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14页精选文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7576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14页精选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14页精选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14页精选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14页精选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14页精选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14页精选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14页精选文档.docx

《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14页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14页精选文档.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14页精选文档.docx

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14页精选文档

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

篇一:

拌合站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拌合站地基承载力计算为了确保混凝土拌合站使用安全,我单位对拌合站所选位置处地基进行了设计验算,并在基础施工时,进行了重力触探试验。

一、HZS50拌和机各基础承载力计算1.1水泥罐地基承载力计算1个100T罐(装满水泥)自重约为1050KN,1个200T罐(装满水泥)自重约为2100KN,1个200T罐(装满粉煤灰)自重约为1900KN,本站共设1个100T水泥罐,1个200T水泥罐,1个200T粉煤灰罐,总重为:

G罐=1050+2100+1900=5050KN;混凝土基础分为A第二层基础1个(4.4×15.75×2m)和B整体式扩大基础(5.4×15.75×1.8m),基础自重为:

G基础=(4.4×15.75×2+5.4×15.75×1.8)×2400×9.8÷1000=6860KN;混凝土基础底面积为:

S=5.4×15.75=85.05m2地基承载力为:

σ=(G罐+G基础)/S=(6860+5050)/85.05=140kPa;取安全系数1.5,则:

1.5×140=210kPa;经静力触探现场实测,地基承载力为315kPa>210kPa,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1.2主机地基基础承载力计算一个主机自重为73.5KN,一次拌料1m3,搅拌层平台、下立柱、出料斗组装重量70KN,总重为:

G主机=73.5+70+1×2.4×9.8=167KN;主机采用整体式扩大基础,支腿尺寸0.8×0.8×0.8m,自重为:

G基础=(6.5×5×0.4+0.8×0.8×0.8)×2400×9.8÷1000=317.8KN;混凝土基础底面积:

S=6.5×5=32.5m2地基承载力为:

σ=(G主机+G基础)/S=(167+317.8)/32.5=14.9kPa;14.9×1.5=22.35kPa经静力触探现场实测,地基承载力为150kPa>22.35kPa,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二、JS1000拌和机各基础承载力计算1.1水泥罐地基承载力计算1个100T罐(装满水泥)自重约为1050KN,1个200T罐(装满水泥)自重约为2100KN,1个200T罐(装满粉煤灰)自重约为1900KN,本站共设1个100T水泥罐,1个200T水泥罐,1个200T粉煤灰罐,总重为:

G罐=1050+2100+1900=5050KN混凝土基础分为A第二层基础1个(4.4×15.75×1.65m)和B整体式扩大基础(5.4×15.75×2m),基础自重为:

G基础=(4.4×15.75×1.65+5.4×15.75×2)×2400×9.8÷1000=6690KN;混凝土基础底面积为:

S=5.4×15.75=85.05m2地基承载力为:

σ=(G罐+G基础)/S=(6690+5050)/85.05=138kPa;取安全系数1.5,则:

1.5×138=207kPa;经静力触探现场实测,地基承载力为306kPa>207kPa,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1.2主机地基基础承载力计算一个主机自重为80KN,一次拌料1m3,搅拌层平台、下立柱、出料斗组装重量70KN,总重为:

G主机=80+70+1×2.4×9.8=173KN;主机采用整体式扩大基础,支腿尺寸0.8×0.8×0.8m,自重为:

G基础=(6.5×5×0.4+0.8×0.8×0.8)×2400×9.8÷1000=317.8KN;混凝土基础底面积:

S=6.5×5=32.5m2地基承载力为:

σ=(G主机+G基础)/S=(173+317.8)/32.5=15.1kPa;15.1×1.5=22.65kPa经静力触探现场实测,地基承载力为150kPa>22.65kPa,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三、HZS120拌和机各基础承载力计算1.1水泥罐地基承载力计算1个200T罐(装满水泥)自重约为2100KN,1个200T罐(装满粉煤灰)自重约为1900KN,本站共设2个200T水泥罐,2个200T粉煤灰罐,总重为:

G罐=(2100+1900)×2=8000KN混凝土基础分为A第二层基础1个(5.2×21.5×1.9m)和B整体式扩大基础(6.2×21.5×2m),基础自重为:

G基础=(5.2×21.5×1.9+6.2×21.5×2)×2400×9.8÷1000=11266KN;混凝土基础底面积为:

S=6.2×21.5=133.3m2地基承载力为:

σ=(G罐+G基础)/S=(11266+8000)/133.3=144kPa;取安全系数1.5,则:

1.5×144=216kPa;经静力触探现场实测,地基承载力为426kPa>216kPa,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1.2主机地基基础承载力计算一个主机自重为200KN,一次拌料2m3,搅拌层平台、下立柱、出料斗组装重量100KN,总重为:

G主机=200+100+2×2.4×9.8=347KN;主机采用整体式扩大基础,支腿尺寸0.8×0.8×0.8m,自重为:

G基础=(6.5×5×0.4+0.8×0.8×0.8)×2400×9.8÷1000=317.8KN;混凝土基础底面积:

S=6.5×5=32.5m2地基承载力为:

σ=(G主机+G基础)/S=(347+317.8)/32.5=20.5kPa;安全系数取1.5,则:

20.5×1.5=30.75kPa经静力触探现场实测,地基承载力为150kPa>30.75kPa,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篇二:

地基承载力计算计算书地基承载力计算计算书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构件编号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一、设计资料1.基础信息基础长:

l=4000mm基础宽:

b=4000mm修正用基础埋深:

d=1.50m基础底标高:

dbg=-2.00m2.荷载信息竖向荷载:

Fk=1000.00kN绕X轴弯矩:

Mx=0.00kN·m绕Y轴弯矩:

My=0.00kN·mxb=4000l=4000地面标高0.003.计算参数天然地面标高:

bg=0.00m地下水位标高:

wbg=-4.00m宽度修正系数:

wxz=1是否进行地震修正:

是单位面积基础覆土重:

rh=2.00kPa计算方法:

GB50007-2002--综合法500050005000500050004.土层信息:

土层参数表格二、计算结果1.基础底板反力计算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为:

Gk=A×p=16.0×2.0=32.0kN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为:

1.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根据5.2.2-1:

Pk=F+G1000.00+32.00==64.50kPaA16.001.2当竖向力N和Mx同时作用时:

x方向的偏心距为:

e=M0.00==0.00mFk+Gk1000.00+32.00x方向的基础底面抵抗矩为:

lb24.00×4.002W===10.67m366F+GM0.00+=64.50+=64.50kPaAW10.67F+GM0.00-=64.50-=64.50kPaAW10.67x方向的基底压力,根据5.2.2-2、5.2.2-3为:

Pkmax=Pkmin=1.3当竖向力N和My同时作用时:

y方向的偏心距为:

e=M0.00==0.00mFk+Gk1000.00+32.00y方向的基础底面抵抗矩为:

bl24.00×4.002W===10.67m366F+GM0.00+=64.50+=64.50kPaAW10.67F+GM0.00-=64.50-=64.50kPaAW10.67y方向的基底压力,根据5.2.2-2、5.2.2-3为:

Pkmax=Pkmin=2.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基底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下取浮重度?

m=∑?

ihi2.0×18.0==18.002.0∑hi基底以下土层的重度为?

=18.00b=4.00fa=fak+?

b?

(b-3)+?

d?

m(d-0.5)=150.00+1.00×18.00×(4.00-3)+1.00×18.00×(1.50-0.5)=186.00kPa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来自:

xlTkwj小龙文档网:

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力计算查“抗震建筑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4.2.3,?

a=1.30faE=?

afa=1.30×186.00=241.80kPa3.计算结果分析Pk=64.50kPa,faE=186.00kPaPk≤faE当竖向力N和Mx同时作用时:

Pkmax=64.50kPa,1.2faE=.2×186.00=223.20kPaPkmax≤1.2faE当竖向力N和My同时作用时:

Pkmax=64.50kPa,1.2faE=1.2×186.00=223.20kPaPkmax≤1.2faE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篇三:

地基承载力规范及方法1简介地基承载力:

地基满足变形和强度的条件下,单位面积所受力的最大荷载。

2概述地基承载力(subgradebearingcapacity)是指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

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土中应力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

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

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plasticzone)。

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

但此时地基变形稍大,必须验算变形的计算值不允许超过允许值。

当荷载继续增大,地基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时,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定。

此时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

3确定方法

(1)原位试验法(in-situtestingmethod):

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equationmethod):

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tablemethod):

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

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localempiricalmethod):

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4注意问题定义

(1)地基承载力:

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2)地基容许承载力:

保证满足地基稳定性的要求与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值,地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

(3)地基承载力基本值:

按标准方法试验,未经数理统计处理的数据。

可由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查规范得出的承载力。

(4)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承载力最小值,系按标准方法试验,并经数理统计处理得出的数据。

可由野外鉴别结果和动力触探试验的锤击数直接查规范承载力表确定,也可根据承载力基本值乘以回归修正系数即得。

(5)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地基在保证稳定性的条件下,满足建筑物基础沉降要求的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可由塑性荷载直接,也可由极限荷载除以安全系数得到,或由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经过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后确定。

(6)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的地基承载力。

即在发挥正常使用功能时地基所允许采用抗力的设计值。

它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也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在设计建筑物基础时,各行业使用《规范》不同,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与特征值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在使用含义上相当合理确定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大,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下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形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

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也完善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达式,认可了地基设计中承载力计算可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特征值”一词,用以表示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的地基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的值。

三、应用用作抗力指标的代表值有标准值和特征值。

当确定岩土抗剪强度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指标时用标准值;由荷载试验确定承载力时取特征值,载荷试验包括深层、浅层、岩基、单桩、锚杆等,见规范有关附录。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是由荷载试验直接测定或由其与原位试验相关关系间接确定和由此而累积的经验值。

它相于载荷试验时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上线性变形段内某一规定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不应超过该压力-变形曲线上的比例界限值。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是考虑了影响承载力的各项因素后,最终采用的相应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设计值的地基允许承载力。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是由载荷试验直接测定或由其与原位试验的相关关系间接推定和由此而累积的经验值。

它相应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允许采用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当按地基承载力计算以确定基础底面积和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的数量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采用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限值采用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即S≤C,C为抗力或变形的限值;pk≤fa(地基);Qk≤Ra(桩基)。

此时特征值fa、Ra即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抗力设计值。

当根据材料性质确定基础或桩台的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和相应的基底板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即γ0S≤R计算,此时地基反力p、桩顶下反力Ni和主动土压力Ea等相应为荷载设计值,要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因此,阅读地质报告时,若为“特征值”则为允许值,安全系数已包括在内;若为“标准值”,则为极限值,应考虑相应的抗力分项系数。

简单的说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是老规范的表述方式,特征值是新规范的表述方式,其取值方法大概相同,考虑的修正有所区别。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