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642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docx

陕西省山阳中学届高三月考化学试题

陕西省山阳中学2021年高三12月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Mg-24P-31S-32Cl-35.5

Ca-40Mn-55Fe-56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1-6题每题2分,7-18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B.乙醇可通过淀粉等生物原料发酵制得,属于可再生资源

C.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玻璃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但工业上不用MgO制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

电解、电泳、电离、电镀、电化腐蚀

B.在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的现象为:

先沉淀后溶解

C.蛋白酶是蛋白质,它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还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

D.在Fe(OH)3胶体中插入两电极通电,在阳极附近颜色加深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的溶液:

Na+、K+、NO3一、SO42一

B.明矾溶液:

K+、C1—、S2—、OH—

C.pH=1的溶液:

Ag(NH3)2+、Fe3+、ClO4—、NO3-

D.能溶解Al2O3的溶液:

Na+、Mg2+、HCO3—、SO42—

4.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

(1)向氯酸钠的酸性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该反应中氧化过程的反应式为:

SO2+2H2O–2e-→SO42-+4H+;

(2)向亚氯酸钠(NaClO2)固体中通入用空气稀释的氯气,该反应中还原过程的反应式为:

Cl2+2e-→2Cl-。

(1)和

(2)反应中均会生成产物X,则X的化学式为

A.NaClOB.NaClO4C.HClOD.ClO2

5.氯仿可作为局部麻醉剂,常因保存不慎而被空气中的O2氧化,产生剧毒的气体—光气(COCl2):

2CHCl3+O2→2COCl2+2H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AgNO3溶液

C.CH2Cl2有两种结构,说明CH4是正四面体结构

D.CHCl3是常见的有机溶剂,大量使用对环境无影响

6.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31g白磷含有的P—P键数为NA②1mol

(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③1mol铜与足量硫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④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阴极析出32g铜时,线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A⑤0.84g

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总数为0.03NA⑥3.9gNa2O2吸收足量的CO2时转移的电子数是0.05NA⑦标准状况下,3.2g铜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含有的分子数是0.1NA

A.①②④B.④⑥C.③④⑤D.④⑥⑦

7.下列相关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可以证明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B.用酸式滴定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标准HCl溶液,若滴入最后一滴HCl溶液后粉红色刚好褪去,说明已达滴定终点

C.实验室配制48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准确称量NaOH1.920g

D.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时熔化但不滴落,是因为铝箔对熔化的铝有吸附作用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结论

能组成ZnCu原电池

实验室

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白色沉淀

为BaSO3

用氯化钠与浓硫酸制取(可加热)、净化、收集氯化氢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①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稀溶液与碳酸氢铵稀溶液混合

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

②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4NH4++AlO2–+2H2O

③把Fe(OH)2固体投入到稀HNO3中:

Fe(OH)2+2H+=Fe2++2H2O

④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并加热,刚好使NH4+全部转化为NH3:

NH4++Al3++2SO42—+2Ba2++4OH—

NH3↑+Al(OH)3↓+2BaSO4↓+H2O

⑤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

2O22‾+2H2O=4OH‾+O2↑

⑥氨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

2NH3•H2O+SO2=2NH4++SO32‾+H2O

A.①③B.①④C.①⑥D.②④⑤

10.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相关反应中产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横、纵坐标单位:

mol)

A.图1:

n(HCl)=1mol,K2CO3逐步加入到HCl溶液中,在敞口容器中生成的气体

B.图2:

n(NaOH)=1mol,CO2逐步通入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的盐

C.图3:

n(O2)=1mol,高温下C和O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

D.图4:

n(HNO3)=1mol,Fe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NO)

11.3—甲基香豆素有香草味,可用于香料及化妆品,其结构简式见右图。

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10O2

B.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1mol该有机物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可以消耗5molBr2

D.1mol该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可以消耗2molNaOH

12.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

B.每消耗3molH2O2,转移的电子为3mol

C.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BH4-+8OH--8e-═BO2-+6H2O

D.电极b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

13.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Na2S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CuSO4+Na2CO3

主要:

Cu2++CO32-+H2O=Cu(OH)2↓+CO2↑

次要:

Cu2++CO32-=CuCO3↓(几乎不发生反应)

CuSO4+Na2S

主要:

Cu2++S2-=CuS↓

次要:

Cu2++S2-+2H2O=Cu(OH)2↓+H2S↑(几乎不发生反应)

据此判断,下列几种物质Ksp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CuS

C.CuCO3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和分离方法合理的是

A.苯(苯酚):

溴水、过滤

B.CO2气体(HCl):

饱和Na2CO3溶液、洗气

C.淀粉(氯化钠):

蒸馏水、渗析

D.水(Br2):

乙醇、分液

15.1L某混合溶液中,溶质X、Y的浓度都为0.1mol/L,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某溶液Z(0.1mol/L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X、Y、Z分别是

A.偏铝酸钠、氢氧化钡、硫酸

B.偏铝酸钠、氯化钡、硫酸

C.氯化铝、氯化铁、氢氧化钠

D.氯化铝、氯化镁、氢氧化钠

16.900℃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0mol

乙苯,发生反应:

—C2H5(g)

—CH=CH2(g)+H2(g)ΔH=akJ·mol—1。

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n(乙苯)/mol

0.40

0.30

0.24

n2

n3

n(苯乙烯)/mol

0.00

0.10

n1

0.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20min的平均速率为v(H2)=0.008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乙苯)=0.08mol·L—1,则a<0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0.40mol乙苯和0.40molH2,平衡不移动

D.达平衡状态的标志是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17.固体NH5属于离子晶体。

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它也能跟乙醇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

下列有关NH5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H4+和H-B.NH5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C.1molNH5中含有5NA个N—H键D.与乙醇反应时,NH5被还原

18.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④>②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

⑤>④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③=⑤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

19.(12分)

A、B、C、D、E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若A为单质,B、C均属于盐类,B的水溶液呈酸性,C的水溶液呈碱性,D是一种白色沉淀。

写出下列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①B的水溶液呈酸性____________。

②C→D_______________。

③E→C________________。

(2)若A~E均为化合物。

A是淡黄色固体;B、C两溶液在等物质的量浓度时,C溶液的pH较小。

电解D的水溶液是最重要的工业生产之一,D→E→C也是工业制备C的普遍方法。

 

①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②电解D的水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生铁浸入D溶液而发生锈蚀,正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单质,C、D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0.1mol/LE溶液中只有3种离子,且常温下溶液中的

=1012。

①B→C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A→C的反应中,每转移1mole-就会吸热45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0.(14分)

雾霾已经严重影响我们的生存环境。

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

图22-1图22-2图22-3

(1)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mol-1

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g)+3H2(g)= CH3OH(g)+H2O(g)△H3

①取五份等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 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见图22-1),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H30(填“>”、“<”或“=”)。

②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进行上述反应。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2-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第10min后,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则再次达到平衡时c(CH3OH)=1.5mol/L

B.达到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为0.75

C.0~10分钟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75mol/(L•min)

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3/16

E.升高温度将使n(CH3OH)/n(CO2)增大

(3)某种脱硫工艺中将烟气经处理后,与一定量的氨气、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作为副产品化肥。

设烟气中的SO2、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题22-3图所示。

①电源正极为(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

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1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左—△m右)为g。

21.(13分)、

亚硝酸钠(NaNO2)暴露于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在纤维纺织品的染色和漂白、照相、生产橡胶、制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也常用于鱼类、肉类等食品的染色和防腐。

但因其有毒,所以在食品行业用量有严格限制。

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成分。

已知:

①NO+NO2+2OH—==2NO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

NO2:

21℃,NO:

-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

A、C、、、。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人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

(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人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

②装置E的作用是。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

(5)通过上述实骏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2.(13分)

硫酸工厂尾气处理时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NaHSO3,再用NaIO3按下列反应(未配平)来制取单质I2。

NaIO3来源于自然界的矿物。

①NaIO3+NaHSO3—NaI+Na2SO4+H2SO4

②IO3—+I—+H+—I2+H2O

(1)配平上述反应

(2)在含5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IO3溶液。

请计算开始产生单质I2及产生单质I2最大值时所滴入的NaIO3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25℃时,H2SO3

HSO3-+H+的电离常数Ka=1×10-2mol/L,则该温度下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mol/L,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

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加入少量NaOH溶液,

的值;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程度将。

 

陕西省山阳中学2021年高三12月月考化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

19.(12分)

(1)①。

②。

③。

(2)①。

 ②。

③。

 

(3)①。

②。

20.(14分)

(1)。

(2)①。

 ②。

(3)。

(4)①。

 。

②。

 

21.(13分)

(1)、、。

(2)。

(3)①。

②。

(4) 。

 

(5)。

 

22.(13分)

(1)①NaIO3+NaHSO3—NaI+Na2SO4+H2SO4

②IO3—+I—+H+—I2+H2O

(2)开始产生单质I2。

 产生单质I2最大。

(3)、。

、。

 

2021年高三第六次大练习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D

B

B

A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B

A

C

A

C

A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9.(12分)

(1)①Al3++3H2O

4Al(OH)3+3H+;(2分)

②AlO2-+H++H2O=Al(OH)3↓(答案合理即可)(2分)

③Al2O3+2OH-=2AlO2-+H2O(2分)

(2)①

(1分);②2Cl-+2H2O

H2↑+Cl2↑+2OH-(1分);

③O2+4e-+2H2O=4OH-(1分);

(3)①4NH3+5O2

4NO+6H2O(1分);

②N2(g)+O2(g)=2NO(g)△H=+180kJ/mol(2分)

20.(14分)

(1)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2分)

(2)①<(2分)②B(2分)

(3)12NH3+3O2+4SO2+4NO2+6H2O=4(NH4)2SO4+4NH4NO3(2分)

(4)①A(2分),2NO3-+6H2O+10e-=N2+12OH-(2分)②7.2(2分)

21.(13分)

(1)E、D、B(3分)

(2)防止可能生成的NO被氧化成NO2,造成对A中反应气体产物检验造成干扰(2分)

(3)①D中通入氧气后,出现红棕色气体(1分)

②冷凝,使NO2完全液化(1分)

(4)4NO+O2+4NaOH=2H2O+4NaNO3(2分)

水蒸气存在,会与NO2反应产生NO,造成对NO的来源认识不清(1分)

(5)2NaNO2+H2SO4=NO↑+NO2+Na2SO4+H2O(3分)

22.(13分)

(1)2NaIO3+6NaHSO3=2NaI+3Na2SO4+3H2SO4(2分)

IO3—+5I—+6H+=3I2+3H2O(2分)

(2)5/3mol(2分)2mol(2分)

(3)1.0×10-12(2分),增大(1分),增大(1分),增大(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