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5781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docx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1

【人教版】生物中考《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题含答案

(1)

一、选择题

1.下列措施属于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的是:

()

A.禁止偷猎B.出台法律,依法管理

C.建立濒危物种和种质库D.把濒危物种迁入动植物园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答案】C

【解析】

【分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详解】

A.禁止偷猎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共同的措施,故A不符合题意。

B.出台法律,依法管理,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制意识,人人都参与保护多样性,故B不符合题意。

C.为保护珍贵遗传资源,建立濒危物种和种质库,有利于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故C符合题意。

D.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即为迁地保护,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2.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禁猎禁伐生物圈中的所有动植物

B.将所有濒危生物迁入植物园、动物园等场所是最为有效地措施

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长远之举

D.随意放养大量网购的境外动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

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出原地保护;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设立科研机构,进行人工繁殖;颁布和实施有关法律、文件,严格执法。

【详解】

A.禁猎禁伐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但不是禁猎禁伐所有动植物,A错误。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错误。

C.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制管理,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长远之举,C正确。

D.随意放养大量网购的境外动物,可能会危害当地生物的多样性,D错误。

【点睛】

熟练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措施,关键是理解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

3.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

【详解】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体现森林对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起到重要调节作用,属于间接使用价值。

故选:

B。

【点睛】

掌握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是本题解题关键。

4.直接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

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5.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D.实用价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等。

6.某同学绘制了动物分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处填体温恒定

B.海豚属于类群②

C.蚯蚓属于类群⑤

D.④都是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D

【解析】

【分析】

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详解】

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根据体温是否恒定,也可以将动物分成两类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动物,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别,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足和触角也分节,具有3对足和2对翅,所以会飞行。

动物类群中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是有口无肛门,其他的动物,包括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都是有口有肛门的。

有分析可知:

①属于变温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②是哺乳动物;③鸟类;④是昆虫;⑤包括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⑥包括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A.a处填体温恒定,A正确。

B.海豚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B正确。

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内无脊柱,无翅,有口无肛门,C正确。

D.④昆虫既有完全变态发育的,也有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比如蝗虫,D错误。

【点睛】

掌握各种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7.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法制管理B.建立自然保护区C.迁地保护D.人工繁殖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详解】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

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人工繁殖,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选B。

【点睛】

掌握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而采取的一定的措施,结合题意,仔细分析,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中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

C.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往往越差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

A.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错误。

B.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B正确。

C.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稻新品种,表明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C正确。

D.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量就越强,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D正确。

故选:

A。

【点睛】

关键是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9.小小分类学家,请鉴别下列哪个是不对的?

(  )

A.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

B.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C.郊狼与狐同科,郊狼与狼同属,狐与虎同目,则和狼亲缘关系最远的是狐

D.植物双名法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详解】

A.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其中的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是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相对稳定,故A正确。

B.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故B正确。

C.郊狼与狐同科,郊狼与狼同属,狐与虎同目,属最小,目最大,则和狼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郊狼,和狼亲缘关系最远的是虎,故C错误。

D.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

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的等级及特点。

10.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我国的珍稀植物是()

A.银杉B.水杉C.珙桐D.桫椤

【答案】A

【解析】

【分析】

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据此解答。

【详解】

A.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A正确。

B.水杉,落叶乔木,杉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

已经发现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已经全部灭绝。

而中国川、鄂、湘边境地带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使水杉得以幸存,成为旷世的奇珍。

武汉市将水杉列为市树,B错误。

C.珙桐为落叶灌木。

可生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

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

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子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C错误。

D.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各选项中植物的特点、价值意义以及称号。

11.赣南脐橙,江西省赣州市特产,有纽荷尔、长虹脐橙、林那脐橙、卡拉脐橙、血橙、丰脐等数十个品种。

这体现了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因此,江西省赣州市特产,有纽荷尔、长虹脐橙、林那脐橙、卡拉脐橙、血橙、丰脐等数十个品种,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多样性。

12.下列分类等级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A.科B.目C.门D.纲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详解】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因此,本题中,同门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界是最大的单位,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认真解读题目即可正确解答。

13.“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

”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

在分类学上,水稻和小麦同科不同属,水稻和大豆同门不同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和大豆的亲缘关系比与小麦近

B.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比与大豆的多

C.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D.小麦和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分类等级越大,其中的生物越多,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分类等级越小,其中生物包含的共同特征越多。

【详解】

AB、水稻和小麦同科不同属,水稻和大豆同门不同纲,由于门比科大,因此水稻和小麦的亲缘关系比水稻与大豆的近,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比与大豆的多,故A错误,B正确;

C、在题干涉及的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属,C错误;

D、小麦和大豆同属于种子植物门,所以它们之间有共同特征,D错误。

【点睛】

主要考查了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的认识。

理解掌握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科学家把控制合成人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并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人胰岛素。

这种现代生物技术属于

A.转基因技术B.组织培养C.发酵技术D.克隆技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A正确;

B、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组织培养的繁殖速度很快,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繁殖,B错误;

C、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C错误;

D、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D错误;

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考点: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15.“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

”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

在分类学上,水稻和小麦同科不同属,水稻和大豆同门不同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B.水稻和大豆之间的共同特征比与小麦的多

C.水稻和小麦之间的亲缘关系比与大豆近

D.水稻、小麦和大豆都属于单子叶植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少,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详解】

A、在题干“水稻和小麦同科不同属,水稻和大豆同门不同纲”中,可以看出最小的分类单位是属,故错误;

B、水稻和大豆同门,水稻和小麦同科,科比门小,因此水稻和大豆之间的共同特征比与小麦的少,故错误;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水稻和大豆同门,水稻和小麦同科,门的分类单位更大,科的分类单位更小,因此,水稻和小麦之间的亲缘关系比与大豆近,故正确;

D、水稻和小麦都属于单子叶植物,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故错误。

【点睛】

本题要求掌握的是生物的分类单位和亲缘关系,要求理解。

1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大面积减少会危害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B.大批引进外来物种可丰富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

D.控制蚊、蝇等有害动物数量不破坏基因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大面积减少后,动物的栖息地也会大量减少,森林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没有了生产者动物会缺少食物,破坏了食物链,导致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A正确;

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随意引进外来物种,会造成生物入侵,B错误;

建立自然保护区,将生物连同其生活的环境一起加以保护,这样不但是为了保护珍稀动植物,也包括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C正确;

对于鼠、蚊、蝇等有害动物,我们要适当控制其数量,减低其危害,反而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D正确。

17.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A.界B.纲C.科D.种

【答案】D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D正确。

18.藏羚羊因为其比金子还要贵重的羊绒而濒临灭绝,这是因为

A.藏羚羊失去了栖息地B.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C.偷猎者的疯狂捕杀D.外来物种的入侵

【答案】C

【解析】

【分析】

藏羚羊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滥捕乱杀,其生存已受到严重威胁,分析解答。

【详解】

藏羚羊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偷猎与破坏。

故选:

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及其保护。

19.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新品种,是利用了

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染色体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

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新品种,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A正确。

【点睛】

掌握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是本题解题关键。

20.老鼠不仅咬坏庄稼而且传播疾病,人类对它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控制数量,减少危害B.顺其自然,不要干预

C.大力保护,避免绝种D.赶尽杀绝,以绝后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详解】

老鼠不仅咬坏庄稼而且传播疾病,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老鼠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如采用引进天敌灭鼠等生物防治的办法,可见A正确。

故选:

A。

【点睛】

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