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5275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docx

安徽蚌埠铁中高三第一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学习文档

蚌埠铁中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高三生物试卷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考试时间:

90分钟试卷分值:

100分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第I卷(选择题)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一、单选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2.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3.雾霾天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雾霾中的PM2.5进入人体后,肺部的吞噬细胞可以对其部分颗粒进行吞噬,同时PM2.5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M2.5进入吞噬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B.吞噬细胞内因不含水解PM2.5的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C.PM2.5只有突破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后才能被吞噬细胞吞噬

D.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能与PM2.5特异性结合

4.下列关于教材实验中,细胞的完整性未遭到破坏的是()

①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提取细胞膜的实验

②利用口腔上皮细胞观察线粒体的实验

③利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

④低温诱导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B.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C.图甲物质由膜外运输到膜内一定消耗氧气

D.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6.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或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和ADP都是含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都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形成

B.DNA、RNA分子中都可能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C.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神经递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都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成份

D.效应器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由神经元及肌肉细胞共同构成

7.为了研究外界因素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

①组(20℃)、②组(40℃)和③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髙的是②组

B.在t1之前,如果①组温度提髙10℃,则反应速度会加快

C.在t2时,向③组增加2倍量的底物,则t3时产物总量增加

D.该实验说明温度可以影响酶的催化效率

8.在真核细胞的代谢活动中,都会产出[H](还原性氢),下列有关[H]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中产生的[H]将转移到线粒体内膜上并最终被消耗

B.真核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生的[H]将在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被消耗

C.光合作用中产生的[H]将从类囊体薄膜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中为CO2的固定供氢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都能产生[H],但两者的化学本质不同

9.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由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

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10.下列有关颤藻和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的细胞都能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并产生[H]和ATP

B.二者的细胞在分裂时,都会发生染色质和染色体的转化

C.二者的细胞中,光合色素都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D.二者的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主要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11.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

A.横坐标是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1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糖类可与蛋白质结合,不与脂质结合

B.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中,高尔基体数量增多

C.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与细胞核通过胞间连丝实现信息交流

D.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周期性变化的结构有染色体和中心体

13.如表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

实验编号

实验名称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①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

不能观察到位于两个细胞之间的脂肪滴

实验②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蚕豆叶下表皮细胞和蛙间皮细胞均能观察

到细胞核和核糖体

实验③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某一时刻观察发现不同细胞

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实验④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分生区中多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14.某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的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培养蚕豆,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已知蚕豆细胞一个有丝分裂周期是20小时.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情况绘制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对此结果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B.大量利用“U”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RNA的合成

C.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大量合成转运RNA

D.大量利用“T”和“U”的时期,细胞正处于分裂间期

15.下列有关细胞癌变和衰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B.癌变细胞其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变化

C.新陈代谢缓慢和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D.衰老的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16.科学家发现,细胞可以转化成一种侵入性、液体状的状态,以随时在身体的狭窄通道内移动。

这种转化是由化学信号——溶血磷脂酸(LPA,一种磷脂)触发的。

目前,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通过阻断LPA信号,停止胚胎细胞的运动,而这一类似机制或许能在癌细胞侵袭过程中发挥抑制作用。

下列有关癌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是因为相关基因发生了重组

B.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

C.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比较旺盛

D.溶血磷脂酸进出癌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17.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身和黑身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长翅灰身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残翅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1/4。

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B.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C.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沐上D.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

18.已知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A.600个B.900个C.1200个D.1800个

19.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

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20.一个双链DNA分子共有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链上(A+T)∶(G+C)=2∶5;构成该DNA分子的氮元素均为14N。

将该DNA分子转移到15N的培养基连续复制3次,则一个DNA分子中的腺嘌呤数,以及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依次为

A.140;2B.200;8C.280;6D.200;6

2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

A.①B.①和②

C.②D.②和③

22.如图是有关真核细胞中某一基因的图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所示过程需要图三中分子的帮助,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B.作用于图一中①和③的酶的种类是相同的

C.图二所示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把图一中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两代,子代DNA中不含有15N的DNA占3/4

23.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物质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噬菌体

细菌

核苷酸

32P标记

31P

氨基酸

32S

35S标记

A.子代噬菌体DNA分子中一定含有31P

B.子代噬菌体DNA分子中可能含有32P

C.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分子中一定含有32S

D.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分子中一定含有35S

24.研究人员将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5NH4C1培养液中,培养24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

将DNA热变性处理,即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管中出现的两种条带分别对应下图中的两个峰,则大肠杆菌的细胞周期为()

A.4hB.6hC.8hD.12h

25.豌豆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豌豆甲自交后代全部为灰种皮黄子叶,豌豆乙自交后代全部为白种皮绿子叶.现将甲花粉授到乙柱头上,受精后所得到的种子()

A.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黄色

B.种皮全呈白色,子叶全呈绿色

C.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绿色

D.种皮全呈灰色,子叶全呈黄色

26.某同学对格里菲思的实验进行了改良,将R型菌、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菌的混合物分别接种到甲、乙、丙、丁四组相同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培养前在甲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得到的菌落类型与丁不同

B.甲、乙两组作为丁组的对照组,丙组培养基无菌落产生,可以不必设置

C.丁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了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S型菌的DNA

D.该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条件、以及培养时间等

27.在一对等位基因中,一定相同的是(  )

A.氢键数目B.碱基数目

C.遗传信息D.基本骨架

28.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b表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或常染色体显性,但最不可能是伴X显性

B.若Ⅰ1为纯合子,则Ⅲ1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2

C.若Ⅱ4不含该遗传病的正常基因,则Ⅲ4的基因型为bb或XBXb

D.若需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则需要对患病家族进行调查统计

29.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

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

30.某遗传病由单基因控制,正常夫妻双方的父母都正常,但是他们都各有一个患该病的妹妹。

现在国家政策鼓励生二胎,请你为他们测算风险值,以下测算中计算错误的是()

A.如果他们首胎异卵双生获得双胞胎,则有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9

B.如果他们首胎生出同卵双胞胎,则两个孩子都患病的概率是1/9

C.如果他们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那么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是1/8

D.如果他们已经生了一个患病孩子,那么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4分,第3题16分,共40分)

31.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___________。

(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_____。

(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

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_________(填“O2”或“CO2”)不足。

32.孟德尔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并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因为豌豆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①______;②____。

(2)豌豆的花色和花的位置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自交获得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

白花顶生:

红花腋生:

白花腋生=9:

3:

3:

1。

由此可以看出,豌豆的花色和花的位置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将红花腋生与白花顶生豌豆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花顶生:

红花顶生:

白花腋生:

红花腋生=15:

9:

5:

3,则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若对上述F1植株进行测交,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

红花腋生:

白花顶生:

白花腋生=_____________。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33.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图甲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阶段(填标号)。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图乙中的__________时期(填标号)。

(4)图乙中④到⑤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________(填数字标号)阶段。

(5)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图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

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________(填写①、②或③);细胞Ⅳ的基因型是________。

蚌埠铁中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高三生物试卷

1.单项选择题(共2*30==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2.非选择题(共40分)

31.(每空2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32.(每空2分,共1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每空2分,共16分)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