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7341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9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基于安康市乡镇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本科毕设论文Word格式.docx

资料分析方法主要采用SPSS中的相关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来进行。

本研究的实证分析结果在公务员个人绩效方面存在以下三点发现:

(1)强化对乡镇政府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的控制,将会显著提高乡镇政府管理者的个人技能水平,有助于提高公务员的办公技能与效率,促进乡镇政府公务员自身素质与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2)强化对乡镇政府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的控制,将会显著提高乡镇政府管理者个人的风险承担能力,有助于提高公务员的业务水平,减小乡镇政府公务员办公的失误率,促进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3)强化对乡镇政府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的控制,将会显著提高乡镇政府管理者个人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公务员面对突发情况与障碍时的心理素质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乡镇政府公务员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公共服务动机;

公务员;

个人绩效

ABSTRACT

Inthe1980s,the"

newpublicmanagementmovement"

strivestogetridoffinancialdifficultiesandimprovegovernmentefficiency,whichledtotheconcernofgovernmentsaroundtheworldontheperformance.Formycountry,theservice-orientedgovernmentisanewconceptofgovernmentandareformofthenewgovernmentfunctions,configurationmanagementpracticesandoperationmode.Itisnotonlyfundamentallychangingourcountry’scontroladministrationforthousandsofyears,butalsoachallengefortherepositionontheroleofgovernmentas.TheChinesegoverningideasabouttheconstructionofservice-orientedgovernmentcivilrequireestablishingapublic-orientedgovernment,toimprovepublicserviceperformance.Theanalysisofthefactorsontheperformanceofcivilservantsisimportantforlookingforwaystoimprovecivilserviceperformance.Somescholarsbelievethatmotivationisapersonalperformancedriverinpreviousstudies.ThedevelopmentofPublicservicemotivationhasdeepenedthetheoryofmotivation.InChina,whetherthereisacorrelationbetweenpublicservicemotivationandindividualperformanceofcivilservants?

Isthereanimpactofrelationshipexistsbetweenthetwo?

ThisstudychoosesthetownshipgovernmentinChina'

swesternregionastheobject.Theuseofliteraturereview,casestudiesandsurveyresearchmethodsdesignedtorevealthepublicservicemotivationofcivilservantsandtheirpersonalperformanceeffectsinChineselocalgovernment.Thestudysamples,the661townshipgovernmentleadingcadresatall,weremainlyfromChina'

swesternregionbypurposivesamplingmethodtodetermine,atotalof636validquestionnaires.DataanalysismethodsuseSPSSandregressionanalysistocarryout.

Theempiricalanalysisinthecivilserviceindividualperformancefindsoutthefollowingthreepoints:

1.Strengthenthecontrolofthetownshipgovernmentcivilservantspublicservicemotivationwillsignificantlyimprovetheleveloftheindividualskillsofthetownshipgovernmentregulators,helptoimproveskillsandefficiencyofthecivilserviceofficetopromotetheimprovementoftownshipgovernmentcivilservicequalityandoverallservicelevel 

thustoimprovethetownshipgovernmentcivilservantsindividualperformance.

2.Strengthenthecontrolofthetownshipgovernmentcivilservantspublicservicemotivationwillsignificantlyimprovethetownshipgovernmentregulatorspersonalrisktolerance,helptoimprovethelevelofoperationsofthecivilservice,reducetheerrorrateofthecivilserviceofficeofthetownshipgovernment,promotethelevelofbusinessoverallimprovement,andthustoimprovetheindividualperformanceofthetownshipgovernmentcivilservants.

3.Strengthenthecontrolofthetownshipgovernmentcivilservantspublicservicemotivationwillsignificantlyenhancetheimprovementoftownshipgovernmentregulatorspersonalproblem-solvingskillstohelpimprovethepsychologicalqualityofcivilservantsfacedwithunexpectedsituationsandobstaclesanddealwiththeproblemcapacity,promoteoverallraisetheleveloftownshipgovernmentinthecivilservice,andthustoimprovetheindividualperformanceofthetownshipgovernmentcivilservants.

KEYWORDS:

Publicservicemotivation;

Civilservice;

Individualperformance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绪论1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1

1.2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2

1.3论文框架2

2文献探讨与假设构建4

2.1文献综述4

2.1.1公共服务动机概念阐释与测量研究4

2.1.2个人绩效概念阐释与测量研究8

2.1.3公共服务动机与个人绩效关系研究10

2.1.4研究述评11

2.2理论探讨及假设构建11

2.2.1理论探讨11

2.2.2假设构建13

3研究设计14

3.1数据收集情况14

3.1.1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14

3.1.2问卷回收统计14

3.2变量测量15

3.2.1公共服务动机15

3.2.2公务员个人绩效16

3.2.3信效度分析16

3.3数据分析方法19

4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21

4.1描述性统计分析21

4.2方差分析23

4.3相关分析24

4.3.1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的相关关系24

4.3.2公共服务动机与技能水平的相关关系25

4.3.3公共服务动机与风险责任的相关关系25

4.3.4公共服务动机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相关关系25

4.4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结果26

4.4.1公共服务动机对公务员个人绩效的影响26

4.4.2公共服务动机对技能水平的影响26

4.4.3公共服务动机对风险责任的影响27

4.4.4公共服务动机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27

4.5数据分析结果汇总28

5结论与展望29

5.1研究结论29

5.2研究价值30

5.2.1理论价值30

5.2.2实践价值30

5.3局限与进一步研究方向31

参考文献33

附录35

附录1:

中文翻译35

附录2:

英文原文39

致谢43

一绪论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核心和载体的政府改革浪潮,以迎接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力求摆脱财政困难,提高政府效率。

在所采取的一系列极富战略意义的改革中,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对于我国来说,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理念,更是全新的政府职能配置、管理方法和运行模式的改革,它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几千年来的管制行政,也是对政府角色重新定位的一种挑战。

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求政府树立以公众为导向、以提高效率和效能为原则的服务理念。

要达到此目的,对政府实施以服务理念为导向的科学的绩效管理必不可少,这不仅是促进我国各级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有效举措之一,同时也是服务型政府应重点构建的内容。

二十一世纪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资源自是有限,而人力资源的匮乏性更是凸显无疑,劳动力只会涌向能满足他们需求的组织。

而理性选择理论的逻辑就在于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人都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所以通过最大程度地满足雇员的经济需求,就可以使其努力完成组织目标,达到双方共赢的结果。

如此看来,动机理论很大程度上与市场运转的实际情况相吻合,也正因为如此,动机理论在组织理论中赢得了一席重要之地。

而如何将动机理论实践操作并取得预期的效果,也引起学者们的极大关注。

现有的理性选择理论在公共部门的适用性值得商榷。

不管公共利益是如何定义的,我们都期望公共部门的员工能够尽力追求公共利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层面上。

弗雷德里克森和哈特(Frederickson&

Hart)认为,公共服务实际上涉及到道德层面,或者可以称之为爱国心、善心,同时,在这种道德层面的指引下,公务员会尽力保证公民各方面的基本需求[]。

如此一来,建构在商业组织基础上的理性选择理论,不仅在理论上的正确性受到质疑,而且其在公共部门中的适用性也需重新审视了。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解释和指导公务员的行为,为了提升公共部门中的动机管理,公共服务动机(Publicservicemotivation,PSM)这一崭新的理论就渐露头角了。

在现代公共管理中,传统公共行政的价值观,如安全、公平和平等,被经济、效率和效益这样的价值观所替代。

绩效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核心,作为绩效的驱动力----动机问题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

我国在公共部门人员动机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也比较简单。

现实中公职人员真实的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和影响关系?

首先,本论文通过编制适合我国乡镇政府领导公共服务动机与个人绩效的问卷,进一步探讨公共服务动机与个人绩效之间的关系,为公共服务动机理论和个人绩效理论的创新和丰富提供参考价值。

其次,为提高乡镇政府领导的个人绩效,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在研究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对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建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公务员的潜能,能够在实践上指导公务员做好各项工作。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公务员个人绩效的影响因素众多,就其影响因素的性质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影响因素,就基层乡镇政府来说,外部影响因素有财政管理等体制性因素,内部影响有服务动机、自身能力等人的因素。

就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之间的关系来看,通过激励因素、工作职责因素和组织因素提升公务员自身的服务动机,以提升公务员个人绩效是政府绩效管理控制的目标。

所以本文以公务员个人绩效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个人绩效和公共服务动机的内在涵义和影响因素,综述了绩效、公共服务动机概念的演变历程并对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做出了概述。

论文以安康市领导感知的实证研究为例,研究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的研究流程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构思与讨论本研究问题;

2)回顾与综述相关研究文献;

3)发展与修正研究问题;

4)讨论与确定研究变量;

5)建立完整的研究模型;

6)具体构建研究假设;

7)借鉴研究问卷;

8)利用统计软件处理问卷数据;

9)实证结果解释与讨论;

10)研究结论与建议;

11)撰写论文。

本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探讨和实证分析两部分。

文献探讨方面,主要是查询与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明晰与本研究问题相关的理论发展情况和脉络,从而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实证研究方面,以安康市乡镇政府领导的问卷调查数据为资料来源,根据问卷调查相关数据验证公共服务动机与公务员个人绩效之间的关系。

论文框架

本论文共分为五章,各章框架结构编排如下:

第1章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与目的,进而提出了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并就这一问题的研究给出了预期的目标。

第二章阐述了涉及研究变量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以及研究变量可能的影响关系,并结合现实乡镇政府管理实践给出本研究理论模型及其相应研究假设。

第三章给出了本研究的研究设计,主要包括研究架构,研究对象的描述,数据收集方法,变量测量与确定以及研究分析方法。

第四章对本研究的统计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主要包括样本特征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

第五章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包括研究结论与研究发现,对公务员个人绩效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限制与未来研究方向。

二文献探讨与假设构建

文献综述

公共服务动机概念阐释与测量研究

公共服务动机是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新兴主题,是对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设运用于公共部门的反思与批评。

公共服务动机研究的倡导者主张,人们从事公共服务具有非自利动机,并且这种动机在公共部门比在私营部门更为普遍。

公共服务动机受到文化、制度和社会价值的影响,是一种内在动机。

当前,公共服务动机的测量共有三种途径,分别为报酬偏好比较、公共服务动机问卷和公共服务行为研究。

1)公共服务动机的内涵

公共服务动机(PublicServiceMotivation)简称PSM。

它是外来语,尽管冠有“公共服务"

一词,但它是一种个人动机,所指代的是个人层次的,而非任何组织、集团或部门的动机。

其概念很难界定,并且公共服务动机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会有不同的表现。

(1)国外学者有关公共服务动机定义和特征的研究

公共服务动机概念首先由美国学者佩里和怀斯在1990年发表的论文中正式提出,最早提出公共服务动机(PublicServiceMotivation,PSM)的概念却是瑞尼。

近年来,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尽管对公共服务动机有大致共同的核心认识,但由于公共服务动机本身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多维度、难于捉摸的抽象概念,学者对概念的界定存在不同的看法。

瑞尼认为由于公共服务动机结构特点的复杂性,使得公共服务动机从本质上难以测量和界定。

其实公共服务动机概念最初的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探讨动机的指标上,并倾向于通过比较公私部门雇员的报酬偏好来测量公共服务动机。

早期的研究常常将公共服务动机视为单维结构,外延有一定的局限,内部报酬通常被操作化为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愿望、义务和对政府整体的忠诚、社会平等信念;

外部报酬则通常被操作化为对工资、晋升等其他外部动机的测量。

[]尽管类似问题在公共组织研究中不断被提起,但在佩里(Perry,1996)之前这些研究还谈不上系统,远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

佩里和怀斯对公共服务动机提出的定义是:

公共服务动机是“个人受主要或完全基于公共制度与组织的动机所驱使的倾向”,是人们渴望满足或消除的一种“心理匮乏或需求”。

他们认为公共服务动机包括理性动机、规范动机和情感动机三种类型。

理性动机是指基于个体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动力,规范动机是指努生的行为动力,情同的社会情境作出情感反应的行为动力。

[]通过实证研究,佩里得出了公共服务动机四维度结构模式:

公共政策的吸引、公共利益承诺、同情心、自我牺牲精神。

[]

在佩里看来,在公共部门员工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服务于大众、国家或人类的共同利益的利他动机,受这种动机的诱导,公共部门员工渴望关心社会、渴望为公共利益服务。

对公共部门员工而言,激励主要来自于内部奖赏而不是外部奖赏。

内部奖赏来自于个体完成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

外部奖赏则来自他人或外界环境对行为者外在需求的满足,如稳定的工作、高工资、工作时间短等外在需求的满足。

佩里和怀斯的定义为不少学者接受并运用实际研究中。

但有批评者认为理性动机是追求个人自身利益最大化,不应纳入公共服务动机的范畴中。

还有批评者认为,佩里和怀斯的定义是基于美国背景而提出的,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而言未必适用,难以开展比较研究。

因此,范登毕等人主张采取包容性的定义,把公共服务动机界定为“信念、价值和态度”,这些信念、价值和态度“超越了个人自利和组织利益,关注更大政治实体的利益,并通过公共互动,激励个人采取有目的的行为”。

此外,有学者试图纠正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理解过于片面的一些观点,认为具有公共服务动机的个体并非完全排斥对功利性的需求,公共服务动机和功利性需求的关系并不象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完全势不两立,克鲁森(Crewson,1997)根据其研究结论认为公共组织在招募新员工时,应该尽力使个人报酬预期与组织机构的文化相符,这一观点得到不少学者的赞同。

弗雷德里克森和哈特最初把它理解为一种“仁慈的爱国主义”。

这是用它的内容来定义公共服务动机。

[]理查德·

斯蒂尔曼二世给公共服务动机定义为,为一个社区、一个州、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利益服务的一般利他性动机。

因此,公共服务动机可以看作是一种利他性动机。

就学者们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理解,布鲁尔和塞尔登(Brewer&

Selden,1998)总结出两个层面,并建议在两大前提假设下重构公共服务动机理论,以弄清公共服务动机的真正内涵:

第一,公共服务动机是引导个体从事有意义公共服务(如:

为公众、社区和社会服务)的动力;

第二,公共服务动机在为公众服务中普遍存在。

两个前提假设试图分别从不同的层面揭示出公共服务的含义。

(2)国内学者关于公共服务动机概念的认识

中国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起步较晚,分别以“公共服务动机”为关键词查询中国期刊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资源,搜索得到的文献数量十分有限,以“公共服务”为关键词能搜索到几十篇相关文章,但大都是介绍国外公共服务理念的、揭示对我国政府改革启示的,并没有从对政府公务员的行为分析这些微观管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探讨。

可以说我国学者还游离在公共服务动机研究领域之外,切入相关主题还更多的是从伦理学角度,缺乏实证层面的分析和研究。

曾军荣(2008)认为,公共服务动机是公共管理研究的一个新兴主题,它关注的是人们从事公共服务动机是否具有自利以外的动机。

[]叶先宝等(2008)认为,公共服务动机是一种普遍服务于大众、国家或人类的共同利益的利他动机,强调价值、教育和参与,而不仅仅是效率、经济和专业化管理,它是界定公共服务文化的基础,是公务员增进价值和工作参与的平台,对于推进民主国家具有潜在的作用。

李小华(2007)在总结西方学者对公共服务动机认识的基础上,认为公共服务动机是促使人们为公众服务的一种内驱力,是一种服务于公众、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其核心是以公众的需要为导向,以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准绳。

在此基础上,她将公共服务动机的特点概括为:

1)利他性而非自我性,这是公共服务动机最突出的特点,个体将公众利益置于首位,在自我利益与公众利益冲突时,可以无私地牺牲个人利益。

2)服务性而非管理性,公共服务动机体现的是个体对自身角色认知的根本性转变,个体不是试图去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