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5482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docx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

感恩节的采访问题

篇一:

怎样进行感恩教育访谈

2.3-9.2一线访谈(发言稿)

主持人(熊鑫):

各位好,很高兴今天能和各位坐在

一起展开我们的座谈会,今天座谈会的老师有湖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的张正中博士,以及湖南广益实验中学的老师们,胡慧海老师,邓子峻老师,谢晓娟老师,我是今天座谈会的主持人,湖南广益实验中学熊鑫老师,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教育当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感恩教育。

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代“二十四孝”、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古训流传至今。

由此可见感恩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但是现在的青少年却是日益的冷漠,那面对这样的局势,在教育上加强感恩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什么是感恩教育呢?

这个问题,我想请我们经验丰富的胡老师为我们来解答。

胡慧海:

好的。

感恩二字从字面上来是这样的,就是乐于把得到的好处、感激呈现出来,然后回报于他人。

那么陶志琼博士提出这样的观点:

他认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的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施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一种人文教育。

那么我个人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教育的规律,使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培养感恩的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之内知恩图报这样一系列的活动过程。

具体通俗一点说,就是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感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一种道德教育,和一种以人性唤醒人性的人性教育。

主持人(熊鑫):

胡老师的发言是非常的精彩,让我们对于感恩教育也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并且能够体会出在教育中感恩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于德育工作,让学生能够常怀一颗感恩之心,那不知道其他老师对于这个问题还有什么见解呢?

邓子峻:

我认为从狭义来讲,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但是从广义来讲,感恩应是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给予我们的一切恩惠和方便表示由衷的认可和真诚的回报。

主持人(熊鑫):

是的,这就是我们所定义的感恩教育,有人曾经这样比喻过感恩,他说感恩是鞋,穿上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

然而可惜的是,在现在许多的中学生都是赤脚走在他们的人生路上,那想必各位老师在工作中呢都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现象,接着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中学生不知感恩的具体表现,不如谢老师您先来说一说。

谢晓娟:

我觉得现在不少小孩重物质好攀比讲名牌不懂得珍惜,这其一。

其二呢,不知道分担与付出,像周末放学回家的时候,我常常可以在校园当中看到这样的情景,母亲背着书包拖着行李缓缓的走在后面,小孩呢,轻快的脚步走在前面,跟同学嬉戏打闹,对于母亲的负重视而不见,这些,都是不知感恩的具体表现。

胡慧海:

嗯,我认为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说,很多孩子认为长辈或者父母啊,对自己的爱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懂得尊重和珍惜父母的这种关爱。

邓子峻:

现在很多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也不知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只知索取不知奉献,我想这些都是不懂感恩的一些行为表现。

主持人(熊鑫):

嗯,那么从这些表现可以看得出来,的确有不少不知感恩的学生存在,那不知我们的张博士见到过哪些这样的一些事例呢?

张博士:

我们生活在中小学的校园,每天都和中小学生在一起,这些孩子处在一种养尊处优的境地,受恩的机会是很多的,但是在受恩的过程中他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一种必然的获得,对老师对家长对朋友的一些恩惠他就很麻木,情感很淡漠,其实我们也在思考这些孩子为什么在受恩的过程中为什么不能够有一种回馈,一种感恩的一种意识,一种行为或者养成一种习惯,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主持人(熊鑫):

那我们张博士呢,不仅说到了一种表现,还提到了一个我们正在思索的问题,那就是造成这种不知感恩现象的原因有哪一些,我想应该是多方面的吧,那么老师们就这个来发表一下看法。

谢晓娟:

我觉得就像刚刚张博士讲到的,应该说家庭有着很大的影响,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是家庭的中心,家中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里五六个大人就围着这一个小孩打转,就想给他提供最好的,要什么给什么,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丢了,久而久之,父母过度的溺爱让他们对于这种爱就已经麻木了,他们眼里就只有了自己,没有了别人,唯我独尊。

主持人(熊鑫):

那这是家庭方面的,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看法。

胡慧海:

嗯,那关于家庭方面的原因,刚刚谢老师讲了一些方面,我非常的认同,之外呢,我还有一些想法,就是说,现在很多家庭过分的重视孩子的智育的教育,而忽视了他们德育教育,我认识这样的一位朋友,家长朋友,他们家的口头禅就是说,只要你考好了,什么事情都可以不做。

这个孩子也非常的争气,他的成绩在不断的进步,这个妈妈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每天都做好可口的饭菜,帮孩子打扫卫生,另外还有一个必做的功课,就是每天晚上都会为孩子整理好书包,带好第二天上学需要的物品,就是准备好牛奶水果。

之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都要在家里面带一壶水到学校去饮用。

有一天妈妈忘记了给孩子带水,结果孩子出门发现了,退回家里以后,狠狠的对妈妈说:

“就是你,害的我快要迟到了。

”那么类似的情况发生了几次之后,这位母亲就有所警觉了,其实像这样的类似的事例,我想很多家庭可能也都出现过。

长辈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该做的都做了,但是一旦有些事情没做好,得到的是孩子对他的一些抱怨,甚至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向了父母……

主持人(熊鑫):

嗯,那么这两位老师所说到的呢,就是家庭方面所产生的一些影响,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对于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啊,是有非常重要影响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社会也是一个宏观方面的因素,比如说现在的这种社会风气之下,一些腐败之风以及这种攀比各方面的因素,使得学生有一种消极的影响,失去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这也应该会对他们感恩意识的形成产生一个负面的影响吧。

邓子峻:

嗯,我很认同我们主持人熊鑫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和看法,从社会这个角度,我还有另外一种观点,我认为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意识更加强调的是权利与义务关系,更加强调的是契约关系,而忽视了以亲情以血缘为基础的实体性关系,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感恩意识。

主持人(熊鑫):

嗯,对,这是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那我们讲感恩教育,必然存在一个学校方面的因素,不知道我们的张博士有怎样的看法,在学校方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张博士:

嗯,学生他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生活在家庭当中,但他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所以社会是一个大的熔炉,家庭的是一个感恩教育的阵地,但是学校是一个主阵地。

作为教育者,老师他怎样引导学生去接受这种感恩教育,应该是责无旁贷的,怎样对学生进行感恩的教育呢?

我觉得这个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一种展开,当然我们可能还是要立足于课堂,通过课堂通过我们的教学当中的一些东西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其实我们的各个学科当中都不缺乏这种感恩教育的素材,语文课文当中有很多都是很感人的很好的一些课文,《母亲》《大洋河的保姆》,包括音乐课堂上也有一些很好的素材,有首歌叫《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歌我是听过很多遍,听上去很感人,歌词也很感人,包括其他的一些历史啊,地理的一些课堂当中都有进行感恩教育的一些素材,如何引导学生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这种感恩的关系。

所以说,除了课堂教学以外,班主任老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感恩教育的活动,一些主题班会,校级的活动啊,包括节假日的时候,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引导学生去践行这种感恩的活动,在这种日常的生活当中,让学生一步步的来领悟、体验,最后达到一种实践,总之呢,就是班主任老师,应该是这种学校教育当中的主力军,学校教育是这个感恩教育的主要推行者。

主持人(熊鑫):

嗯,那也就是说,在这个感恩教育上呢,现在有一些学校的力度还不够,没有去很好的挖掘我们刚刚所说到的这样的一些素材,从刚才我们这个讨论的结果可以看得出来,不仅仅是家庭、社会,并且呢,学校对于学生这种感恩意识的形成也是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的。

再加上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这种中学生,他处于一个青少年阶段,身心发展迥异,非常的个性化这样的一个特点,所以感恩教育开展起来呢,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的选择是迎难而上。

这就会讲到我们为什么要开展感恩教育,它的这样一个重要性了。

邓子峻:

呃,我想这是我们的传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我们的儒家文化,讲求忠孝节义,以及由此所衍出的感恩思想,一直是古代传统社会赖以维系的一个重要基础,比如说我们在家庭领域的这样一个孝道,在政治领域的忠君,甚至从汉代的察举孝廉制度,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对于古人而言,感恩,他们是把它作为一种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而在传统文化中呢,也记载着不计其数的感恩故事,从最早期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这样的记载,所以我想对于古人而言,感恩是一种情感,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比如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君子也。

忘恩负义,以怨报德,此小人也。

”所以我觉得在新时代,我们呢,对于感恩,依然是我们应该继承并超越的一种优秀文化,感恩应该被继续发扬光大。

主持人(熊鑫):

那其实不止是中国的传统社会啊,在外国呢也存在着很多这样关于感恩的名人名言,我记得尼采曾经说过,感恩是一个人灵魂上的健康,一个人只有灵魂健康了,他才能够生活的快乐自在。

所以我们生活当中常常见到这样的一些人,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琐

事有所抱怨,那么他们不快乐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道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生活,不会去感恩生命的难能可贵,不会去感恩这个世界的美好,相反的,你拥有一颗感恩之心,那么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你会去坦然接受一切你无法逆转的事情,所以从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上来讲呢,感恩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是我的一点观点,不知道胡老师您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胡慧海:

我想从这个大的环境来讲吧。

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懂得感恩,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有的人常常埋怨在当今的社会那种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的行为日渐稀少,这就与我们缺乏感恩教育不无关系,假设我们每个人都会把来自于他人的帮助视之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淡漠,那么反过来,就是说你一个人只有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甚至是对大自然常怀有一种感恩的心,并把这种心付之于感恩的一种行为,那么我们才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家人关系、同事关系,爱护好大自然,共同建设好这样一个和谐大家庭。

谢晓娟:

我觉得刚刚胡老师是从大范围来讲,从长远来讲呢,这也是一个国家的需要一个民族的需要,我们都知道北宋的范仲淹就曾经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明清的思想家顾炎武也曾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打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看到精忠报国的岳飞,可以看到振兴中华的孙中山,看到爱国赤诚心的张学良,看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恩来。

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有责任心,才会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一切,他的人生因而更加精彩。

心怀感恩是祖国的需要,民族的需要,未来的需要。

主持人(熊鑫):

嗯,那么刚刚老师们的发言都相当的精彩啊。

让我想起我看到过的卢梭所说的一句话,他说:

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感恩它就像污水中那能沉淀渣滓的明矾,可以沉淀人们心中许多的浮躁、不安,沉淀那一些不满与不幸。

所以,让孩子们学会感恩,我想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愿,不知道各位老师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有哪一些好的方法可以相互借鉴呢?

谢晓娟:

我觉得对中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切忌讲大道理,那么自然而然的,这样就会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我们可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从意识层面上首先来影响学生。

比如说给学生讲他们喜欢听的感恩的故事,韩信报恩,农夫和蛇,退避三舍等等;观看以感恩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每一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背起爸爸上学》,《唐山大地震》等等,欣赏以感恩为主题的音乐作品,这一点,像我们刚刚张博士也讲到了。

在音乐课堂当中,《感恩的心》,《爱的奉献》等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我很认同张博士的观点,在我们的主阵地——课堂当中,把感恩教育落实到位,比如说我自己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讲课文的时候,朱自清的《背影》,体味那种深沉而厚重的父爱,冰心的《荷叶母亲》,感受那种温婉细腻的母爱,鲁迅的《藤野先生》,让学生去体悟那种真挚的师生情谊,等等等等……让学生能更好的有一颗知恩于心的这样一种体验。

最后呢,我觉得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相信其他老师肯定还有更好的方法值得借鉴。

邓子峻:

我紧接着谢老师的思路讲一讲,呃,对于感恩教育,我觉得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我想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教育学生把我们的感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比如说我们可

以以节日为契机,以活动为载体,广泛的组织开展各类感恩活动,母亲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写感恩信,寄感恩贺卡,国庆节,我们可以感恩祖国,感恩社会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和谐安定的环境,清明节我们也可以用于感念先祖的旧恩。

我想感恩是一种能力,既然是能力,能力就可以训练,能力需要培养,所以在日常的德育工作当中,我也会经常采取以下的一些德育方式,比如说我从礼拜一就要求学生每一天上学都带着一个鸡蛋,不能够弄破,不能够摔碎,那么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体会母亲无私的爱,我相信这种通过实际训练得到的经验往往更好于空洞的说教。

主持人(熊鑫):

嗯,那么刚刚谢老师和邓老师所讲到的这两个方面,我想其实可以划分为开展感恩教育的一个层次,比如说像谢老师所说的一些文艺作品的学习,我觉得应该是它的第一个层次,知恩于心,从这些作品当中你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知道别人对你的一切付出都不是天经地义不是理所当然的,你要对于父母的抚养老师的帮助朋友的帮助都有一颗感恩之心,这是第一个层次。

那邓老师你所讲到的这样一些节日活动,我觉得可以称为是第二个层次,就是感恩于情,从活动当中以情来感人,引发学生的一些共鸣,并且呢,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走入第三个层次,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恩于行,用实际行动来将感恩落实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比如说你回家为父母洗一次碗筷,这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看到老师有一些需要学生帮忙的事情的时候呢,你可以赶上去帮一把手,这是对于老师的一种感恩,我想这应该是开展感恩教育遵循的这样三个层次吧。

那不知道胡老师您还有怎样的见解。

胡慧海:

嗯,我们刚刚一起分享了三位老师的这个开展感恩教育的一些方法和经验,那么除了你们讲的之外,我想还想讲一点,就是说,感恩不能是仅仅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这个教育之恩,或者是那些曾经帮助过关爱过自己的人,应该就是说更上一个层次,对于学生进行一些爱国、报效祖国的这样一种感恩,感谢祖国给予我们的呵护和安定的一个生存环境,然后我们应该还要感谢社会,多做一些行善的事情,给社会一些回报,让社会能够更加美好。

之外,我觉得应该感谢大自然也是一个很好的题材,感谢大地,感谢阳光,等等。

然后共同珍惜地球的自然资源,与自然共生息,等等这样一些方面。

张博士:

我这里要补充一点,就是什么呢。

就是感觉到我们今天特别强调感恩教育,但实际上呢,我们现实当中确实是缺乏这种感恩教育,我们在操作过程当中,恐怕就要防止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把这种感恩教育乱用,或者误用,或者是一种作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一种效果,比方说我们为了让学生回报老师的教育之恩呐,让学生下跪,毕业的时候真的有这样的学校,这种做法是一种极端的做法,是对感恩教育的一种亵渎,一种误用,这是在我们的教育过程当中啊,确实还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主持人(熊鑫):

嗯,所以我们就讲到这一个感恩教育应该是一个社会工程,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全力构建的过程当中,应该是要让学生知道知恩图报,去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但是你同时也要学会施恩不望报,你对别人的好不求别人一定要回报你,要做到这样的一个状态。

我希望,我们也能够,社会上的每一个都能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自然。

那我们今天的座谈会就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谢谢我们的张博士。

篇二:

父母访谈录(感恩)

父母访谈

一、访谈问题(要求每个问题都要进行访谈)

1、向父母汇报在校学习情况,征求父母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意见与建议

2、向父母汇报在校期间的财务支出,各项支出(吃饭,娱乐等等)的大概比例并征求父母的看法

3、和父母交流自己对未来就业的想法

4、了解一下父亲或母亲的职业,工作环境,工作内容

5、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每月的花销,支出比例

6、向父母了解他们对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期望,要求

三、访谈记录:

问题一:

向父母汇报在校学习情况,征求父母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意见与建议

记录一:

刚摆脱高中那枯燥的学习生活很想轻松一下,这半年差不多是去熟悉了解这新环境,去接触新人新物,想玩儿,而且想尽可能多的在大学多收获学习以外的知识,于是没有了高中紧张努力的学习,学习成绩也就一般而已,当然没挂科是必须的。

父母希望我能学习再认真些,不能以不挂科为目的要追求更高层次,在英语方面要付出更多努力,争取一定要把英语学好,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打基础。

问题二:

向父母汇报在校期间的财务支出,各项支出(吃饭,娱乐等等)的大概比例并征求父母的看法

记录二:

我一个月消费差不多600元,我比较爱吃零食,大部分花在吃上,买衣服、娱乐、生活用品总共平均每月差不多160元,手机费每月40吧,也就是说吃的方面每月有400多。

我父母说我花钱不算浪费,就是让我以后吃饭多吃主食,零食少吃,而且叮嘱我吃饭时不能以零食为餐。

问题三:

和父母交流自己对未来就业的想法

记录三:

随着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不难才是怪事,"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

我认为就业难是因为能力差不多的人太多了,要想让就业机会乐观些就是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具体将来找什么工作我还没有一个规划,只能到时候看情况而定了,我要能有一个像样的工作只有现在努力去学习知识,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观等方面的知识,争取将来可以多些就业机会、多些可观的优势。

问题四:

了解一下父亲或母亲的职业,工作环境,工作内容

记录四:

父亲是一名小学校长,主管后勤,每天的工作很多而且十分繁杂,学校里大大小小的教学舍别的维护与修缮都要由他来管理,假期也不能好好休息,修缮校舍,补种校院里的树木等事情都是要在学生离校时才能完成的。

越是放假开学时越是繁忙。

问题五:

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每月的花销,支出比例

记录五:

我们家属于标准的工薪阶层,父母每月领取固定的工资,父亲的3000左右,母亲的只有六百,每月的支出主要用于生活的普通消费,基本没有娱乐项目的支出。

母亲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家里的零零碎碎差不多的都是她自己做的。

家中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打得开支项目了,我了解到每月除了给我的生活费外家里尽量的节省开支用于村做我的学费。

问题六:

向父母了解他们对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期望,要求

记录六: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

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

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

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

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

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

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

这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

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集中精力充实自我的成长历程。

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

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大学四年一定要不悔的度过

四、访谈心得

1、访谈的结果与我所了解的情况大有不同。

家里的经济来源与支出我以前从不过问,只知道自己要什么有什么。

通过这次和父母交流我才知道家里的条件没有我想象中的好,而家中的大部分开支一直是用于我的学费和生活费用。

2、访谈结果对个人在校生活的感悟与启发:

通过同父母的交流以及我这一年大学生活的切身体会总结出的如下:

大学生活中的第一主题——学习。

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

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在我经历了三年的高中生活,一次失败的高考以及一年复课的辛酸终于考入大学时,脑子里想的是好好放松从重压下解放出来的自己,然而很快我就明白了,大学仍需努力认真的学习。

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打消了初衷,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

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由于大学的授课已不再像高中时填鸭式那样,而是一节课讲述很多知识,只靠课堂上听讲是完全不够的。

这就要求在课下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须自己钻研并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相关资料。

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再有就是懂得了运用学习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

要想学好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

古话说的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学会“渔”,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换了好多种方法,做什么都勤于思考,遇有不懂的地方能勤于请教。

在学习时,以“独立思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不忘警戒。

随着学习的进步,我不止是学到了公共基础学科知识和很多专业知识,我的心智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能尽快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迅速进入一门新的学科并较好的掌握这门知识,我认为这对于将来的进一步修习或者从事工作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3、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是众所周知的。

竞争自古以来就存在,自然界的法则就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物种在漫漫时光中,在进化过程中,如果无法适应竞争,就会被无情地淘汰,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

而人,就是在无数竞争中站立起来的。

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优秀的人才才能脱颖而出。

没有竞争,不知多少优秀的人才会被埋没!

现在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很激烈,许多优秀的人才就是在竞争中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其实,竞争无时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竞争可以激励我们,让我们向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努力奋斗。

同时有竞争才有进步,有竞争才会有动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潜能。

有了你追我赶的气氛,我们的“弦”就像被上紧了一样,我们便会勇敢地往前冲。

而如果没有竞争,我们就会松懈下来,进步也就无从谈起了。

在学习之路上,正常的、适当的压力和竞争可以促进我的学习和成长。

竞争对我而言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更是一种超越自己的能力体现,它会促使我一步步走向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竞争环境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它是我们将来进入社会的基本前提。

试想,我们如果连这点学习中的竞争压力都承受不了,以后我们怎么立足于这个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呢?

怎么能让自己有所作为呢?

因此,我会以平常心面对学习中的竞争,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永远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4、在父亲眼中我一直是个乖孩子,在这次的交谈中他也从没说过我任何一点不是,但是我自己心里明白我并不是一个好儿子,我任性、自私、不会体谅父母。

曾经父亲一直把我当做他的骄傲,他希望我能好好学习将来长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经常对我说,不是爸爸心狠逼你学习,而是父母的能力有限,这辈子将将就就也就这么过来了,只是不想再看你和我们一样受生活所迫。

其实我知道父母为了给我好的学习环境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金钱,他们努力满足我的一切要求,宁可自己吃些苦也从不让我受一点委屈。

而我是多么残忍,一次次将它们的希望打破,而他们即使心在滴着血,脸上也带着笑容来安慰我。

还记得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夜,父母一夜没睡,我心里也忐忑不安,这已经是我的第二次高考成绩仍然不理想,而为了我复读本不富裕家里已经花了近两万,父母投入了这么多我知道这一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第二天一早父亲和我说,儿子,考得不错比去年有进步,今年可以上个不错的三本。

我当时就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