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5664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黑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所给出的命题正确与否。

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下填涂A,错误的涂B。

1—30题,共30分)

1.如果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不在场,公安机关则不能进行搜查。

()

2.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

()

3.李某因强买强卖、欺行霸市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半年后再次出现同样的行为。

根据《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的规定,可以对其实行劳动教养。

()

4.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侦查机关有权决定解剖,但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

5.一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

但行政拘留合并不超过30日。

()

6.在一起斗殴致伤案件的侦查中,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朱某拘留,但一时难以查清谁是主要凶手,拘留期限届满时公安机关只好对朱某取保候审。

()

7.公安机关的权力又称为公安机关的权限。

()

8.某公司经理钱某涉嫌经济犯罪,由于钱某在当地没有固定的住处,于是办案的公安机关指定其公司租住的宾馆为指定居所,对其监视居住。

()

9.国家赔偿的方式是以返还财产为主,以恢复原状为辅。

()

10.根据《行政监察法》的规定,行政监察机关有权对监察过程中发现的监察对象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侦查。

()

11.某公安局民警李某私开单位警车办私事并发生交通事故,监察机构调查核实后,对该民警作出了降低警衔的处理决定。

()

12.检察机关依法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的审查,属于公安执法外部、事前监督。

()

13.某县县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张某因怀疑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某在干部任用过程中有受贿问题,遂指派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有关人员在李某办公室和住宅秘密安装了监视装置。

()

14.公安机关的职能是由公安机关的艰巨任务决定的。

()

15.党委的政治领导和政府的行政领导,在领导职能上是没有区别的,是一致的。

()

16.公安机关在行使权力过程中使用武器、警械,就其性质来讲与《刑法》所规定的公民正当防卫没有原则区别。

17.负责维护交通设施、交通秩序,进行交通管理、处理交通事故的警察称为交通警察。

()

18.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减轻或不予处罚。

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

19.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一切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人员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

()

20.1931年11月建立的“中央特科”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建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

()

21.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

()

22.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的对象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

()

23.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就是不枉不纵。

()

24.只有人民警察才能履行人民警察义务。

()

25.警徽是人民警察的象征与标志,警歌体现了人民警察的性质、任务和宗旨,在庄严、重要的场合悬挂警徽、奏唱警歌是进行人民警察性质、宗旨教育的良好形式。

()

26.公安机关处理内部关系的基本要求是:

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互相支持,协调一致。

()

27.公安部于2003年1月22日发布的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五条禁令”规定:

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纪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辞退或者开除。

()

28.国家政治保卫局是我国最早的人民政权的保卫机关。

()

29.坚持向科技、教育要警力,要战斗力,把警力的编制、装备水平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以适应打击日益严重的职业化、技能化、智能化刑事犯罪的需要。

()

30.《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中,服务人民的要点是:

热爱人民,甘当公仆,克己奉公,除暴安良。

()\

二、单项选择题(在题干后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项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上填涂相应标号。

31—65题,每题1分,共35分)

31.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监察工作是()的重要内容。

A.公安保卫工作

B.警卫工作

C.特种行业管理工作

D.国内安全保卫工作

32.近代警察制度发端于()。

A.美国

B.德国

C.西欧

D.北美

33.录用人民警察的原则有公开原则、()、择优原则。

A.公正原则、平等原则

B.公平原则、平等原则

C.平等原则、竞争原则

D.公正原则、严格原则

34.阅警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接受检阅为形式,充分展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

A.优良的政治素质、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严明的组织纪律

B.优良的政治素质、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强大的战斗力

C.优良的政治素质、严明的组织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

D.良好的精神风貌、严明的组织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

35.加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始终要把()放在首位。

A.政治建警

B.业务建警

C.科教建警

D.从优建警

36.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提出,当前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点是“四统一”、“五规范”。

其中“四统一”的内容是()。

A.统一考录制度、统一训练标准、统一勤务标准、统一纪律要求

B.统一训练标准、统一勤务标准、统一纪律要求、统一外观标识

C.统一勤务标准、统一纪律要求、统一外观标识、统一考录制度

D.统一纪律要求、统一外观标识、统一考录制度、统一训练标准

37.下列不属于人民警察行政处分的是()。

A.记过

B.开除

C.降低警衔

D.警告

38.人民警察因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还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天的,应当予以辞退。

A.20天

B.30天

C.50天

D.60天

39.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授予警衔范围的是()。

A.公安院校的教师

B.海关缉私警察

C.司法警察

D.国家安全机关的工勤人员

40.盘问检查权属于()。

A.治安行政处置权

B.治安行政处罚权

C.治安监督检查权

D.治安行政强制权

41.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完整地表述了公安工作中()三者的关系。

A.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

B.政府部门、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

C.党的领导、公安机关和群防群治组织

D.公安机关、人民群众和群防群治组织

42.警察是武装性质的维护社会秩序、惩治犯罪、保卫国家安全的国家行政力量,当今世界()。

A.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军队和警察

B.只有较大的国家才有自己的警察

C.只有少数较小的国家,有军队而没有警察

D.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和社会制度如何,有的甚至没有军队,但都有自己的警察

43.清朝政府建立的巡警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质的专职警察机构。

巡警部成立的时间是()。

A.1898年

B.1840年

C.1905年

D.1910年

44.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社会工程中的治安工作社会化,要求所有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自觉承担()。

A.打击犯罪义务

B.守护、巡逻义务

C.治安责任义务

D.技术防范义务

45.对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或调查、处罚或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是()的职责。

A.督察警察

B.公安领导机关

C.检察机关

D.政法委

46.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

A.阶级条件

B.政治条件

C.社会条件

D.经济条件

47.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积极的拥护者、支持者,而且是积极的参与者,是维护社会治安的()。

A.主力军

B.骨干力量

C.辅助力量

D.基本力量

48.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前提是()。

A.快速

B.及时

C.适当

D.依法

49.公安监督主体的性质、地位不同,监督的内容不同,法定的()也就各异。

A.监督效果

B.监督目的

C.监督时限

D.监督程序

50.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

A.3个月

B.3年

C.12个月

D.6个月

51.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各项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事由的是()。

A.对行政处分不服的

B.认为公安机关发布的决定、命令违法的

C.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公安机关不立案侦查的

D.对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不服的

52.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人民警察不服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应由()受理。

A.国家权力机关

B.行政监察机关

C.检察机关

D.上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

53.公安执法监督是()授权的主体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所实施的监督。

A.国家

B.法律

C.行政机关

D.公安机关

54.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案件由()审理,依法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检查机关

D.上一级行政机关

55.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可以构成公安刑事赔偿事由的是()。

A.刑讯逼供造成损害结果的

B.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造成损害结果的

C.违法适用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结果的

D.使用武器、警械造成损害结果的

56.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设督察长,由()担任。

A.同级公安机关领导成员副职

B.同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

C.同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

D.同级国家行政机关特派员

57.为了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公安部专门作出决定在全国公安机关实行

A.警民联系制度

B.公示、公告制度

C.警务公开制度

D.接待群众来访制度

58.取保候审是公检法三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其()的强制措施。

A.不离开住处

B.不离开指定的居所

C.不会见他人

D.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

59.公安机关法制部门是(),在本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负责内部执法监督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指导。

A.公安机关执法监督主管部门

B.公安机关执法监督领导部门

C.公安内部执法监督主管部门

D.公安内部执法监督领导部门

60.拘传的适用对象为()。

A.已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B.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C.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D.所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61.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对应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的方法抓捕归案。

A.拘传

B.拘留

C.逮捕

D.通缉

62.某伤害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认为办案机关委托作出的鉴定结论有错误,可以()。

A.申请复议

B.申请重新鉴定

C.申诉

D.提出上诉

63.某县公安局在对一起杀人案侦查过程中,依法向当地检察院提请逮捕该案犯罪嫌疑人张某。

按规定,该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逮捕后的()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A.3日

B.5日

C.7日

D.15日

64.对拒绝接受教育或不服从管理的被收容教育人员,可以延长收容教育期限,但延长收容教育期限的,实际执行的收容教育期限最长不超过()。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65.强制戒毒所()戒毒人员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有关人员探访。

A.应当允许

B.特殊情况下允许

C.一般不允许

D.一般允许

三、多项选择题(在各题干后列出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上填涂相应标号,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66-100题,每题1分,共35分)

66.下列可能成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观心态的是()。

A.故意

B.疏忽大意

C.意外

D.过于自信

67.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有()。

A.罚款

B.行政拘留

C.警告

D.吊销营业执照

68.某公安机关在办理吴某涉嫌诈骗一案时,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已被拘留的吴某,但人民检察院作出了不批捕的决定,此时,公安机关要做的工作是()。

A.立即释放吴某

B.将释放吴某的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C.如认为对吴某需要继续侦查,可以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D.如果认为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有错误,可以要求复议

69.姚某因吸毒成瘾被公安机关决定强制戒毒。

关于姚某强制戒毒的期限,说法正确的是()。

A.对姚某进行检查,听取专家意见,根据其毒瘾的深浅决定强制戒毒的期限

B.如强制戒毒期满而姚某仍未戒除毒瘾,可以延长强制戒毒期限

C.延长期限后实际执行的强制戒毒期限连续计算不得超过一年

D.在强制戒毒期限内经专家认定姚某确实已戒除毒瘾,应及时解除强制戒毒

70.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A.社会危害性

B.违法性

C.情节轻微性

D.应受刑事处罚性

71.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的规定,督察机构在督察工作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可以作出()的决定。

A.停止执行职务

B.采取禁闭措施

C.给予行政处分

D.降低或取消警衔

7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中可以减轻或者免予处罚的情形有()。

A.情节特别轻微的

B.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C.被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D.聋或者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

73.公安队伍政治本色的“四个忠于”是()。

A.忠于党和人民

B.忠于祖国

C.忠于领导

D.忠于法律

74.某公安机关一名民警在办案过程中,违法使用枪支造成一名公民伤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引起公安赔偿。

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这起公安赔偿的范围应当包括()。

A.残疾赔偿金

B.医疗费

C.精神损害赔偿金

D.生活费

75.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提起行政诉讼的下列事项中,人民法院依法不予受理的包括()。

A.国防、外交行为

B.发布行政规章、决定、命令的行为

C.行政奖惩、任免行政

D.法律规定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为

76.公安机关转变执法观念要强化的意识是()。

A.证据意识

B.程序意识

C.权限意识

D.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

7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主要包括()和文化、法律手段。

A.政治手段

B.经济手段

C.行政手段

D.教育手段

78.公安机关要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必须做到()。

A.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B.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

C.发挥公安机关党委的保证作用

D.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79.在对敌斗争方面要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的势力是()。

A.民族分裂势力

B.宗教极端势力

C.暴力恐怖势力

D.宗族团体势力

80.新中国成立后,公安机关清除了反动势力的残渣余孽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

先后开展了()活动。

A.禁烟

B.禁毒

C.收容改造乞丐

D.封闭*院

81.公安机关的权力主要包括()。

A.警械、武器使用权

B.刑事司法权

C.紧急状态处置权

D.治安行政管理权

82.许可这种权力,公安机关通常是通过()。

A.命令或默认

B.审核批准

C.决定

D.颁发证照

83.公安机关的武装性质,主要表现为()。

A.具有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

B.执行武装性质的任务

C.配备武器装备

D.与人民解放军享受同等待遇般允许

84.关于古代警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警察

B.当时没有专门的警察机关和警察队伍

C.警察的职能是由军队、审判机关和地方行政官吏分别掌管的

D.古代警察是指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执行警察职能的机构与官吏

85.属于中央集权制警政管理体制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86.公安机关的职责具有()。

A.政治性

B.法律性

C.行政性

D.有限性

87.新时期预防和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总体要求是()。

A.发现得早

B.控制得住

C.处置得好

D.处置得快

88.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

A.民主职能

B.专政职能

C.监督职能

D.改造职能

89.《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第3条规定,公安机关奖励工作的原则有()。

A.实事求是,按绩奖励

B.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

C.公开、公平、公正

D.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物质奖励为主

90.“二十公”提出的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

A.政治坚定

B.开拓创新

C.团结协作

D.廉政勤政

91.有权对公安机关执行辞退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的部门是()。

A.同级人民检察院

B.上一级公安机关

C.上级公安机关人事部门

D.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

92.下列属于刑事强制措施的是()。

A.逮捕

B.拘传

C.监视居住

D.通缉

93.我国现行的公安管理体制是()。

A.分级管理

B.统一领导

C.条块结合

D.以块为主

94.人民警察不得被辞退的情形是()。

A.因公负伤致残并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

B.患严重疾病正在进行治疗的

C.负伤正在进行治疗的

D.在孕期、产期或者哺乳期内的

95.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存在下列哪些情形时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

A.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B.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C.六十周岁以上的

D.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一周岁婴儿的

96.下列属于紧急状态处置权的是()。

A.管制权

B.戒严执行权

C.紧急排险权

D.刑事强制权

97.下列属于公安工作整体特点的是()。

A.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B.打击与保护相结合

C.政策性与法律性相结合

D.强制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98.贯彻执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正确说法是()。

A.要在宽大的前提下惩办

B.要争取多数从宽

C.当宽则宽,当严则严

D.要善于从微观上运用政策的威力

99.下列属于人民警察纪律的是()。

A.阶级纪律

B.组织纪律

C.工作纪律

D.保密纪律

100.文明执勤的要点是()。

A.谦虚谨慎

B.礼貌待人

C.警容严整

D.不耍特权

答案及解析

一、判断题

1.B[解析]搜查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执行搜查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要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搜查时,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

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侦查人员进行。

2.A[解析]民警违反规定使用枪支致人死亡的,或者持枪犯罪的,对所在单位直接领导、主要领导予以撤职。

3.B[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第9条第四项的规定,制造恐怖气氛、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危害公共安全,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实施,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煽动闹事,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或者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群众、恶习较深、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对李某实行劳动教养的,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

4.A[解析]尸体检验应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由法医和医师进行。

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侦查机关有权决定解剖,但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5.B[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6条的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

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6.A[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4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7.A[解析]由于公安机关的权力是在法定职责限度内行使的,并受相应的制约,故又称为公安机关的权限。

8.A[解析]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应当核实犯罪嫌疑人的住处。

犯罪嫌疑人没有固定住处的,公安机关应当为其指定居所。

9.B[解析]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以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为辅。

10.B[解析]略

11.B[解析]根据《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第11条的规定,督察机构认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需要给予行政处分或者降低警衔、取消警衔的,督察机构可以提出建议,移送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12.A[解析]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遵守和执行法律的情况进行监督。

实施监督的主要内容:

立案监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侦查活动的合法性监督。

这是对公安机关执法的外部、事前监督也是违法的。

13.B[解析]张某无权指派公安局刑侦大队有关人员进行侦查,公安局刑侦大队有关人员在李某办公室和住宅秘密安装了监视装置也是违法的。

14.B[解析]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公安机关的任务。

15.B[解析]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政府领导是行政领导。

党的政治领导与政府的行政领导都是不可缺少的。

它们在领导职能上是有原则区别的,既不能混淆,又不能彼此取代。

16.B[解析]公安机关在行使权力过程中使用武器、警械,就其性质来讲是一种职务行为。

与《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有原则区别的。

应当依照《刑法》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来确定其行为的合法性。

17.A[解析]交通警察简称“交警”,是负责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进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民警察。

18.B[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条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19.B[解析]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国家宪法和法律,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作用和效能。

20.B[解析]1927年12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央特科,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央机关设立的最早的保卫组织。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