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6738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多划基本农田占用方案

(佛山至东莞城际铁路广州南至望洪段项目)

 

编制单位:

东莞市国土资源局

编制日期:

2015年9月

 

一、前言

(一)编制目的

为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多划基本农田管理,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进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规定的通知》(粤府办〔2013〕3号)、《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规定>、<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管理规定>相关配套文件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3〕83号)等要求,进行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多划基本农田占用方案(佛山至东莞城际铁路广州南至望洪段项目)的编制。

(二)编制原则

占用多划基本农田方案编制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节约集约用地,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并遵循以下原则:

1、不突破所在县(市、区)多划基本农田面积;

2、优先保障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3、与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

4、不得跨县(市、区)。

(三)编制依据

1、《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进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

2、《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

3、《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规定的通知》(粤府办〔2013〕3号);

4、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规定》、《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管理规定》相关配套文件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3〕83号);

5、《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粤国土资耕保发〔2014〕138号);

6、《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7、《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4-2010)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5-2010);

8、《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1-2009)

《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2-2009);

9、《关于印发广东省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和检查验收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67号);

10、《关于印发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修订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22号);

11、《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2、《新建铁路佛山至东莞城际铁路广州南至望洪段可行性研究》;

13、《广东省201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粤发改重点〔2014〕147号);

14、《关于将我市部分重点项目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占用预留基本农田清单问题的复函》(东府办复〔2012〕313号)。

(四)编制程序

1、准备工作

收集整理建设项目所在的东莞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多划基本农田面积、基本农田分布、已占用多划基本农田情况、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资料,根据项目拟用地红线,确定拟占用多划基本农田地块的位置、现状地类和面积。

2、方案编制

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与东莞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密切协作,编制占用多划基本农田方案的文本、图件等,并进行电子数据库的更新。

3、方案审批

占用多划基本农田方案编制完成并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逐级上报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方案批准后按省有关规定进行公告。

4、方案备案

方案批准后30个工作日内,按省有关规定将方案等成果逐级报送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局和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概况

(一)东莞市概况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介于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

市域最东是清溪镇的银瓶嘴山,与惠州市惠阳区接壤;最北是中堂镇大坦乡,与广州市区和增城市、惠州市博罗县隔江为邻;最西是沙田镇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海交界;最南是凤岗镇雁田水库,与深圳市宝安区相连。

毗邻港澳,处于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间。

西北距广州59公里,东南距深圳99公里,距香港140公里。

东西长70.45公里,南北宽46.8公里,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7平方公里。

东莞市位置示意图

东莞市抓住了世界工业结构调整的机会,迅速利用本身的比较优势,融入了国际合作和分工的生产链条中,形成了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许多产品在世界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东莞的电脑资讯产业,为全市经济的支柱产业。

东莞市握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115.94公里(含内航道),主航道岸线53公里,拥有深水良港——虎门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每天都有客货轮直达香港。

东深供水工程是国家建设的大型供水工程,主要供水香港、深圳及本市沿途各镇。

东莞是广九铁路、广深准高速铁路、广梅汕铁路与大京九铁路的交汇点,呈人字形于常平镇分别向南、北和东部伸延,贯通东莞埔田、丘陵、山区等东部各镇区。

东莞铁路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往来港九、北京以及上海、华东等地区极为便利。

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

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岗地发育,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濒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

(二)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着力优环境、上项目、强统筹、抓改革,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创新驱动力持续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初步核算,2014年东莞生产总值(GDP)5881.18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8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697.90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3162.44亿元,增长6.3%。

三大产业比例为0.3:

45.9:

53.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0604元,增长7.4%。

在现代产业中,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219.54亿元,增长13.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845.79亿元,增长7.6%。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64元,名义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27元,名义增长9.0%。

201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94亿元,比上年增长(按可比价计算,下同)1.0%。

其中农业产值20.35亿元,增长6.6%,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9.9%;林业产值0.36亿元,下降1.6%,占1.1%;牧业产值4.51亿元,下降11.6%,占13.3%;渔业产值7.73亿元,下降4.1%,占22.8%。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6.61万亩,其中水果种植面积19.83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1.24万吨;水产品总产量7.27万吨;蔬菜产量39.05万吨,增长2.1%;生猪出栏20.82万头,下降10.4%;家禽出栏428.14万只,下降7.4%。

新增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9个。

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4家、农业龙头企业19家(其中省级以上10家,国家级3家)、有效期内的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达47个(含林业、渔业)。

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93.54亿元,比上年增长8.8%。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1482.63亿元,增长11.8%,占57.2%;轻工业增加值1110.91亿元,增长5.0%,占42.8%。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803.81亿元,增长10.6%;四个特色产业完成增加值249.66亿元,增长4.0%。

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9.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9.8%,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0.1%,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6.2%。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9%,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4.4%,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增长22.7%,石油及化学制造业增长5.4%。

装备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3.8%,船舶制造业和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0.9%和8.5%;钢铁冶炼及加工业中,钢压延加工增长22.7%;石油及化学行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0.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4%,橡胶制品业下降5.5%。

201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625.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

其中进口654.61亿美元,增长5.2%;出口970.69亿美元,增长6.8%。

机电产品出口696.25亿美元,增长5.8%,占出口总额的71.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65.24亿美元,增长8.7%,占37.6%。

全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65宗,合同外资金额43.15亿美元,增长6.8%。

实际利用外资45.29亿美元,增长15.0%。

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9.00亿美元,增长7.7%;专用设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2.39亿美元,下降17.4%。

《珠三角规划纲要》、广东“双转移”战略、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及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等重大政策的逐步落实,推进深莞惠、莞港台合作,加快珠三角一体化,为东莞市融入区域合作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十二五”时期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

按照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创新创业宜居生态城市、珠三角新兴物流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

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6250亿元(按2010年价测算),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控制在4%以内。

科学发展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经济社会转型取得决定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

1、规划编制情况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土地管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深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结合东莞市实际情况,编制《广东省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保障全市国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规划》以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编制,于2009年1月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

2、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2005年年度变更调查数据,东莞市土地总面积247413.0公顷,已利用土地238904.0公顷,土地利用率96.56%。

其中农用地面积12146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49.09%(其中耕地14943.0公顷,园地45873.0公顷,林地36962.0公顷(国土统计口径,不含平地中的经济林地和四旁绿化),牧草地165.0公顷,其它农用地23524.0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9827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9.72%(其中城市用地4583.0公顷,建制镇用地10703.0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17060.0公顷,其他独立建设用地49767.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9404.0公顷,水利设施用地5425.0公顷,其它建设用地1335.0公顷);其他土地面积为27669.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1.18%(其中水域19161.0公顷,自然保留地8509.0公顷)。

东莞市2005年建设用地占总面积比例已达39.72%,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多;土地利用率高达96.56%,高于全省94.59%的平均水平;其它土地中绝大部分为河流水面及难以利用开发土地,土地开发后备资源短缺。

3、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规划至2020年,东莞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31833.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7922.0公顷。

统筹城乡土地资源,优化各业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必要的用地需求。

规划至2020年,东莞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17678.0公顷以内,其中城乡用地规模控制在95600.0公顷以内。

表1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单位:

公顷

指标

规划基期年

(2005年)

规划近期年

(2010年)

规划目标年

(2020年)

指标

属性

总量

指标

耕地保有量

33749

31977

31833

约束性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34308

27922

27922

约束性

建设用地总规模

98278

104111

117678

预期性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82114

86610

95600

约束性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65054

69748

79135

预期性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

16163

17501

22078

预期性

增量指标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8388

19400

预期性

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

5228

13894

预期性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730

4000

约束性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规模

730

4000

约束性

效率指标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指标

(平方米/人)

136

96

89

约束性

《规划》将土地质量较好、集中连片、水利条件和水土保持设施良好、耕作效益高的耕地和通过适当改造能提高耕地质量的现有中低产田,以及为基本农田生产和建设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规划至2020年东莞市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为27922公顷,经过调整补划后实际划定基本农田28306.1333公顷,与上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27922公顷)相比,多划(预留)基本农田面积384.1333公顷(约5762亩)。

规划实施以来,东莞市较好地落实了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有量任务。

项目建设已占用东莞市多划基本农田237.5333公顷(约3563亩)(其中,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广州至东莞段(东莞段)41.1334公顷(约617亩)、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洪梅至深圳机场段(东莞段)3.1333公顷(约47亩)、虎门二桥0.4000公顷(约6亩)、东平东江大桥0.4000公顷(约6亩)、中粮集团产业园42.1333公顷(约632亩)、S255线龙桥东江大桥1.9333公顷(约29亩)、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项目111.5333公顷(约1673亩)、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29.2667公顷(约439亩)、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东莞段)7.6000公顷(约114亩)),尚有多划(预留)基本农田146.6000公顷。

 

三、占用多划基本农田的必要性

(一)项目概况

佛莞城际位于珠三角地区的中南部,线路西起广佛环线上的广州南站,经长隆、官桥、莲花后过珠江狮子洋进入东莞境内,东至穗莞深新塘至洪梅段望洪站相关工程设计起点,在广州南线路衔接广佛环线,在望洪站与莞蕙线衔接贯通。

佛山至东莞城际铁路广州南至望洪段项目途经广州及东莞两市,全长39.792km。

线路经过广阔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河网密集,沟渠纵横,水塘密集分布。

地面标高0.8~10m,总的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其间发育河流阶地区及漫滩区,沿江河带状分布,地势平坦,微向河谷倾斜,宽一般数十米至数百米。

注:

图中红色新广州站至望洪线为本线。

佛莞城际位于珠三角地区的中南部,是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中珠江东西两岸重要的快速直达过江客运通道,是横贯珠三角城际线网东西部走廊中部关键线段。

本线与珠江东西两岸已经启动的佛肇、广佛环线(佛山西至广州南)、莞惠等城际线共同构成了贯通珠江口的东西向快速干线,是横贯珠三角城际线网东西部走廊的中部关键线段。

本线与广州市内轨道交通相衔接,线路从广州南站引出,线路在广州南站与武广客专、城际轨道广佛环线、广州地铁2、7号线、佛山地铁2号线等换乘,长隆站与广州地铁7号、3号线换乘,在官桥与广州地铁4号线换乘。

本线与佛肇、广佛环线(佛山西至广州南)、莞惠等城际线共同构成东西向的快速干线,是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中珠江东西两岸重要的快速直达过江客运通道,是横贯珠三角城际线网东西部走廊中部关键路段,是珠江口两岸经济、交通联系的纽带,为广东省中部广佛肇都市区与东部莞深惠都市区内的轨道线网之间建立了重要的联系通道,对于实现珠三角都市圈内“1小时”通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规模

线路自广佛环线广州南站引出,经长隆过珠江狮子洋水道至望洪站,线路全长约39.792公里。

工程由广东省出资建设,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50%,其余资金申请银行贷款。

动车组购置另行安排。

2、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

城际铁路;

(2)正线数目:

双线;

(3)速度目标值:

200km/h;

(4)正线线间距:

4.4m;

(5)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2200m,困难2000m;限速地段结合运行速度确定;

(6)最大坡度:

30‰;

(7)到发线有效长度:

400m;

(8)牵引种类:

电力;

(9)机车类型:

CRH6城际动车组;

(10)行车指挥系统:

调度集中;

(11)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采用CTCS-2+ATO自动控制系统。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存在问题

(1)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仍存在薄弱环节,交通运输的发展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

交通与用地发展之间的矛盾甚为突出,道路功能混杂,通行能力严重受阻,这将会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珠江东西两岸过江通道不足,无法满足番禺与东莞之间的直达客流。

(3)公路混合交通问题严重、安全舒适性差、交通事故多

(4)城际交通结构单一,旅客出行可选交通方式较少,缺乏竞争。

(5)各种运输方式间衔接不够紧密,发展不够协调。

(6)单一发展公路这种运输方式容易产生交通拥挤、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土地匮乏、能源紧缺等副作用。

2、项目在国民经济与珠三角城际网中的意义和作用

佛莞城际广州南站至望洪段西端重点辐射广佛肇都市区,东端重点辐射莞城、惠州地区,其中肇庆与惠州资源丰富,但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本线主要承担佛山(肇庆方向)、广州南部地区与莞城(惠州方向)及沿线客流,是密集开行公交化列车的新型公交化运输系统,完善了该区域的交通运输体系,对改善区域环境,加快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增长均有重要意义。

本线与佛肇、广佛环线(佛山西至广州南)、莞惠等城际线共同构成东西向的快速干线,是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中珠江东西两岸重要的快速直达过江客运通道,是横贯珠三角城际线网东西部走廊中部关键路段,是珠江口两岸经济、交通联系的纽带,为广东省中部广佛肇都市区与东部莞深惠都市区内的轨道线网之间建立了重要的联系通道,对于实现珠三角都市圈内“1小时”通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佛山至东莞城际铁路广州南至望洪段是横贯珠三角城际线网东西部走廊中部关键线段,建设佛莞城际是构建珠江口东西两岸客流通道的需要,是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网,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需要,是适应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实沿线城市发展规划的需要,是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同城化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改善区域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占用多划基本农田的理由

佛莞城际位于珠三角地区的中南部,线路西起广佛环线上的广州南站,经长隆、官桥、莲花后过珠江狮子洋进入东莞境内,东至穗莞深新塘至洪梅段望洪站相关工程设计起点,在广州南线路衔接广佛环线,在望洪站与莞蕙线衔接贯通。

佛山至东莞城际铁路广州南至望洪段拟占用东莞市基本农田9.8763公顷。

线路走向选择受沿途地形地貌、城镇发展和规划、设计技术标准、工程投资总额等因素的限制,同时还必须考虑线路走向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通过与沿线有关部门的协商沟通,优化方案设计,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少占耕地和基本农田为目标,经过线路方案的比选并经充分的研究论证,最大限度的减小土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占用。

由于东莞市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较大,布局较广,尽管方案设计时已经采取了一些避让措施,但由于受特定的技术标准等因素的限制,项目建设不可避免要占用部分基本农田。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规定的通知》(粤府办〔2013〕3号)要求,占用基本农田时,在不突破所在县(市、区)多划基本农田面积的前提下,可以在多划基本农田面积中核减,不需另外补划基本农田。

本项目已列入《广东省201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详见《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广东省201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粤发改重点〔2014〕147号)),符合占用多划基本农田的相关规定。

四、项目用地的合理性分析

(一)项目用地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1、主要技术方案比选

根据功能定位,本线是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中珠江东西两岸重要的过江客运通道,主要承担佛山(肇庆)方向、广州南部地区与莞城及沿线,以及东莞(惠州)方向、深圳方向之间的客流。

为充分发挥本线珠江东西两岸重要的过江客运通道功能和更好地为项目沿线地区广州南部地区与莞城沿线地区客流服务,本项目应尽可能与大的交通客流点接驳,与城市轨道交通形成良好的衔接,以最大限度吸引客流,城市轨道交通要为城际轨道交通提供客流集聚和疏散,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区域内城市之间的合理集聚和分工,满足珠三角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经济一体化原则。

(1)与广州市轨道网的衔接

本线从广佛环线上的广州南站引出,在广州市境内主要经过广州市南部番禺区,线路长度约27.3km,占线路总长度的74.4%,佛莞城际如何与广州市轨道交通网衔接是本项目的重要问题之一。

从吸引客流最大化和方便乘客换乘原则出发,有条件的情况下,本线的线位与站位应尽量靠近城市轨道交通线,有条件时直接对接,方便旅客出行。

可研设计中,推荐方案广州南站考虑与广州地铁2号、7号、20号线衔接换乘,长隆站考虑与3号、7号线衔接换乘,官桥站考虑与4号线衔接换乘。

另广州市轨道网中规划的17号线紫坭线(紫坭-莲花山)及19号线沙湾线(沙头-莲花山)均计划到莲花山,建议上述两线与本线莲花站衔接。

 

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2)与东莞市轨道网的衔接

佛莞城际跨过珠江狮子洋后进入东莞境内的麻涌、洪梅,与本线关系较为密切的是R1线,从吸引客流最大化和方便乘客换乘原则出发,本线的线位与站位应尽量靠近R1线,方便旅客出行。

可研设计中本线的终点望洪站考虑与东莞的R1线换乘。

东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2、局部线路方案比选

(1)CK6+000~CK19+000段线路方案比选

可研(送审稿)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