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5099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x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

湖南省衡阳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8题;共30分)

1.(2分)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肿胀(zhàng)       嗥鸣(háo)        炽痛(chì)    亘古(gèng)

B.叮嘱(zhǔ)           狭隘(ài)           宰割(zǎi)   歉疚(jiū)

C.骊歌(lí)               默契(qiè)         磐石(pán)  管辖(xiá)

D.花圃(pǔ)            污秽(suì)             哺育(pǔ)    田垄(lǒng)

2.(2分)(2018·张家界)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     坦荡如抵      崭露头脚     弄巧成拙    

B.讳疾忌医     义愤填膺      贻笑大方     心有余悸    

C.契而不舍     假山池沼      妇儒皆知     晴天霹雳    

D.顽皮狡黠     芳草凄凄      潸然泪下     悄怆幽隧    

3.(2分)(2017八上·库伦旗期末)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本来藏在叶子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B.自私者只记得“为己”二字,他们看来,舍己救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不可思议的。

C.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D.国外大面积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4.(2分)(2017八下·青白江期末)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击剑队所到之处,各国朋友频频祝贺,声声慰问。

我们赢得了应有的敬重,我们获得了很多的友谊。

B.《红楼梦》的语言是母语运用的最佳典范,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文字精华,是后世学习语言的最佳范本之一。

C.李清照虽然在诗、文方面都有优秀作品传世,不过她的写作重心以及取得最大成就的领域是词。

D.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7天里吸引了30多万名观众,来自50多个国家的近2000名电影人、200多部电影前来参展。

5.(2分)(2017九上·雅安期中)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无比高贵的大脑,为何不带着希望,登上峰顶,去迎接朝阳呢?

B.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建筑的美感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

C.市政府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设计方案提出了:

“生态化、差异化、功能化”的要求。

D.文学作品,不论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各有各的逻辑结构,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6.(2分)(2016·杭州模拟)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西汉刘向编著的《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这本书塑造了很多智勇双全,善于劝谏的策士,如智勇双全不辱使命的唐雎,深谋远虑,有杰出军事才能的曹刿。

B.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透过英子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琦君的《春酒》回忆了母亲和春酒带给作者的欢乐童年。

两位都是台湾作家。

C.《满井游记》《送东阳马生序》《马说》三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明代袁宏道、明代宋濂、唐代韩愈。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不仅展现了鲁迅先生故乡的民俗民风,还反应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诚挚的怀念。

7.(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弱小的人,我们应该________他们。

②________诗歌,可以让我们唤起丰富的想象,体味自然的诗意和人生的情趣。

③今年5月在萨格勒布举行的第4ī届世乒赛上,我国运动员________,囊括了五项冠军。

A.关爱 观赏 所向无敌    

B.爱护 观赏 不可一世    

C.关爱 欣赏 所向无敌    

D.爱护 欣赏 不可一世    

8.(16分)(2012·扬州)阅读关于“板桥道情”的讨论帖,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楼:

汪曾祺先生在《故里杂记》里,写到民间艺人怀抱渔鼓,手打筒板,唱《板桥道情》“老渔翁,一钓竿……”

二楼:

接着是“靠山崖,傍水漪,扁舟往来无牵绊,沙鸥点点清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刹时波摇金影,猛抬头……”最后四个字忘掉了。

三楼:

这部是最后,这只是十首送情词中的第一首“派霸”,我上传一幅渔翁图给你们看着。

四楼:

多美啊!

谁给这幅画起个有诗意的名字呢?

五楼:

第二首词是“樵夫”,后面还有“头陀”“道人”“书生”“乞丐”等。

六楼:

“头陀”什么人啊?

七楼: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好像都是头陀……

(1)

下文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与樵夫的对话。

接着孙悟空还向樵夫打听什么地方?

他要干什么事?

行者近前作礼道:

“樵哥,闻讯了。

”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礼道:

“长老何往?

”行者道:

“敢问樵哥,这可是翠云山?

”樵子道:

“正是……”

(2)

二楼记不清的那一句,与“一霎时波摇金影”是对偶诗句,请在下面空格内补写四个字,使该句与上句构成对偶。

蓦抬头________

(3)

下文划线的句子是解说“扬州道情”的。

请问运用了哪种说法?

有什么作用?

道情脱离原先的宗教色彩而回归市井后,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流行。

扬州道情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许多文人也为道情作词,最著名的就是郑板桥所作的道情词,即板桥道情。

(4)

根据示例,从“渔翁”唱词中选一句词作为渔翁图的名字,写一则回复四楼的帖子。

【示例】我选“高歌一曲斜阳晚”这句唱词作为渔翁图的名字。

你看,忙碌了一天的渔翁争面对着夕阳的余晖,倾情放歌吧。

这种画面与“高歌一曲斜阳晚”所创造的意境相符;词和画都流露了豁达、乐观的情怀。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9分)

9.(6分)根据提示填写出课文内容或相关名句。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 。

②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 。

③________ ,桑榆非晚。

④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

⑤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⑥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________ 。

10.(8分)(2017八上·溧水月考)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表明诗人轻车简从,奉命出征的句子是________。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凉州时所作。

B.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尾两联叙事,中间写景,整首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C.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D.王维作为唐朝山水诗人,借助这首诗把边塞奇特、壮丽、别致的风光描绘的淋漓尽致。

(3)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11.(35分)名著阅读。

便劈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听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

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

“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

身高八尺,腰阔十围。

穿一领皂布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1)

上文选自     ,是我国第一部   小说,作者是       ,    (朝代)人。

(2)

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             ,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            的人(性格特点)。

(3)

上文是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一节的故事叫做                      (用简要的语句概括)。

(4)

与“宋江怒杀阎婆惜”直接相关的故事是       

(5)

梁山泊一百单八将聚齐之后,在山顶上树立起了一面杏黄旗,上书"_______"四个大字,它实际上代表了这次农民起义的口号。

(6)

小林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答题活动时,向你电话求助,让你为他介绍《水浒传》中的一段故事。

请把你讲的内容写在下面并说说你讲这个故事的理由。

(50个字以内)

(7)

请为《水浒传》写阅读心语。

(50个字以内)

12.(10分)(2017七上·灌南期末)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识到。

光明中学七年级某班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

(2)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一段话劝说你的妈妈。

(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字数不超过100字)

三、阅读理解题(共3题;共55分)

13.(20分)(2017九上·深圳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所谓祸福其实取决于你的处理方式

①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荀子·解蔽》

②荀子在这句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般人的通病。

患,原指疾病、毛病,这里泛指人的通病。

蔽则是蔽塞之意,这里指认识上的局限。

一曲,便是局部,片面。

暗,现在是指光线暗淡,也可以引申为不清楚,不明白。

这一句话出自《荀子·解蔽》,《荀子》中的这一篇主要告诉我们的是“蔽”,也就是主观武断、片面认识的坏处,以及如何解决这样的局限。

这一句经典就是这一篇的第一句话,总起叙述了片面地看待问题而不全面思考的问题,可以说是人的通病。

大凡人的通病,就在于局限于片面的认识,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

凡事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所以,我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

以自然界的景观物事为例,玫瑰虽然带刺却美丽,桂花虽然瘦小却芬芳,兰花虽然处于幽谷看似寂寞却洁净……

③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缺点,当然也不能只看到优点。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是正面的例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反面的例子。

大家所熟知的盲人摸象的故事便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具体体现。

盲人摸到大象的一部分,便以为这是大象全部的样子了。

“盲人摸象”的故事当然只是一个寓言隐喻,而大多数人虽然并非盲人,却依旧只能看到最显然的一面,而不懂得换一个角度,或者跳出局限去看问题。

我们只有全面看待事物,才能坦然面对每次的挑战。

④那么如何做才能够避免这种“人之患”呢?

⑤《荀子·仲尼》曰:

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

⑥荀子以福祸之事为例,说明处事的不同方法,“福事至”与“祸事至”的解决方法在这一句话中看起来只有一个字的差别,却蕴含了需要全面、分情况看待问题的哲理。

和为妥当,理则是治,对待之意。

也就是说,好事到来时应该妥当稳重地对待,坏事到来时应当冷静沉着地处理。

⑦太史公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公元前519年,吴国与楚国曾经因为争夺边界地区的桑田,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

事情的起因其实非常小,小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当时,楚国吴国分别有两个少女在两国边界的区域中采桑叶,就一棵桑树的归属问题发生了口角,吴国女子可能更加厉害,欺侮了楚国女子,于是楚国女子的族人们听说后火冒三丈,纠集起来不由分说便到楚国边界争斗,几乎将吴国女子的家人灭了族。

这还不够,这件事情又有边境小城传到了两国诸侯王处,吴王得到消息后勃然大怒,决定立即对楚宣战,并一举攻取了楚国的两座城池。

⑧这便是吴楚之间因一件小事引发战争的故事,可见不冷静处理祸事,可能会酿成怎样的悲剧!

现代社会其实也不乏这样的现象,悲剧的发生竟常有相似的轨迹:

琐事起争执,一方或双方咽不下这口气而酿成惨剧。

如果两国边界女子的族人看到争斗和冲突能够“静而理”,如果现代社会中人们能够冷静谈判,沟通解决,又怎么会导致如此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呢?

⑨因此,好事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好而大肆庆祝不顾后果,坏事降临的时候,更不应该只看到它的祸害而惶恐,而应该冷静地去处理它。

所谓祸福,实际上取决于人们的处理方法,如若处理得当,祸事可能会消灭于无形之中,甚而会转化为一桩好事;但是,如若盲目行事,处理不当,本来好好的一件事,恐怕也要转化为祸事了。

因此,遇事一定不可操之过急,鲁莽行事,否则便可能害人害己,后患无穷。

切记,“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要保持头脑的清醒,稳妥、冷静处理。

(文 陈娅妮  腾讯儒学 2017-10-1611:

04)

(1)请用荀子的话回答“一般人的通病”,并解释荀子的话。

(2)请指出第④段“那么如何做才能够避免这种“人之患”呢?

”在文中的作用。

(3)文章第⑦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4)写出本文中心论点给你的启示。

14.(20分)阅读《为“小人物”的杰出喝彩》一文,回答1-4题。

为“小人物”的杰出喝彩

①一提到杰出,很多人想到的是政治领袖、商业精英、科学巨匠等“明星级”人物。

他们确实是令人仰慕、值得学习的杰出人士。

可是今天,有另外一种“杰出”悄然走红,赢得社会各界的褒奖和追捧。

“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他们的职业很普通,岗位也很平凡,但在紧要关头展现出的美好品格,让道德的光芒闪耀苍穹——“小人物”的杰出同样令人动容。

②由此想到南京大学110周年庆典上引人注目的场景,那就是给“十大杰出校友”颁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获颁“杰出校友”称号的有好几位是来自基层的“小人物”。

比如王同歌,这个扎根于灌云县燕尾港默默奉献了32年的基层天气预报员就榜上有名。

南大公布的“杰出校友”首条评选标准就是“长期在基层一线尤其是在艰苦地区默默奉献,淡泊名利,在平凡岗位作出不平凡贡献的校友”。

仔细品味南大眼中的杰出,让人感慨良多。

③通往杰出的道路不止一条。

很多事物看似平淡不起眼,却不可或缺。

一根房梁,结实到极致;一个士兵,坚守住岗位。

这何尝不是杰出?

雷锋一生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事情,只是坚持把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好,成为道德的楷模。

南丁格尔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护士,她把满腔热血都付予平凡的护理事业,成就了“提灯女神”,受到万人敬仰。

④人人都有向往杰出之心,但当社会的聚光灯集中到权势、金钱等浮华的符号上时,杰出的价值标准就容易被误读,追求杰出的路径就容易跑偏。

在“官本位”、“向钱看”观念影响下,一些人习惯于以“大官”、“大款”来论英雄、排座次、论成就,仿佛官当不到一定级别称不上杰出,财富达不到一定数量算不得杰出。

在他们眼里,官位和金钱成了衡量杰出的标准。

还有人热衷于入选各种《名人录》、《名人大全》,甚至不惜花钱买学位、买榜单。

凡此种种,都是对杰出的认知出了偏差,被名和利扰乱了心智。

照此下去,不但成不了杰出人物,反而可能跌跟头、走错路。

⑤平凡孕育杰出,杰出来自平凡。

无数事实亦证明,杰出不一定要成为大人物、名人、超人,只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小人物也完全能够杰出。

那些在基层一线、平凡岗位做出不凡业绩的人,同样是可亲、可敬又可学的杰出人物。

⑥让我们为普通人的杰出喝彩!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第2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请用简洁的语言为第3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4)

请简述③-⑥段的论证思路。

   

15.(15分)(2011·十堰)阅读《醉翁亭记》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________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___

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选出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C.选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4)《醉翁亭记》除写了山水之乐外,还写到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

四、作文(共1题;共5分)

16.(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初三的孩子们,初三这条人生之路,也许是康庄大道,也许是崎岖小路。

但因为有信念指引,你就不会迷茫;因为有亲人朋友等的陪伴,你就不会孤独。

人在旅途,我们必须要风雨兼程。

请以“走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可以写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和明白的道理;②文体记叙文;③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8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8-2、

8-3、

8-4、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9分)

9-1、

10-1、

10-2、

10-3、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2-1、

12-2、

三、阅读理解题(共3题;共55分)

13-1、

13-2、

13-3、

13-4、

14-1、

14-2、

14-3、

14-4、

15-1、

15-2、

15-3、

15-4、

四、作文(共1题;共5分)

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