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教学活动反思_3篇(共4页)25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768721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中班教学活动反思_3篇(共4页)25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中班教学活动反思_3篇(共4页)25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中班教学活动反思_3篇(共4页)25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中班教学活动反思_3篇(共4页)25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中班教学活动反思_3篇(共4页)2500字.docx

《幼儿中班教学活动反思_3篇(共4页)25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中班教学活动反思_3篇(共4页)2500字.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中班教学活动反思_3篇(共4页)2500字.docx

幼儿中班教学活动反思

  幼儿中班教学活动反思范文1

  我班的教室在3楼,每次小朋友排队下楼梯时,都会手扶着幼儿扶手。

由于扶手是沿着楼梯的走向加设的,扶手会由上而下越来越贴近楼梯台阶。

所以孩子们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走一段楼梯的最后几阶时如果手不离开扶手的话,身体就必须弯下来或蹲下来,看上去就像人变矮了;而转到下一段楼梯后,站直身体就能扶到扶手了,看上去就像人又长高了。

孩子们对这个游戏乐此不疲,觉得自己仿佛是个魔术师。

为了提高幼儿对高矮的兴趣,将这一现象从生活中的偶发情况转化提炼为数学知识,我先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有关比高矮的瓶娃娃材料,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

幼儿在探索感知一段时间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不会正确使用比较高矮的方法,对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做比较还不甚理解,对两个物体高矮差别不显著的比较易出错等等,有部分幼儿使用&;高&;、&;矮&;的词不当,把&;矮&;讲成&;低&;等等。

于是,我设计安排了数学活动《比高矮》。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学着比较高矮和一样高;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活动难点是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并注意要将高矮差别不显著的物体进行正确排序。

  在活动开始时,我选择两位高矮有明显差异的孩子从小铃下走过,通过一位幼儿走过小铃没有碰到,而另一位幼儿碰到了小铃发出声响这一直观现象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高矮;然后通过两两比较高矮得出比较的正确方法,即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直立比较;最后,通过图片比较印证上一步得出的结论。

  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比较好的是在幼儿分组操作时,第一组:

两两比较,分出高矮。

第二组:

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最高和最矮的物体。

  第三组:

按高矮排序。

第四组:

目测物体高矮。

这样操作的目的性比较明确,层次清晰,由易到难的让幼儿能根据自身情况多层次的选择操作。

最后,我通过游戏《找朋友比高矮》让幼儿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当性。

  活动结束后,我认为幼儿都能正确分辨物体的高矮;能找出一组物体中最高和最矮的物体;能将物体按高矮排序;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词语。

但我在活动设计上没有突出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虽然也有要求幼儿两两比较、感知高矮。

可由于要求幼儿站在地上比较,没有为他们提供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的机会,仅仅通过教师小结性的语言将概念灌输给幼儿,反而使幼儿对于物体比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直立进行的概念理解不深。

虽然在设计时希望通过下一步图片比较来印证概念,可由于上一步的薄弱,使得图片比较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上课、反思,我觉得应该调整课的流程,增设材料。

如:

在幼儿两两比较高矮时为幼儿提供一些大型积木、椅子等,让幼儿有机会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较,能自己寻找出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

同时将高矮的相对性引出,做到不人为割裂课的层次,使层次与层次之间过渡自然。

  幼儿中班教学活动反思范文2

  中班区域活动观察反思

  今天是我们玩区域的日子了。

早早地上完了课,请孩子们安静地坐在我旁的边,分配起了区域。

区域是轮流的,所以每个孩子都可以玩到不同的。

男孩子特别喜欢玩建筑区,但是也是因为他们特别调皮,再玩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争执。

于是在玩之前,我们做了勾勾手指头的保证的,谁一犯错,就会被取消资格,黄牌罚下场。

他们的再三要求和保证,我心软了。

话音刚落,他们几个高兴地朝着建筑区走去,玩了起来。

我坐在美工区的一角,观察着他们这几个孩子。

他们是我们班里很活跃的孩子,有时活跃的只要一看见人就容易兴奋起来。

果然,不出所料没过一会儿,他们就为了一块积木争吵起来了终于,嘟嘟他开口了:

&;阮老师说过《孔融让梨》记得吗?

告诉我们要谦让,并且刚开始在玩之前,我们都答应老师的要好好玩,可是。

说着说着,他们不再为一块积木争吵了又恢复到了平静。

  玩区域其实是给孩子创设一个特定的环境,让他们身入其中去。

进入这个环境中,需要接触伙伴,这就是合作游戏。

可是如何让他们学会玩,快乐地玩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在一个小小的建筑区中,难免会出现争抢积木的现象,并且它很普遍。

即使在开始分配之前,你千叮咛万嘱咐不可以争吵什么的,孩子毕竟是孩子,玩起来什么都忘了,这就是孩子的天性&;爱玩。

作为老师的我们总是帮着孩子去解决问题,可是不曾想过这样的方式对吗?

也许孩子也会有自己处理的办法,虽然不怎么周到,但在合作游戏中,让同伴折服的就是好办法。

  幼儿中班教学活动反思范文3

  巧设提问,推进孩子继续阅读与思考

  执笔:

吕雪芳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少不了提问,提问是成人与孩子共同阅读并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之一。

缺少了有效的交流,就无法了解孩子的阅读需求与现状,更无法推动孩子继续阅读与思考。

因此,在各类阅读活动中,提问的设计始终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对于中班孩子而言,怎样的提问才是最为有效的呢?

通过多次的阅读活动教学,我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总结出来与大家共享:

  1.&;步步推进&;式的提问。

  即将复杂的情节点进行梳理,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设计一连串有联系的提问,帮助孩子逐步深入理解,最终拨开云雾,理清头绪。

如在阅读故事《第二块蛋糕》的第二个情节点时,我们可以以这样一组提问,来启发孩子思考。

&;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他们为什么还要做蛋糕?

&;&;这次小狐狸抢走了蛋糕,小动物们为什么都笑了呢?

&;&;猜猜,狐狸的下场会是怎样的呢?

&;,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有效分解了故事理解中的难点,不仅使不同能力的孩子最终都能理解这个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梳理了思绪,习得了有序思维的方式。

  2.&;天马行空&;式的提问。

  考虑到中班幼儿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阅读后的交流中,还是应以开放性的提问为主,提供幼儿大胆讲述不同见解,且不会受到太多思维局限的表达机会。

如:

故事&;《贪吃的哈罗德》中的提问:

&;小动物在哈罗德的肚子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图画故事《幸好只是一个梦》中的提问:

&;小刺猬看到大苹果会怎么想呢?

&;等等,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也就不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又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经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并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不同于他人的看法。

这样的提问方式有助于幼儿用想象来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3.&;旁敲侧击&;式的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