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5208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课题

周亚夫军细柳

单元

第6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一词多义的现象,积累本文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

3、理解周亚夫和汉文帝两个人物形象,感受他们的精神。

4、把握本文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重点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周亚夫和汉文帝两个人物形象,感受他们的精神。

难点

把握本文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高贵威严的国君到军营中慰问将士们时,将士们一般会怎样做呢?

对,会列队欢迎,大礼参拜。

当汉文帝刘恒到细柳营慰问周亚夫的军队时,周亚夫没有迎接天子,最后才露面,且只说了一句话。

然而,汉文帝出军门后不由得说:

“此真将军矣”,赞赏有加。

周亚夫将军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这节课我们跟随史学家司马迁,了解周亚夫将军的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周亚夫军细柳》。

 

思考问题。

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

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一词多义的现象,积累本文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

3、理解周亚夫和汉文帝两个人物形象,感受他们的精神。

二、展示自学成果

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

还有哪些疑问呢?

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

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

教师点拨下面重点知识:

1、简介作者

司马迁(约前或前135一?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子子长。

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司马谈之子。

早年遍游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任太史令。

后因对李陵军败降匈奴事有所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

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通史。

2、文学常识

本文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约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至征和二年(前91)间撰成。

后其书有缺,元帝、成帝间褚少孙补撰《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又附缀武帝天汉以后史事。

司马迁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之书,利用皇家收藏的文献,益以实地采访的资料,取材极富。

记事起于传说的黄帝,迄于汉武帝,首尾共三千年左右,尤详于战国、秦、汉之际。

以本纪、世家、列传记不同人物和国家、民族,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各史所沿用。

3、本文涉及古代礼仪的词语

“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节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权利。

如“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揖”指拱手行礼,但它比拜礼轻,常用于宾主相见之时。

“拜”是最隆重的跪拜礼,属于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以及拜天、拜神、拜庙之礼。

“改容式车”在古代皇帝出巡时总是端坐在“龙辇”。

而周亚夫的作为深切打动了皇帝,为了表示尊重、慰劳等意,就特地从车上站起身来,然后用双手扶车前的横木(扶手),身子也微微往前躬,以一个较高的姿态表示敬意。

4、掌握字音

zījígòunǔzhàopèi

祝兹侯棘门彀弓弩 诏按辔

yīzhòujiēnǎngyé

持兵揖介胄嗟乎曩者邪

5、质疑问难

说说你有什么疑问?

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者进行回答,或者补充答案、修改答案。

不能解决的问题,努力在后面的学习中寻找答案哟!

三、初步感受经典

同学们,鲁迅先生评价《史记》说:

“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我们一起来感受经典的魅力吧!

1、请大家认真倾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和人物对话的语气,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播放课文录音。

2、同学们,我们也来有感情诵读这篇文章,感受《史记》的独特魅力吧!

可以采取全班齐读、小组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要求读准字音,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读出感情。

3、说一说你初步诵读课文以后有什么感受?

点拨:

围绕内容谈自己的感受,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如:

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

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周亚夫治军有方。

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文帝的贤明、识大体。

……

四、自主疏通文意

同学们,这篇历史故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这篇文章的意思,如果有不能解决的词语和语句,做好标记,我们一起进行讨论。

学生自主学习,疏通这篇文章的意思,教师巡视指导。

1、集体讨论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点拨。

2、同学们,文中的实词的意思都理解了吗?

我们进行小组PK赛吧!

看哪个小组的回答最准确。

(1)理解重点字语的意思。

上自劳军:

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

劳,慰问。

棘门军:

军营。

已而:

不久。

之:

到,往。

被:

同“披”,穿着。

锐兵刃:

这里指刀出鞘。

彀弓弩:

张开弓弩。

彀,张开。

持满:

把弓拉满。

先驱:

先行引导的人员。

且:

将要。

诏:

皇帝发布的命令。

居无何:

过了不久。

居,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持节:

手持符节。

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开壁门:

营垒。

按辔:

控制住车马。

持兵揖:

手执兵器行礼。

介胄之士不拜:

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

介胄,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为动:

被感动。

改容式车:

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式,同“轼”,车前横木。

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称谢:

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曩:

先前。

固:

必,一定。

(2)辨析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

改容式车 “式”同“轼”,车前横木。

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3)辨析词类活用

军霸上:

名词作动词,驻军。

介胄之士:

介胄,铠甲和头盔,名词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锐兵刃: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

(4)理解一词多义

军军霸上:

驻军、驻扎

军中不得驱驰:

军营

劳上自劳军:

慰问

劳其筋骨:

使……劳累

之已而之细柳军:

到,往

不闻天子之诏:

相当于“的”

天子且至:

将要

且年且九十:

将近

且焉置土石:

况且

固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必,一定

汝心之固:

顽固 

居居无何:

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PK赛,我们掌握了本课的重点词语的意思,你能疏通这篇文章的意思吗?

现在给大家展示你的翻译家风采吧!

3、尝试翻译一遍文章,有困难的地方及时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解决。

4、疏通文意大赛,看谁翻译的准确、流畅。

原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以备胡。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任命河内郡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在细柳:

以防备匈奴侵扰。

原文: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译文:

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驰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穿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并拉满。

文帝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门前,不能进入。

原文: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

“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译文:

先导人员说:

“皇上即将驾到!

”守卫军营的将官回答:

“将军有命令说‘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过了不久,文帝驾到,也无法进入军营。

原文: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译文:

于是文帝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

“我要入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着文帝的车马随从说:

“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于是文帝就控制住车马,缓缓前行。

原文: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译文:

到了主帅所在的营帐,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拱手行礼,说:

“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行跪拜大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

”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严肃庄重,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并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

“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

”劳军仪式完成后离开。

原文: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

“嗟乎,此真将军矣!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译文: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后,群臣都感到惊诧。

文帝说:

“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

先前霸上、棘门的驻军,简直就像儿戏一样,他们的将军是一定可以偷袭并俘虏的。

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够侵犯的呢?

”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根据回答问题情况,评选出优胜小组。

五、探究人物形象

同学们,周亚夫没有迎接天子,最后才露面,且只说了一句话。

然而,汉文帝出军门后却赞赏有加,说“此真将军矣”。

这位将军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内容,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探究周亚夫的形象特点。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内容。

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文中的故事。

点拨:

汉文帝亲自到霸上、棘门、细柳三处军营劳军。

在霸上和棘门,文帝可以纵马奔驰,军营将士也极为恭敬。

而在细柳营,文帝则被要求处处遵循军令:

无将军之令不开营门;军中不能驱驰,只能徐行;劳军也要严格遵守军礼。

文帝出营门,称赞周亚夫为“真将军”。

2、这件事发生的背景是怎样的?

从哪里看出来?

点拨:

此时的边境地区是处于战备状态的。

从“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以备胡”看出来。

3、结合内容,小组内讨论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点拨: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细柳营中“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一派常备不懈、严阵以待的景象。

可见军队训练有素,周亚夫治军有方。

②文帝到细柳营,“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直至文帝正式派使臣持节下诏,“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在细柳营中,文帝也要遵循军令,按辔徐行。

可见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③面对天子,周亚夫说:

“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可见周亚夫刚正不阿,恪守军礼。

除了以上三点原因外,霸上及棘门军提供了反面例子作为对比,而在“匈奴大入边”的背景下,文帝需要的正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和周亚夫这样治军有方的将军。

4、课文题目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文章一开头先写文帝到霸上和棘门的情况?

点拨:

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遇到的情况,是为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做铺垫,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凸显了细柳营军纪严明,从而也更加突出周亚夫的忠于职守,令人敬佩。

5、用自己的话概括周亚夫的性格特点。

点拨:

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

6、汉文帝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为什么?

点拨:

汉文帝是一个开明、识大体的君主。

因为汉文帝在细柳军并末得到“至尊”的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但他并不认为这损害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反而对周亚夫大加称赞。

因为汉文帝意识到霸上、棘门军是何等形同儿戏,只有细柳军这样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军队才是保家卫国最需要的。

六、体会写作特色

同学们,“奇”是《史记》的基本艺术特色。

其事奇而信,其文奇而雄,这种艺术特色在《周亚夫军细柳》一文中得到充分的印证。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下面问题,体会这篇文章写法上的特色。

1、《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细读课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点拨:

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与在细柳军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不得驱驰”“按辔徐行”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治军严明。

这可以说是“情势”的对比。

在霸上及棘门军“将以下骑送迎”与在细柳军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恪尽职守。

这可以说是“性格”的对比。

出营门后,群臣的“惊”和文帝的“称善者久之”也形成对比,表现出文帝的贤明、识大体。

这可以说是“结果”的对比。

对比的手法给出了反面的参照物,使得正面形象更加鲜明。

文中还有大量侧面描写,如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

侧面衬托的写法避免了单一从正面写来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2、《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文章,感受《史记》的写人艺术,说一说描写项籍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②怒之。

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下相:

古县名。

在今江苏宿迁境内。

②项梁:

项羽的叔父。

点拨:

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对人物的性格进行了鲜明的刻画。

如“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彼可取而代也!

”看出项籍志向远大。

运用侧面描写衬托人物形象,如“梁以此奇籍”“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通过项梁的惊奇衬托项籍的远大志向,通过吴中子弟的害怕,衬托项籍的才气过人。

 

齐读学习目标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

 

展示作者和文学常识,其他学生记录。

 

理解文中涉及古代礼仪的词语。

 

读一读字音。

 

提出课前自学时的问题,尽量合作解决。

 

听录音,注意字音和人物对话的语气,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反复诵读课文。

 

围绕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自主学习,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提出疑难点,集体解决。

 

进行PK赛,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理解文中的通假字。

 

辨析词类活用。

 

辨析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尝试翻译文章,找出疑难点。

 

进行疏通文意大赛。

 

学生发现翻译错误,及时评价修正。

 

根据活动记录评选出优胜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内容。

 

复述文中的故事。

 

体会故事的背景。

 

找出相关语句,简析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思考问题。

 

概括人物形象。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下面问题。

 

分析描写项籍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提高课堂效率。

 

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可以督促学生加强课前自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基础知识识记。

 

理解识记文中涉及的古代礼仪。

 

掌握重点字音。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听录音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加强诵读训练,通过诵读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培养文言语感。

 

指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感受。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提出问题能力。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

 

让学生掌握词类活用的词语。

 

把握一词多义现象。

 

培养学生结合词语意思翻译文章的能力。

 

理解文章的意思。

 

在交流中提高疏通文意能力。

 

鼓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内容能力。

 

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人物形象做铺垫。

 

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体会铺垫和对比手法。

 

结合文中内容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理解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

 

领略人物的风采,感受《史记》的写人艺术。

 

课堂练习

1、为下面各句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以备胡()

A.准备B.防备C.预备

(2)上自劳军()

A.亲自B.自从C.自己

(3)军中闻将军令()

A.听说B.听从C.听到

(4)持满()

A.拉B.拿C.举

(5)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A.称呼B.叫C.对……说

(6)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A.本来B.原来C.一定

点拨:

BABACC

2、翻译句子

(1)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3)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点拨:

(1)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穿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并拉满。

(2)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严肃庄重,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3)至于周亚夫,哪里是能够侵犯的呢?

3、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点拨:

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4、细柳军在面对文帝及其随从时,常说的话却是“将军令曰”“将军约”,甚至明确的表示“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从中你能看出细柳军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点拨:

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学生进行抢答赛。

 

 

及时巩固课堂所学,加深记忆。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史学家司马迁学习了《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感受到周亚夫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的高贵品质。

历史证明,周亚夫的确是一位“真将军”,周亚夫奉命领军防守长安,驻军细柳,因汉军戒备森严,使匈奴引兵退却。

希望我们学习周亚夫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的高贵品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认真思考,总结课堂笔记。

梳理课堂学习内容,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板书

周亚夫军细柳

直驰入骑送迎若儿戏耳

对比侧面描写

不得入不得驱驰真将军矣

周亚夫军纪严明刚正不阿恪尽职守

汉文帝开明识大体重用人才

记录在笔记本上。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梳理课堂知识点,有利于掌握课文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