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6892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试卷号本课程考核形式:

网核(50%)+机考(50%)=期末总成绩

第一次形考任务

网上讨论

第二次形考任务

一、作品题(共5道试题,共100分。

题目1

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

(20分)

(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

:

1043)

1578

19902000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

亿元

国家财政支出

亿元

粮食

万吨

万迎

指标'单位

每天消赛量:

最^密支出

后民肩蹇支出

公共:

糖豆出

吐金肖斐品零售总额

亿元

亿元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

资本形成总

挣货增加

全三全牡会面走资产投资总额

笑物遂出口总额

亿元

亿元

亿美元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2)解轻表中任意五个揖标的含义;

(3)以上述任意一晚标200强鸵具体数据为依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

《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作业任务二1

(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

答:

指标

单位

1978

1990

2000

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10.0

51.1

271.8

823.8

国家财政收入

亿元

3.1

8.0

36.7

168.0

国家财政支出

亿元

3.1

8.4

43.5

171.5

粮食

万吨

83.5

122.3

126.6

144.9

钢材

万吨

6.0

14.1

36.0

160.2

每天消费量:

最终消费支出

亿元

6.1

33.1

168.5

408.5

居民消费支出

4.8

25.9

125.6

297.0

公共消费支出

1.3

7.2

42.9

11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3

22.7

107.1

297.2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

资本形成总额

亿元

3.8

18.5

95.5

366.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2.9

13.2

92.7

345.8

存货增加

0.8

5.3

2.7

20.3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12.4

90.2

473.5

货物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0.6

3.2

13.0

70.2

出口总额

0.3

1.7

6.8

39.2

进口总额

0.3

1.5

6.2

31.0

(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

答:

国内生产总值(GDP)从生产活动和范围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

它表示生产活动的总规模或生产成果的总水平。

生产成果是支持人民生生活和各种消费、各种投资,或者说是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它非常重要。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

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有三种计算方法:

即: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财政收入:

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通报财务保证.财政收入主要包括:

①各项税收: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关税、农牧业税和耕地占用税等;②专项收入:

包括征收排污费收入、征收城市水资源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③其他收入:

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④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

这项为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最终消费支出:

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策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

资本形成总额:

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登记注册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

答: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表附录二(2-3)2007年国土而积和人口表,附录2-3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表以及相关数据,2008年世界各国GDP总量排名,中国已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4016亿美元,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42646亿美元、49238亿美元。

虽然就GDP与日本GDP总量仅相差5222亿美元,但日本人口仅为中国人口的9.69%,日本人均GDP为38536.43美元,而中国人均GDP为3338.82亿美元,人均GDP与是日本相差11.54倍,所以目前中国人均GDP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以后.

题目2

已知某地区2008年以下统计资料:

(20分)

(1)总产出15000亿元;

(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

(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10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3亿元;

(4)出口1200亿元;

(5)进口1060亿元;

(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

(7)劳动者报酬5240亿元;

(8)生产税610亿元;

(9)生产补贴15亿元;

要求:

(1)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

(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作业任务二2

答:

(1)国内生产总值二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8110+2037+(1200-1060)=10287(亿元)

中间消耗二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15000-10287=4713(亿元)

营业盈余二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10287-1480-5240-(610-15)=2972(亿元)

(2)

国内生产总值账户

单位:

亿元

使用

来源

总产出

15000

最终消费

8110

减:

中间消耗

1713

居民消费

5600

劳动者报酬

5240

公共消费

2510

生产税净额

595

资本形成总额

2037

固定资本消耗

1480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010

营业盈余

2972

库存增加

24

贵重物品净获得

3

净出口

140

出口

1200

减:

进口

1060

国内生产总值

10287

国内生产总值

10287

题目3

结合收入初次分配的各个流量解释收入分配帐户中“收入形成帐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之间的关系。

(10分)

《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作业任务二3

(1)从帐户的设置看:

收入形成帐户以国内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净值)作为初始项,而以总营业盈余作为帐户的平衡项,反映各部门在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支付后的盈余数额,表明由生产过程提供给初次分配的各种原始收入的来源;原始收入分配帐户以总营业盈余为初始项,而平衡项是原始收入,反映了增加值各要素的实际分配去向,以及来源于营业盈余的财产收入分配情况及各部门经初次分配后所获得的生产性收入总量;

(2)从帐户表现的经济内容看:

收入形成帐户显示的是创造原始收入的机构单位、机构部门或基层单位、产业部门在生产中对收入形成的贡献数量,而不是机构单位、机构部门或基层单位、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收入。

原始收入帐户是收入形成帐户的继续,显示的是机构单位、机构部门或基层单位、产业部门参与初次分配的结果即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生产性收入的多少;

(3)从帐户的编制看:

收入形成帐户既可以按基层单位或产业部门编制帐户,也可以按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编制帐户。

原始收入核算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只能按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编制帐户。

题目4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以下要求:

(25分)

(1)填写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单位:

指标1

2CHW

城镇居民人均可游妗

农村居民纯收入

食品

衣善

居住

家庭没备用品及服务

交通通信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2)解释以下指标: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纯收入:

恩格尔系数:

(3)根据上述所填数据计算下列指标:

2008年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答:

(1)填写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情况。

单位:

指标

2008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242.85

农村居民纯收入

4760.62

食品

4259.81

衣着

1165.91

居住

1145.4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691.83

医疗保健

786.20

交通通信

1417.12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1358.26

杂项商品与服务

418.31

(2)解释以下指标: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指居民得到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它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它是居民总收入扣除交纳的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以及记账补贴后的收入。

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二总收入-交纳个人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

农村居民纯收入:

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计算方法:

纯收入二总收入-税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赠送农村内部亲友支出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

“农民人均纯收入”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恩格尔系数:

指食物支出金额在消费性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

(3)根据上述所填数据计算下列指标:

2008年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

=4259.81+1165.91+1145.41+691.83+786.20+1417.12+1358.26+418.31=11242.85(元)

恩格尔系数二食品/支出=4259.81/11242.85=37.89%

题目5

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68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495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800亿元,银行存款860亿元,

购买股票和债券35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款280亿元。

(25分)

计算:

(1)居民储蓄额

(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

(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

(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帐户、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简要说明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系。

《国民经济核算》形考作业任务二5

答:

(1)居民储蓄额二可支配收入一总消费=6800—4950=1850(亿元)

(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总储蓄+资木转移净额一非金融投资=1850+0-800=1050(亿元)

(3)

居民的金融负债额=(存款+股票+保险)一净金融投资额二(860+350+280)-1050=440(亿元)

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账户

单位:

亿元

使

最终消费支出

4950

可支配总收入

6800

总储蓄

1850

合计

6800

合计

6800

居民部门资木账户

单位:

亿元

资产变化

负债和净值变化

资本形成

800总储蓄

1850

净贷出(+)/净借入(-)1050

合计

1850合计

1850

账户:

(4)

金融帐户

单位:

亿元

资产变化

负债变化

银行存款

860

股票和债务

350

保险

280

负债

440

净金融投资额

1050

合计

1490

合计

1490

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联系在于金融账户解释了资本账户记录的在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

期中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100分。

题目1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机构部门

B.机构单位

C.基层单位

D.产业部门

题目2

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A.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B.科学研究事业

C.畜牧业

D.交通运输业

题目3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o

A.机构单位

B.产业部门

C.基层单位

D.机构部门

题目4

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o

二次产业分类

四次产业分类

一次产业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

题目5

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

A.包括在工业增加值中

B.包括在房地产业总产出中

C.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D.包括在工业总产出中

题目6

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

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亿元

A.5000

B.2000

C.1000

D.1100

题目7

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

A.营业盈余

B.生产税

C.中间消耗

D.劳动报酬

题目8

服务的特点是()

A.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

B.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

C.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

D.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题目9

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o

A.国际收支平衡表

B.资产负债表

C.投入产出表

D.资金流量表题目10

完全消耗系数是()。

所有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以上都对

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题目11

投入产出表的第I象限从纵向看,表明()。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题目12

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o

A.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

B.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工业产品

C.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5

D.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

题目13

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

A.某居民家庭年底收到股票分红300元

B.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

C.政府给某小区建设公用电话亭

D.银行收取利息税

题目14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是()

A.固定资产消耗

B.最终消费支出

C.总储蓄

D.可支配收入

题目15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

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A.470元

B.400元

C.500元

D.480元

题目16

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10万元的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

该交易属于()

A.资本转移

B.现金转移

C.经常转移

D.无法判断

题目17

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

A.储蓄率

B.净金融投资率

C.资本转移率

D.消费率

题目18

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

A.在资本账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来源方

B.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使用方

C.在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中都属于来源方

D.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在金融账户中属于使用方

题目19

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

A.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

B.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

C.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

D.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

题目20

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

A.资本转移

B.财产收入

C.储蓄

D.经常转移

第三次形考任务

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题目1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

本次作业的说明:

本次作业的讨论与完成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成,

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上网提交,但需写清楚学习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

答案如下:

组长姓名:

学号:

组员姓名:

学号:

组员姓名:

学号:

组员姓名:

学号:

组员姓名:

学号:

根据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并说明账户体系的编制原则、主要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及各账户之间的经济联系。

本次作业的说明:

本次作业的讨论与完成可以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各成员集体讨论并分工合作完成,

以学习小组长的名字上网提交,但需写清楚学习小组成员的名字及学号。

谈谈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的基木原则和各相关账户的经济含义

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部分。

要坚持的原则有四个:

(-)市场原则,从市场出发,考虑市场过程和市场活动以及市场发展变化等,作为确定国名经济核算范围分类、账户划分等方面的原则。

(二)所有权原则。

表现为企业的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的所有权在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中产生着决定性作用。

(三)三定价原则。

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收入和国民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等的等价统计原则。

(四)核算统计原则。

是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按核算时期或时点的当时市场价格,对包括生产、收入分配、消费积累在内的各种交易和资产负债进行估价的原则。

其各相应账户的经济含义:

账户体系中的第一个账户是生产账户,包括一个货物和服务账户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为依据,将全部货物和服务分别从来源和使用给出系统的反映。

生产账户是一个与收入分配等其他账户相衔接的账户,反映生产总量的生产和投入产出状况。

总量上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与使用为核算目的。

收入分配及支出账户是第二部分账户,其中第一个账户是收入形成账户,其次是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是收入形成核算的继续,它记录的内容:

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接受者,从收入形成账户中所获得的生产性收入包括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等流量;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流量通过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初次分配收入。

与之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收入在分配账户,它按部门记录了各种实际的经常转移活动,反映了各机构部门在初次分配收入基础上通过接受和支付各种经常性转移,形成可支配收入的过程和结果。

与之相衔接的下一个账户是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可支配收入作为初始流量记在账户来源方,在使用方记录最终消费支出,以储蓄为平衡项,储蓄是指没有花在最终消费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

若为正数,表示还存在未使用收入,构成进一步投资的资金来源;若为负数,表示收入不够抵偿消费,需要从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

与之相联系的下一个账户是资本账户,该账户记录各机构单位由经济交易而获得或处置的非金融资产价值以及与此有关的储蓄、资本转移活动等内容。

这些交易被统称为非金融性资木交易,资本账户是一个流量账户,反映非金融资产的积累,它与资产负债存量账户和其他流量账户有紧密的联系,本账户的平衡项是资金余缺,若为正数,表明本部门资金富裕,除了满足本部门非金融投资的需要外还可供其他部门进行投资;若为负数,表明本部门资金短缺,需要从其他部门借入资金。

与之相联系的下一个账户是金融账户,反映国内机构部门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以及这些交易的净成果即资金的净借入或净贷出,账户的左端反映各种类型金融资产的净增加额,右端反映的是各种类型负债的净增加额以及资金余缺。

金融账户的核算范围涵盖了严格的金融交易和其他货币交易。

解释资金流量账户体系中各总量指标的含义和相互联系以及具体核算方法

国民经济核算各账户间的这些主要是两大方面:

一是存量核算与流量核算的联系;另一是流量核算过程的联系。

在账户指标上积累账户的资产负债和净值都与资产负债表中相对应的指标是直接联系。

积累账户反映了期末与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变动部分。

流量核算过程的联系是通过平衡项。

如增加值是生产账户的平衡项,它是生产过程所有因素决定的变量,并与收入初次分配账户联系;原始收入是收入初次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它是由收入初次分配所有因素决定,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相联系;可支配收入是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它是再分配过程决定的变量。

通过平衡项可以考察和分析个经济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决定关系。

根据本地区(或中国统计年鉴)最新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核算流量账户体系.根据资料编制国民经济流量帐户体系

来源

使用

总产出

进口

中间消耗

最终产品使用

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固定资产形成净额固定资产形成消耗库存增加

出口

总供给

总需求

生产账户

使用

来源

中间消耗

国内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消耗

国内生产净值

总产出

生产支出总额

生产总额

收入形成账户

使用

来源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总营业盈余

固定资产消耗(折旧)

净营业盈余

国内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消耗

国内生产净值

收入形成使用总额

收入形成来源总额

使用

来源

财产收入支出

劳动者报酬

国民总收入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消耗

总营业盈余

国民净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

净营业盈余

合计

合计

收入再分配账户

使用

来源

经常转移支出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国民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

国民净收入

经常转移收入

合计

合计

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使用

来源

最终消费支出

国民储蓄总额

固定资本消耗

国民储蓄净额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固定资本消耗

国民可支配净收入

合计

合计

资本交易账户

使用

来源

总资本形成

固定资本形成

国民储蓄净额

资本转移收入

库存增加

固定资本消耗(・)

资金余缺

合计

合计

金融交易账户

使用

来源

金融资产购买净额

资金余缺

负债净额

合计

合计

第四次形考任务

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题目1

作业内容:

根据本课程所学知识,结合工作情况或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