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378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0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docx

5万吨码头现浇砼监理细则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2

三、施工工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3

四、施工准备期……………………………………………………6

五、质量控制目标及措施…………………………………………9

(一)原材料的质量控制…………………………………………9

(二)钢筋验收监理工作要点…………………………………16

(三)模板验收监理工作要点…………………………………20

(四)混凝土浇注监理工作要点………………………………22

(五)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措施………………………………30

六、进度控制……………………………………………………34

(一)事前控制………………………………………………34

(二)事中控制………………………………………………34

(三)控制目标分解…………………………………………35

七、投资控制……………………………………………………35

八、其它………………………………………………………35

、工程概况

(一)工程名称:

东营港2×50000吨级液体化工品码头扩建工程。

(二)工程地点: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港。

(三)工程内容:

本工程建设规模为2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品接卸泊位(水工、工艺兼顾8万吨级液体化工品船),设计年通过能力为420万吨,年吞吐量为394万吨/年。

码头呈“一”字型布置,由工作平台、系缆墩及联系墩组成,泊位长340m,双侧靠船。

码头作业平台布置在中间,采用大平台形式。

码头现浇构件及砼强度等级统计如下:

构件

砼方量(m3)

砼强度等级

抗冻等级

现浇构件

横梁

2074.12

C40

F300

纵梁

522.84

C40

F300

面板

774

C40

F300

97

C45

F300

磨耗层

416.27

C40

F300

桩帽

1920.26

C40

F300

墩台

4930.75

C40

F300

T梁面层、湿接缝

298.22

C50

F300

(四)工程特点

1、施工现场情况描述

本工程位于现黄河入海口以北约50公里的渤海湾和莱州湾交界处、东营市的东北部。

海上距天津港90海里,距龙口港和莱州港均为72海里。

本工程建设地点所在水域属于外海开敞式水域,风、浪等自然条件较差。

且本工程位于北方,工程海域冬季有冰冻灾害,根据东营地区海上作业的特点,每年12月、1月和2月为严寒季节,海上需停止施工作业。

2、施工环境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施工作业天数少,通过对以往该海域类似工程施工现场实际作业天数的统计,适合大型船舶水上作业天数在施工期内年平均为160天,且包含部分风级在6级以上,风向合适,没有产生大的涌浪的施工天数;

(2)突风等突然性、不可预见的小范围的恶劣天气时常出现;

3、施工难点:

(1)桩帽、墩台等底模支设受风浪影响较大,需根据气候、海浪条件做好施工组织;

(2)码头现浇砼一次浇筑方量均较大,承包商须做好施工组织,保证施工进度及质量。

(五)工程工期:

码头施工总工期为2010年11月07日至2012年08月06日。

根据承包商施工总体计划,码头现浇砼施工工期为2011年5月10日至2011年10月31日。

(六)质量目标:

合格。

(七)安全目标:

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

(八)工程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

中海石油炼化山东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山东港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依据

(一)施工合同;

(二)东营港2×50000吨级液体化工品码头扩建工程施工图纸;

(三)监理合同;

(四)《监理规划》;

(五)有关规范

1、《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

2、《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6;

3、《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

4、《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

5、《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6、《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1-2010;

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施工工序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一)施工工序流程图

1、桩帽施工工艺流程图

 

2、横梁结构施工流程

 

3、墩台施工工艺流程图

4、现浇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主要工序的控制措施

主要工序名称

控制措施

控制内容

钢筋焊接、绑扎

现场检查验收

详见P16钢筋焊接及绑扎的质量控制

模板制作、支设

现场检查验收

详见P20模板验收监理工作要点

混凝土浇注

现场旁站施工并做旁站记录

详见P22混凝土浇注的监理工作要点

、施工准备期的监理工作要点

施工准备期,是指工程开工前进行各项施工筹备工作的阶段。

这段时间的监理工作主要是监督承包商尽快完善的开工准备工作。

(一)督促承包商按时进场,对项目经理和主要管理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监理工程师将督促承包商尽快按照合同及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按时进驻现场,检查承包商主要技术、管理人员是否符合投标承诺并如数进场。

1、对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如项目经理、技术主管、设备主管、安全主管进行资格审查和能力考察,检查其资格证书及实际业务水平是否符合投标要求,满足工程需要。

2、对承包商三类人员(企业法人、项目经理、安全员),检查其资质证书及实际业务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3、对分包商的资质和人员进行资质检查,包括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分包项目经理资质等方面。

4、对承包商、分包商进场不及时、人员不满足要求的情况,监理工程师将书面通知承包商,责成其按照合同要求进场或更换人员。

(二)督促承包商按时编制、提交施工方案

督促承包商按照合同要求及时编制、提交施工方案,并进行审查。

施工方案不合理或无法满足合同要求的内容,将要求修改和完善。

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审查:

1、对本工程的气象和施工环境条件的分析、调查是否全面、准确,施工工艺、材料供应、施工船机、设备选型、计划安排是否充分考虑了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

2、施工总平面布置是否符合现场条件,是否有利于生产组织和提高生产效率。

3、审查关键工序施工方法的选用是否合理,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安全、可靠。

4、总进度计划的安排能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工期安排是否合理,设备、材料、人员的配置是否能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

5、审查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

(三)对承包商的施工船机、设备进行检查

检查承包商进驻现场的施工船机、设备的规格、性能及工作状态,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及承诺。

1、监理工程师将要求承包商的主要施工机械进场报验、记录,并能证明这些进场的施工船机设备的规格、性能和数量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并有完善的质量保证资料。

2、检查施工中使用的计量器具及测量仪器是否有合格证书,正式使用前要进行校验或校正,并做记录。

3、如果发现进场的船机、设备型号、数量与合同文件或施工方案中规定的不一致时,将要求承包商说明原因,必要时可要求调换或补充。

主要施工船机及设备的改变须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4、监理工程师将对施工船机、设备的配套使用做必要的分析,特别是对用于关键线路施工中的船机设备的生产能力要进行核算,以确保能满足施工要求。

(四)审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的落实情况

审查各承包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整和有效,是否从制度、组织和技术上保证每个环节、每个工序的施工均处于受控制状态,从而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合格的目标。

1、检查是否配备质量检验人员,该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是否满足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将要求承包商更换。

2、检查承包商质量检查程序、质量岗位责任制及质量奖惩制度是否合理可行。

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要求承包商加以补充或修订。

3、检查承包商试验设备及试验人员的资质,要求承包商提供试验设备的合格证书及试验人员的资格证书。

设备及人员资质不合格时不批准其承担试验任务。

4、审查承包商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及相关资料,提出审查意见,报总监审核,检查施工单位制订的详细的技术保证体系。

5、检查承包商材料管理人员和材料管理制度是否有利于工程质量,并有利于文明施工。

6、检查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是否有利于工程质量,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是否能够得到落实。

(五)审查承包商的安全保证体系

对承包商的安全保证体系进行审查,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事事讲安全、时时抓安全,确保工程安全施工。

对于安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将坚决要求改正。

1、检查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是否实行了一岗双责的安全责任制度,是否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2、检查是否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该人员是否具有安全管理岗位上岗资质。

3、现场检查承包商的安全标志、安全设施以及人员的安全知识掌握状况是否符合安全管理规定。

4、检查承包商是否制定了安全事故处理预案。

、质量控制目标及措施

依据《施工合同》的约定,码头工程质量等级应达到合格。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进场后,承包商应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此项为停止点。

1、控制目标:

本工程需要的材料及设备质量必须满足设计及合同文件中规定的质量要求和现行的国家标准。

2、控制的依据:

有关产品的技术标准、实验要求;质量证明书的标准和规定;合同明确规定的质量要求及产品型号;对新型工程材料,依据技术检验部门关于其技术性质的鉴定书。

工程主要材料控制如下表:

材料名称

控制项目

控制标准

检验方法

控制方法

钢筋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外观检查、质保资料

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合同要求、质量证明书、

见证取样复验施工中现场抽验、外观全检

检查质量证明书、实验报告,见证取样复验、外观检查、规格型号记录、施工抽验

水泥

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出厂证明

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合同要求、质量证明书、

见证取样实验

检查质量证明书、实验报告,见证取样复验、施工抽验

筛分析、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

设计要求、规范、

见证取样实验

检查实验报告、现场检查

石子

筛分析、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颗粒含量、压碎指标值

设计要求、规范、

见证取样实验

检查实验报告、现场检查

外加剂

物理性能、混凝土性能

质量证明书、

现场检查

检查实验报告、现场检查

3、控制内容

(1)钢筋的质量控制

钢筋作为码头现浇构件的重要原材料,监理工程师将对所用的钢筋和附件严格进行验收,不合格的钢筋不允许用于工程。

钢筋进场后,先由承包商自检,检查钢筋的规格、数量和质量证明文件,承包商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同时附以下文件:

a.材料进场使用报验单;

b.材料、设备清单(材料名称、产地、生产厂家、规格、数量、用途等);

c.材料、设备合格证原件(进口材料须有商检证明书);

监理工程师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对钢筋进行检查、验收:

a.检查钢筋的质量证明文件,材质、炉批号、规格、牌号应与质量证明书上的一致。

b.检查钢筋的外观质量如:

表面有无裂缝、结疤和折叠。

c.检查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的质量证明书,其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

如发现钢筋的炉号、牌号等与承包商所提供的质量证明材料不一致应请承包商提供一致的质量证明材料。

钢筋性能表:

名称

力学和工艺性能

检验执行的规范

强度标准值

(MPa)

弹性模量

(MPa)

热轧Ⅰ级钢

GB228

GB232

GB5029

235

2.1x105

热轧Ⅱ级钢

335

2.0x105

钢筋在使用之前应进行力学、工艺性能试验,其验收标准应按以下规定:

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承包商对运进工地的钢筋按批、炉号抽样(每批或炉号钢筋每60T取一组,不足60T的也需取一组试件,每组试件取4根其中2根长50mm作拉伸试验,2根长30mm作弯曲试验),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试验室相关资质及设备的检测、标定的资料需提前报监理工程师审批)进行力学、工艺性能试验。

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指标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

在第二次试验中,若仍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不论在第一次试验中该项数值是否合格,该批钢筋即为不合格。

对质量不合格、资料不全、技术指标不明确、未达到合同规定质量要求或标准要求、实物与资料不符、包装标识不清而不能确认的材料,不予验收并指令承包商限期将其清运出场。

钢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否则,限期清理出场。

现场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是否与结构施工图及变更通知单相符合。

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建立钢筋质量控制台帐,列出分项工程名称及生产厂家、进场日期、使用部位、规格、数量、检验报告及其它质量证明文件等,以便钢筋实验见证、确认钢筋使用部位及其质量情况,避免钢筋质量失控。

(2)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检查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并具有相应的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施工准用证和进场复检报告。

水泥的质量控制和检验:

检查所使用的水泥是否为旋窑生产的水泥,检查进场水泥的出厂合格证或厂方提交的化验单是否齐全并已注明水泥品种、标号、厂牌、出厂日期。

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安定性、强度(3d、28d)等均应符合规范规定。

混凝土构件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不大于8%。

结构构件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号。

混凝土拌和用水应用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或促使钢筋锈蚀的饮用水。

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00mg/L;当采用天然矿化水时PH值不小于4,硫酸盐含量不大于0.22%。

禁止使用海水。

碎石的质量控制:

抽样检验碎石的压碎指标值是否符合规范规定;软弱颗粒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山皮水锈颗粒含量、颗粒的单位密度、总含泥量、有机物含量、水溶性硫酸盐及硫化物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碎石的最大粒径、颗粒级配是否满足规范规定。

若不满足要求,监理工程师将要求承包商把不合格的材料限期运出工地,换用合格的材料。

a.碎石的抗压强度应满足下表要求:

碎石的抗压强度或压碎指标值

石料

混凝土

强度等级

岩石立方体抗压强度(Mpa)

压碎指标值(%)

水成岩

≥C40

≥80

≤10

≤C35

≥60

≤16

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

≥C40

≥100

≤12

≤C35

≥60

≤20

喷出的火成岩

≥C40

≥120

≤13

≤C35

≥80

≤30

b.粗骨料的力学性能要符合以下要求:

a)碎石饱和抗压强度不得低于1.5倍的混凝土,且不得低于60MPa.

b)其它物理性质如下表:

粗骨料物理性能的要求

项目

最大含量(%)

备注

针片状颗粒含量

≤15

长度大于2.4D,且厚度小于0.4D(D为平均粒径)

局部风化或污染颗粒

(山皮水锈)

≤25

风化面积大于骨料表面积的1/6至1/4

颗粒单位密度(g/cm3)

≥2.3

c.杂质含量须按下表执行:

粗骨料杂质含量限值

杂质名称

重量百分比最大值(%)

粗骨料

过0.08mm筛的物质

0.7

水溶性硫酸盐及硫化物(SO3)

0.5

有机物

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d.碎石粒径

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构件截面最小边尺寸的1/4、钢筋最小间距的3/4或80mm。

当保护层厚度为5cm时,应不大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4/5。

砂的质量控制;

抽样检验中砂或中粗砂杂质含量、细度模数、颗粒级配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a.砂应由坚硬、密实、耐久、无覆盖物的岩粒组成,且粒径小于5mm杂质含量应满足下表要求:

细骨料中杂质含量限值

项目

含量

总含泥量(以重量百分比计)

≤3.0

其中泥块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

<0.5

云母含量(以重量百分比计)

<1.0

轻物质(以重量百分比计)

≤1.0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以SO3重量百分比计)

≤1.0

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当深于标准色时,应进行砂浆强度(按水泥胶砂方法)对比试验,相对抗压强度不应低于95%

b.不得使用活性细骨料。

c.不得使用海砂。

d.不得使用风炉矿碴、人工生产砂、砾石、石灰石,和回收混凝土作骨料。

所选用的外加剂必须是经过国家或有关部门技术鉴定允许使用的;外加剂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必须经试验检测合格;外加剂的配量、配方和掺入方法应符合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在所掺用的外加剂中,氯离子含量(占水泥重量百分比)不能大于0.02%。

外加剂在使用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测。

试验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GB8077)的规定方法进行。

任何外加剂的使用,必须在配合比设计中说明,并说明何时添加(如在称量或运送过程中),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4、混凝土原材料取样和试验

(1)水泥

在保管正常情况下,三个月至少检查一次;对于库存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有潮结现象的水泥,使用前必须进行复验。

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时应随时进行检测。

(2)水

如果使用非饮用水,施工前须化验水质,当水源变化或水质易变时,应随时化验。

(3)骨料

骨料应每周检查一次或每运送批次检查一次。

(4)外加剂

外加剂质量检查以2吨为一检查单位,总重不够2吨的外加剂,亦作为一个检查单位。

每三月检查一次液态减水剂的固体物含量。

(5)原材料称量按以下规定的频率进行检测:

①水泥:

使用散装水泥时,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四次;使用袋装水泥时,对包重则应经常进行抽查;

②水:

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四次;

③粗细骨料:

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二次;

④外加剂:

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四次;

⑤掺合料:

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查四次。

(6)原材料称量应用已校准的磅秤进行。

生产前将校准文件上报给监理工程师。

磅称应每年重新校准或在任何一方怀疑其精度时校准。

(7)用于混凝土质量检测的试块要从现场采料制作,抗压强度试块采样频率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大体积混凝土每100m3取一组,若混凝土总体积不足100m3同样取一组;

②预制构件,体积少于40m3时每20m3或每工作班取一组;混凝土体积超过40m3的构件,试块应按以上“①”要求取样;

③现浇混凝土,每班或每30m3采一组样品;

④若配合比改变时,各种配比均应采集样品;

(8)每组试样由从同一次浇筑的混凝土中采集的三个试块组成,三个试块平均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的代表值。

(9)验收标准

①混凝土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应分批进行。

每一批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配合比和生产工艺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按施工段分批。

每批混凝土强度等级按每组标准试块强度等级代表值统计数据进行评定。

除非是试验失误,不得忽略任何一个强度等级代表值。

②试件的强度等级的合格标准应符合《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的规定。

(10)不合格混凝土

承包商应将所有28天龄期强度不合规范要求的混凝土换掉。

(二)钢筋验收监理工作要点

钢筋绑扎完成后,承包商应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此项为停止点。

1、钢筋加工的质量控制

(1)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和油迹。

漆污和铁锈应在使用前要清除干净。

带有粒状或片状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2)弯钩或弯折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已批准的施工图。

弯钩与弯折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Ⅰ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时,其弯曲内径D应不小于2.5倍钢筋直径d。

Ⅱ级钢筋末端需制作90或135弯折时,Ⅱ级钢筋弯曲直径D不宜少于4倍钢筋直径d。

②Ⅰ级钢筋平直部分不宜小于3倍钢筋直径,Ⅱ级钢筋则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③弯起钢筋弯折点处弯曲直径D,Ⅰ级钢筋不宜小于10倍钢筋直径,Ⅱ级钢筋不宜小于12倍钢筋直径。

④箍筋的弯钩可制成90或135,弯钩的弯曲直径D应大于受力主筋直径,并且不小于2.5倍箍筋直径,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

(3)容许允许偏差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纵向钢筋净长

+5~-15

弯起位置

20

2、钢筋搭接的质量控制

(1)钢筋焊接

①焊接前,承包商须提交焊接工艺和焊工资格证报监理、业主批准。

②热扎钢筋对接,除非另经监理、业主批准,应使用闪光对焊方法,焊前就焊接条件进行可焊性试验。

如采用搭接焊,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

焊缝高度不小于0.25d,焊缝宽度不小于0.7d。

焊缝测试应按《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27)进行。

③同个构件中纵向钢筋接头应相互错开。

单根钢筋长为35d以内且不短于500mm的钢筋区段不允许有两个接头,并且在此区段内,钢筋接头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数应遵循以下原则:

a.非预应力筋在受拉区不超过50%;

b.受压区不限制。

(2)钢筋的绑扎接头

采用绑扎接头时,受力钢筋在同一截面内的接头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数,受压区不得大于50%,受拉区不得超过25%。

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且不小于30mm。

绑轧钢筋应采用专用的包胶铅丝。

(3)钢筋搭接的质量检验

①外观质量检验:

钢筋焊接前,检查焊接部分的锈斑、油污、杂物等是否清除干净,钢筋端部的弯折、扭曲等是否矫直或切除。

外观检查的接头数量:

每批抽查10%,并不得少于10个。

钢筋焊接接头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单元和数量

单元测点

检验方法

1

接头处钢筋轴线偏移

0.1d且≯2mm

每个接头(按不同类型个抽5%且不少于10个接头)

1

用刻槽直尺量

2

接头处弯折

1

3

帮条沿接头中心线偏移

1

用钢尺量

4

焊缝长度

2

5

焊缝厚度

2

用焊缝量规量

6

焊缝宽度

2

7

镦粗直径

1

用卡尺量

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

钢筋级别

受拉区

受压区

Ⅰ级钢筋

25d

15d

Ⅱ级钢筋

35d

25d

Ⅲ级钢筋

40d

30d

②进行材料取样检验

按下列规定抽取:

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类型接头为一批。

如同一台班焊接数量少,可按一周内累计计算。

如仍不满足300个,则应按照一批计算,从该批中取6个试件,其中3个做拉伸试验(长度为50mm),3个做冷弯试验(长度为30mm)。

a.拉伸试验:

在3个拉力试件中,如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或有2个试件不论抗拉强度大小,试件断在焊缝处(包括热影响区)或有2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处脆断,则应另取双倍拉力试件重新试验。

复验结果如仍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或有3个试件均断在焊缝处或有3个试件均发生脆断,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