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568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docx

高二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

高一期中复习语文大攻略——语文部分(必修四)

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假字】

①可与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②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通“捧”,用手托。

③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

④如有司案图。

“案”通“按”,察看。

⑤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⑧请奉盆缶。

“奉”通“捧”,托、举。

【一词多义】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使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古今异义(在此只列出古义)】

①拜为上卿(授予官职)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近亲及姻亲)

⑤请指示王(指给……看)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

⑦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⑧布衣之交(平民)

【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穿)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使……回去)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待)

【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

拜送书于廷

二、《苏武传》

【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

②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⑧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

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

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

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

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

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

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

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

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

通“襟”,衣襟。

决:

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

通“已”,已经。

【古今异义】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

抵押。

今义:

正在(某时某地)。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

提拔。

今义:

业绩。

③我丈人行也。

古义:

老人,长辈。

今义:

岳父。

④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

趁这时。

今义:

相当于所以。

⑤独有女弟二人古义:

妹妹。

今义:

姐姐(妹妹)和弟弟。

⑥且陛下春秋高古义:

年纪。

今义:

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⑦武等实在古义:

确实存在。

今义:

诚实、老实。

⑧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

渐渐。

今义:

稍微。

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古义:

送给。

今义:

丢失、落下。

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

正当、适逢。

今义:

聚会、集合。

【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

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

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

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

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

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

使动用法,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

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

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

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舆:

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

名词做状语,向上。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三、《张衡传》

【文化常识】

1.文史专名

(1)五经:

《诗》、《书》、《易》、《礼》、《春秋》

(2)六艺:

①礼、乐、射、御、书、数。

(学问和技能)

②五经十《乐》。

(说经的经文和传文)

(3)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经、舒心:

“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5)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国志》。

(6)史汉:

《史记》、《汉书》。

(7)《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

(8)纪传体:

编年体;国别体。

(例如:

《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

(9)通史;断代史。

(例如:

《史记》;《汉书》)

(10)《两都赋》和《二京赋》:

《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1)孝廉:

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

官署。

指三公的官署。

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

位比三公。

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

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

设公车令。

(5)郎中:

官名。

(6)太史令:

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

指河间王。

国,诸候国。

(9)尚书: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10)举:

推荐。

(被)举荐任官。

(“举孝廉不行”)

(11)行:

去应荐。

(12)辟:

征召,召来授官。

(被)召。

(“连辟公府不就”)

(13)就:

就职,任职。

(14)召:

召请来授官。

(“累召不应”)

(15)应:

应职,接受官职。

(16)拜:

任命,授给官职。

(“拜为上卿”)

(17)迁:

调动官职。

(“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8)转:

调动官职。

(“再转复为太史令”)

(19)徙:

调动官职。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0)出:

离京去外地为官。

(“出为河间相”)

(21)下车:

指官吏初到任。

(“下国伊始”、“衡下车”)

(22)视事:

指官员到职工作。

(“视事三年”)

(23)除:

拜官。

除去旧职任新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4)乞骸骨:

请求辞职,告老还乡。

(“上书乞骸骨”)

3.其他

(1)年号纪年。

①永元中②阳嘉元年③永和初④元丰七年⑤元和十年⑥德二年

(2)地名。

①南阳西鄂人也②三辅(京城附近的三个地区)

③河间相④京师(京城)

(3)学校。

①太学(最高学俯)(“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

③庠、序(学校)(“俾人邑痒”)

④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⑤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4)姓名。

(“名”和“字”有对应关系)

①张衡字平子②屈原名平

③韩愈字退之④苏轼字子瞻

⑤苏辙字子由⑥诸葛亮字孔明

⑦刘备字玄德⑧关羽字云长

⑨张飞字翼德⑩赵云字子龙

辛弃疾字幼安班固字孟坚

【通假字】

(1)员径八尺(“员”通“圆”)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

﹙3﹚傍行八道(“傍”通“旁”)

(4)形似酒尊(“尊”通“樽”)

【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

古:

言行举止适度得体。

今: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

不去赴任。

今:

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

特地征召。

今:

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4)覆盖周密无际。

古:

四周严密。

今:

周到细致

(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

今:

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6)衡下车,治威严。

古:

官吏初到任。

今:

从车上下来。

【词类活用】

(1)妙尽璇玑之正。

(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

(3)又多豪右(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

【副词】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

皆隐在尊中。

/于是皆服其妙。

/皆出营立观。

②咸: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③尽:

妙尽璇机之正。

/尽收其他。

/尽失其度。

④毕:

群贤毕至。

⑤俱:

船、粮、战俱办。

/待吾客与俱。

⑥悉: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

/悉府库以赈之。

⑦举:

举家庆贺。

/杀人如不能举。

⑧胜:

刑人如恐不胜。

/不胜枚举。

⑨备:

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①常: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常痛于骨髓。

②雅: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③素:

荣禄遇足下素厚。

/素疾大户兼并。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①不:

衡不慕当世。

②未: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无: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④弗:

行道之人弗受。

⑤非: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⑥毋:

赵王畏秦,欲毋行。

⑦勿:

愿将军勿虑。

⑧莫: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一多义词】

⑴观

①观太学(观摩学习)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⑵征

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④岁征民间(征收)

⑶因

①因入京师(因而)②因以讽谏(就)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⑷乃

①十年乃成(才)

②遂乃研核阴阳(就)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

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⑸公

①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与私相对,属于国家的)

②邪曲之害公也(公正、公正的人)

③残贼公行(公然、公开地)

④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秦穆公)

⑤脚著谢公屐(对人的尊称)

⑥便可白公姥(称丈夫的父亲)

⑹辟

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

③唇吻翕辟(开,打开)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⑺制

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特殊句式】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①举(被)孝廉不行②连辟(被)公府不就

③兵(被)挫地(被)削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⑤不凝滞于物⑥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⑦而自令见放为⑧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⑵倒装句(否定句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②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3)(状语后置)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4)(宾语前置)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5)(省略句)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6)(被动句)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