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5714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docx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

四川省成都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2013-03-3008:

14:

47)

地理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地理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6页,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一、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面是安徽省芜湖市城市形态变化(图1)和安徽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图2),读图回答1~2题。

1. 1949?

1980年影响芜湖市城市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铁路

2. 安徽省1982年至2010年

  A. 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数量减少

  B. 人口死亡率增高,老龄人口比重下降

  C. 劳动适龄人口(15?

64岁)比例下降

  D. 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

  图3是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3~4题。

3. 与图中M河比较,N河

  A.径流量更大B.含沙量更大C.落差更小  D.冰期更短

4. 与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图中东西向铁路干线沿线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是

  A.劳动力丰富 B.矿产丰富

  C.技术力量雄厚 D.市场广阔

  据中国天气网讯,热带风暴HARUNA2013年2月20日8时(北京时间)位于图4中P地,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9级。

读图回答5~6题。

5. 该热带风暴过境时,某观测站观测到的风向变化为东南→东北→西北,则该热带风暴的移动路径可能为

  A. 先向东南再转向东北 B.先向西南再转向东南

  C. 先向东北再转向西北 D.先向西北再转向西南

6. 关于图中M地东西两岸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岸为暖流,东岸为寒流

  B. 东岸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流动

  C. 西部海域由于上升流而形成渔场

  D东部海域由于洋流影响污染物将向北扩散

  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5)和成熟期(图6)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7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

  A.90天 B.115天 C.130天 D.140天

8. 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

  B. 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

  C. 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图7是南美洲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9~10题。

9如果图中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则平原地区最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加剧 B.泥石流频发

  C. 土地沙漠化 D.河流含沙量增大

10. 下面四幅山地垂直植被带模式图中(图8),与10°S附近西部山地相符的是  在下面经纬网局部图中(图9),MON为晨昏线,阴影与空白区域分属不同的日期。

读图回答11~12题。

11. 此时,北京时间为

  A.4时 B.8时 C.14时 D.20时

12. 此日后两个月内,成都

  A.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C.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D.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第II卷

注意事项:

  1.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 本卷共2题,共52分。

二、综合题(共52分)

13.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图10)。

   材料二图10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材料三 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图12)。

  

  

(1)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6分)

  

  

(2)图10中M、N两地比较,受寒潮影响较小的 是____地,试分析原因。

(8分)

  

  (3) 材料二中M地的A、B两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

试依据材料说出理由。

(8分)

  

  (4) 与珠江三角洲比较,1992?

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

试分析其原因。

(8分)

  

14. (22分)读中亚某国环境、资源图(图13),回答问题。

  

  

(1)该国石油资源丰富,如果出口到我国,最佳的运输方式是_____运输。

简述石油出口对该国的有利影响。

(8分)

  

  

(2)该国是中亚的小麦生产基地,根据环境状况推测,小麦主要种植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__地,试分析其原因。

(8分)

  

  (3) 试分析该国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6分)

  

  

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文科综合部分地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48分)

1、B     2、D    3、A    4、B     5、B    6、C

7、B     8、C    9、D    10、C    11、A   12、D

综合题(52分)

13、(30分)

  

(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地区,水热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2分);南邻南海,海运便利(2分);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2分)。

  

(2)N地(2分) 地处南岭南侧,位于冬季风背风坡(2分);距海近,冬季气温较高(2分);纬度低,相对温暖(或距冬季风源地较远,受冬季风影响小)(2分)。

  (3)方案B(2分)  原因是:

M地为山地丘陵(江南丘陵)地区,方案B土地利用结构更为合理(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垂直差异,发展立体农业)(2分);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2分);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分)。

  (4)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增长,并超过珠江三角洲(2分)。

 原因是:

长江三角洲地区90年代后,对外开放;产业基础好;科技实力更强;经济腹地范围更大(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14、(22分)

  

(1)管道(2分)有利影响: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2)(2分)地处平原,地势平坦;位于温带草原地区,土壤肥沃;降水较多(300~400mm);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较丰富。

(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3)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距海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2分);植被稀少,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地面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2分);靠近亚洲高压,冬春季节多大风(2分)。

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

思想政治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政治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π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6页,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反映的是甲、乙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当各自价格变动时对其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根据图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甲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

  B. 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C. 如果居民收人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D. 如果宏观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生产受到的冲击较大

  2. 2012年3月6日,环境保护部发布公告,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控制区的火电、钢铁、石化等六大行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对达不到限值要求的企业,应限产限排或关停,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环境保护部的做法是()

  A运用行政手段调节企业行为 B.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环境保护

  C. 运用市场手段引导资源配置 D.运用经济手段调整产业结构

  2013年2月3日,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历经8年期待的收入分配总体方案终于出台。

回答3?

5题。

  3. 下图是2003年一2012年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注:

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其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由图可知  ①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运行质量均不高  ②我国当前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十分紧迫  ③基尼系数越小,越能体现劳动者平等分配的地位

  ④国家惠民政策推动了近五年基尼系数的逐步回落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4. 当前,我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调公平分配①是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④是消除收人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收人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通过促进发展、深化改革来逐步加以解决。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①事物本质会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显现和改变 ②变革社会的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特征③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④人类社会发展是在其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 2012年,微博反腐可谓风生水起、格外耀眼。

3亿多微博用户通过互联网发表意

  见和建议,推动网络舆论的形成,使虚拟的网络变成反腐“正能量”的聚集地。

这表明微博反腐①是推动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平台 ②是畅通民意表达、方便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有效渠道③是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加强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

  ④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基本民主权利的新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在我国,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回答7?

8题。

  7. 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出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比例明显上升,农民工代表人数大幅增加,妇女代表比例有了提高,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明显下降。

这反映了①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②全国人大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  ③公民享有的被选举权更加广泛 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具有其他协商民主形式所不具有的巨大优势,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民政协的优势在于 ①代表性强,能广泛反映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 ②联系面广,是我国各个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③监督有力,有权对政府工作进行质询和问责 ④人才荟萃,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A. 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 “福建土楼”作为“全球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大型山区夯土建筑文化遗产”,正发挥着独有的魅力,成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助推力。

为此,2013年1月29日,福建省公布了《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保护规划》。

保护文化遗产

  ①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②其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③根本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④应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A. 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 2013年春节期间,四川省乐山大佛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精选200多件展品向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免费开放博物馆意在

  A. 展示人类文化遗产,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B. 扶持公益文化事业,转变文化消费方式

  C.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

  D. 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2013年2月22日,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来到成都市调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认为成都的实践经验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开展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试点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回答11?

12题。

  11. 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表明

  A. 源于实践的认识能指导人们有效改造世界

  B. 矛盾的特殊性通过矛盾的普遍性得以体现

  C. 人们价值判断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作出的

  D. 实践的目的在于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12. 当前,我国致力于健全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  ①是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  ②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程  ③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基础  ④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以直接手段为主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II卷

  注意事项:

  1.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 本卷共2题,共52分。

  13.(24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某校高三

(1)班同学以“追逐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其中三个学习小组收集的材料和探讨的问题,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同学:

  【强国梦,几代人的夙愿】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艰辛努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撑。

但面对未来,中国仍面临诸多挑战:

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国际竞争也在加剧……成就“中国梦”,对于承担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关键在于全面客观地审视和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和国内条件的深刻变化,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从而将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1)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谈谈党应如何审时度势带领人民成就“中国梦”。

(8分)

  第二组同学:

  【宪政梦,不断接近梦想】2012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实行30周年。

我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民主权利、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法制保证。

维护宪法权成,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起建设,实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

  

(2)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社会各方面应如何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制度化、法制化。

(8分)

  第三组同学:

  【中国梦,承继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和绥四方、礼通天下’’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

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3)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8分)

  14. (28分)实体经济是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它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当.斯密说:

“国民财富非由不能消费的货币财富组成的,而是由社会劳动每年生产的可消费的货物组成的。

”实体经济是构成财富“物质内容”的源泉,其规模和水平决定财富数量和质量,“国人苟能多一实业,则国家多一分之富矣”(孙中山语)。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1) 结合亚当.斯密的财富观的有关内容,简要说明我国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7分)

  材料二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

下图是我国2008—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情况:

  注:

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材料三  当前,我国工业大而不强,产业层次低、升级慢、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

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弱。

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而散的现象比较突出,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缺乏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产业集中度低。

  

(2) 概括材料二(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

(3分)结合材料三,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就如何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提出合理化建议。

(10分)

  材料四  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不少资本转向民间借贷、炒房、股票等市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艰难”的局面。

其实,虚拟经济是依附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背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则会诱发经济“泡沫”、滞碍生产效率、触动风险底线。

因此,要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取向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虚”相生、良性互动。

  (3) 结合材料四,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说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8分)

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 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4至6页,共100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 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

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A.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B.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2. 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

“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

”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

  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 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

  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 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

  社会史观的运用扩大了人们历史认识的视野。

回答3?

4题。

  3. 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

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 B.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

  C.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D.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4. 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店铺的中国店员手中有一个小本本,上写一些词汇,并作了标注,如“尺寸”标作“土开了士”,“一月”标作“叶那里了”,“一、二、三”标作“温、吐、特里”。

该现象

  A.说明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B.表明海禁政策已受到冲击

  C.显示广东人崇洋风气盛行 D.反映对外贸易的客观需要

  5. 1905年,同盟会出版的《民报》创刊号撇开孔孟老庄,把墨子奉为一代宗师,并刊登了臆想的墨子画像。

当时配发的文字介绍,最有可能的是称墨子为

  A.中国古代反对民族压迫第一人 B.中国古代关注民生第一人

  C.世界第一和平主义大家 D.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

  6.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的漫画作品《敌军的阵容》。

漫画家旨在显示

  A.抗日战争已胜利在望 B.现代战争惨绝人寰

  C.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念 D.日本侵略军不堪一击

  7. 改革开放前,国内学者对中国近代经济的研究深受革命史范式影响。

因此,其相关著述中出现频率较髙的关键词有  ①帝国主义压迫②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③阶级斗争④市民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校园标语(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

下面的校园标语(口号)按开始流行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②“向科学进军”③“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

  9. 有学者评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国王詹姆士一世与议会的冲突时说,“双方同样地相信各自所主张的权利是合法的,彼此都决计毅然加以坚持。

”当时议会一方认为自己权利合法的依据是

  A.《权利法案》 B.中世纪以来的议会传统

  C.《大抗议书》 D.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说

  10. 表1可以反映出  A.世界贸易不断扩大 B.英国对汽船采取技术封锁

  C.人类环保意识增强 D.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起步

  11. 瞿秋白在1921年旅俄日记中写道:

“一友人告诉我,俄国现在无物不集中,消费者都是以团体为单位,个人名义很难领到需要物品。

……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劳动券以工作髙下为标准分为几等,每等可得若干,十日以前在消费公报登载。

”这段材料显示了苏俄

  A.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情况 B.实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新变化

  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场景 D.扩大政治“公开性”的尝试

  12. 下面这段文字摘自美国政府关于某场战争停火谈判的立场备忘录:

  这次谈判涉及的战争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                          B.中国解放战争

  C朝鲜战争                               D.越南战争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2题,共52分。

  13.(29分)“民”的内涵变化折射出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表2中哪种“君民关系”观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2分)简要说明这三种观念在本质上是否一致。

(3分)

  材料二 卢梭《社会契约论》摘录:

  

(2) 据材料二概括卢梭“主权在民”理论的重要观点。

(6分)

  材料三 在美国制宪会议上,几乎没有人关心公民权利的问题,他们仅仅关心联邦政府权力如何分立与制衡的问题。

直到1791年,美国宪法才包含进了权利法案条款,规定了公民不受政府制约的自由。

  法国《人权宣言》在巴士底狱暴动一个月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