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7460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线考试系统-毕设毕业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1.2.1在线考试系统国外发展情况 7

1.2.2在线考试系统国内发展情况 7

1.3系统研究和可行性分析 8

1.3.1系统研究 8

1.3.2可行性分析 8

1.4本文组织结构说明 9

第二章 开发环境、语言和相关技术介绍 11

2.1.NET框架 11

2.1.1.NET开发平台与J2EE平台比较 11

2.1.2ASP.Net技术原理 12

2.1.3ADO.NET技术简介 13

2.1.4.NET平台开发语言-C#2.0 14

2.2AJAX技术 14

2.3XML与.NET技术结合 15

2.4.NETFramework概述 15

2.5本章小结 18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19

3.1系统总体功能业务分析 19

3.2数据流程图 20

3.3系统总体模块设计 21

3.4本章小结 21

第四章 在线考试系统的详细设计 22

4.1设计目标 22

4.2数据库表设计 22

4.2.1数据库E-R图设计 22

4.2.2数据库表设计 26

4.3各模块功能实现 29

4.3.1登录模块实现 29

4.3.2系统首页实现 31

4.3.3在线考试模块实现 33

4.3.4管理员添加选择题模块实现 36

4.3.5管理员生成试卷模块 38

4.4本章小结 41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评价分析 41

5.1系统测试 41

5.1.1在线考试测试 41

5.1.2后台添加试题模块测试 42

5.2系统评价分析 43

5.3本章小结 43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44

6.1结论 44

6.2展望 44

参考文献 45

声 明 46

致 谢 47

附录1 系统核心代码 48

附录2 翻译(原文和译文) 56

译文 56

原文 62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国外的大学和社会其他部门都已经开设了远程教育,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异地教育和培训。

现在,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但是,远程教育软件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就要求有更好、更完善的软件系统应用到远程教育当中去,这就给软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远程教育包括很多环节,例如教学系统、答疑系统和考试系统等等。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线考试系统,同时它也是最难实现的环节。

在我国,虽然远程教育已经蓬勃地发展起来,但是目前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大都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在此方式下,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题、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

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可以说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考试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不断扩大,如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的出现等等,且这些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1]。

人们迫切要求利用这些技术来进行在线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考试的质量,从而使考试更趋于公证、客观,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目前许多国际著名的计算机公司所举办的各种认证考试绝大部分采用这种方式。

在线考试是现阶段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

它是建立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应用系统,客户端的配置可以极为简单,使考试不受地域的局限。

一个完备的在线考试系统可以使用户在网上学习过后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已发现自己的不足,使得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在线考试系统中题目的生成、试卷的提交、成绩的批阅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自动完成。

只要形成一套成熟的题库就可以实现考试的自动化。

这样一来,教师所要做的只是精心设计题目、维护题库,而不是组织考试,从而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这表明其经济性是相当可观的。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我进行了这一系统的初步设计工作,也可以说是做一个初步的探索,希望它能够在各类考试中发挥高效、便捷的作用,把老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目前,网络应用软件运行的模式主要有二类:

Client/server模式,Browser/Web模式。

前者主要的缺点是维护、升级较麻烦,后者是近几年伴随Internet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与客户/服务器方式类似,客户端是一个标准的浏览器,服务器端是WebServer,而WebServer与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的紧密结合,使得这种模式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它已不仅仅用于网上查询,有很多部门的业务系统、企业的MIS系统纷纷采用这种模式,它的主要优点是便于扩充应用、升级维护简便。

网络考试系统具有降低考试成本,解决繁重的考务工作的优点。

它可以免去教师大量的临考工作,试卷可以根据题库中的内容即时生成;

教师也无须去做考后的阅卷、统计、分析工作,计算机可以自动判卷,直接把成绩送到数据库中进行统计、排序、汇总。

实现无纸化考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基于网络考试面向的主要是社会上的培训认证考试(如微软的各种认证考试)和远程教育的考试。

一个成功的基于WEB的考试,需要一个好的网络环境,一个好的考试平台和一个好的题库。

但一个真正的智能化的基于WEB的考试系统的实现是—个复杂的过程,考试平台和题库的研究要依靠软件开发专家、被测学科专家和精通考试理论和命题的专家三者的合作。

因而对于有极大市场的社会认证考试,必然会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1.2国内外相关发展动态

1.2.1在线考试系统国外发展情况

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实现,将教师从繁琐的出题、监考、阅卷、试卷分析和成绩统计的传统考试中解脱出来,充分体现了准确、客观、公正、快速、简捷等特点。

20世纪70年代,美国考试委员会着手进行计算机模拟考试的研究工作,并于1983年编制出有效的模拟考试系统,当时的名称是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

1990年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等十个州创建各州以及各高等院校相互认可的学位证书以及相应的教学体系,从而正式拉开网络远程考试的序幕。

著名的考试机构有美国思而文学习系统有限公司。

它是一家从事教育和计算机化考试服务的专业公司,在世界的6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200多个考试中心,可用25种语言提供近百个不同类型,一千多种考试,每年全球参加计算机化考试的人数约400万。

当今大部分的授证机构均委托思而文公司为其进行测试、评估。

最出名的网络教育案例,当属美国政府举办的TOFEL考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均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TOFEL培训与考试,大大减少了美国政府对于此项考试的开支,并能更快速、准确地为期望进入美国学习的学生服务。

目前美国约有80所大学允许学生通过网络考试获得学位,另外,加拿大、英国等其它西方国家也在大力开展网络考试系统[2]。

1.2.2在线考试系统国内发展情况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突飞猛进相比,国内的计算机考试技术研究工作开展的相对较晚,但国内在网络远程教学研究工作发展相当迅速。

目前各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和湖南大学等高校己陆续在网上设立了自己的考试系统,并开展相关研究。

国家信息产业部也开发了

办公自动化证书CEAC远程考试系统、红旗Linux远程考试系统。

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考试系统的考察和试用,我们发现它们具备以下特点:

(1)C/S结构和B/S结构并存,但基本都可以在网络上使用;

(2)大都提供自动组卷和自动评卷功能,但水平参差不齐;

(3)考核软件使用仿真模拟环境和调用真实环境两者都有;

(4)均采用了开放式试题库,扩充比较容易;

(5)对题库的分析管理部分都比较重,都提供了最基本的功能。

1.3系统研究和可行性分析

1.3.1系统研究

在线考试系统,属于采用B/S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

这样的系统能够很好的在校园网中架设和实现。

对于学校来说,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构的系统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

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

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

1.3.2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分析几种主要的可能解法的利弊,从而判断原定的系统规模和目标是否现实,系统完成后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这个系统的程度。

因此,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对进行了一次较大压缩简化后的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操作上的可行性和法律上的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

目标系统开发经济需求的比较低,加上具有成熟的软硬件环境,所以在软硬件的支出上十分有限。

而且,目标系统并是十分的复杂,开发的周期较短,人员经济支出有限。

当系统开发成后,通过测试和、试运行和实际应用后[3],将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影院网上订票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在为学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创新创造了条件,这带来的经济回报将远超过支出,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该系统的开发,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理解软件工程思想和软件开发流程,为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从长远利益来考虑,本课题的设计开发还是具有相当大的经济可行性的。

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使用.NET技术进行开发,.NET Framework3.5框架作为微软公司已经比较成熟的产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及技术人员选择它作为开发平台。

因此,在技术上.

NET是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平台的开发[1]。

本系统实现基于WEB的发布、查询的功能;

由多个网站模块组成。

每个模块由一组业面及相关程序组成,完成相对独立的任务。

此外还涉及到数据库数据的访问,对数据库数据的操作等。

从以往的系统开发事例可以发现用JSP技术可以实现以上各种功能。

而ASP.NET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①ASP.NET使用CLR语言(C#)编写的编译代码[2]。

②ASP.NET页面是由服务器端控件组成的。

③ASP.NET包含一种称为WEB服务的新技术。

④ASP.NET是MICSOFT的.NET框架的一部分。

⑤ASP.NET包含了页面和数据缓存机制,使用它可以很容易地明显提高网站的性能所以,该系统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操作可行性

使用该系统的大多数是学校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和老师,由于他们所接受的高等教育及工作的需要,对他们来说,操作本系统将会十分的简便。

系统是基于Web的工作界面,管理人员无论通过局域网还是互联网,都能在浏览器中对电影院网上订票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用户只需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通过Web浏览器访问本系统,同时所有的操作都是基于Web的操作方式,如:

链接、按钮、文本框等等。

所有的操作通过浏览器完成,客户端不需要配置其他应用软件,用户不需培训,只要稍微提示一下即可。

因此,在操作使用上,本系统简单、方便,易于使用户接受,因而是十分可行的[3]。

⑷法律可行性

由于本系统是在相关法律法规下实施完成的,所以不存在任何法律问题,在法律上是完全可行的。

综合考虑经济、技术、操作和法律等方面的因素,该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工作可以立即开始进行。

1.4本文组织结构说明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Web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开发的全过程。

从开始到程序设计的实现,将在一下的几章中予以介绍:

第1章绪论,这一章主要是对本次毕业设计所开发的系统进行问题的定义,通过问题的定义明白需要做些什么,并且对开发内容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同时本章还对课题的研

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行分析,对开发本系统的可行性分析还有对论文各章内容的简要介绍。

第2章开发环境、语言和相关技术介绍,主要是对本次开发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和用到的开发工具做相关阐述。

第3章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主要介绍了本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模块和本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页面的详细设计等。

第4章在线考试系统的详细设计,主要介绍了本次设计数据库的规划与设计以及系统实现的核心模块和所涉及到的核心代码。

第5章系统测试与评价分析,主要是选取了系统两个核心模块来做测试,并作相关评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总结了本次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并做相关分析,对本系统尚未完善的地方作出下一步打算。

最后:

参考文献、声明、致谢和附录。

第二章 开发环境、语言和相关技术介绍

在确定系统的开发前景、意义、目标之后,就是选择好开发工具以及运用相关的技术来开发系统。

在模式上,我们选择B/S架构的操作模式,这样可以方便学生的考试和管理员的对试题题库的管理,使得用户无须安装客户端软件,只要打开浏览器即可登录系统做相关操作。

2.1.NET框架

2.1.1.NET开发平台与J2EE平台比较

与J2EE平台相比,微软的.Net平台堪称为新一代的互联网平台。

对于技术开发人员来说,.Net平台的两大特性是非常卓越的,首先是其所提供的公共语言运行时,也就是公用语言运行平台,另一方面就是庞大而全面的统一编程类。

其架构下图2.2所示[4]。

图2.2.Net技术架构

C#语言是微软公司针对.Net平台才推出来的一门新语言,作为.Net平台的第一语言,它几乎集中了所有关于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研究的最新成果。

其不但继承了

C++、Java等面向对象的强大功能特性,同时还是继承了VB、Delphi等编程语言的可视化快速开发功能,其是当前第一个完全面向组件的语言。

.Net平台中的程序设计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Web Forms、Windows

Forms、Web Service及Windows Service,该平台主要使用Web Service中的

ASP.Net技术设计实现。

.Net应用体系结构如图2.3所示[5]。

2.1.2ASP.Net技术原理

图2.3.Net应用体系结构

ASP.net 是一种建立在通用语言上的程序构架,能被用于一台Web服务器来建立强大的Web应用程序。

ASP.net提供许多比现在的Web开发模式强大的的优势。

(1)执行效率的大幅提高

ASP.net是把基于通用语言的程序在服务器上运行。

不像以前的ASP即时解释程序,而是将程序在服务器端首次运行时进行编译,这样的执行效果,当然比一条一条的解释强很多。

ASP.Net动态编译过程如图2.4所示。

(2)世界级的工具支持

ASP.net构架是可以用Microsoft(R)公司最新的产品VisualS开发环境进行开发,WYSIWYG(WhatYouSeeIsWhatYouGet所见即为所得)的编辑。

这些仅是ASP.net强大化软件支持的一小部分[6]。

(3)强大性和适应性

因为ASP.net是基于通用语言的编译运行的程序,所以它的强大性和适应性,可以使它运行在Web应用软件开发者的几乎全部的平台上。

通用语言的基本库,消息机制,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的整合到ASP.net的Web应用中。

ASP.net同时也是language-independent语言独立化的,所以,你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合你的语言来编写你的程序,或者把你的程序用很多种语言来写,现在已经支持的有C#(C++和

Java的结合体),VB.net,Jscript。

将来,这样的多种程序语言协同工作的能力保护您现在的基于COM+开发的程序,能够完整的移植向ASP.net。

Code-

behindclass

解析 AS 生成

PX

Eng

ASPX

Gen’d

PageClass

请求

Instanti

请求 编

回应

Pag

回应 e

Cla



Instantiate,Process&

Render

图2.4ASP.NET动态编译

(4)简单性和易学性

ASP.net是运行一些很平常的任务如表单的提交客户端的身份验证、分布系统和网站配置变得非常简单。

例如ASP.net页面构架允许你建立你自己的用户分界面,使其不同于常见的VB-Like界面。

另外,通用语言简化开发使把代码结合成软件简单的就像装配电脑。

(5)安全性

基于Windows认证技术和应用程序配置,你可以确保你的源程序是绝对安全的。

2.1.3ADO.NET技术简介

ADO.NET是由.NETframework为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交互而提供的一组对象

类的名称。

我们知道,面向对象编程的有关主要优点是可以把各种复杂的功能封装在一个自包含的单元中,接着要处理的就是—个定义好的接口中,它由一些方法和属性组成[7]。

ADO.NET可以与许多类型的对象交互,不仅有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还有存储在电子邮件服务器、文本文件、应用程序文档(例如Excel电子表格)和XML中的数掂。

下面是可以连接的数据源列表:

☉企业级的RDBMS,例如Oracle,Microsoft SQLServer,IBMDB2

☉桌面数据库,例如Access

☉文件和目录系统,例如WindowsFAT32

☉用逗号分隔开的文本文件,或长度固定的文本文件

☉非数据库文件,例如Excel电子表格

☉基于X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