径和不二法门。

 D.自动驾驶、机器人手术等将是人工智能与其它互补性技术结合而生成的集成解决方案的产物,但新的技术总会给人类带来新的担忧和挑战。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用具体数字显示出中国数字人才在地区分布和领域分布不平衡,这将严重制约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

 B.材料三从我国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和人工智能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指明了发展方向。

 C.材料四中指出目前用户最为关注的三个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话题,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严重障碍,应尽快解决。

 D.四则材料较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和国人的担忧,展现了人工智能的优势和劣势。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应注意的问题。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

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

宁氏起宅,相宅者云:

“当出贵甥。

”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

舒曰:

“当为外氏成此宅相。

”久乃别居。

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

从叔父吏部郎衡,有名当世,亦不之知,使守水碓,每叹曰:

“舒堪数百户长,我愿毕矣!

”舒亦不以介意。

不修常人之节,不为皎历之事,每欲容才长物,终不显人之短。

性好骑射,著韦衣,入山泽,以渔猎为事。

唯太原王乂谓舒曰:

“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

”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

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于是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

入为尚书郎。

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

舒曰:

“吾即其人也。

”襆被而出。

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

累迁后将军钟毓长史,毓每与参佐射,舒常为画筹而已。

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

毓初不知其善射。

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

莫有敌者。

毓叹而谢曰:

“吾之不足以尽卿才,有如此射矣,岂一事哉!

”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

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至于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

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

“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

”迁宜阳、荥阳二郡太守,甚有声称。

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简惠称。

武帝以舒清素特赐绢百匹。

迁尚书,以公事当免官,诏以赎论。

山涛薨,以舒领司徒。

舒有威重德望,禄赐散之九族,家无余财。

陈留周震累为诸府所辟,辟书既下,公辄丧亡,佥号震为杀公掾,莫有辟者。

舒乃命之,而竟无患,识者以此称其命达。

以年老,每称疾逊位。

舒为事必先行而后言,逊位之际,莫有知者。

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

太熙元年薨,时年八十二。

帝甚伤悼,赗赙优厚,谥曰康。

   (节选自《晋书·魏舒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B.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C.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D.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

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

尚书令始于西汉,最初由宦官担任,掌文书及群臣章奏;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

 C.“九族”的说法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关,封建社会实行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

 D.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舒外表愚钝,不修常礼。

他年少时不被亲友看重,只有太原王乂了解他,常常在他匮乏时赈济他,他坦然接受而不推辞。

 B.魏舒为人坦诚,终被重用。

郡中上计掾访察孝廉,他百天自学经籍而通过了答策,做了尚书郎,后又任职长史、太守、刺史等。

 C.魏舒技艺精湛,一鸣惊人。

他任钟毓的长史时,钟毓因与属下比赛射箭人数不足而让他凑数,他发箭无不射中,满座震惊。

 D.魏舒简政爱民,不信邪说。

他任冀州刺史时,施政宽大仁惠,取得了很好的声望;后因大胆任用“杀公掾”周震而生病让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至于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

 

(2)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登太白峰①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②与我语,为我开天关③。

愿乘泠风④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⑤去,何时复更还?

   [注]①本诗作于由于朝廷昏庸、权贵排斥,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背景下。

②太白:

这里指太白星,即金星。

③天关:

古星名,又名天门。

④泠风:

和风,清风。

⑤武功:

地名,一说山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手法,为下面写星与月作了准备;第二句中的“穷”字,从侧面烘托出太白山的雄峻高耸。

 B.第三、四句运用以实写虚的手法,写面对诗人的主动问好,太白星与诗人交谈,表示愿为他打开通向天界的门户。

 C.第五句虽然化用《庄子·逍遥游》中“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的语意,但用得更灵活自然,没有显出斧凿痕迹。

 D.第七、八句写诗人满怀豪情逸志,飞越层峦叠嶂,举起双手,向着明月靠近飞升,幻想着超离人间,摆脱尘世俗气。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论语》中“    ,    ”两句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

《登高》中“    ,    ”两句对此进行了直接描述。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今天,人才的作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

现实中,一名领军人物可以引领一个新产业,增强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一名优秀领导干部可以带领一个地区改变面貌,开创    、奋楫争先的新局面。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把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定位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    的重大战略任务”。

    的判断,促使我们进一步审视优秀年轻人才的价值意义。

   也许有人担心,嫩竹做不了扁担,嫩肩挑不起重担。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   ),把培养干部摆在武器、筹款之前。

他坚决支持谭震林提出的尽快培养出100名连长、100名指导员,使一批年轻干部走上连长、指导员岗位,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

历史上,青年才俊担大任、成大业者    :

马克思29岁、恩格斯27岁写作《共产党宣言》,毛泽东25岁主办《湘江评论》,周恩来29岁领导南昌起义……事实证明,只要有实践机会、干事舞台、良好环境,年轻人照样能担当重任、取得成绩。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

 B.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

 C.百舸争流   长治久安   深谋远虑   擢发难数

 D.百废待兴   政通人和   高瞻远瞩   不胜枚举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枪、款、人”战略思想

 B.陈毅提出了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

 C.壮大新四军的“人、枪、款”战略思想由陈毅提出

 D.陈毅提出了“枪、款、人”战略思想来壮大新四军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

 B.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从而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不足。

 C.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D.有效解决了基层指挥骨干严重缺乏的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新四军的战斗力。

20.下面是一封邀请函初稿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5分)

   第四届“挑战杯”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计划于10月5日至10月7日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召开。

会议期间,组委会将拨冗举办论坛,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忝列现场,就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

   诚邀您拜读此函,并携孩子报名参加大会。

我们将鼎力提供服务,期待您孩子的精彩表现能获得评委的垂爱。

21.下面是餐厨垃圾厌氧能源化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