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540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x

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天津市河东区2015年高三一模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015.3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3至6页,共100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历史答案在答题卡上21-31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参见右图,书中作者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与作者观点相符的历史时期是(  )

①春秋、战国②隋、唐③宋、元④明、清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②④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解析】根据材料此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尤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故

错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形成,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故

正确;宋朝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朝时期,中书省的权力一度很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故

正确;明朝太祖时期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内阁,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没有了相权对君权的制约,故

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清朝末期,商店门前往往贴出这样的对联:

“经营不让陶朱富,货殖何妨子贡贤。

”这表明在当时(  )

A.士商地位完全平等B.鄙视“货殖功利”

C.重农抑商观念废弃D.崇尚“富而好礼”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此题关键在于理解对联的含义,含义为经商当仁不让是陶朱公(范蠡),财富多并没有阻碍子贡的贤能。

此题没有将士商地位做比较,故A项错误;此对联不但没有鄙视“货殖功利”,而且还充分肯定,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此时尚未废除重农抑商观念,故C项错误;子贡经商富有,但是其仍然贤能,表明“富而好礼”,故D项正确。

【答案】D

3.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并提出美德一定要践行,孔子提出“礼”与“仁”的道德规范。

其共同点是(  )

A.重视智慧发展B.关注理性思考

C.强调道德素养D.强调等级秩序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思想主张

【解析】“美德即知识”更强调的是美德,“礼”与“仁”强调道德规范,两者都没有体现重视智慧发展,故A项错误;两者都没有涉及到理性思考,故B项错误;两者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苏格拉底并不强调等级秩序,只有孔子的“礼”才强调等级秩序,故D项错误。

【答案】C

4.有数字统计,1760—1780年,英国农业增长率为每年0.1%;1780—1801年则为0.8%,同期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4%,工业年增长率为2%。

这说明当时英国(  )

A.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B.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C.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下降D.形成有机联系的国内市场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此题没有涉及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故A项错误;此题主要意思是工业革命带动了农业的产业革命,故B项正确;此题仅仅讲农业的增长率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而增加,没有体现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下降,故C项错误;此题没有涉及到国内市场的形成,故D项错误。

【答案】B

5.美国1787年宪法起草后,又补充了十条修正案。

1791年12月15日,附有十条修正案的宪法在13个州均获得批准。

第十条修正案规定: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及其人民自主保留。

”从其内容判断,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

A.联邦制B.共和制C.代议制D.分权制

【考点】美国共和制度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制)

【解析】此题主要涉及到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间权力的分配,是属于联邦制,故A项正确;共和制主要强调国家元首的产生与任期,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代议制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分权制更多的是立法、司法和行政之间的分权,故D项错误。

【答案】A

6.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判断,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  )

A.矿山开采业B.机器制造业C.航运业D.面粉业

【考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此期间(中华民国建立后及一战期间)该民族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应该属于轻工业,矿山开采业属于重工业,故A项错误;机器制造业属于重工业,故B项错误;航运业属于重工业,故C项错误;面粉业属于轻工业,故D项正确。

【答案】D

7.数据是事实,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得出结论。

分析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零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零16天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①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

②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③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帮助

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考点】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的抗战持续13年多,是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故①正确;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故②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及表中信息,中国的抗战与苏联抗战有重合部分,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故③错误;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但是和题目无关,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8.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

A.由国家承建公共工程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考点】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罗斯福强调对老者、病人照顾,给壮者工作,给家庭以保障,由国家承建公共工程只能够为壮者提供工作,故A项错误;在材料中罗斯福强调了如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那么这个政府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故B项错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从制度上给予各个群体以保障是正确的,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在强调国家在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同时又在避免企业的国有化,故D项错误。

【答案】C

9.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是世界格局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示一显示了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②图示二中“一超多强”的“一超”指美国

③图示二显示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④世界政治格局由图示一向图示二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考点】两极世界的形成;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故①正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一超”指的是美国,“多强”指的是俄罗斯、日本、欧盟和中国,故②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的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故③错误;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演变的标志性时间为苏联解体,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1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法制建设面的贡献是(  )

A.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制建设目标

B.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

C.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决定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

【解析】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制建设目标是在十五大,即1997年,故A项错误;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故B项正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82年,故C项错误;决定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是在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故D项错误。

【答案】B

11.对联作为—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一种对联是用于哀悼死者的,称为挽联,一般以歌颂死者或描述死者生平为内容。

下列对联中属于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是(  )

A.承先启后,改革开放擎天柱;倡导新政,民心所向复兴梦。

B.博古通今,新中国大厦奠基者;开天辟地,跨世纪巨轮领路人。

C.国病焉能再守常,接传马列不彷徨:

倡兴五四新文化,共与“南陈”谱妙章。

D.两语服膺平生,孔曰大同,耶曰博爱;三杰并时鼎立,印有甘地,俄有列宁。

【考点】孙中山

【解析】承先启后,改革开放擎天柱,评价人物应该是邓小平,故A项错误;博古通今,新中国大厦奠基者应该是毛泽东,故B项错误;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南陈”并列,此人物应该是李大钊,故C项错误;强调大同、博爱,与甘地、列宁几乎同时代的应该是孙中山,故D项正确。

【答案】D

 

第Ⅱ卷选择题,共56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第12题19分,13题19分,14题l8分,共56分。

12.(19分)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

在不同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秦皇尽灭大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

材料三托克维尔认为民主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是法律,包括法律、制度、宪法结构等;二是民情,即自由的习惯,包括思想、行为、习惯、价值观等;三是物质的或历史的环境。

——据Schleifer《关于<论美国的民主>新译本的读书报告》整理

(1)依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4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5分)

(3)材料三认为民主政治受制于“法律、民情、环境”三个因素,按照这一说法分析,民主政治为何在19世纪晚期的法国获得成功而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遭遇挫折?

(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

(2分)

【考点】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2)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3)法国共和制度的形成与确立;辛亥革命

(4)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解析】

(1)第一小问变局,依据材料一可以看出就统治阶层来说,产生了变化由世袭贵族到布衣阶层;第二小问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政体变化主要是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第一小问观点,由材料第一句话可以看出中国的政治制度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第二小问依据,要根据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来回答。

(3)第一小问法国成功原因,结合19世纪晚期法国的“法律、民情、环境”角度来考虑,根据材料对法律、民情和环境的解释,应该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角度来回答;第二小问中国失败原因,结合20世纪初期中国挫折的“法律、民情、环境”角度来考虑,根据材料三对法律、民情和环境的解释,应该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角度来回答。

(4)由材料一、二和三可以看出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由材料二及问题二可以看出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要和国情相适应。

【答案】

(1)变局:

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2分)

变化: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4分)

(2)观点:

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

(1分)

依据:

以农耕经济为主:

中国地域广阔;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任答两点4分)

(3)法国:

制定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分)

中国:

《临时约法》及其确立的政体遭破坏;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或“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尊孔复古逆流”;自然经济为主,民族工业占比低。

(3分)(以上分析要按法律、民情、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

(4)认识:

政治文明(或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或多元化);政治制度必须适应本国国情。

(2分)

13.(19分)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然而全球化对各国的损益是有差异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大预言:

2049年的世界》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认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的依据是什么?

概括指出1640年—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进行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4分)

材料二在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曾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特点?

此次接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新时期我国又是如何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与世界接轨的?

(8分)

材料三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

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采取的相应措施。

(5分)

(4)综上所述,试揭示影响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不同损益的主要因素。

(2分)

【考点】

(1)新航路的开辟;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第一次工业革命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加入世贸;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根据材料一里面提到的葡萄牙、西班牙,经济全球化,可以推导出葡萄牙、西班牙进行新航路开辟,将世界开始连成为一个整体;第二小问条件,结合此时间段内英国的阶段特征来回答。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近代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主要体现在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第二小问影响,主要从外国侵略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的角度的角度回答,即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第三小问接轨,主要从新时期中国如何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回答。

(3)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三“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可以看出两个特点,以国家实力为基础和美国主导,由“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可以看出其需要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第二小问措施,根据所学知识,此时美国采取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马歇尔计划)。

(4)根据材料,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家综合实力、国家政策和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等。

【答案】

(1)依据:

葡、西最早开辟新航路,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分)

条件: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l分)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1分)

(2)特点:

鸦片战争,被迫接轨(纳入、卷入)。

(2分)

影响: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2分)

接轨:

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国际社会;实施科教兴国。

(任答两点4分)

(3)特点:

美国主导;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与国际权力结构相联系。

(3分)

措施:

推动成立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如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日本提供援助(2分)

(4)因素:

国家综合实力;国家政策:

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言之成理即可)(任答两点2分)

14.(18分)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

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人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

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

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国者何?

积民而成也。

国政者何?

民自治其事也。

爱国者何?

民自爱其身也。

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

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粱启超《爱国论》

材料三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中国,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1919年5月1日《新青年》3卷3号

(1)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政治自由”的含义。

(2分)为此他对国家权力的构建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核心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3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陈独秀说“尊重孔教”是腐朽思想?

(2分)为反对“尊重孔教”,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什么运动?

(1分)这场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分)

(4)综上,谈谈上述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何共同作用?

(4分)

【考点】

(1)启蒙运动——孟德斯鸠思想主张

(2)维新思想——梁启超思想主张

(3)新文化运动

(4)思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解析】

(1)第一小问含义,根据材料一可以总结出,“平安状态”“人人平等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孟德斯鸠提出的相关的主张为三权分立或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二梁启超强调的重点(落脚点)是兴民权;第二小问背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代背景角度来考虑。

(3)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儒家思想是“腐旧思想”,加之根据所学知识,儒家思想是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体系;第二小问运动,根据所学知识是新文化运动;第三小问核心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是民主和科学。

(4)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回答先进思想对人类历史进程的作用。

【答案】

(1)含义:

保障个人安全,人人平等。

(或公民受法律保障的权利不受侵犯,但也不能去侵犯其他公民的权利。

(2分)

设想:

三权分立: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任答一点2分)

(2)思想:

兴民权,实行民主政治。

(2分)

背景: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3分)

(3)原因:

儒家思想是封建伦理道德、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体系。

(2分)

运动:

新文化运动。

(1分)

内容:

民主、科学。

(2分)

(4)作用:

打击封建势力;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

(任答两点4分)

 

天津市河东区2015年高三一模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D

C

B

A

D

A

C

A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12.(19分)

(1)变局:

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2分)

变化: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4分)

(2)观点:

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

(1分)

依据:

以农耕经济为主:

中国地域广阔;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任答两点4分)

(3)法国:

制定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精神深入人心;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分)

中国:

《临时约法》及其确立的政体遭破坏;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或“专制思想根深蒂固”“尊孔复古逆流”;自然经济为主,民族工业占比低。

(3分)

(以上分析要按法律、民情、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

(4)政治文明(或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或多元化);政治制度必须适应本国国情。

(2分)

13.(19分)

(1)依据:

葡、西最早开辟新航路,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分)

条件: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l分)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1分)

(2)特点:

鸦片战争,被迫接轨(纳入、卷入)。

(2分)

影响: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2分)

新时期:

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国际社会;实施科教兴国。

(任答两点4分)

(3)特点:

美国主导;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与国际权力结构相联系。

(3分)

措施:

推动成立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如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通过“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日本提供援助(2分)

(4)国家综合实力;国家政策:

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言之成理即可)(任答两点2分)

14.(18分)

(1)含义:

保障个人安全,人人平等。

(或公民受法律保障的权利不受侵犯,但也不能去侵犯其他公民的权利。

(2分)

设想:

三权分立: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任答一点2分)

(2)思想:

兴民权,实行民主政治。

(2分)

背景: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3分)

(3)理由:

儒家思想是封建伦理道德、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体系。

(2分)

运动:

新文化运动。

(1分)

核心内容:

民主、科学。

(2分)

(4)打击封建势力;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

(任答两点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