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7221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docx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通

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控制及电路图的分析

一.电气基本常识

与基本的电气传动系统一致,混凝土搅拌站的电气传动系统由:

电源部分→控制部分→执行电气元件部分等构成。

1、电源部分:

主要是由电源开关及电源保护装置构成,它的任务是完成供电能量的馈送、切断及对电源和用电设备进行保护等。

电源部分涉及到供电开关、空气开关、熔断器、漏电保护器等低压电器。

2、控制部分:

是整个电气传动系统的中心。

在它的控制指挥下,电动执行元件才能按照人们的要求去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在HZS系列砼站中电气控制主要由PLC控制系统实现。

PLC是计算机技术与继电接触式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输入输出仍然与低压电器密切相关。

①继电接触式控制系统:

主要由继电器、接触器、按钮、行程开关等组成。

其控制方式是断续的,又称为断续控制系统。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维护容易、抗干扰能力强等。

是基本的电气控制形式。

其缺点是采用固定接线方式、灵活性差、工作频率低、触点易损坏、可靠性差。

要改变(实现)控制顺序就必须改变控制器的硬件接线。

②可编程序控制器:

是一台专为在工业环境下运行的工业计算机。

详见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一节

3、执行电气元件:

是电源部分和控制部分的最终服务对象。

如:

电机、电磁阀及其它执行电器。

(一)常用低压电器概述

低压电器是指在交流50Hz额定电压交流1200V以下或直流1500V以下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调节作用的电器。

按照低压电器在电气线路中的职能和用途,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低压配电电器:

主要用于低压供电系统,这类低压电器有刀开关、自动开关、隔离开关、转换开关以及熔断器等;

2、低压主令电器:

主要用于发送控制指令的电器。

这类电器有按钮、主令开关、行程开关和万能转换开关等。

这类电器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操作频率要高,抗冲击,机械和电器寿命要长。

3、低压控制电器:

主要用于电气控制系统。

这类低压电器有接触器、继电器等。

对这类电器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有一定的通断能力、操作频率要高,电器和机械寿命要长。

4、低压保护电器;主要用于对电路和电器设备进行安全保护的电器。

这类电器有热继电器、安全继电器、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和避雷器等。

这类继电器要求有一定的通断能力,反应要灵敏、可靠性高。

5、低压执行电器:

主要用于执行某种动作和传动功能。

这类低压电器有电磁铁、电磁离合器、电磁阀等。

也有将2、4、5归入低压控制电器类。

在这里先介绍常用的电气元件及其文字和基本图形符号

①按钮是一种专门发号施令的电器,用以接通或断开控制回路中的电流。

其代号为SB。

②万能转换开关是由多组相同结构的触头组件叠装而成的多回路控制电器,它能够转换多种和多数量的线路

③行程开关又称限位开关。

是用以反应工作机械的行程,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发出命令以控制机械运动方向和行程大小的开关。

其作用原理与按钮相似,区别在于它不是靠手指的按压而是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碰压使其触头动作,从而将机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用以控制机械动作或用作程序控制。

通常,行程开关被用来限制机械运动的位置或行程,使运动机械按一定的位置或行程实现自动停止、反向运动、变速运动或自动往返运动等。

如图4-1所示为滚轮式行程开关。

行程开关的文字符号为:

SQ

 

图4-1

④无触点行程开关:

又称为接近开关。

其功能是当某种物体与之接近到一定距离时就发生动作信号,达到行程控制、记数及自动控制的作用。

而不像机械行程开

图4-1关那样需要施加机械压力。

接近开关是通过其感辩头与被测物体间介质能量来取得信号的。

与行程开关相比,接近开关具有定位精度高、工作可靠、寿命长、操作频率高及能适应恶劣环境等优点。

但接近开关在使用时,一般需要有触点式继电器作为输出器。

接近开关的形式有多种,不论哪一种都是由接近信号发生机构以及后级的检波、鉴副和出口电路所组成。

高频振荡型用于检测各种金属,当前应用最为普遍,其电路结构可以归纳为图4-2所示。

⑤空气开关又称自动空气断路器,当电路发生严重过载、短路及失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保护串联在它后面的线路和电气设备。

在功能上,它相当于刀闸开关、熔断器、热继电过电流继电器和欠压继电器等的组合。

主要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触头和灭弧系统、各种脱扣器、操

作机构。

文字符号为QF。

如图4-3所示

 

 

图4-2图4-3空气开关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空气开关的工作原理如图4-4所示。

使用时断路器三副主触头1串接在被控制的三相电路中,按下接通按钮时,外力使琐扣3克服反作用弹簧的反力,将固定在锁扣上面的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并由锁扣锁住搭钩4使动静触头保持闭合,开关处于接通状态。

当线路发生过载时,过载电流流过热元件12产生一定的热量,使双金属片13受热向上弯曲,通过杠杆8推动搭钩与琐扣脱开,在反作用弹簧的推动下,动、静触头分开,从而切断电路,使用电设备不致因过载而烧毁。

当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超过电磁脱扣器的瞬时脱扣整定电流,电磁脱扣器产生足够大的吸力将衔铁吸合,通过杠杆推动搭钩与锁扣分4-4空气开关工作原理示意图

开,从而切断电路,实现短路保护。

⑥交流接触器:

是一种用来频繁的接通或断开主电路及大量控制电路的自动切换电器。

其结构主要由电磁铁和触点两部分组成。

其文字符号为KM。

接触器最主要的用途是控制电机的启动、正反转、制动和调速。

在HZS系列砼站控制系统中,主电路电机的启动均使用接触器控制切断、导通电路。

并且与空气开关配合使用。

接触器触点分为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两种,其中,三对主触点接在主电路中,起断开和接通主电路的作用,辅助触点接在控制线路中,可完成一定的控制要求,如自锁、互锁等。

触头还分为常开和常闭两类。

当线圈未通电时,处在相互脱开状态的触头叫常开触头,又叫动合触头;处在相互接通状态的触头叫常闭触头,又叫动断触头。

交流电磁铁(电磁系统)由线圈、静铁芯和动铁芯(衔铁)组成。

如上图所示。

在铁芯头部平面上装有短路环,目的是消除交流电磁铁在吸合时可能产生的铁芯振动。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按下按钮线圈得电时,静铁芯和线圈产生磁场,将动铁芯吸合,带动桥式动触点向右移动,使之与静铁芯接触。

这时,电机和电源接通,电动机运转;当松开按钮线圈断电时,磁场吸力消失,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动触点复位,切断电机电源,电机停止运转。

其文字符号为:

KM,如图4-5所示。

图4-5

⑦继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根据某种输入信号(电压、电流等电量或非电量)的变化,接通或断开小电流控制电路,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电力拖动装置的电器。

一般情况下不直接控制电流较大的主电路,而是通过接触器或其他电器对主电路进行控制。

它可根据输入的信号达到不同的控制目的。

⑦.1中间继电器:

是用来增加控制电路中的信号数量或将信号放大的继电器。

它的特点是线圈的匝数很多,并且触点多(多至六对或更多)、触头能承受的电流较大(额定电流5—10安培)、动作灵敏(动作时间小于0.05秒)。

其输入信号是线圈的通电和断电,输出信号是触头的动作,并能将信号同时传递给几个元件和回路。

图4-6为HZS系列砼站使用的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它的用途有两点:

一是用做传递信号,当接触器线圈的额定电流超过电压或电流继电器触头所允许通过的电流时,可用中间继电器作为中间放大器再来控制接触器;二是用做同时控制多条线路。

HZS系列砼站均使用中间继电器作为PLC输出接口连接的执行元件。

其文字符号为:

KA

 

图4-6

⑦.2时间继电器:

从得到输入信号(线圈的通电或断电)开始,经过一定的延时后才输出信号(触点的闭合或断开)的继电器,称为时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方式有两种:

图4-7

通电延时:

接受输入信号后延迟一定的时间,输出信号才发生变化,当输入信号消失后,输出信号瞬时复原。

断电延时:

接受输入信号时,瞬时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当输入信号消失时,延迟一定的时间,输出信号才复原。

时间继电器的文字符号为KT,如图4-7所示。

在HZS砼站控制系统中,生产能力为50m3/h以上,主机采用Y—△(星—三角)延时降压启动。

⑦.3固态继电器:

是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继电器,它是一种无触点电子开关。

没有任何可动部件和触点。

具有相当于电磁继电器的功能。

它较之电磁继电器具有工作可靠、寿命长、对外界干扰小、能与逻辑电路兼容、抗干扰能力强、开关速度快、无火花、无动作噪声和使用方便等一系列优点。

应用在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外围和终端设备等。

⑧其它电气元件文字符号:

(二)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交流接触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磨损或使用维护不当,会产生故障而影响正常工作。

下面对交流接触器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由于交流接触器是一种典型的电磁式电器,它的某些组成部分,如电磁系统、触头系统,是电磁式电器所共有的,因此这一部分的内容,也适用于其它电磁电器,如中间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等。

(1)触头的故障及维修

交流接触器在工作时往往需要频繁地接通和断开大电流电路,因此它的主触头是较容易损坏的部件。

交流接触器触头的常见故障一般有触头过热、触头磨损和主触头熔焊等情况。

1)触头过热动、静触头间存在着接触电阻,有电流通过时便会发热,正常情况下的温升不会超过允许值。

但当动、静触头间的接触电阻过大或通过的电流过大时,触头发热严重使触头温度超过允许值,造成触头特性变坏,甚至产生触头熔焊。

导致触头过热的主要原因有:

①通过动、静触头间的电流过大交流接触器在运行过程中,触头通过的电流必须小于其额顶电流。

否则会造成触头过热。

触头电流过大的原因主要有系统电压过高或过低;用点设备超负荷运行;触头容量选择不当和故障运行。

②动、静触点接触电阻过大造成触点间接触电阻增大的原因有:

一是触头压力不足:

对同一规格的接触器而言,一般是触头压力越大,接触电阻越小。

遇此情况,首先应调整压力弹簧,若经调整后压力仍达不到标准要求,则应更换新触头。

二是触头表面接触不良其原因有:

油污和灰尘在触头表面形成一层电阻层;铜质触头表面氧化;触头表面被电弧灼伤、烧毛,使接触面积减少等。

但对银或银基合金触头表面的氧化层可不做处理。

对电弧灼伤的触头,应用刮刀或细锉刀修整。

对用于大、中电流的触头表面,不要求修整的过分光滑,过分光滑会使接触面减少,接触电阻反而增大。

不允许用砂布或砂轮修磨触头。

易使沙粒嵌在触头表面,导致接触电阻增大。

2)触头磨损触头在使用过程中,其厚度会越用越薄,这就是触头磨损。

触头磨损有两种:

一种是电磨损,是由于触同间电弧或电火花的高温使触头金属气化所造成的;另一种是机械磨损,是由于触头闭合时的撞击及触头接触面的相对滑动磨擦等造成的。

一般当触头磨损至超过原有厚度的1/2时,应更换新触头,

3)触头熔焊动、静触头接触面融化后焊在一起不能分断的现象,称为触头熔焊。

当触头闭合时,由于撞击和产生振动,在动、静触头间的小间隙中产生短电弧,电弧产生的高温(可达3000~6000OC)使触头表面被灼伤甚至烧熔,融化的金属冷却后便将动、静触头焊在一起。

发生触头熔焊的常见原因有:

a接触器容量选择不当,使负载电流超过触头容量;b触头压力弹簧损坏使触头压力过小;c因线路过载使触头闭合时通过的电流过大等。

实验证明,当触头通过的电流大于其额定电流10倍以上时,将使触头熔焊,触头熔焊后,只有更换新的触头,才能、消除故障。

如果因为触头容量不够而产生熔焊,则应选用容量较大的接触器。

(2)电磁系统的故障及维修:

1)铁心噪声大:

电磁系统在运行中发生轻微的嗡嗡声是正常的,若声音过大或异常,可判定电磁系统发生故障,其原因有:

①.衔铁与铁心的接触不良或衔铁歪斜

衔铁与铁心的接触经多次碰撞后,使接触面磨损或变形,或接触面上有锈垢、油污、灰尘等,都会造成接触面接触不良,导致吸和时产生振动和噪声,加速铁心损坏,同时会使线圈过热。

严重时甚至会烧毁线圈。

如果振动由铁心端上的油垢引起,应拆下清洗。

如果是由端面变形或磨损引起,可用细纱布平铺在平铁板上,来回推动铁心将端面修平整。

对E型铁心,维修中应注意铁心中柱接触面要留0.1~0.2mm的防剩磁间隙。

②短路环损坏交流接触器在运行过程中,铁心经多次碰撞后,嵌装在铁心端面内的短路环有可能断裂或脱落,此时铁心产生强烈的振动,发出较大噪声。

短路环断裂多发生在槽外的转角和槽口部分,维修时可将断裂处焊牢或照原样重新更换一个,并用环氧树脂加固。

③机械方面的原因如果触头压力过大或因为活动部分受到卡阻,使衔铁和铁心不能完全吸合,都会产生较强的振动和噪声

2)衔铁吸不上当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接通电流后,衔铁不能被铁心吸合,应立即断开电源,以免线圈被烧毁。

衔铁吸不上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线圈出线的连接处脱落,线圈断线或烧毁。

二是电源电压过低或活动部分卡滞。

若线圈通电后衔铁没有振动和发出噪声,多属第一种原因;若衔铁有振动和发出噪声,多属第二种原因。

应根据实际情况排除故障。

3)衔铁不释放当线圈断电后衔铁不释放,此时应立即断开电源,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衔铁不能释放的原因主要有:

触头熔焊;机械部分卡阻;反作用弹簧损坏;铁心端面有油垢;E型铁心的防磁间隙过小导致剩磁增大等。

4)线圈的故障及其修理线圈的主要故障是由于所通过的电流过大导致线圈过热甚至烧毁。

线圈电流过大的原因主要有:

①线圈匝间短路由于线圈绝缘损坏或受机械损伤,形成匝间短路或局部对地短路,在线圈中回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产生热量将线圈烧毁。

②铁心与衔铁闭合时有间隙交流接触器线圈两端电压一定时,它的阻抗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当衔铁在分开位置时,线圈的阻抗最小,通过的电流最大。

铁心吸合过程中,衔铁与铁心的间隙逐渐减小,线圈的阻抗逐渐增大,当衔铁完全吸合后,线圈阻抗最大,电流最小。

因此,如果衔铁与铁心间不能完全吸合或接触不紧密,会使线圈电流增大,导致线圈过热以致烧毁。

从以上分析可知,对交流接触器而言,衔铁每吸合一次,线圈要受一次大电流冲击,如果操作频率过高,线圈会在大电流的连续冲击下造成过热,甚至烧毁。

③线圈两端电压过高或过低线圈电压过高,会使电流增大,甚至超过额定值;线圈电压过低,会造成衔铁吸合不紧密而产生振动,严重时衔铁不能吸合,电流剧增使线圈烧毁。

线圈烧毁后,一般应重新绕制。

如果短路的匝数不多,短路又在靠近线圈的端部,而其余部分尚完好无损,则可拆去已损坏的几圈,其余的可继续使用。

线圈需重绕时,可从铭牌或手册上查出线圈的匝数和线径,也可从烧毁线圈中测得匝数和线径。

线圈绕好后,先放入105~110oC的烘箱中预热3h,冷却至60~70oC后,浸绝缘漆,滴尽余漆后放入110~120oC的烘箱中烘干,冷却至常温即可使用。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仅供参考)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通常也简称为可编程控制器,PC或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发展很快,因此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显得很难。

比较权威的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在1987年2月颁布的第三稿中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记数和算术运算等控制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机械的生产过程。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易于与工业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由上述可见:

PLC实质是将逻辑运算、顺序控制、时序、计数以及算术运算等控制程序,用一串指令形式存放到存储器中,然后根据存储的控制内容,经过模拟、数字等输入输出部件,对生产设备与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的装置。

2.1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PLC尽管品种各异各有各的特点,但其组成的一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实时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都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

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

模块式PLC包括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

PLC的作用就是要采集被控制对象的内部运动特征的信息,对这些信息按照一定的算法处理加工,获得可以控

制被控制对象行为的控制信号并输出施加于被控制对象。

这个过程实质就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与处理的过程。

当今信

息处理离不开计算机技术,PLC也是如此。

与普通微机的区别是,PLC注重于工业现场的应用,在信号的采集和输

出方面有其特定的要求,实现了专业化。

上图为PLC的结构框图

2.1.1微处理器(CPU)

CPU是PLC的核心部件,在PLC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人脑的中枢神经。

是PLC的运算、控制中心,用来实现逻辑运算、算术运算并对整机进行协调控制。

每套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

进入运行后,从用户程序存贮器中逐条读取指令,经分析后再按指令规定的任务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指挥有关的控制电路。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总线构成,CPU单元还包括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关电路。

内存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及数据,是PLC不可缺少的组成单元。

在使用者看来,不必要详细分析CPU的内部电路,但对各部分的工作机制还是应有足够的理解。

CPU的控制器控制CPU工作,由它读取指令、解释指令及执行指令。

但工作节奏由震荡信号控制。

运算器用于进行数字或逻辑运算,在控制器指挥下工作。

寄存器参与运算,并存储运算的中间结果,它也是在控制器指挥下工作。

CPU速度和内存容量是PLC的重要参数,它们决定着PLC的工作速度,IO数量及软件容量等,因此限制着控制规模。

2.1.2存储器

PLC中的存储器主要用来存放PLC的系统程序以及工作数据。

(1)在只读程序存储器(只读ROM)中固化系统程序。

因为系统程序是用来控制和完成PLC各种功能的程序,它和具体的硬件组成包括一些专用芯片的特性有关,是PLC的生产厂家在研究系统时确定的。

在使用过程中不可变动。

用户不能访问、修改这一部分存储器的内容

(2)在EPRROM(可擦涂程序存储器)存储用户程序。

用户程序是根据被控对象的具体要求而编制,随生产工艺不同而变动,必须便于修改;另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又要具有相对稳定性。

2.1.3现场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

PLC与现场被控对象的联系是通过各种输入输出接口单元实现的。

人们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把诸信息转变成模拟信号(如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开关量信号(按钮信号、继电器触点信号等)以及数字量信号(各种形式的通讯)的形式,PLC只要具备处理这三种形式的信号的能力即可。

PLC与电气回路的接口,是通过输入输出部分(I/O)完成的。

I/O模块集成了PLC的I/O电路,其输入暂存器反映输入信号状态,输出点反映输出锁存器状态。

输入模块将电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进入PLC系统,输出模块相反。

I/O分为开关量输入(DI),开关量输出(DO),模拟量输入(AI),模拟量输出(AO)等模块。

开关量是指只有开和关(或1和0)两种状态的信号,模拟量是指连续变化的量。

常用的I/O分类如下:

开关量:

按电压水平分,有220VAC、110VAC、24VDC,按隔离方式分,有继电器隔离和晶体管隔离。

模拟量:

按信号类型分,有电流型(4-20mA,0-20mA)、电压型(0-10V,0-5V,-10-10V)等,按精度分,有12bit,14bit,16bit等。

除了上述通用IO外,还有特殊IO模块,如热电阻、热电偶、脉冲等模块。

按I/O点数确定模块规格及数量,I/O模块可多可少,但其最大数受CPU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的能力,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机架槽数限制。

(1)开关量输入接口开关量接口是PLC与现场的以开关量为输入形式的检测元件(如操作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压力继电器等)的连接通道,它把反映生产过程的有关信号转换成CPU单元所能接受的的数字信号。

HZS系列砼站控制系统采用汇集输入方式,即多个输入点的输入回路共用一个公共端子。

(2)开关量输出接口开关量输出接口是PLC与现场执行机构的连接通道。

现场执行机构包括接触器、继电器、电磁阀、指示灯及各种变换驱动装置,有直流的、交流的、电压控制的及电流控制的等等,所以开关量输出接口有多种形式,主要是继电器输出(有触点)、晶闸管输出和晶体管输出三种方式。

交流固态继电器的输出采用晶闸管输出,直流固态继电器输出采用晶体管输出。

HZS系列砼站控制系统的PLC输出接口采用无触点的晶体管输出。

这种输出方式只能驱动直流负载。

2.1.4I/O扩展接口

用于扩展PLC的功能和规模。

虽然在一般场合PLC主要是开关量的输入和输出,但也常常出现需要处理特殊参量的情况。

如A/D、D/A转换等。

2.1.5通讯接口

通讯接口一般是为了实现与下列一些主要外部设备的通讯需要而设:

(1)编程器:

编程器用于输入、编辑、调试PLC的应用程序,也可以对PLC的运行状态及被控对象的参数进行监视,它通过通讯接口与PLC的CPU联系,完成人机对话,是PLC工作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

(2)通用计算机:

通过通讯接口PLC可以与广泛使用的通用计算机实现联网通讯。

若将专门的支持软件安装在通用计算机上,就可以使通用计算机变成一台智能编程器,可以实现用PLC的编程语言(如:

梯形图等)、指令语句等方式对PLC编程。

在FHK控制系统中,就配备了专门的监控软件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实时动态图形化监控。

(3)与其他PLC通讯:

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经常需要多台PLC才能满足其需要,为了整个系统的运行协调就需要在各PLC间交换必要的信息。

(4)其他外设:

如打印机、磁带机等。

2.1.6电源模块

PLC的工作电源有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两种。

交流供电一般采用单相交流220V,直流供电一般采用24V。

为了降低因供电电源的质量对PLC的工作造成的影响,PLC的电源模块都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有些PLC的电源部分还提供24V直流输出,用于外部如:

传感器供电、操作按钮的供电等。

2.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与继电控制的区别

PLC要完成控制任务是在其硬件的支持下,通过执行反映控制要求的用户程序来完成的。

这一点是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一致的,所以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计算机工作基础上的。

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质上也是一种计算机控制系统,只不过它具有更强的与工业过程相连的接口,具有更适于控制要求的编程语言。

由于它是作为继电控制盘的替代物,其核心为计算机芯片,因此与继电器控制逻辑工作原理有很大的差别。

继电器控制装置采用硬逻辑并行运行的方式。

即如果一个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或断电,该继电器的所有触点(包括它的常开或常闭触点)不论在继电器线路的哪个位置上,都会立即同时动作。

然而PLC的中央处理器(CPU)则采用顺序逐条扫描用户程序的运行方式,即如果一个输出线圈或逻辑线圈被接通或断开,该线圈的所有触点(包括它的常开触点或常闭触点)不会立即动作,必须等扫描到该触点时才会动作。

为了消除两者之间由于运行方式不同而造成的这种差异,考虑到继电器控制装置中各类触点的动作时间一般在100ms以上,而PLC扫描用户的时间均小于100ms,因此,PLC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一般微型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扫描技术。

这样,对于输入/输出响应要求不高的场合,PLC与继电器控制装置在输入/输出的处理结果上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扫描原理在PLC的基本原理中,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