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7665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检测题1doc.docx

届《创新方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1doc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检测题

(一)

一、选择题

1.已知:

HCN(aq)+NaOH(aq)=NaCN(aq)+H2O(l)△H=-12.1KJ.mol-1;

HCl(aq)+NaOH(aq)=NaCl(aq)+H2O(l)△H=-57.3KJ.mol-1;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等于()

A.-69.4KJ.mol-1B.-45.2KJ.mol-1C.+45.2KJ.mol-1D.+69.4KJ.mol-1

2.下列过程都与热量变化有关,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A.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表示CO(g)的燃烧热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H=-566.0KJ/mol

B.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则表示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H2SO4(l)+KOH(l)=1/2K2SO4(l)+H2O(l)△H=-57.3KJ/mol

C.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不需要加热就能使反应发生

D.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pH减小

3.已知:

C(s)+O2(g)=CO2(g)△H1

CO2(g)+C(s)=2CO(g)△H2

2CO(g)+O2(g)=2CO2(g)△H3

2Cu(s)+O2(g)=2CuO(s)△H4

CO(g)+CuO(s)=CO2(g)+Cu(s)△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H1>O,△H3<0B.△H2<0,△H4>0

C.△H2=△H1-△H3D.△H3=△H4+△H1

4.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合物的污染。

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CH4在反应①、②中转移电子数相同

B.由反应①可推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l);△H>-574kJ/mol

C.4NO2(g)+2N2(g)=8NO(g);△H=+586kJ/mol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把NO2还原为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NA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石油、煤、天然气、氢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B.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人们通常用标准燃烧热或热值来衡量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大小,某物质的热值越高则其标准燃烧热越大

D.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中充入等量的NO2发生反应:

2NO2(g)=N2O4(g)ΔH<0,绝热容器中气体的颜色比恒温容器中颜色深

6.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

CH3CH2OH-4e—+H2O=CH3COOH+4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

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O2=CH3COOH+H2O

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O2+4e-+2H2O=4OH-

7.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物质,检测甲醇含量的测试仪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B.a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当电路中有1mole-转移时,正极区n(H+)增加1mol

D.将酸性电解质溶液改为碱性电解质溶液该测试仪不可能产生电流

8.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

4Fe(OH)2+2H2O+O2=4Fe(OH)3

B.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

C.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

D.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9.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10.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11.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

一种以肼(N2H4)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下图装置①。

该电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作为电解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燃料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N2H4+4OH-4e-=N2+4H2O

B.用该燃料电池作为装置②的直流电源,产生1molCl2至少需要通人0.5molN2H4

C.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应采用多孔导电材料,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

D.该燃料电池中,电子从右侧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向左侧电极,溶液中OH-则迁移到左侧

12.如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a、b为石墨电极,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是阴极

B.电解过程中溶液的浓度不变

C.电解过程中b极质量减少

D.阳极与阴极上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一定减轻,或正极的质量一定增加

B.Fe、Cu组成原电池:

Fe一定是负极

C.为加快一定量的Zn与足量稀H2SO4反应的速率,且不影响生成H2总量,可加入少量CuSO4溶液

D.某海水电池总反应表示为:

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则负极反应式:

Ag-e-+Cl-=AgCl

14.某同学设计如右图所示装置,探究氯碱工业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B.用湿润KI淀粉试剂在铜电极附近检验气体,试纸变蓝色

C.氢氧化钠在石墨电极附近产生,Na+向石墨电极迁移

D.铜电极的反应式为:

2H++2e-=H2↑

15.第三代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辆。

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汽油的消耗;在刹车或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

其电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的是()

A.电池充电时,OH-由甲侧向乙侧移动

B.甲放电时为正极,充电时为阳极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Hn-ne-=M+nH+

D.汽车下坡时发生图中实线所示的过程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反应Cu+H2SO4

CuSO4+H2↑可推出Cu的还原性比H2的强

B.电解含Pb(NO3)2和Cu(NO3)2的溶液,阴极上阳离子得电子次顺依次是Cu2+、H+、Pb2+

C.含amolNa2S的溶液最多能吸收2.5amol的二氧化硫气体

D.因Cl2的氧化性强于I2的氧化性,所以置换反应I2+2NaClO3===2NaIO3+Cl2不能发生

17.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盐桥中装有用饱和氯化钾溶液浸泡过的琼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FeCl2溶液中c(Cl-)会增大

B.此电池工作原理与硅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相同

C.Fe为正极,石墨上发生的反应为:

2H++2e-=H2↑

D.若装置中的盐桥用铁丝代替,电流表指针无偏转

18.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酸性环境下,钢铁只能发生析氢腐蚀

B.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C.轮船的船壳水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铜铁交接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

Fe-3e-===Fe3+,继而形成铁锈

19.如图是锌、铜和稀硫酸形成的原电池,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溶液中H+向Zn电极移动

B.外电路中电流方向为:

Cu→Zn

C.负极上的电极反应:

Zn-2e-===Zn2+

D.有1mol电子流过导线,则Cu电极上产生的H2为11.2L(标准状况)

20.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

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装置如右图。

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且颜色由浅变深,阴极上有气泡生成。

停止通电,取出电极,用搅棒上下剧烈搅动。

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原上层液体可能是KI的水溶液,原下层液体可能是CCl4

B.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I2在CCl4中的溶解

度大于在水中溶解度,所以绝大部分I2都转移到CCl4中

C.阴极区域pH增大的原因是水分子得电子生成了OH—

D.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2H++2e-=H2↑

二、非选择题

21.Ⅰ.为了研究化学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3)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______释放出来。

(4)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______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5)写出一个符合题中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较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

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观点来计算反应热。

已知:

P4(白磷,s)+5O2(g)====P4O10(s)ΔH=-2983.2kJ·mol-1①

P(红磷,s)+

O2(g)====

P4O10(s)ΔH=-738.5kJ·mol-1②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相同状况下,能量状态较低的是___________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2.某化工集团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将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其主要工艺如下:

(1)写出电解食盐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写出钛铁矿经氯化法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

①Mg(s)+Cl2(g)=MgCl2(s);△H=﹣641kJ•mol﹣1

②Ti(s)+2Cl2(g)=TiCl4(s);△H=﹣770kJ•mol﹣1

则2Mg(s)+TiCl4(g)=2MgCl2(s)+Ti(s);△H =

反应2Mg+TiCl4

2MgCl4+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

(4)在上述产业链中,合成192t甲醇理论上需额外补充H2t(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任何损失).

(5)以甲醇、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23.

(1)2.00gC2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99.6kJ热量,请写出表示C2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C2H2可用于制作燃料电池,请写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乙炔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3)用乙炔燃料电池电解AgNO3溶液,用石墨做电解池两极,请写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4)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2K2FeO4+8H2O

3Zn(OH)2+2Fe(OH)3+4KOH

请写出该电池在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参考答案

1.C

解析:

HCN与NaOH溶液反应既包含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中和也包含HCN的电离,HCl与NaOH溶液反应只包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中和,所以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ΔH=-12.1-(-57.3)KJ.mol-1=+45.2KJ.mol-1

2.D

解析:

A、燃烧热定义对可燃物的物质的量有要求必须是1摩尔,热化学方程式中CO的系数也必须是1,故A错误;B、硫酸、氢氧化钾、硫酸钾都是溶液,热化学方程式中标(aq),而不是(l),故B错误;C、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是开始时需要加热才能使反应发生,故C错误;D、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增大,所以水的离子积增大、pH减小,故D正确。

3.C

解析:

A、所有的燃烧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因此△H1<0,△H3<0,故A错误;B、碳还原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H2>0,铜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H4<0,故B错误;C、已知:

①C(s)+O2(g)═CO2(g)△H1②CO2(g)+C(s)═2CO(g)△H2③2CO(g)+O2(g)═2CO2(g)△H3,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因此△H1=△H2+△H3,则△H2=△H1-△H3,故C正确;D、已知③2CO(g)+O2(g)═2CO2(g)△H3④4Fe(s)+3O2(g)═2Fe2O3(s)△H4⑤3CO(g)+Fe2O3(s)═3CO2(g)+2Fe(s)△H5,由盖斯定律可知③=2/3(1/2④+⑤),因此△H3=1/3△H4+2/3△H5,故D错误。

4.B

解析:

A、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化合价升高数=化合价降低数=8,转移电子相同,故A正确;B、由气态水生成液态水放热,故CH4(g)+4NO2(g)=4NO(g)+CO2(g)+2H2O(l)反应放出的热比CH4(g)+4NO2(g)=4NO(g)+CO2(g)+2H2O(g)放出的热量多,加上负值,数变小,故B错误;C、由盖斯定律①-②得:

4NO2(g)+2N2(g)=8NO(g);△H=+586kJ/mol,故C正确;D、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转移电子数是8mol,4.48L(0.2mo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6mol,故D正确。

5.D

解析:

A.石油、煤、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氢气不属于,故A错误;B.反应C(s)+CO2(g)=2CO(g)的ΔS>0,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根据ΔG=ΔH-T·ΔS>0,知该反应的ΔH>0,故B错误;C、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放出热量的多少以及燃烧温度的高低等均无关,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D、依据反应是放热反应,在绝热容器中,反应进行热量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颜色加深,故D正确。

6.C7.B

8.D

解析:

根据原电池原理,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Fe-2e-=Fe2+,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O2+4e-+2H2O=4OH-,Fe2++2OH-=Fe(OH)2,A、Fe(OH)2易被氧化,故A正确;B、铜做正极,不参与反应,故B正确;C、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从Fe移向Cu,故C正确;D、发生的是吸氧腐蚀,故D错误。

9.C10.D

11.D

解析:

A.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N2H4+4OH--4e-=N2↑+4H2O,故A正确;B.电解氯化铜生成氯气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生成1mol氯气转移2mol电子,燃料电池中的负极反应为:

N2H4+4OH--4e-=N2↑+4H2O,则转移2mol电子,消耗0.5mol的N2H4,故B正确;C.因为电池中正负极上为气体参与的反应,所以采用多孔导电材料,可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故C正确;D.电子只能在电极和导线中移动,不能进入溶液,故D错误。

12.D

解析:

A、直流电源中,电流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入,a接电源正极是阳极,故A错误;B、电解氯化铜溶液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铜离子放电生成铜,溶液浓度减小,故B错误;C、电解过程中,b电极是阴极,该电极上铜离子得电子析出金属铜,电极质量增加,故C错误;D、电解氯化铜溶液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铜离子放电生成铜,每转移2mol电子生成铜和氯气各1mol,故D正确。

13.D

解析:

A.燃料电池形成的原电池放电过程中,两个电极上都是通入的气体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正负极质量不变,错误;B.Fe、Cu组成原电池,如果电解质溶液为浓硝酸时,Fe遇到浓硝酸发生钝化,Cu做负极,错误;C.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Zn首先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使Zn与稀H2SO4反应生成H2总量减少,错误;D在原电池反应中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Cl-=AgCl,正确。

14.D

15.A

解析:

A、电池充电时,是电解池工作原理,乙电极是NiOOH转化为氢氧化镍的过程,为阳极,阴离子由阴极侧移向阳极侧,故OH-由甲侧向乙侧移动,故A正确;B.甲放电时为负极,充电时为阴极,故B错误;C.放电时甲为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H+-ne-=MHn,故C错误;D.汽车下坡时是电解池原理发生图中虚线所示的过程,故D错误。

16.C

解析: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Cu的还原性比H2的弱,故A错误;B.电解含Pb(NO3)2和Cu(NO3)2的溶液,阴极上阳离子得电子次顺依次是Cu2+、H+,水中的氢离子可以一直放电,Pb2+不能放电,故B错误;C、①SO2+2S2-+2H2O=3S↓+4OH-②2OH-+SO2=SO32-③SO32-+SO2+H2O=2HSO3-故amolNa2S的溶液最多能吸收2.5amol的二氧化硫气体,故C正确;D、Cl2的氧化性强于I2,而I2+2NaClO3==2NaIO3+Cl2这个反应方程式是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NaClO3为氧化剂,Cl2为还原产物,I2为还原剂,NaIO3氧化产物氧化性:

NaClO3>NaIO3;还原性:

I2>Cl2,故D错误。

17.A18.C19.A20.D

21.Ⅰ

(1)放热 

(2)高 (3) 热能 (4)低 (5)2Al+6HCl===2AlCl3+3H2↑(或2Na+2H2O===2NaOH+H2↑或NaOH+HCl===NaCl+H2O等合理答案均可)

ⅡP4(白磷,s)====4P(红磷,s);ΔH=-29.2kJ·mol-1红磷低

22.解析:

(1)电解食盐水生成NaOH、H2和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H2O

2OH﹣+H2↑+Cl2↑。

(2)从图示可知氯化时的反应物为FeTiO3、C、Cl2,生成物为FeCl3、TiCl4、CO,再根据得失电子和原子守恒即可得出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FeTiO3+6C+7Cl2

2FeCl3+2TiCl4+6CO。

(3)反应2Mg(s)+TiCl4(l)═2MgCl2(s)+Ti(s)可看做反应①×2﹣②得到,根据盖斯定律得△H﹣641kJ/mol×2﹣(﹣770kJ/mol)=﹣512kJ•mol﹣1,反应2Mg(s)+TiCl4(l)═2MgCl2(s)+Ti(s)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Mg和Ti都有较强还原性,在高温下都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4)根据CO+2H2→CH3OH,CH3OH~CO~Cl2~H2,所以生产1molCH3OH,理论上还需补充氢气(2﹣))mol=mol,即gH2,故生产192tCH3OH还需补充H2的质量10t。

(5)碱性甲醇电池中,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2CH3OH﹣12e﹣+16OH﹣=2CO32﹣+12H2O。

答案:

(1)2Cl﹣+2H2O

2OH﹣+H2↑+Cl2↑;

(2)2FeTiO3+6C+7Cl2

2FeCl3+2TiCl4+6CO;

(3)﹣512kJ•mol﹣1;Mg和Ti都有强还原性,在Ar气氛中可以防止被氧化;

(4)10;

(5)2CH3OH﹣12e﹣+16OH﹣=2CO32﹣+12H2O.

23.

(1)C2H2(g)+5/2O2(g)=2CO2(g)+H2O(l)H=-1294.8kJ/mol

(2)C2H2+14OH—-10e-=2CO32-+8H2O

(3)Ag++e-=Ag

(4)Zn(OH)2+2e-=Zn+2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