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0031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综合训练题5.docx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训练题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综合训练题5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B.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

C.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D.用汽油洗金属表面的油污

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

比较金属活动性

C.

验证微粒运动D.

验证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铁、铝、铜的活动性强弱

B.探究CO2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

C.探究分子不断运动

D.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A.AB.BC.CD.D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

10

B.常温下KNO3、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C.将NaC1、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D.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

5.以下应用守恒思想解决相关问题,推论正确的是(  )

A.12g碳与38g氧气充分反应,根据质量守恒推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g

B.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元素守恒推出聚乙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50mL36%的盐酸用50mL水稀释,根据溶质守恒推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

D.水电解生成H2和O2的分子数比为2:

l,根据原子守恒推出水分子中H、O原子数比为2:

1

6.给2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氢氧化钠不发生化学变化)以测定水的组成,下面是四组实验后获得的数据,其中最接近理论值的一组是(  )

A.氧气质量2g,氢气质量16g,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0%

B.氧气质量16g,氢气质量2g,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0%

C.氧气质量16g,氢气质量2g,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1%

D.氧气质量2g,氢气质量16g,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1%

7.已知碳酸钠、碳酸镁都有类似于碳酸钙与酸反应的性质,生成所对应的氯化物、二氧化碳和水,现有不纯的碳酸钙样品10g,所含杂质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镁、铜粉、氯化钠。

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原固体样品中肯定不含铜粉B.原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D.反应生成1.8g水

8.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

B.等质量且形状、大小均相同的锌、铁两种金属分别逐滴滴入过量的同种稀硫酸

C.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加入锌粉至过量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充分反应

9.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1∶3

C.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10.现有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在5.6g该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为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混合物为Fe、Zn,m小于0.2g

B.若混合物为Fe、Al,m大于0.2g

C.若混合物为Fe、Zn,m可能是0.1g,则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50%

D.若混合物为Fe、Al,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

11.一定温度下,对固体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实验记录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得到的错误结论是

A.③④溶液为饱和溶液

B.④中再加15g水又可以将析出固体完全溶解

C.不能确定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D.①~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①<②<③=④

1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B.②一氧化碳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

C.③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受热分解

D.④等质量粉末状和块状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13.某溶液含有Cu(NO3)2和AgNO3,现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种类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2+、Ag+、Cu2+

B.c~d间(不含两点)的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Cu2+

C.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m3时,溶液中金属离子为Zn+

D.当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分别为m1、m2时,溶液中Cu(NO3)2的质量分数相等

14.实验室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

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4%B.46%C.50%D.55%

二、填空题

15.化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对青蒿素的研究取得巨大成就而荣获了诺贝尔奖。

她用乙醚代替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说明研究青蒿素在不同的_____(选填“溶质”或“溶剂”)中的溶解性很有价值。

为了提高药物在水中或油中的溶解性,对其进行了分子结构修饰,说明了物质的_____决定物质的性质。

(2)0.9%的生理盐水1000g,其中含有氯化钠_____g。

(3)农药波尔多液中含有硫酸铜,所以不能用铁桶盛放,请你用方程式进行解释_____。

(4)氢气是一种新型能源,写出其燃烧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16.请回忆“溶液”这个单元知识要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一杯食盐溶液,实验测得其上部密度为ag·cm-3,下部密度为bg·cm-3,则a与b的关系是a___________(填“<”“>”或“=”)b。

(2)将20℃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通过加热和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使其在60℃时成为饱和溶液,再将该溶液降温到原温度(20℃)时,此时溶液为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盛放过碘的汽油溶液的试管内壁往往粘有大量的植物油,可以使用洗涤剂进行清洗,这利用了___________原理。

17.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树脂(无毒、具有杀菌性能)。

其中活性炭起到_____和过滤的作用。

(2)衣服上沾有的油污,可用汽油洗去,是因为汽油能_____(选填“溶解”或“乳化”)油污。

(3)喝了冰镇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这种现象说明气体在温度越高时,在等量水中溶解得_____(选填“多”、“少”或“不变”)。

(4)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

(5)农业生产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现将300g2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g

(6)已知:

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37.3g;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5.2g。

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氯化钠和氯化铵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溶液(填名称);在该温度时,将不饱和的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时,操作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

18.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

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1)t1℃时,将30g氯化铵固体溶解在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

(2)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_______(填“硝酸钾”或“氯化铵”)。

(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填“序号”)

A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若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5)将等质量硝酸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所得硝酸钾溶液质量_______氯化铵溶液质量(填“>”“<”“=”)。

19.电解食盐水可得到烧碱、氯气(Cl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若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读数(其他操作正确),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现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共4.4g,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后,生成AgCl和AgBr沉淀共6.1g,则沉淀物中银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20.配制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_______。

(2)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3)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

(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g。

(5)对一定质量的粗盐(含泥沙)进行初步提纯。

实验的主要步骤:

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下列有关蒸发过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当蒸发皿中水分全部蒸干时,停止加热

c.蒸发时,若有滤液溅出,则精盐质量将偏低d.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增大

三、简答题

21.结合配制245g质量分数为20%的稀H2SO4溶液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

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溶液_______g;

(2)量取:

量取所需的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出的稀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2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混匀:

将准确量取的水和浓H2SO4依次倒入_______(填写一种仪器名称)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产生的热量随时散发掉并使溶液混合均匀;

(4)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密封保存。

22.如图1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

(2)t1℃时,将20gC物质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若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t1℃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

(4)如图2所示,向放有镁片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锥形瓶中C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请回答:

(1)20℃时,将2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提纯乙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m的取值范围_____。

(4)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恢复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甲=乙

B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

乙>甲

C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质量:

甲>乙

D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甲=乙

24.

(1)酒中所含酒精的化学名称是乙醇,乙醇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新型环保燃料乙醇汽油,乙醇汽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能源危机,乙醇汽油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乙醇是一种无色具有醇香味的液体,易溶于水,易燃烧,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也是一种常用的燃料。

以上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

(3)乙醇燃烧能够释放大量热量,是一种优质能源,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已知某酒精(C2H5OH)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A25%B46%C54%D75%

四、综合应用题

25.2018年1月11日,广西某地高速公路大桥上用于融冰作业的2包共100公斤含有亚硝酸钠的工业盐遗失,当地迅速组织警力开展搜寻遗失的工业盐,确保不流入市场和家庭。

(资料卡1)亚硝酸钠与食盐氯化钠相似,为白色有咸味的固体,但误食会使人中毒。

腌制食品、泡菜等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钠。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盐融冰的原理是____,该过程主要发生的是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下图是用不同浓度盐水腌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曲线图。

据此回答:

当盐水浓度为6%时,第____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

为了安全,泡菜腌制时盐水浓度最好是____并在腌制____天后再食用。

(3)兴趣小组欲测定某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

(资料卡2)实验室常用亚硝酸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NaNO2+NH4Cl

NaCl+N2↑+2H2O(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资料卡3)在酸性环境中高锰酸钾能与亚硝酸钠发生如下反应:

2KMnO4+5NaNO2+3H2SO4=K2SO4+2MnSO4+5NaNO3+3H2O

(方案一)取1g该工业盐样品与足量氯化铵溶液于如图装置中充分反应(该工业盐中其他成分不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实验时加热片刻后,即可移去酒精灯,其原因___。

最终量筒中收集到300mL水,已知该条件下氮气的密度为1.25g/L,则该工业盐样品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结束后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可能原因是____。

(方案二)为更准确地测定该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含量,称取4.000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含量为15.8g/L的酸性KMnO4溶液进行反应,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序

1

2

3

4

KMnO4溶液体积(mL)

20.60

20.02

20.00

19.98

上述第____次实验所得数据明显异常,剔除异常数据后,计算出该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

【参考答案】

1.A2.B3.C4.D5.D6.C7.C8.C9.D10.C11.B12.A13.D14.A

15.溶剂结构9CuSO4+Fe=FeSO4+Cu

16.=饱和乳化

17.吸附溶解少KNO3200氯化钠加入5.2g氯化铵或加入氯化铵

18.7037.5%硝酸钾BCD<

19.

小于2.16

20.量筒搅拌,加快溶解速率ab100ac

21.50大于烧杯

22.A饱和B>A>C镁片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该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C溶解度减小溶质结晶析出,故溶液变浑浊

23.20%降温结晶2g<m≤40gBCD

24.混合物易燃烧C2H5OH+3O2

2CO2+3H2OB

25.降低凝固点(或凝固温度降低)物理变化58%13节约能源,防止反应太剧烈(合理即可)92.4%分液漏斗中液体的体积算成了氮气体积/没等完全冷却就读数(合理即可)186.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