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7322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docx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docx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1、白天当班护士向病房护士长汇报、夜班向总值班或保卫科汇报。

2实施相应护理工作流程、预案、程序,同时上报主管医生,积极采取相关补救措施

3、保存及实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相关人员的安抚沟通工作。

4相关人员现场了解情况,并跟踪事件发展情况根据具体情况

5、护理部向护理部主任汇报情况上报主管院长

不良事件内容:

1、手术病人识别错误2、病人识别错误3、用药错误4、输血意外5、病人院内走失、自杀6、病人院内跌倒7、静脉输液意外8、意外针刺伤9、使用呼吸机意外10、病人约束意外11、各种管脱12、分娩意外13、药物不良反应14、其他需要上报的意外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自愿报告依据保密性、自愿性、非处罚性、为原则,鼓励从业人员主动报告,

2、报告者可以报告自己发生的问题,也可以报告他人发生的问题。

如果报告系统采取了匿名的形式,对报告人严格保密。

(1)自愿报告者应遵循真实,本人亲身经历的原则陈述事实,不得故意编造虚假情况,不得诽谤他人,否则将根据其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承担相关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2)报告中违法相关规定和制度的行为,属于非主观故意,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3)自愿报告人员为消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对保障护理安全有贡献的,经护理部讨论决定给予适当奖励。

(4)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给予处分。

3、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具器具均要妥善保管,医患双方封存签字保管。

不但擅自涂改、销毁、隐匿、转移、转换等方式来改变其原貌。

有意违法规定者要追究行政责任。

4、各科室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要组织及时分析讨论会,各科室对当月的护理不良事件要进行统计,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每月5号前报护理部,护理部将设不良事件收集箱进行收集。

5、护理部设护理不良事件鉴定小组,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鉴定,并每季度组织护士长分析讨论,提出防范。

坠床跌倒:

患者跌倒/坠床的护理防范措施1.当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对患者做出评估,评估有无坠床跌倒相关因素。

如有相关的危险因素时,应进行有关预防跌倒的评估。

2.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1)一览表及床头挂“预防跌倒/坠床”的警示标识。

2)病历上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

3)每班评估患者的认知、感觉及活动能力。

4)向患者交代如需要协助,可使用呼叫仪求助;确保患者可以随手触到呼叫器。

5)病床高度要适中,床、椅的轮子要固定,床两边要加床栏。

6)、增添必要的设备:

使用坐式马桶,在楼梯、浴室等处装置扶手,并将扶手调整至适当的高度。

7)将环境中的危险源移除,室内家具的摆设定位放置,尽量设置无障碍空间,需要用的物品尽量放置在手能拿及的位置。

8)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鞋子:

购买合脚的鞋子或拖鞋,鞋底要粗糙、防滑,且鞋内不要垫太厚的鞋垫,以免影响脚底感觉。

9)给予跌倒高危患者安全的辅助器材,如拐杖、助步器及轮椅等,并将其放置于靠床边。

10)楼梯的收边处须有止滑条处理,浴室、洗手间地面应保持干燥,地板应有止滑设备,如防滑砖、具吸水及底面有防滑功能的垫子。

11)指导老年人如何在跌倒后爬起,老年人跌倒勿用手撑,避免手腕骨折,一旦查觉疼痛,就应该找医师做详细检查。

12)协助生活护理及移动协助。

13)让家属陪护患者并交代有关注意事项。

13).对具有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对病人或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14)对有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实施逐级上报和监控。

15)加强病情观察,及预防跌倒、坠床措施的落实,并加以记录。

各护理单元对已发生“患者坠床、跌倒”事件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并向护理部汇报备案

1.加强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存在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高危因素,其中包括: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精神异常、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的患者;

(2)体质虚弱、需搀扶行走或坐轮椅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且无专人看护患者;年老和婴幼儿无约束或无效约束患者;

(3)服用特殊药物、近期有跌倒史(1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

(4)病室地面潮湿或有积水未设防滑标志等;

(5)患者穿的鞋底易滑跌等;

报告制度

1.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后,护士应立即赴现场及时了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2.医生赶到现场后,护士应向医生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

3.医生到场后应立即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神志、意识等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的伤情实施必要的体格检查,以便对其伤情做出初步的判断。

4.如病情许可,护士和医师可将病人移至病床/推车,并进行后续治疗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和检验。

5.执业医师应当依据患者的情况,结合检验、检查结果,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对患者的伤情如实、科学、合理地作出轻、中、重程度的判定;必要时请相关的科室医生会诊,共同判断患者的伤情。

6.当班护士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目前的伤情、治疗措施、预后等,并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7.立即报告:

a)口头报告时间节点:

发生或发现者立即(1小时内)报告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士、相关医生;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士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报告科护士长、科主任;科护士长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将该事件报告护理部分管副主任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

b)书面报告时间节点:

发现者8小时内完成并交予护士长;护士长在24小时内交予护理部。

8.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经过,伤情及抢救记录。

9.如患方不能认同院方的伤情判定结果,可通过司法鉴定等相关法律程序依法主张其合法权利

 

消毒灭菌

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而消毒则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灭菌和消毒都必须能杀灭所有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达到无菌术的要求。

一:

分类 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 危险性物品、低度危险性物品。

1、高度危险性物品是进入正常无菌组织、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如血液)流过,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的器材。

例如:

注射针、穿刺针、针灸针、外科手术器械、植入物、输血器材、输液器材、血液和血制品、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气管插管、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移植器官、心脏导管、非一次性的阴道窥器等。

2、中度危险性物品是直接或间接及黏膜相接触,而不进人无菌的组织内器材。

例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气管镜、结肠镜、麻醉机管道、避孕环、压舌板、喉镜、体温表(口温/肛温计)、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3、低度危险性物品是仅及完整皮肤接触,而不及黏膜接触的器材。

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

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病原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

例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止血带、腋表、痰盂(杯)、便器、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固定电话等。

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1)消毒方法:

用浸有皮肤消毒原液的无菌棉签、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3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2)消毒范围:

肌肉、皮下、静脉注射、针灸部位、各种诊疗性穿刺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涂擦,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3次,消毒皮肤面积≥5cmX5cm。

cvc、picc植入式血管通路的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至少那个大于敷料面积(10cmx12cm)。

各种消毒液的有效期

消毒液名称

原液打开后最长效时间

使用中最长有效时间

备注

碘伏

1月

7天

爱尔碘

1月

7天

75%酒精

1周

4天

2%戊二醛

14天

7天

含氯消毒液

配制后24小时

过氧化氢

3月

过氧乙酸

7天

稀释后24小时

0.05%洗必泰

24小时

24小时

呋喃西林

24小时

24小时

快速手消毒剂

60天

自制生理盐水棉球

24小时

现配现用

自制碘酊棉球

24小时

现配现用

自制碘伏棉球

24小时

现配现用

自制75%酒精棉球

24小时

现配现用

使用浓度参考

消毒对象

使用浓度

每升水加药

消毒方法

注意事项

一般诊疗用品

500mg/L

1片

浸泡30min

复用的高危物品必须灭菌,大型物品擦拭作用时间同浸泡、喷洒消毒作用60分钟

一般环境、物体表明

500mg/L

1片

擦拭或喷洒

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环境及物体表面

2000-5000mg/L

4-10片

浸泡30分钟以上

拖布地巾

500mg/L

1片

浸泡30分钟

消毒后冲洗,晌干,分区使用

小毛巾、抹布

250mg/L

半片

浸泡30分钟

传染病病人分泌物、引流液、呕吐物、脓血等

10000mg/L

20片

作用2小时

混合搅拌,作用2小时后倒入厕所下水道

注意:

擦拭消毒时。

必须使用消毒液及物体或环境表面充分接触,不得擦干,浸泡消毒时,器械轴节必须打开,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有官腔、孔洞的物品不能留死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