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49406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0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docx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学研究专题讲座

范鸿飞(首师大附中,中学一级教师)

第一部分对该主题内容的深层次理解

一、该主题内容的知识结构

1.原子结构部分

对于该部分内容而言,教材大致是以人们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进程为序,先后介绍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原子结构模型以及建立模型的实验与理论依据。

在这里,新教材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互检验,物理模型不断修改完善,向着事物的本真不断逼近的科学探索的过程。

2.原子核部分

该部分内容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探索原子核的组成,二是原子核反应以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围绕这两个问题,教材介绍了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原子核的天然衰变、放射性同位素、核能及利用、探测射线的方法以及粒子与宇宙等内容。

二、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关系

原子物理学研究的是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及其相关内容,是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一门科学。

它是人类深入认识物质结构及宇宙起源与演化的开始。

原子物理学是近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它的发展使我们能够解释很多新问题,获得新知识,影响到物理学的全部领域。

同时,它与化学、天文学、矿物冶金学、生物学等众多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原子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也同样可以适用在其他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

本单元是高中物理学科中的最后部分。

之前学生在对《波粒二象性》一章的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微观物质世界的物理法则,这为学生学习原子物理学部分做好了知识和规律上的准备。

本主题分为两部分。

首先从认识原子的组成及结构开始,建立原子结构的微观图景,然后再进一步认识原子核的组成及变化规律,介绍与核变化有关的知识等。

该单元涉及的内容较为浅显,主要以识别和记忆为主。

作为现代人,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是必要的,也为学生未来的专业深造做好了铺垫。

三、从三个维度深入认识和把握学科内容

1.从知识维度

(1)概念方面

发现电子的过程及意义、原子的组成及原子的结构模型(“枣糕”模型、核式结构模型、量子化模型),理解各个模型建立过程的实验依据及其成功与局限。

天然放射现象及意义、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同位素、核子、核力、结合能、比结合能、质量亏损、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等。

(2)规律方面

氢原子光谱谱线(巴耳末公式)、波尔的原子理论假设(跃迁规律)、原子核衰变规律(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核裂变与核聚变反应及条件等。

2.从过程与方法维度

(1)了解在建立原子模型和认识原子核内部结构过程中的主要实验,体会依据对宏观实验现象观测,推断物质微观结构的方法。

(2)了解原子模型的建立、修改和完善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渗透物理学学科思想,体会在物理学(科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3)了解电子的发现与测定过程及对射线的研究,体会利用电磁场分析测定微观粒子性质的方法。

3.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1)通过了解原子模型的建立过程,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观。

任何科学或真理均有其历史局限性,都会受到各种相关因素与条件的制约。

科学没有绝对,“绝对”不是科学。

科学总是在不断地“肯定”、“否定”、“再肯定”中前行的,科学发展的动力即源于此,是螺旋式上升过程。

科学是“发展中的科学”。

(2)通过学习波尔的氢原子模型和氢原子光谱实验事实的对应关系,体会物理模型的每一次演化都意味着新模型具有了更广泛的适应性,更简洁的形式,同时也更加具有科学的美。

(3)了解原子物理学发展史,使学生体会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忘我的付出、创造性的思维以及突破前人旧有观念束缚的勇气,从而树立科学精神,提高综合素养。

第二部分该主题内容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α粒子散射实验及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 

 波尔的原子模型假设及跃迁规律。

 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与建立过程及通过观测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推理的方法。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衰变规律及射线的性质。

 通过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利用质能方程计算核能。

2.教学难点:

 波尔的原子模型及跃迁规律。

 对结合能、比结合能物理意义的理解。

二、教学指导意见

1.将陌生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对学生而言,微观世界的图景是陌生的,相关知识是贫乏的。

同时,中学一般难以具备相关实验的条件。

这些都为本章教学增加了难度。

为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照片、图解、课件、动画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将物理景象展现出来,将实验装置和过程复现出来,甚至将物理规律的内涵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亲眼所见”。

2.简要了解相关的物理学史

了解原子物理学的建立过程和历史背景,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形成过程有较为全面、连续的认识。

介绍学史,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其中渗透着重要、鲜活的研究方法。

不要将学史当作历史常识(或事件)来学习,应将学史看作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历史线索、理论线索、方法线索)。

这就要求教师对这段时期的物理学史有概括性的了解。

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引人入胜。

建议教师在讲授前参阅一些有关方面的书籍。

推荐书目:

《物理学史》/郭奕玲,沈慧君编著,-2版,-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3.适当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

高中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性的,这是与高中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相一致的,课程标准对本章知识的要求也较低。

因此教材不可能面面俱到,将所有问题都阐述清楚全面。

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提出教材中未涉及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地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解释。

因此,教师应事

先估计学生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做一定的准备。

例如,学生的问题有:

(1)阴极发出的电子打到屏上后去哪了?

发射电子的物质会越来越少吗?

(2)卢瑟福如何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估算原子尺度?

(3)α粒子散射实验为何一定要用金箔?

(4)既然能量和轨道是量子化的,为何存在连续光谱?

(5)氢原子基态能级能量为何是负值?

4.关于教学主线

以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进程作为该主题的教学主线,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它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形成过程有较为全面、连续的了解。

  

三、具体教学策略与教学建议

1.关于电子的发现的教学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引出问题

1854年,德国玻璃工盖斯勒发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真空管,为研究真空放电、发光现象提供了物质手段。

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在实验中观察到了玻璃壁上的荧光,成功地实现了人工放电。

1869年,德国物理学家希托夫证明,放在阴极与玻璃壁之间的障碍物,可以在玻璃壁上投射阴影。

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认为管壁上的荧光是由于玻璃受到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撞击引起,并把这种射线叫做阴极射线。

阴极射线是粒子流?

还是电磁波?

(2)介绍汤姆孙的研究

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在教材“思考与讨论”的指导下分析问题,也可由学生依据以前学过的电磁场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的问题引导:

采用何种方法可以方便地判断阴极射线是否带电?

如果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如何能够测定粒子的速度或比荷?

你在《磁场》一章中学习过质谱仪的原理和用途,能否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

阴极射线通过匀强电场,证实阴极射线带负电;

阴极射线通过正交电磁场,测量阴极射线速度:

阴极射线通过匀强磁场,测定带电粒子比荷(荷质比):

改变K极实验材,证实使用不同K极材料,测得所有比荷相同。

说明它是构成物质的共有成分。

测定带电粒子(电子)电量

汤姆孙在证明阴极射线是粒子流并测定电子比荷后,又利用饱和蒸汽直接测量了电子的电荷量。

当时得到的数据为3×10-10绝对*静电单位(esu)。

尽管不准确,但证明了射线的电荷量与氢离子大致相同。

汤姆孙是第一个测出电子电荷量的人。

1910年密立根的油滴实验测得了电子电荷量的精确值。

电子电荷量和质量的现代值为:

(3)发现电子的意义

教师应向学生指出: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粒子。

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是有结构的。

电子的发现及其性质的研究,打开了原子世界的大门,开创了物理学的新时代,为量子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成为通向这一王国的序曲,同时也揭开了电的本质,打消了人们对电的神秘感。

2.关于a粒子散射实验与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的教学

(1)介绍汤姆孙的原子“枣糕”模型

通过图示,明确这一模型的特点:

正电荷弥漫性的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形原子内部,电子镶嵌其中。

(2)介绍a粒子散射实验方法、装置及实验现象

利用动画过程展示实验现象。

突出实验结果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原子结构真如汤姆孙所言,是否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请运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知识加以分析。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运用动画课件展示穿越过程。

(相关动画见PPT文件)

 

(3)引导学生思考新的原子模型

怎样的原子结构能够出现这样的实验现象?

这一问题较难,教师可进一步做如下指导:

        

1微米厚的金箔大约有3300个原子层,但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这能说明什么?

a粒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多倍,电子对a粒子没什么阻挡作用,那么少数a粒子为什么较大偏转?

受什么力的作用?

散射的a粒子有极少数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被弹回。

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极少数说明什么?

a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在学生讨论和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播放动画课件展示穿越过程。

(4)建立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中带正电部分的体积很小,但几乎占有全部质量,电子在正电体的外面运动。

带正电的部分体积很小,被称为原子核。

这个模型被称为核式结构模型。

指出卢瑟福由经典力学理论计算出的结果与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通过比喻、图示的方法,建立原子与原子核的尺度概念,形成原子的微观图景。

3.关于光谱的教学

(1)介绍光谱的概念、分类、观测方法及产生条件

该部分属介绍性内容,教师不必过多深入和展开。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补充:

分光镜及简要原理、组织学生观察光谱(如纳光谱)等内容。

也可结合教材,介绍原子光谱与吸收光谱的对应关系,为之后引入波尔的原子理论做好铺垫。

(2)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该部分属介绍性内容,主要目的是为波尔的原子理论提供实验依据和检验手段。

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于认识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巴尔末公式只需了解,不宜做更多要求。

为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简易分光镜观察原子的明线光谱。

 

(3)经典理论的困难

限于高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该部分内容主要由教师讲解。

应注意讲明以下几点内容:

经典理论认为:

a.电子绕核旋转®有加速度®辐射电磁波,能量减少®最终电子要落到核上®原子不稳定(实际上原子相当稳定)

b.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电子旋转频率连续变化®原子光谱应是连续光谱(实际上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明线光谱)

以上事实表明:

经典理论可能不适用微观,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有待完善。

为学生便于理解以上内容,可辅助于动画情景。

4.关于波尔的原子理论的教学

(1)介绍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

教材这部分内容较为粗略,学生容易认为波尔的理论是凭空想象的,因此教师可适当补充相关内容。

如:

介绍波尔的生平,波尔提出原子理论前的主要工作以及当时物理学界的新发现和争论的主要问题等。

波尔的原子理论来源主要包括:

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普朗克的量子论、氢光谱的实验研究。

玻尔:

“当我第一眼看到巴耳末公式时,一切都在我眼前豁然开朗了。

(2)波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是本主题的教学难点之一。

学生对量子化概念,特别是跃迁条件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需要教师运用图示、举例、比喻、类比等多种方法加以引导和解释。

a.轨道量子化与定态

教师可通过对比卫星轨道半径取值的连续性和电子轨道半径取值的不连续性,甚至也可类比电学中滑动变阻器与电阻箱在改变电阻时的差异,使学生认识到宏观与微观世界的不同图景。

明确电子处在不同的不连续的轨道时,对应不同的能量状态,这些能量状态也是不连续的。

原子处于这些状态时是稳定的。

b.频率条件与跃迁

教师可利用动画演示:

原子通过吸收或放出能量,在不同的能级间发生跃迁。

帮助学生建立跃迁的概念。

教师应结合能级图讲述跃迁规律。

通过实例,指出什么情况跃迁是能够发生的,什么情况跃迁是不能发生的。

可提出如下问题:

在解释光电效应实验中,电子能够吸收光子的一部分能量吗?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否接受8.0eV、10.2eV、10.3eV、13.6eV、14eV的光子能量?

跃迁与电离有何不同?

氢原子从某个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时,是否放出含有各种频率的光子?

有多少种可能的频率?

为了学生较好地理解跃迁中的“不连续性”,教师可以将跃迁过程比喻为“爬楼梯”的过程,并通过动画以演示说明:

人在爬楼梯时,只要腿足够长,可以一步迈上一节台阶、两节台阶、三节台阶……但不可能一只脚站在相邻的两节台阶之间而上下楼梯。

原子在能级间的跃迁与这一情景是类似的。

(3)波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原子光谱既是波尔理论的重要实验依据。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除巴尔末线系之外的其它主要线系,将各条谱线与跃迁一一对应,体会波尔模型在解释氢光谱时获得的巨大成功和其体现出的科学的美。

  

教师可联系前一节中讲到的原子光谱和吸收光谱知识,解释其产生机制。

讲授的重点在于将这两节内容联系起来,不必过于深入地挖掘。

(4)氢原子能级及轨道半径公式与基态能级的计算

在新教材中,氢原子能级及轨道半径公式没有给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轨道和能量量子化概念,可以依学生情况加以补充,但不宜做更多要求。

学生经常会对氢原子基态能级为何是负值产生疑惑。

教师可以对此稍加解释说明,也可运用微积分知识对此加以推导。

由于学生在数学课上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微积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样做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氢原子的能量指的是其核外电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5)波尔原子理论的科学美与局限性

波尔首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这一理论甚至能够预言氢原子其他的谱线系。

另一方面,波尔模型只能够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而对于稍复杂点的原子则无能为力(如氦原子),说明这一理论没有完全解释微观粒子的

运动规律,其不足在于波尔部分地保留了经典力学概念,如电子轨道。

对这一问题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5.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及原子核的组成的教学

(1)天然放射现象

该部分知识较为浅显,主要让学生了解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过程及意义、建立与此现象有关的基本概念以及分析射线性质的一些基本方法,可由教师讲授,也可组织学生查阅一些相关史料,做一定程度的扩展。

在此可介绍居里夫妇等人为科学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及忘我的献身精神,这是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好时机。

主要应使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谁最早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

如何发现的?

还有哪些科学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对人类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有怎样的意义?

什么是放射性?

什么是放射性元素?

什么是天然放射现象?

如何研究射线的性质?

射线含有几种成分?

         

(2)射线的性质

该部分内容主要以识记为主,学生在化学课上了解过一些相关知识,但是零散的、片段式的,因此为加深学生理解可以采用图示、列表等手段加以说明。

(3)原子核的组成与表示

在讲述发现质子和中子的过程时,新教材略去了实验的核反应方程,也省略了在发现中子过程中,如何判断是粒子还是光子的问题。

教师对这部分内容可以稍作介绍,使学生对有关史实有基本的了解即可。

依学生情况,可以补充这两个反应方程:

  

   

并引导学生观察反应前后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的关系,了解核反应过程质量数和电荷的守恒规律。

建立核子概念,介绍原子核的表示方法,同时补充一些常见粒子的符号或表示方法:

 

6.关于原子核衰变的教学

(1)原子核的衰变

教材以

为例,讲述放射性元素的自发衰变过程。

教师在讲授时应注意纠正学生概念上易出现错误或混淆的问题。

如:

学生认为:

衰变过程包括a衰变、b衰变和g衰变。

教师应明确:

g射线是伴随a衰变或b衰变时,新原子核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的能量。

(关于原子核的跃迁,不必展开。

学生认为:

a衰变表明氦核是铀核的一部分,或原子核发生b衰变时放出的电子,是直接由核内的电子飞出的。

教师应引导学生:

原子核内有电子吗?

这个电子从何而来?

并进一步明确a衰变和b衰变的实质。

在b衰变时,除了放出电子外,还有反中微子。

在高中教学中不建议提及。

教师应在此引导学生发现核反应过程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的规律并通过前面讲述的衰变实例,引导学生找到a衰变和b衰变的一般性规律: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一些与放射性衰变有关的综合问题时,应向学生表明:

在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原子核除符合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之外,还遵循能量及动量守恒规律。

(2)半衰期

课标对半衰期概念的要求不高,但学生对于这一概念的准确理解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教师应讲明以下问题:

半衰期是描述放射性元素衰变快慢的物理量;

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的统计学规律,对个别原子核没有意义;

同一元素的半衰期是稳定的,不受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不同元素的半衰期是不同的。

教师可就上述问题运用类比、图示等手段做必要解释,例如:

保险公司在设计医疗险种时,无法确定某个人何时生病住院,但可以对大量人群通过统计方法,确定在某个年龄段有多少比例的人会生病住院,以确定合适的保费额度。

还可以利用图示手段加以说明:

        

教师应向学生解释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何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只由其自身因素决定的原因。

7.关于核力与结合能的教学

新课程在这里变化较大,补充的内容主要有: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结合能、比结合能等知识。

这些问题较为抽象,不易懂。

其中质量亏损概念和利用质能方程计算结合能又是该章的重点之一,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1)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教师可引导学生计算比较核子之间的万有引力和库仑力大小,以引出核力的概念:

并指出核力的特点:

作用强、力程短及饱和性。

对弱相互作用,不必展开。

(2)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比例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和下方图示。

寻找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比例随原子序数的变化情况,而引出问题:

为何原子序数越大的原子核中,中子数较质子数越多?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库仑力与核力知识分析发生该现象的原因:

可让学生针对右图中的轻核或重核中的某一个质子,数一数有多少核子对其施加了核力作用;有多少核子对其施加了库仑斥力作用。

从而发现问题。

最后指出,这种现象在宇宙漫长演化过程中不断持续地进行着,现在看到的衰变现象就是原子核不断瓦解的过程。

(3)结合能与质量亏损

  

 结合能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引入时可以运用类比的方法,将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地球和物体间的相互所用进行类比,以建立概念。

学生只要知道核子结合为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就是结合能即可,无需严格定义。

学生学习利用质能方程进行与核能有关的计算时,应对质能方程建立正确的理解。

质能方程经常被误解为:

“经过核反应以后,系统的质量因亏损而减少了,质量转变成了能量。

”质能方程所揭示的是质量与能量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个方程建立了这两个物质的重要属性在量值上的关系,它表明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也必然具有和这一定质量相当的能量。

但是质量和能量在量值上的联系决不是说这两个量可以相互转变。

对于质量亏损,学生容易认为核反应过程不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其实质量亏损只是静止质量的减少,而释放的能量是有相对应的动质量的,这与质量亏损恰好相当,因此并未破坏质量守恒定律。

对这一问题教师应注意不要传递错误认识。

比结合能这一概念本身并不复杂,但比结合能所反映的物理含义却不容易被学生理解,需要加以引导。

教师可结合下图明确如下问题:

铁的比结合能最大,这表明56个核子结合为铁原子核时:

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结合能最多;

平均每个核子质量亏损最大;

铁原子核中的每个核子的平均质量最小;

铁原子核最为稳定。

进而分析通过重核分裂或轻核聚合成中等质量的核时会放出能量。

8.关于介绍性知识的教学

在本主题中,会涉及一些历史背景、科学家生平事迹、科学研究历程等介绍性知识,或如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探测射线的方法、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粒子与宇宙等科普性质的章节内容。

教师组织上述内容的教学时,形式可灵活多样。

在做出基本介绍的同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相关内容,或是围绕某一主题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以交流讨论、专题报告、观看科教影片等形式学习。

这些内容的教学,由于课标要求不高,高考涉及不多,因此常被教师所忽视。

其实,组织好这些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也是体会科学方法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感受爱国主义情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部分学生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相关史实、现象及意义不够清楚

例1:

关于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卢瑟福首先发现了电子,并测定了电子的比荷

  B.汤姆孙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枣糕”模型的错误

  C.贝克勒尔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是有结构的

  D.查得威克通过实验证实了中子的存在

本题答案:

D  典型错解:

C

错因分析:

学生对相关史实不清楚或将人物与史实错误关联相互混淆。

对一些史实的意义认识不清。

解决策略: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勾画主要人物、史实及重要的实验内容、结论和意义,以专题形式进行总结归纳。

 

例2:

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α粒子都被弹回,只有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按原方向前进,发生了偏转的只是极少数α粒子

  B.绝大多数α粒子都被弹回,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发生了偏转,只有极少数几个α粒子仍按原方向前进

  C.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了金箔且方向发生了较大偏转,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90°,有的甚至被弹回,只有极少数仍按原方向前进

  D.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按原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发生了偏转,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

本题答案:

D典型错解:

C

错因分析:

学生依靠模糊印象进行判断。

解决策略:

指导学生回顾,将实验现象与该实验的意义联系起来,抓住现象表述中的关键词。

二、概念、规律不清或理解不够准确

例1:

玻尔的原子模型在解释原子的下列问题时,和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观点不同的是

                                                                  (  )

  A.电子绕核运动的向心力,就是电子与核之间的库仑力

  B.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所受库仑力不同

  C.电子只能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D.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时能量不同

本题答案:

C典型错解:

ABCD

错因分析:

审题不清或对卢瑟福和波尔的原子模型缺乏比较。

解决策略:

抓住卢瑟福和波尔的原子模型的关键内容,进行比较。

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主要认为电荷与质量是非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

波尔的原子理论将量子化引入原子模型,认为电子的轨道和原子的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但仍保留了经典轨道概念。

 

例2: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