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31057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docx

楼与自动化综合布线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3

第一章工程概况4

第二章设计原则及依据5

第一节设计原则6

第二节设计依据6

第三章综合布线系统7

第一节综合布线系统结构8

第二节综合布线系统设置基本原则9

第三节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求9

第四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10

第一节系统构成11

第二节工作区子系统设计12

第三节水平子系统设计13

第四节管理子系统设计14

第五节主干线子系统设计15

第六节管槽系统设计16

第七节主要设备及选择16

致谢17

参考文献17

摘要

综合利用所学综合布线知识完成一项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任务,研究确定实施方案并进行部分工程的实施,从而加深对弱电系统与综合布线的原则、特点、施工组织方法等基本知识的理解,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

为走出校门从事网络综合布线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通过它可使话音设备、数据设备、交换设备及各种控制设备与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同时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的综合布线。

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

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

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

这些部件可用来构建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

建筑物楼宇自动化系统与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及水平。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将建筑物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综合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它能使建筑物内部的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等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建筑物内的通信网络设备与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连。

 

第一章工程概况

项目概况

医院是指以向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

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患者和伤员,也包括处于特定生理状态的健康人以及完全健康的人。

最初设立时,是供人避难,还备有娱乐节目,使来者舒适,有招待意图。

后来,才逐渐成为收容和治疗病人的专门机构。

工程平面图正面

 

第二章设计原则及依据

第一节设计原则 

(1)综合性、兼容性好。

传统的专业布线方式需要使用不同的电缆、电线、接续设备和其他器材,它们的技术性能差别极大,难以互相通用,彼此不能兼容。

而综合布线系统具有综合所有系统和互相兼容的特点,采用光缆或高质量的布线部件和连接硬件,能满足不同生产厂家终端设备传输信号的需要。

  

(2)灵活性、适应性强。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任何信息点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当设备数量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采用简单的插接工序,实用、方便,其灵活性、适应性强,且节省工程投资。

(3)易于扩建、维护和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一般采用星型结构,各条线路自成独立系统,在改建或扩建时互相不会影响。

综合布线系统的所有布线部件采用积木式的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

因此,部件容易更换,便于排除障碍,且采用集中管理方式,有利于分析、检查、测试和维修,节约维护费用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4)技术经济合理。

综合布线系统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并按照标准施工和严格检测,保证系统技术性能优良可靠,满足目前和今后的通信需要,且在维护管理中减少维修工作,节省管理费用。

采用综合布线系统虽然初次投资较多,但从总体上看是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的。

第二节设计依据

1.0.1为了配合现代化城镇信息通信网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业务综合网络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1.0.3综合布线系统设施及管线的建设,应纳入建筑与建筑群相应的规划设计之中。

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期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并应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确保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综合布线系统应与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统筹规划,相互协调,并按照各系统信息的传输要求优化设计。

1.0.5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物的公用通信配套设施,在工程设计中应满足为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业务的需求。

1.0.6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应选用经过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1.0.7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1综合布线系统应为开放式网络拓扑结构,应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业务等信息的传递。

3.1.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宜按下列七个部分进行设计:

1工作区: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TE)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

工作区应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TO)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缆线及适配器组成。

2配线子系统:

配线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

3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4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应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5设备间:

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

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

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入口设施也可与配线设备安装在-起。

6进线间:

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

4.1.1工作区适配器的选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1设备的连接插座应与连接电缆的插头匹配,不同的插座与插头之间应加装适配器。

2在连接使用信号的数模转换,光、电转换,数据传输速率转换等相应的装置时,采用适配器。

3对于网络规程的兼容,采用协议转换适配器。

4各种不同的终端设备或适配器均安装在工作区的适当位置,并应考虑现场的电源与接地。

4.1.2每个工作区的服务面积,应按不同的应用功能确定。

6.1.1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安装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应防水和抗压。

2安装在墙面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底盒、多用户信息插座盒及集合点配线箱体的底部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mm。

6.1.2工作区的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1个工作区至少应配置1个220V交流电源插座。

2工作区的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保护接地与零线应严格分开。

 

第三章综合布线系统

第一节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综合布线系统是由六大子系统组成:

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区子系统3.垂直干线子系统4.管理子系统5.设备间子系统6.建筑群子系统

 

第二节综合布线系统设置基本原则

1、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及管线,应纳入建筑群相应的城区的规划之中;

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在建筑改建、扩建中,要区别对待;

3、综合布线系统应与大楼信息网络、通信网络、设备监控与管理等系统,统筹规划,按各自的传输要求,做到合理使用,并应符合相关标准;

4、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维护方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5、工程设计中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或国际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6、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7、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的基础设施,应该做到资源共享,不允许由那一家电信经营者建设后,作为垄断的一种资源手段。

第三节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求

1、图纸范围内综合布线系统的深化设计、材料和系统设备的采购、施工安装、系统调试、验收、技术培训及保修期服务等。

2、工程施工,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弱电施工图集的要求:

工程资料和档案的整理,归档,除符合行业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地方性标准的有关规定

3、系统所涉及的工程标准和规范、验收标准和规范等,必须符合国标或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必须服从国家标准,当国内尚未建立技术标准与规范时,应遵循相应的国际标准。

无论国内或国际均应采用现行有效的最新版本

第四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第一节系统构成

综合布线系统是由六大子系统组成:

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区子系统3.垂直干线子系统4.管理子系统5.设备间子系统6.建筑群子系统

 

第二节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本方案将信息终端安装于墙内插座及家具布置插座之内,依据要求,信息出口分别为单孔,双孔和四孔插座三类。

为防止灰尘等进入插座,本方案所有的面板都安装防尘盖。

考虑到与终端设备的连接,所有安装于墙面的终端信息插座均距地板水平面200mm。

建议在每个信息插座旁边设置1-3个单相电源插座。

终端信息插座与其电源插座应保持200mm的距离。

安装图例:

第三节水平子系统设计

本设计中,水平线缆包括铜缆和光纤两部分,依据要求,水平铜缆选用六类四对非屏蔽100欧平衡电缆,阻燃等级为CM级,水平光纤选用两芯单模室内光纤,阻燃等级为CM级。

设计水平线缆的最长距离为80米,平均线长为50米

从弱电竖井出发的线缆先进入暗敷在吊顶内的金属线槽,到达房间的位置后在分出支管引至房间内部,经墙内暗埋的立管到达出口。

设备选型

第四节管理子系统设计

本系统分配线间分别设置于:

A区B1,2,3,4,5层和B区B1,2,3,4,5层,共9个。

故本方案设置的分配线间基本情况如下:

主干线缆的端接与管理

主干数据光缆端接选用24口机柜式光纤配线架,主干语言铜缆端接选用100对110配线架

水平线缆的端接与管理。

对于数据点:

选用高密度24口快接式配线架端接:

对于语音点:

选用100对110配线架端接

设备选型

第五节主干子系统设计

本设计中主干子系统由二部分组成:

1用于传输语音的三类25对铜缆

2用于传输数据的6芯室内单模光纤

系统的连接方式采用星形直拉的方式,主干子系统的最大长度为187米

主干线缆的路由设计

线缆自主配线间配线架顶部沿竖向线槽向上进入顶棚,沿顶棚内水平线槽进入各分配线间配线架,其中,语音铜缆端接于100对110配线架上,数据光纤端接于与之配套的光纤配线架内。

 

线缆安排

设备选型

第六节管槽系统设计

从弱电竖井出发的线缆先进入暗敷在吊顶内的金属线槽,到达房间的位置后在分出支管引至房间内部,经墙内暗埋的立管到达出口。

 

第七节主要设备及选择

1六类非屏蔽信息模块

JU6G90N为GCI新一代免安装工具安装六类信息模块,采用人性化设计,接口为KEYSTONE国际标准,色码清晰,兼容T568AB线序,锁扣灵活,易于从面板及配线架上装卸,外观小巧,易于堆叠安装

 

2六类非屏蔽双绞线

C604为100欧姆四线对双绞线,线芯导体为23AWG的实芯裸铜,绝缘层采用聚乙烯类高分子材料,外皮材料采用阻燃型高分子材料,线缆中心十字架隔离保持线对之间精确的平衡对称性,具有优良的NEXT近端串扰和RL回波损耗性能

 

3六类24口配线架

19PBN-U24包含空白配线架和独立包装的满配KEYSTONE六类免工具模块,其中空白配线架具有时尚外观,设计符合美学,框架采用双层稳固结构,表面为金属粉末涂层,保护配线架不被腐蚀和刮伤,每个配线架端口配备防尘盖板,每端口此阿勇嵌入式彩色标签条及标签纸进行综合管理,配备后理线支架,以保证线缆弯曲半径和减少端接点应力。

模块安装具有锁扣灵活,易于拆卸的特点

4110卡接式配线架

110PW-110R卡接式配线架适用于配线间水平语音及主干线缆端接,水平CP点应用环境。

适用于常规语音应用和超五类布线的高速数据传输

5室内单模光纤

FC-SI01满足ITU-TG652A标准,只吃16个低成本的粗波复用信道,支持所有单模光缆的传输设备和应用

 

624口光纤配线架

FBX-241024-ST是一款高级,紧凑型光配产品,满足配线间主干及水平光纤端接需求,采用开放性设计,可安装不同类型的光纤耦合器模板和耦合器,适用于所有单模,多模光纤,框架材料选用带有涂层的钢结构骨架,坚固耐用。

7三类25对电缆

C325—LSZH为100欧姆25线对非屏蔽双绞线,采用实芯裸铜,导体规格为24AWG,聚乙烯类高分子材料为绝缘体,外皮材料采用低烟无卤材料。

适用于建筑物内语音垂直主干子系统

 

致谢

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对学到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了解到综合布线对我们来说,不仅仅要设计出需要的结构,而且还得考虑材料经济的合理配置。

从实践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以前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毕竟我们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多,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课程设计也使我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更好的掌握以前学过的知识除了定期的“温故知新”外,还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和实践。

使我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步提高,这次课程设计也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大家合作来解决那些看似困难的问题,更加懂得如何团队合作交流,这样增加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多亏了老师和其他同学给我们提供了帮助,这才使我们能圆满完成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暂时的困难不可怕,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就好了。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1-2007)

[2]《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规范》(GB2050311-2007)

[4]·《楼宇自动化技术与应用》陈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