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4649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docx

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政治理

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上)高二级模块考试

《文化生活》(理科)

本试卷共12页,8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70小题,每小题1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自然科学③技术

④语言、文字⑤选举人大代表⑥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2.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C.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D.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

3.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

这说明

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

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

4.“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

”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C.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D.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5.《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神话小说,其中塑造出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牛魔王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这些神话形象都可以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找到各自的影子。

如果人们在实践中根本就没有遇见过猴、猪与牛等动物,作者吴承恩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这些形象描绘出来的。

这说明

A.文化是对神的描绘B.文化是神的恩赐

C.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D.文化是动物的反映

6.“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

这说明

A.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无关

C.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7.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是基础,政治和经济是文化的反映

C.一定的政治、经济由一定的文化所决定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与政治互不相关

8.2011年6月7日,我国约933万考生走出高考考场,场外930多万个家庭希望通过高考让“孩子”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份好工作。

而美国人则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一味追求高学历。

中美两国对待高考态度的差异表明

A.文化环境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环境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

C.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立和行为的选择

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9.英国人认为人应该随时保持绅士作风,所以与人讲话时总会刻意保留一段距离,而阿拉伯人认为朋友之间应亲密无间,所以与朋友在一起时总不由自主地靠近朋友,这说明了

A.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活动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10.逛花街是珠三角地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

据调查,60%以上的被访者表示每年春节都会逛花街。

这表明文化

A.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

C.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D.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11.漫画“效仿”说明

A.文化现象为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12.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受教育程度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C.学术水平D.道德修养

13.下列有关文化的力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只是对人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C.一个民族,只要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就一定能富有

D.文化的力量就是专指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14.下列有关文化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B.凡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阻碍作用

C.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对个人的成长起作用

D.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15.右图“孔子老子穿西装”是某服装公司发布的促销广告。

商家准备用孔子和老子形象来诠释中国文化,打造出男装西服品牌的文化内涵。

而社会学者认为此举是自掘文化之坟墓。

下列对这一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A.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

B.文化资源也可成为经济资源

C.传统文化只有依附于商业活动才能焕发活力

D.中国传统文化蕴涵取之不尽的文化创意资源

16.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去开发,不使其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随着我这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就会被别的国家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品。

前几年,美国根据我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在我国热播就是一个明证。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B.充分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提高民族文化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D.拒绝外来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7.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

该材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经济全球化虽对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不可能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地球人不会因为“地球”的形成而使价值观完全—致。

这是因为

A.文化具有稳定性B.文化是识别和划分民族的基本依据

C.文化具有多样性D.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在精神面貌上的反映

19.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既是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是不同的宗教文化,但都强调慈悲之心和慈善行为。

如佛教主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离间;基督教主张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可做假证陷害人等,强调心灵的净化;伊斯兰教要人们在今世生活中力行善功,不作恶事。

这充分说明

A.各种不同的宗教有相同的教义B.各种宗教的教规完全相同

C.宗教文化同祖同根D.文化具有共性

20.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

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

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

A.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B.遗传因素决定的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D.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21.下列关于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观点正确的是

①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④理解、包容和吸收所有的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2.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陆丰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组成部分向联合国正式申报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它主要包括纪念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等

C.它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D.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100080

23.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

这说明

①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文化交流就是要消除文化差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

24.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京剧属于传统文化中的

A.传统习俗B.传统文艺C.传统思想D.传统节日

25.2011年9月29日 ,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上新台阶的。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传统叫法,以“天宫一号”命名目标飞行器,很快得到了国人的共鸣。

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B.相对稳定的特点

C.特有的包容性D.博大精深的特点

26.下列做法能体现出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全面继承,为我所用   B.推倒重来,另起炉灶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7.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

①社会制度的变化②科学技术的进步③思想运动④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8.大众传媒的出现是以()为标志的

A.语言的产生B.电视的广泛推广

C.网络的普及D.印刷媒体的推广

29.经济全球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

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商品贸易

A.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B.决定文化传播的发展

C.导致强势文化侵略和吞并弱势文化D.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

30.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

这使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

这说明

A.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B.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冲击

C.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于外来的文化D.岭南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延续

31.韩愈的《师说》中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体现了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文化具有继承性D.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32.文化先驱们“既是传统文化的承传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

这表明

A.他们的叛逆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抛弃B.他们的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虔诚继承

C.他们的叛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D.他们的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剔除

3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学说,是与当时的社会大变革分不开的。

这主要说明了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社会实践

34.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35.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团结统一B.爱国主义C.自强不息D.勤劳勇敢

36.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这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源远流长B.唯我独尊C.博大精深D.独树一帜

37.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①文字②史学典籍③邮票④瓷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38.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

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C.文化具有继承性

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39.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B.世界至尊C.博大精深D.居于世界前列

40.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那里河网纵横,吴越文化自然与水有密切关系。

处于内陆的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含有特定的多样化民族个性。

上述材料说明

  A.吴越文化开放性、流动性强,滇黔文化更具内敛性、多样性

  B.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统一国家

C.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D.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41.我国戏曲剧种繁多,北京有京剧,河南有豫剧,四川有川剧,广东有粤剧,上海有沪剧,浙江有越剧,湖南有湘剧和花鼓戏……这说明

A.文化具有民族性   B.文化具有区域性

C.文化具有世界性 D.文化具有继承性

42.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才能流长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

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

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

43.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A.多样性   B.包容性   C.灵活性D.独创性

44.2010年11月12日晚8时整,世人瞩目的亚运会在珠江的海心沙广场拉开帷幕。

亚运会开幕式是以“水”为主题。

巧妙地表达了广州人乃至中华民族水火都能交融的包容胸怀。

大型文艺表演出色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广州独特的文化,含蓄地表达了天人合一的主题思想。

这表明

①我国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④中华文化是先进的文化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45.下列诗词格言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位卑未敢忘忧国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6.在当代中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7.下列成语或典故中能反映中华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是

A.同舟共济   B.三顾茅庐C.舍生取义D.愚公移山

48.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中华民族精神就是载人航天精神

B.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

C.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富

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顶峰

49.2010年7月30日上午,力学之父钱伟长逝世,“三钱”时代成历史回忆(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

“三钱”用他们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

这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这一主题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0.2010年9月16日,在北京开幕的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旨在通过两岸共同搭建汉字艺术交流平台,繁荣两岸汉字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两岸同胞情意。

这说明

①传统习俗是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②两岸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③两岸交流使两岸文化逐渐趋同④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51.当前,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这是因为弘扬

   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2.鲁迅说: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贯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这段话的内涵反映了民族精神是

A.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源头B.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和

C.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D.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53.2005年3月,周杰伦的《蜗牛》入选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

这条新闻一出,顿时议论纷至沓来,有的赞同,有的批评,原因不尽相同。

这一现象表明

A.大众文化以流行为主要特点

B.传统的革命歌曲已不受大众欢迎

C.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D.文化市场发展的多样性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食粮

54.有人说,大众文化就是眼球文化,只有受到大众的关注,文化的传播才变得有意义。

此观点没有看到大众文化是

A.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B.通俗的、多样的、人民能容易接受的文化

C.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形式多样的文化

D.为广大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55.2010年6月24日,《中国反垃圾邮件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情况如右图。

针对右图中反映的问题,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互联网的管理和引导

B.网络文化都具有自发性和商业性

C.现代媒体不利于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D.大众媒体是传播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的主要途径

56.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色情、淫秽、暴力书刊,毒害少年,这表明文化市场的

A.自发性B盲目性C.滞后性D.多样性

57.下列选项中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①愚昧、庸俗的文化②殖民文化③黄赌毒文化④民俗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8.电脑算命属于

A.腐朽文化B.落后文化C.文化产业D.先进科学

5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内容丰富多彩B.形式多种多样

C.能发挥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D.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

60.2010年8月8日,电影《唐山大地震》票房保守估计5.1亿,创国产影片同期票房新高。

专家指出,该片的成功在于准确把握到了中国人的主流情感与价值观。

这启示我们,发展大众文化要

A.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B.以通俗文化为主

C.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D.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61.某省提出:

“教育落后最令人揪心、焦虑”,“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把手工程,务必要像抓经济那样抓教育”。

这是因为

A.发展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C.教育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D.教育的发展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62.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动力的经济,“赚钱是好汉,没钱玩不转”,“赚钱比诚信更重要”。

这种观点

A.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可有可无B.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C.说明道德观念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D.体现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

6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C.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   D.发展市场需要的文化

64.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思想道德建设   B.科学文化建设C.培养诚信意识   D.改造主观世界

6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

A.树立文明新风B.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C.培育“四有”公民D.培育和建设和谐文化

66.一名初中毕业的青年利用自学的电脑技术,专门破译高档轿车的解码器,实施盗窃。

这一事例说明

A.电脑技术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B.人们常常面临思想道德的两难选择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D.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67.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这一观点

A.割裂了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B.认为“才”比“德”更重要

C.认为“德”比“才”更重要

D.认为“德”“才”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68.2011年春节期间,北京的文化市场节目丰富多彩,有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等。

这些节目从不同角度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这说明

A.优秀文化既时尚又经典

B.优秀文化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C.优秀文化就是大众文化

D.优秀文化离不开优秀艺术家的文化创新

69.2010年7月17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指出,要勇于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积极投身文化强省建设的时代洪流,共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

A.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B.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C.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有力取缔落后思想

D.抛弃传统文化,弘扬时代文化

70.“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

”这段话告诉我们,培育文明风尚重在

A.树立崇高道德理想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宣传教育,开拓创新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最符合题意。

未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l分。

71.中国经济的连年高速增长,中国百姓的口袋不断充盈,导致老百姓对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与扩大。

由此可见

A.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B.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C.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

D.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说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决定的

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文化具有鲜明的先进性

73.广东某中学每年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么做的依据在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74.围棋起源于中国,棋子、棋盘含有“天圆地方”的思想,棋盘的中央是太极,棋子的黑白两色表示阴阳。

围棋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变化使它历经几千年而不衰。

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区域性B.民族性C.继承性D.开放性

75.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年由过去的“吃喝年”逐渐发展成为“休闲年”,“网上过年应运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