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4570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docx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

关于幸福指数的理解与误读

2007-09-30

■沈杰

    ■对于幸福的追求方式,从前现代时期主要表现为哲学家的思辨和人们个体生活方式的选择,到现代时期出现了付诸社会运动和制度建构,这体现了一种历史性的进步。

    现代化给人类带来的一个重要成就无疑是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

然而,现代化又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进程,与客观福祉的提高形成比照的是,主观幸福并没有呈现相应程度的上升,这无疑构成了现代化的一种困境。

    是什么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

    对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

心理学家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更多地来自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

由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

    此外,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等。

在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心理体系诸多因素和层面之间的密切联系中,以下几点是十分独特而重要的:

    第一,心理参照系。

就社会层面而言,其成员的幸福感将受到他们心理参照系的重大影响,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社会之间的比照,尽管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足常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个处在开放之初的社会,面对外来发达社会的各种冲击,开始了外在参照,因此,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因为此时他们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创伤。

    第二,成就动机程度。

人们的成就需要决定他们的成就动机程度,成就动机程度又决定其预期抱负目标。

其中人们对于自身成就的意识水平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那么,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那么,则不会有幸福感可言。

    第三,本体安全感。

它指的是,个人对于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对于所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表现出的信心。

这种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对于形成个体的信任感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

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时与其经济状况或收入水平之间并未呈现出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人,其幸福感却不低,而有些百万富翁却整日忧心忡忡。

    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的幸福感在过去10年中先升后降,表现出与经济发展轨迹之间的非同步性。

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初期,物质发展成效明显地呈现出来,那时社会分化程度还不大,社会成员在心理上更多是作纵向比较,与过去的生活水平相比,较容易产生满足感。

最近10年,社会结构转型加速,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日益全面触及深层利益,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尤其是贫富差距凸显;在社会心理方面,随着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们需求层次日益提升,且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因此,需求能被满足的标准相对提高了;而由于资源相对短缺和竞争加剧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各种压力感大大增加,这一切都强有力地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一些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心更倾向于与民生有关的领域,民生问题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最关切的社会问题。

这种关注重点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态势的判断。

而对于民生问题关注程度的上升,尤其反映了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正在对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产生最强有力的影响。

这一切极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本体安全感,即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生活保障需求的增强,从而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

    对“幸福指数”的某些误读

    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成为一些政府部门的实践课题。

    幸福指数就是指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获得人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

然而,如果幸福指数将在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甚至将在一个地方或国家的发展规划中扮演一种重要而合理的角色的话,那么,对于幸福指数寻求一种充分的理解,并且避免各种误读,无疑成为一项最基本的前提。

    首先,对于幸福的理解涉及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这说明了社会心理体系的高度复杂性,而这种复杂的主观世界要用数量化的工具来加以测量和说明,无疑是对现代社会科学的局限性提出一个重大挑战。

因此,关于幸福指数一种可能的误读就是,将幸福指数简单化的倾向。

典型表现之一是,希望通过一份调查问卷就能达成对主观幸福感全面而准确的把握。

而幸福感在测量上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

在进行测量的时间之点上人们所表达的生活感受,是否能够代表他们在一个时期里的总体生活感受。

    其次,幸福指数是社会发展状况及其问题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如果说社会心理体系包含理性层面的认知评价和感性层面的情绪感受,那么,在幸福感中情绪感受这一感性层面常常占据主导地位,幸福感有时是一种很个体化的主观领域。

因此,在实践领域中,幸福指数可以成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一个重要方面,但并非唯一方面。

在这里,关于幸福指数一种可能的误读就在于,认为幸福指数能够作为体现个人生活质量和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一个绝对性指标,从而忽视了对于社会发展内涵和人的精神领域的丰富性的考虑。

    第三,作为制定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一种重要参考因素的幸福指数,与GDP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的。

GDP是硬指标,幸福指数是软指标,两者在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中各具独特的地位与作用。

能够关怀幸福,说明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上升了一个层次,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但决非要在GDP与幸福指数之间做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

因此,关于幸福指数又一种可能的误读就在于,产生“幸福指数崇拜”,即将幸福指数的意义无条件地夸大化、片面化、偏激化。

    对于幸福感的测量,西方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等已经探索了几十年,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

既便如此,尚未有任何一种幸福感测量工具能够得到普遍认同,许多量表仍处在不断改进之中。

中国与西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反映形式之一的社会心理都存在差异,从而对于幸福的理解不会完全相同,感受幸福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我们若要研制出一套既体现国际水平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幸福感测量工具,尤其是获得可以作为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参考的幸福指数,尚有待进行高水准、创新性的多学科合作研究。

【来源:

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今年统计局将推出一个关乎每个老百姓感觉的新指数——“幸福指数”。

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称,“国民幸福指数”就是老百姓自己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包括收入、就业、保障以及自然环境的一种感受。

笔者看来,这种统计体系有助于让经济发展回归本位。

  发展就是为了提升经济总量,创造更多社会物质财富和资本财富,这当然不错,可如果用“经济至上”将经济欲望逼到“发展悬崖”,后患无穷。

部分企业不择一切手段敛取财富,亵渎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地方政府为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型经济保驾护航。

这些都是惟经济发展至上带来的后果。

  将幸福指数纳入考核,让群众的话语权和裁决权得到重视。

民生和群众口碑成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构成。

迫使各地行政长官将“经济发展是否能给群众带来好处”作为施政方略,落实发展中的群众性,让群众得到精神幸福。

  经济发展不是为了经济,而是为了发展;不是为了数量,而是为了质量;不是为了辉煌,而是为了实用。

有了幸福指数这个“减压过滤阀”,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发展中的和谐因素会逐渐增多。

冰岛

有权威杂志评论冰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而事实的确如此。

冰岛是高福利,高待遇,高税收的国家。

冰岛人的贫富差异不大,犯罪率几乎为零。

他的GMP排在全世界第4位,远在美国和英国之前。

他们待人相当诚恳,热情大度。

我们在当地人家做客的时候,他们待客的热情一点儿不亚于咱们东北人劝酒,如果你抱着在中国吃西餐的概念吃饭,恐怕会撑个好歹。

冰岛人由于环境的无污染和社会竞争力相对较小,通畅都很长寿,冰岛妇女更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妇女,平均年龄在80岁。

而冰岛人的退休年龄:

男在70岁,女在65岁。

这就是我们在街道上可以看到白发老人飙车的原因吧。

 

“幸福”这件事,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定义,单就爱情这部分,你知道自己的幸福指数有多高吗?

  问题:

如果你误闯一间黑店,老板端出五杯饮料,告诉你当中只有一杯没毒,你直觉哪一杯不会被下毒?

(请根据直觉选择答案)

   A、新鲜牛奶

   B、热烫乌龙茶

   C、美式热咖啡

   D、珍珠奶茶

   E、纯净白开水 

 

 

 

 

 

 

 

 

   选A、新鲜牛奶

   煞到对方很甘愿型幸福指数55%

   你很单纯,但也可说是“盲目”,只要喜欢上对方,就会觉得自己超幸福。

 

   选B、热烫乌龙茶

   你侬我侬分不开型幸福指数80%

   你对幸福的定义,就是跟自己最爱的小孩在一起,这种感觉很窝心且成熟,不管在工作或日常生活,都能很平静的享受。

 

 

   选C、美式热咖啡

   欢喜冤家捶心肝型幸福指数40%

   这类型的人非常的自我,但和情人也可以彼此相爱,虽常会斗嘴,不过彼此在对方心里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选D、珍珠奶茶

   只羡鸳鸯不羡仙型幸福指数99%

   你和情人在一起时,不需要用言语沟通,因为两人的默契好到外人无法了解,常只要对方一个眼神就能意会。

 

 

   选E、纯净白开水

   想喝忘情水忘记一切型幸福指数20%

   这类型的人非常的独立、聪明,你很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因此,感情与幸福对你来说,就不再是重要的部分。

物价指数:

掀起你的盖头来

时间:

2007-07-2008:

52:

39  推荐指数:

关注度:

9

  一、话题缘起

  近期,有识之士撰文指出,长期以来统计部门对外发布的物价指数只是一个“顾全大局”的“综合统计”数字,并没有反映出不同阶层百姓的实际生活感受。

文章认为统计工作要切实介入民生,实行“个性化”统计,让物价指数可感可知。

为什么官方公布的物价指数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感受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呢?

在目前的条件下,物价指数采取“个性化”统计的方式是否切实可行?

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从了解物价指数的整个调查统计过程开始。

  二、物价指数的含义

  “今天的煤气又涨价了!

”、“怎么猪肉又贵了呢?

”,在日常邻里生活圈里,我们经常听到张大妈或李大姐这样说事儿,或发发牢骚、抱抱怨儿。

但是你知道吗,这些听起来非常顺耳的每日普通话语,已经成为大部分市民百姓脑子里所理解的“物价”概念,显然它真实、形象、易懂。

在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中,则通常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英文缩写CPI)来指称“物价”,这个统计指标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居民生活购买的一篮子商品(或服务)其价格的变化情况,进而反映百姓生活所面临的涨价压力。

国际上,一般采用CPI指标来观察某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需要两类资料:

一是各项消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数据;二是各项消费商品和服务在居民生活中的开支权重。

为此,我们必须选择好物价调查点和调查代表规格品。

  三、物价调查点的选择

  在广州原东山区,很多市民都喜欢跑到东川肉菜市场买菜,因为那里市容干净、菜靓,只是稍微贵了一点,但海珠区前进路那边的市民则喜欢到附近的万松园市场,因为那里不但品种丰富,而且价格相对便宜;而每逢节假日,北京路的广百或新大新都特别火爆,年轻老少都特别喜欢来那里逛逛,因为那里就是商品质量的保证,多少也会买一点回去,但更多的消费者会定期到好又多、百佳、家乐福等超市采购生活消费品,因为这些连锁大型超市经营成本低,物美价廉。

但是你肯定想象不到,人们经常去的这些消费购物场所,其实早就成了政府统计部门定期上门采集商品价格的物价调查点。

在统计上,这些有代表性的价格调查点的选择成了物价统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为只有科学合理地选择各类价格调查点,才能通过定期的价格调查,获得代表该市场、该商场、该地区的平均价格水平。

  在选择物价调查点时,我们通常以大中型商店、超市或企业为主,并兼顾分散在各居民生活小区的小型商店,从而保证所采集的商品价格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目前,广东物价调查工作已遍布全省21个地级市,粗略计算包括110多个肉菜市场、1100多个商场超市和1200多个服务网点,保证了所采集的商品价格具有足够代表性。

  四、调查商品的选择

  在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市场上的商品真是品种齐全、款式多样、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不所谓不丰富!

面对这么丰富的商品,我们的物价调查当然不会不加选择“涵把揽”地进行,因为客观上既有的调查力量有限,而在统计理论上也没有这个必要。

于是,便需要确定将来一段时间内(有效期通常为一年)展开调查的能代表各种类别的商品,在统计上我们把它称为代表规格品;而在具体的价格调查过程中,我们通常选择了那些消费量较大、市场供应相对稳定、价格容易采集而且必须是合格的商品作为代表规格品。

根据居民消费支出的情况,从2006年起我们还将上网费、物业管理费、教育软件等作为新的调查商品首次列入CPI统计目录中,以增强物价指数的代表性。

  目前,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按用途分为8大类,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总共263个基本分类,各省各市执行统一的分类标准。

  五、物价调查方式

  每天,当你进入拥挤的肉菜市场“砍价”买菜的时候,当你走在人来人往的超市正准备抢购特价商品的时候,当你全家老小乐滋滋地跑到某家旅行社准备报名参团出游的时候,你也许已经注意到,在你身旁总有一些人走来走去、在不厌其烦地问来问去,好像下不了决心究竟要买些什么。

实话告诉你,他们当中的一个就是我们的专职物价调查员!

他们正在严格按照“定人、定点、定时和直接调查”的原则进行采价呢!

粗略统计,像这样的物价调查员全省共有一千多人,物价指数真的凝聚了他们的辛勤劳动!

  一般来说,每个月这些物价调查员至少要去4~6次规定的肉菜市场,采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鲜菜、鲜果、肉禽蛋、水产品等食品价格;要去2~3次商场采价烟酒、衣着、家电等工业消费品价格;至于教育、旅游、水电等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定价的一些主要商品、服务项目或价格相对稳定的商品,则视情况每月采集1~2次价格。

正是这些辛勤的物价调查员的工作,保证了统计部门计算出来的物价指数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近期各地市场价格的变动情况。

  六、权重的含义与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有意无意地使用了“权重”这个概念,去评价某人某事所发挥的作用或承担的功能,如“在这里你最大”,或者说某事“微不足道”。

在物价统计中,权重指的是城乡居民家庭用在某类商品或服务的开支在所有消费商品或服务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

由于物价指数是用一定数量的调查商品来反映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因此计算物价指数的时候必须确定每一种调查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对市场价格总水平影响的重要程度(即权重)。

目前,我们确定权重的依据主要是城乡居民家庭收支抽样调查资料,并辅之以典型调查数据作为补充。

  七、物价指数的计算

  调查商品的价格有了,各类调查商品所属分类的权重也测算出来了,该是出成果的时候了。

首先,专业人员将市场上采集回来的各种调查商品的价格进行逻辑检查校对后,逐一录入到计算机程序中,计算出每种商品的月综合平均价格,然后根据各调查商品或服务项目的基期价格和报告期价格,计算出各类商品或服务项目所属基本分类的物价指数,最后由基本分类指数依次加权计算出所属更高层次的大类指数和物价总指数。

  八、为何物价指数与日常生活感受有较大出入?

  近两年来,市场上猪肉、鲜菜、鸡蛋、水电、液化气等商品价格纷纷涨价,由于这些主要生活消费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每天都要消费的“刚性”商品,消费者几乎每日都要到市场上购买,感受自然相当强烈,因此其价格稍稍波动就能够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但与此同时,市场上衣着、家电、通讯产品则总是以降价的姿态呈现在消费者眼前,让人们充分享受了科技进步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这方面的物价指数迎合了正常的消费心态,没有引起人们一片“怨言”。

  可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侧重于关注市场上涨价的商品,因此在心理上对涨价现象感受非常深刻、反映也相当强烈,而对平价或降价商品的反映则十分微弱或视而不见。

一般来说,由于人们习惯了只注意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商品,忽视其它商品价格的变化,这就容易造成用部分商品的涨价幅度来“以偏概全”、“用局部代替整体”概括市场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的错觉,所以老百姓一看到猪肉、鸡蛋价格高了,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所有的物价都涨。

  从统计数据上看,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广东市场物价继续了自2003年以来的上涨势头,全年累计上涨2.3%,高出全国0.5个百分点,但较2004年回落了0.7个百分点。

这里,“物价指数上涨2.3%”这个相对数就明显就低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和心理预期,于是认为物价指数没有反映实际的涨价情况,“大失所望”,甚至容易产生“被欺骗”的感觉。

但抽样调查数据同时还显示,去年全省食品价格指数上涨4.7%,成为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汽油和柴油价格指数分别上涨15.5%和14.4%,液化石油气、管道燃气和蜂窝煤等燃料价格指数分别上涨15.5%、13.1%和20.0%,居民用水价格指数上涨6.3%。

这些属于基本分类的物价指数无疑正确反映了去年百姓感受深刻的肉禽菜等食品涨价、广东出现“油荒”油价接连上涨、瓶装液化石油气突破百元大关等现象。

  因此,客观地说,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定期编制和发布的物价指数,它综合地反映了全社会居民家庭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况,也部分地反映了不同阶层百姓所关注的某类商品价格的涨价压力。

物价指数和人们的实际感受有出入,这与人们不了解物价指数的具体编制过程、对比口径出错、不明确价格的基期概念和各自的收入水平不同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外,还与人们日常接触和掌握的片面情况有很大关系。

在一定时期内,有的商品价格变动大,有的变动小;有的没有变化;有的上涨,有的下降;而物价总指数的最终结果都要受到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

另外,物价指数还是一个滞后的统计指标,它对经济和市场价格的反映客观上存在一个滞后期。

  九、分层编制物价指数凸显了市场经济下的统计价值

  分层编制物价指数其实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个性化”统计。

众所周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经济上处于不同层次的居民在消费能力、消费水平、消费偏好、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面对这种实际情况,仅仅编制一个物价总指数显然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不同收入阶层所面临的实际价格水平,也不能及时反映物价波动对不同阶层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因此根据不同收入水平分层编制物价指数,实行“个性化”统计,将成为统计部门的一项十分有必要、有价值的工作。

  例如,香港政府统计署按照分层的概念编制了甲、乙、丙、综合四类消费物价指数,来反映本港物价水平的通胀或紧缩对不同阶层的影响,并把这些物价指数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法律依据,如在香港影响很大的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基金(简称“综援金”)就是根据甲类消费物价指数定期进行调整的。

但作为我国制定社会保障线的参考依据之一,现行统计的综合物价指数显然无法准确、客观地说明中低收入阶层实际上所要面对的涨价压力,由此确定出来的最低保障标准显然缺乏合适的精度。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的统计工作能够切实介入民生,参考香港等地的有益经验,分层编制“个性化”的物价指数,这无疑有助于确定不同阶层工资收入的实际购买力,有助于公务员、企业员工工资的调整,有助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有助于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税收体系,还有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公平再分配。

据悉,为了应对连续三年的物价上涨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压力,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已经着手进行困难群体生活物价指数的编制工作。

这确实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只有逐步完善CPI的计算体系,为政府在扶持弱势群体方面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和公共管理的能力,物价指数这张市场晴雨表才能得到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