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346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一、辨析题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

P44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相互联接,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斗争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二者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添】用矛盾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原理分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

P45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

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

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3)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注意中国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穷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即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就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P3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3、相对真理。

P73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即广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即深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

【添】相对真理与客观真理的区别。

(1)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其次,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

(2)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论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

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4、如何看待人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P128(或者问题为:

如何看待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

这种现实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能动性的人。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添】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P128

(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的规定性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的规定性说,指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口。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的决定性力量。

这是因为: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一方面,劳动人民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又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5、共产主义的理想与现实。

P263,P272

共产主义的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

可以根据我们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从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状况、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去把握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靠人民群众的实践。

现实的社会主义事业每向前推进一步,也就是向着共产主义走近一步。

6、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P57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对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7、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

P83

(1)实践活动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

(2)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的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3)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P34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持有的对象化活动,具有物质的,感性的性质。

人类之所以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于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9、科技是双刃剑。

P125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的不当,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现代工业中,环境破坏,在农业中,土壤板结等等。

10、社会形态发展与生产力的关系。

P110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是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

所以,只要把全部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11、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P28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从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12、唯物史观与历史创造者。

P130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的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13、矛盾规律的地位。

P43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属性。

二、材料题

1、认识论: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P68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

坚持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添】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十六字箴言。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2)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P64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唯一标准。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社会主义的前途。

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成为世界的主流而最终进入共产主义世界。

(2)社会主义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3、

(1)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

P197

①积极发面:

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②消极方面:

其一,发展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2)矛盾对立的统一关系。

P43

是指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由矛盾构成的统一体,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这种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普遍联系就是对立统一规律。

(3)内因、外因、个性、共性的关系。

P45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4、认识论、认识的两次飞跃。

P68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飞跃。

5、本体论: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客观、主观)。

P29

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P31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6、认识论:

(1)人类认识的特点。

P70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2)认识发展的规律.P70

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变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行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三、论述题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P126

环境与发展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作为一对矛盾体,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必是以特定的环境因素作为物质的依托,因为任何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行为都不可能凭空进行;而另一方面,保护和改善环境也需要经济支持,经济发展大可以为环境的保护提供所必须的资金和更为先进的技术,不然我们在环境保护这一方面便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所以,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客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2、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性,生产发展与满足人民的关系。

P108

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队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

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的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人名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3、用价值观说明社会热点问题。

P85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

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4、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意义。

P46

(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的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添】用质变和量变的关系原理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策略

(1)质变和量变的辨证关系:

①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

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

②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对于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①三步走战略目标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阶段性质变到根本性质变的过程,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关系的生动体现。

在发展战略中,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规定在第一步走向第二步时,我国将从“温饱型”走向“小康型”,从第二步走向第三步时将从“小康型”走向“比较富裕型”,层层递进,不断积累,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进行质的飞跃。

②在每一个阶段中,量变和质变不断渗透。

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阶段里都包含着质变和量变的过程,在每一个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又有量的扩张,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推动国民经济向前推进。

③在迈向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必须把远大的建设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

因为三阶段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一个个质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全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一步一步才能达到,如果没有各项工作的量的积累,这些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④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每个人的工作影响着总的量的积累。

因此,必须做好本职工作,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5、意识形态原理及马克思主义教育。

P22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马克思的教育: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

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3)作为大学生,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就要做到:

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添】如何理解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可持续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往往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所以有些人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采取绝对对立的态度,认为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以失去环境质量为代价,要保护环境就必须停止经济发展,二者不可兼得。

但是如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辨证思维的方法去看二者的关系,就不难发现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将得到的结论是: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它们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只要我们同时予以重视,二者是可以兼得的。

首先,我们分析二者的对立关系。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无视人的受动性而对能动性滥加发挥酿成的苦果。

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将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的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

这种能动性必然会祸及自己。

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人类对粮食、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大量耗费,生产活动的扩大以及新材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在世界各地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

除区域性的环境问题外,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全球性环境危机。

农药,核废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在全球范围不断的扩散,诸如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的长距离迁移形成具有潜在威胁性的酸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改变了大气的组成比例,温室效应使地球气温普遍升高,超音速运输机的飞行活动将使臭氧层的臭氧浓度不断降低,从而破坏吸收紫外线的作用;农药,石油,重金属使紧密联为一体的海洋面临改变面貌的威胁;地球上物种的不断灭绝以及森林的急剧减少,土地的沙漠化等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都将引起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这一系列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长期以来未被重视的事实:

人类在利用大自然发展经济和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破坏着大自然,并使人类自身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正如恩格斯所提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分析了二者对立的一面,让我们来分析它们的统一关系。

一方面,人类对二者的要求是统一的:

到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随之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公害。

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健康,掀起了反对公害的世界性“环境运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千百万人走上街头游行抗议,要求政府和企业采取措施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迫使许多国家的政府出面设立国家的环境管理机构,制定和实施保护环境,控制污染的法律,直接干预环境治理。

1970年4月20日,美国有识之士发起了“地球日”活动,表达了对西方发达国家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忧虑之情。

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设立《人与生物圈计划》,目的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组织理论家、应用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决策者研究生物圈,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为合理利用生物圈资源,改善人类与环境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1972年6月,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