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75034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ppt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考点展示,1文化市场自发性与传媒商业性的影响。

2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3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知识概览,重点理论一个比较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一个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两个要求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两种现象文化生活的“喜”与“忧”三个概念大众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考点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1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1)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根本原因),

(2)文化生活中的可喜变化和存在的令人忧虑的现象,特别提示:

对于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既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同时还要明确其对文化生活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

-双重影响文化市场出现的不良现象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的结果。

但不能将它们看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问题的出现不在于是否发展市场经济,而在于市场主体的行为不规范和有关部门对文化市场监管调控力度不够。

大众传媒无所谓好和坏、对和错,关键是看我们怎么运用这些传媒工具。

我们用得好,它就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用得不好,它就发挥消极的作用。

措施:

A.政府:

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B.传媒及其从业人员:

要用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加强行业自律,增强社会责任感。

C.个人:

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2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1)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内涵:

面向广大人民(指的是这种文化的方向性问题),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指的是这种文化的性质问题),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指的是这种文化的形式问题),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是什么)

(2)原因: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要求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基本要求形式:

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内容: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特别提示:

明确几对概念1.“人民大众需要”和“人民大众真正需要”“人民大众需要”和“人民大众真正需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文化。

“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是能够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而“人民大众需要”的文化则包含性质各异的文化,比如封建迷信等思想,仍然大有市场,但封建迷信思想绝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2.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与通常意义上的大众文化通常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是就文化传播的广泛性而言的,并没有界定文化的性质和内容。

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强调两个方面:

一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二是文化的内容必须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不能是庸俗的、低级趣味的。

命题点1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与应对措施近年来,我国的传媒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传播中,存在着严重的低俗化倾向,主要表现为过多地渲染权力场中的尔虞我诈,宣扬“皇权”意识和“奴才”意识等。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A.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多样文化载体B.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C.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D.提倡大众文化的多样性,传媒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低俗化倾向,这种令人忧虑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导致的,故C项应选。

A、B、D三项都不是文化低俗现象的原因。

命题点1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与应对措施典例1(2013年江苏卷)2013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这说明()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文化演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化演出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A.B.C.D.,文化演出市场追求豪华演出效果、高票价盛行不利于文化惠民,这说明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

命题点2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2013年天津卷)“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首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

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翻唱此歌,诠释经典,再次让人如痴如醉。

由此可见,文艺表演应该()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A.B.C.D.,作为组合式选择题,本题可以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

如果文艺表演一味地满足市场需求,可能会带来拜金主义、低级媚俗等令人忧虑的现象,所以容易排除。

文化发展应该坚持贴近群众、倡导多样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均符合题意。

考点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1.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文化生活的双重性表现:

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展了文化视野,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然而,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对策: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2)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是什么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比较,为什么我国依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A.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原因)B.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外部原因)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内部、现实原因),怎么办弘扬主旋律A.是什么:

主旋律是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B.为什么:

a.必要性:

各种思想文化有吸收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在这种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弘扬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这样有利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

b.重要性导向和示范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C.怎么办:

如何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选择健康有益、先进的文化

(1)文化生产者: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生产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先进文化产品。

(2)文化消费者: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选择健康有益先进的文化。

(3)文化管理部门: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命题点1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面对复杂的文化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分析。

下列现象属于腐朽文化的是()“游戏人生”“今朝有酒今朝醉”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宣传暴力色情的文化讲排场、挥霍性消费婚事要大操大办“法轮功”邪教A.B.C.D.,考查对腐朽文化表现的认识。

属于落后文化;属于腐朽文化。

命题点1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清明节这一天还存在着为死去的亲人大量焚烧纸钱、纸别墅、纸汽车等冥品的行为。

对这种行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A.这是落后文化的表现形式,应该予以改造或剔除B.这是腐朽文化的表现形式,应该坚决抵制和依法取缔C.这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孝道的体现,应该予以发扬D.这是传统习俗,对于这种人之常情应该顺其自然,这种行为是带有迷信色彩的文化的表现,属于落后文化,在这里是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应该以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

故应选A项。

命题点2弘扬主旋律典例4(2011江苏卷)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委等部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

一股“信念”与“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

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B.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C.培养爱国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D.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重庆市教育工委向全市学校下发“红色光碟”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据此判断,只有A符合题意。

B、C、D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考点展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含义及表现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知识概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点理论一条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两个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路径),1、历史证实的结论:

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谁能担负民族复兴的使命?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4、实现文化强国梦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1、含义:

在当代中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意义: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梦。

指导思想,注意: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本质和核心,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什么即决定因素。

(见教材P97):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党的视角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历史视角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国内视角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现实视角,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视点一:

这是一条建设先进文化之路。

视点二:

这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视点四:

这是一条以人为本之路。

视点三:

这是一条强基固本之路。

视点五:

这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要求?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根本方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工作方针: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体:

人民群众,核心、本质:

社会主义文化,原则: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一思想、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两效益、一主体,1、是什么: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2、为什么(原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3、怎么做:

(要求):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吧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4、(关键):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总结: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理解文化自觉:

主要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自身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及表现,

(1)含义:

理解文化自信: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时代精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生活实践泉),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民族文化的根基)的坚定信念。

(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及表现,

(2)表现:

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2、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2)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A.B.C.D.,A,2、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间的关系,描述最准确的是()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B.路径和目标的关系C.目标和路径的关系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B,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

为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ABCD,D,想抽就抽,想拉就拉,想睡就睡,想扔就扔,思考:

上述漫画材料对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对个人: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践行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必要性,对社会: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

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2)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

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考点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示:

当前形势下,必须着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培养四有公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地位/作用: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对经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措施:

A.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B.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C.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反对迷信和伪科学;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2)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1)地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求: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三)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2、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3、青少年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发展科学事业:

(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1、发展教育:

(一)根本目标:

培育“四有”公民,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必要性),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根本目标),文化建设的目标,文化建设的内容,文化建设的主体,“希望工程”,“送温暖”,“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体,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立足实践,依靠群众,吸取长处,发扬优秀传统,共同参与。

材料二:

山东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2013年作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攻坚”,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姓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生产的“提升年”,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同时,还围绕“山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

发展文化事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依靠群众,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力开展群众性活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材料三:

山东省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分析和把握山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省文化场馆建设;划拨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打造一批具有山东特色、齐鲁风格的文化品牌;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成果。

(2)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三中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

立足实践,吸取长处,发扬优秀传统,共同参与。

依靠群众,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地方风格、地方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2)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地方风格、地方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主要内容。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拨款建三馆供免费使用。

大力开展群众性活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4)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开展道德领域的专项治理,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立足实践,依靠群众,吸取长处,发扬优秀传统,共同参与。

分析和把握山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成果。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考点展示,1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知识概览,思想道德建设,地位及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重点理论一个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一)思想道德建设【为什么】1、必要性从思想道德自身的属性上讲:

人们心中的道德典范,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

道德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时代性),考点三、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2、重要性(地位、作用和意义)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培养“四有”公民,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促进全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1)是什么:

内容,灵魂:

主题:

精髓:

基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机统一的整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么办:

要求,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1)为什么,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2)怎么办,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如何,思想道德建设,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1.继承中华民族美德、优秀革命传统等宝贵资源,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4.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考点四、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

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省、自律等方式,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同等重要,对一个人而言都不可缺少)

(2)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只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才起促进作用)(3)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相互冲突的。

(虽然性质不同,但并不冲突,而是相互促进的)(4)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并不是同步的,也不可相互替代。

1.为什么:

(1)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