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691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docx

选修3第二单元第5讲

第5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

c

一、从莫斯科战役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1.莫斯科战役

(1)战况

①1941年9月底,德军向莫斯科发动进攻,局势紧张。

②1941年12月初,严冬来临,苏军在朱可夫将军指挥下大举反攻,德军后撤。

(2)意义:

①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②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③大大改善了苏联的政治和国际地位,赢得了美英盟军的支持和援助,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斯大林格勒战役

(1)原因:

①莫斯科战役后,德军在东线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

②为夺取高加索,首先选择了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

(2)战况

①防御:

1942年7月战役开始,德军一度突入市区,苏联军民与德军展开巷战。

②反攻:

苏军从南北两侧包围德军,1943年2月德军惨败。

(3)意义:

①规模:

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

②地位:

是苏德战场局势的根本转折,对于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也具有深远影响。

[思维点拨]

1.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争前期的大规模战略性战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奠定了基础。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上最为激烈的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的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2.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在苏德战场爆发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法西斯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

二、中途岛战役

1.背景

(1)1942年4月,美国舰载飞机对日本东京、横滨等城市的轰炸使日本举国震动。

(2)日本为巩固并加强在太平洋上的优势,诱出美国舰队主力加以歼灭。

(3)美军事先破译了日军密码,了解日军的作战计划。

2.经过:

1942年6月,美日双方在中途岛附近海域展开一场海空大战,日军惨败。

3.影响:

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

[易混易错]

中途岛海战中日本的太平洋主力舰队不是被彻底消灭,而是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的实力对比,日本太平洋海军还有一定的实力。

三、阿拉曼战役

1.起因:

1942年北非德意军队进逼阿拉曼,开罗告急。

2.战况

(1)1942年10月,英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大举反攻。

(2)德意军队处于劣势,全线西撤。

3.意义:

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

4.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的意义

(1)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牢牢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

(2)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主题一 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意义

史料一 ……到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

他们的飞机已将这座城市炸成一片废墟。

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使德国人不能利用他们的坦克优势……斯大林格勒战役已不是运动战,而变成了“老鼠战”,人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

……苏军不断前进,占领了越来越多的飞机场,使戈林无法进行空运。

德军这时已绝望地陷入困境。

由于希特勒的固执,他们将忍受挨饿、受冻和患病的痛苦。

1943年2月2日,终于出现了结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说明苏军顽强抵抗德军,德军付出沉重代价。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败的原因。

答案 斯大林格勒巷战的特点使德军的坦克和航空部队的优势无从发挥;天气因素;苏军的顽强抵抗;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反攻的周密安排;苏军的兵力优势。

史料二 斯大林格勒是德国法西斯军队覆灭的起点。

大家知道,德国人在斯大林格勒大激战以后,已经不能恢复自己的元气了。

——《斯大林文选》

斯大林格勒一战将停止法西斯的进攻,这一战是带决定性的。

这种决定性,是关系整个世界战争的。

——《毛泽东选集》

(2)说明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什么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重要转折?

答案 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极大地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大量歼灭了法西斯德国的有生力量,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瓦解,因此,它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键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

(1)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上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德军在会战中损失惨重,是德国自战争以来所遭到的最沉重的打击。

(2)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希特勒灭亡苏联进而称霸世界的企图,降低了德国的国际地位,其仆从国从此对希特勒的信心发生动摇,法西斯集团内部开始出现裂痕。

(3)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增强了苏联军民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信心。

这次战役后,苏军掌握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并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4)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给世界人民以极大鼓舞,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主题二 中途岛战役的意义

史料一

 日本偷袭珍珠港    中途岛战役中美军

轰炸机迎击日舰

(1)体现了美国虽然在珍珠港偷袭中损失严重,但对于日军仍有反击能力。

(1)有人认为: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简述理由。

答案 不正确。

战争虽然起到了加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作用,但是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改变了“中立”政策和通过《租借法》,以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罗斯福与丘吉尔于1941年8月在北大西洋纽芬兰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等。

史料二 下表是中途岛战役日美参战兵力比较

国别

航空母舰(艘)

其他舰船(艘)

飞机(架)

日本

8

约200

近700

美国

3

23

233

(2)反映了中途岛战役中美日军事实力的对比,美国的海军实力弱于日本。

(2)概括指出中途岛战役对太平洋战场的影响。

答案 中途岛战役后,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发生重大转折,美国易守为攻。

中途岛战役的意义

(1)中途岛战役是日本海军350年以来的第一次决定性的败仗。

它结束了日本的长期攻势,恢复了太平洋海军力量的均势。

(2)中途岛战役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

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

1.某年11月7日,苏联照常举行庆祝十月革命的阅兵式。

受阅部队……直接开赴前线。

斯大林向红军战士发表讲话:

“让我们的伟大祖先……的名字,在这次战争中鼓舞着你们!

让伟大的列宁的旗帜指引着你们向胜利前进!

”与此相关的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B.不列颠之战

C.莫斯科战役D.东普鲁士战役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某年”是1941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时间是自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故A错误;不列颠之战是1940年英国与德国的战役,故B错误;莫斯科战役时间为1941年9月底至1942年1月,并取得了胜利,故C正确;东普鲁士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役,故D错误。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很快发生了重大转折。

下列战场最早发生转折的是(  )

A.中国战场B.太平洋战场

C.北非战场D.苏德战场

答案 B

解析 在解答本题时,最容易错选D项,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就容易错误地认为它发生转折最早。

实际上,早在1942年6月,美军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太平洋战场就已经发生了转折。

3.《全球通史》记载:

“到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

……人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

两支苏联军队……以巨大的钳形包围了德军。

”“这座城市”是(  )

A.莫斯科B.巴黎

C.斯大林格勒D.阿拉曼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短兵相接”“苏联军队……钳形包围了德军”,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该战争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故答案为C。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争为人类之恶性……近百年来白种之物质进化,实超前古,而其心性进化尚未离乎野蛮,故战争之祸于今尤烈。

——孙中山

材料二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

这个比拟并不适当。

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

……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请回答:

(1)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观点?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两次战役性质的不同?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答案 

(1)评价:

孙中山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恶性”的体现,没有认识到战争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致。

(2)不同:

凡尔登战役是帝国主义间非正义的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

原因:

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苏军转入战略反攻,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解析 第

(1)问需先依据材料提炼出孙中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观点,然后再进行评价。

(2)问要从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方面归纳其不同,原因方面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意义角度来考虑。

1.之所以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主要是基于(  )

A.苏德实力对比的变化

B.欧洲战场实力对比的变化

C.美英苏与德意实力对比的变化

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联盟实力对比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仅使苏德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推进了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转变,从此反法西斯联盟开始掌握战场主动权,故选D。

2.观察下图所示漫画,通过这幅漫画作者主要表达出(  )

斯大林的晚餐

A.苏联必将战胜法西斯的乐观主义精神

B.德军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C.苏联存在过分轻敌的战略错误

D.德国法西斯惧怕苏联的心态

答案 A

解析 图片中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将纳粹的头子希特勒当做盘中的晚餐,这说明作者坚信苏联一定能够打败法西斯。

3.在苏联某电影中,有这样几组场景:

敌方第六集团军在猛烈炮火下突入市区,激烈的巷战开始;但敌方却始终不能占领全城,最终敌方将领保罗斯率残部投降。

该电影反映的是哪一战役(  )

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

C.中途岛战役D.阿拉曼战役

答案 B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敌方第六集团军”“巷战”及“保罗斯率残部投降”等信息,依托教材知识,便可知B项正确。

4.观察下图中的传单,传单上一个日本士兵被困在一个孤岛上,无助地向四周张望。

画中的文字是:

“日本的飞机和军舰都到哪里去了。

”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该传单的散发者最有可能是美军

B.散发该传单是为了瓦解日军士气和精神

C.该传单应印刷于中途岛海战之后

D.该传单预示着日军将逐步处于不利地位

答案 C

解析 传单仅是宣传品,它并不一定是实际战况的反映,C项的推断过于绝对化。

5.“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毛泽东的这番话是针对希特勒在下列哪次战役中的失败(  )

A.斯大林格勒战役B.莫斯科战役

C.中途岛海战D.阿拉曼战役

答案 A

解析 注意毛泽东这段话中最后一句“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由此可判断这场战役使德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而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开始,故A项符合题意。

6.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两大战场上取得了转折性的胜利,这两大战场是(  )

A.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B.中国战场和苏德战场

C.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D.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时间“1942年”,这一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转折性胜利的是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

故选A项。

7.有学者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某次战役对英国而言,只是一场“政治上的胜利”,因为它没有摧毁或抓住隆美尔的德国装甲军,但重新树立了英军的威信,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

这场战役是(  )

A.阿拉曼战役B.敦刻尔克大撤退

C.不列颠空战D.诺曼底登陆

答案 A

解析 阿拉曼战役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英国司令官是蒙哥马利,德国司令官是隆美尔,以英国的胜利告终,英国军队给德意法西斯军队以沉重打击,故A正确;敦刻尔克大撤退,是英法联军保存实力的战役,没有提高英国的威信,故B错误;不列颠空战是德国对英国大规模的空袭,英军没有取得胜利,故C错误;诺曼底登陆是盟军对德国的胜利,并非只有英国,故D错误。

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列战场开始出现转折的先后顺序是(  )

A.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苏德战场

B.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

C.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

D.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

答案 A

解析 太平洋战场是1942年6月,北非战场为1942年10月出现转折,而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1942年7月~1943年2月。

9.阿拉曼战役前夕,隆美尔飞回柏林求援。

希特勒避而不谈增援的事,却授给他一根元帅手杖。

希特勒不提供增援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怀疑隆美尔的军事指挥能力

B.苏德战场激战正酣难以增援

C.防备英美盟军乘机在西欧登陆

D.轰炸英国本土受挫元气大伤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阿拉曼战役前夕”,判断时间在1942年10月前,分析各选项的时间及含义,可以判断A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D项发生在1940年,排除,只有B项最有可能。

10.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和阿拉曼战役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本地区战场上最大规模的战役

B.都是美英盟军取得的重大胜利

C.都是海陆空三军配合下取胜的战役

D.都是地区战场上的重要转折性战役

答案 D

解析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因此,它们都是地区战场上的转折性战役。

11.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

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  )

A.西西里岛登陆战B.阿拉曼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D.中途岛海战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的限定是“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四个选项中,A、B、C三项无论是两栖作战、沙漠作战还是城市攻坚战,所使用的武器都是一般性的武器,只有中途岛海战,出现了大型的航空母舰作战,除此之外,还有电子破译等现代技术的运用。

12.(2017·嘉兴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对加速战争胜利有重要意义。

以下战役按结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②中途岛战役 ③阿拉曼战役

A.①②③B.②①③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C.②③①D.③②①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答案 C

解析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于1943年2月结束,②中途岛战役于1942年6月结束,③阿拉曼战役于1942年11月结束,战役按结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①,C符合题意。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9月14日占领莫斯科。

但是,莫斯科经过一场大火已变成一座空城,10月13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冬天来临。

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

在饥饿、寒冷和俄国军队的不断袭击下,法军伤亡惨重,仅剩几万人回到法国。

材料二 1941年,希特勒调集180万人,实施“台风”行动,要在冬季到来前攻占莫斯科。

可事与愿违,不仅德军的进攻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而且11月3日,第一次降雪开始了,缺乏御寒装备的德军寸步难行。

到12月初,气温已达到零下35摄氏度以下。

德军机器停转,武器失灵,人员冻伤无数,苏军乘机反击,歼敌50余万,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在莫斯科,俄国军民对付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方法有何差别?

(2)莫斯科战役爆发时,欧洲战场呈现什么局势?

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国际意义?

答案 

(1)对付拿破仑:

制造空城,利用严寒,诱敌深入,在敌人退却时不断袭击。

对付希特勒:

集中兵力,利用严寒,奋力抵抗。

(2)局势:

德国军队征服北欧、西欧许多国家,锋芒正盛。

丹麦、法国等国投降,惟有英国在顽强抵抗。

意义:

打败了法西斯军队,打击了其嚣张气焰;打乱了法西斯德国的战略部署,宣告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回答第

(1)题,只要阅读材料,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第

(2)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0年,法国沦陷之后,丘吉尔告诉英国人民: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着陆地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道中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7月,在不列颠之战中,纳粹德国空军拥有的飞机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在性能上则更为先进。

而且英国人还使用了雷达。

在这些优势的帮助下,英国和英联邦自治领的几千名战斗机飞行员成功地击退了纳粹德国空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谁掌握了北非,谁就掌握了地中海的制空权,就控制了由欧洲到北非的海陆交通运输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和德意双方在北非沿海宽不过100公里,长达2000公里的狭长地带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1942年10月,英军与德意军队在埃及决战,英军取得决定性胜利。

——摘编自齐世荣等《世界史·现代史(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击退纳粹德国空军入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2年这场战役的名称和英军指挥官,并分析该战役的意义。

答案 

(1)英国政府的坚决抗敌决心;英国空军同仇敌忾,士气高昂;使用性能优良的战斗机和先进的雷达设施。

(2)阿拉曼战役,蒙哥马利。

意义:

使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