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409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docx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

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

张华

2010.12.28

一轮复习快结束了,根据前期复习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反馈,以及十二月月考学生的做题情况,反思四个月来的教学实践,对高三化学的一轮复习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准备充足的精神粮食,以备远足高考;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一个人在激励状态下发挥的潜力是平时的三到四倍。

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

部分学生对学科缺乏兴趣;学习不主动;或是“畏难”;或是较多的出现令人遗憾的非智力因素的错误;或是成绩下滑时灰心失望而对功课消极应付等,以致无法达到理想的成绩。

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多与他们沟通,及时了解复习效果,关心他们,鼓励他们,使之保持较浓的学习兴趣和劲头,从而达成学识和情感上的共鸣,逐渐在耐心细致的督导下形成严谨务实、乐观进取的学风。

二、积累丰富的应试技巧,方能高瞻远瞩;

高考将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功课合卷考察,虽然几乎没有学科间的综合,但“拼盘试题”仍令较多学生应接不暇,顾此失彼。

因此学生除了具备较好的基本功,还须在审题态度、做题顺序、时间分配、学科过渡、规范表达等方面积累经验,同时需要具备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能及时地审时度势地在不同学科间自由穿梭。

考试是一门“得分学问”,师生都必须转换思维方式,从应考的角度认真研究考纲和真题,深化知识点;要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关注能力考察点,钻研知识迁移的方式,从“备知识”转向“备能力”,“备学法”转为“备考法”;同时强调训练的针对性、代表性、典型性和思考性,要善于分析题目,并且及时做好题后反思,努力做到事半功倍。

三、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几乎都是复习课,如何上出新意,上出兴致?

如何达到高效,让学生学有所获?

保证课堂效率是很关键的。

个人认为注重复习方法的多样化,努力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是可以让“课堂之花”魅力长存的。

首先要努力做个有心人,勤于积累学生在知识应用中出现的易错点、易混点、难点和空白点,进行针对性强的灵活多变的训练,将“落实工作”做得日臻完美,学生自然获得显著进步。

再次要注意方式的多样化,可以适当地变“师讲”为“生讲”,或是带入实验室,引入多媒体,或是举行专题师生研讨会,方程式书写比赛等教学活动。

总之将重点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加以强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在活动中进步。

比如很多学生易在“气密性检查”上出错,而它又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实验操作。

何不把仪器带入教室,和学生们一起亲身体验各类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呢?

强调体验,注重实践,不仅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思想,而且极大地改善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多让学生接触实验仪器吧,多角度进行探究吧,您的学生定会因为“身临其境”而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不过千万别忘了培养学生语言描述的精准和规范。

第三,化学部分的考察就体现在八个选择题和四一道大题,因此要意识到主干知识的重要。

强调师生回归课本,重视基础,切忌以题代本,以讲代练。

关注高考新动向,留意课改地区和今年高考真题的变化,重视计算,加强计算思路、“手算”能力和规范表达的培养。

四、训练做题的快速规范,保障高能高分。

一百五十分钟,三百分,曾忙碌于理综考场的学子们难忘时间的紧张,不少人在个别题目面前当过“逃兵”。

考场上的做题速度主要取决于平时的“双基”储备和思维的敏捷度。

这需要我们平时坚持限时训练,并且要研究和积累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法,这样速度会慢慢好起来。

是不是就可以拿到高分呢?

多少考生后悔地意识到“马虎和不规范”毁了他们的梦想。

所以要让能力和分数匹配,就要认真学习各类题型的规范表达,熟悉精炼的课本语言,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学生把会做的题目“一遍作对”的能力,强调学生在考试中努力做到:

谨慎审题,规范答题,轻松过渡,理智取舍。

比如为了提高学生们选择题的正确率,我们师生一起成立了一个化学帐本,记载并公示选择题的正确率,学生真正引起重视后,获得极大改善。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做法,只要更适合,只要更高效,我都想努力地尝试,努力的改进,希望学生变得更好,自己变得更强!

努力吧,只要我们

高二化学(理科)周练20100914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B.充电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

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进行

2.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通入大量O2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SO3D.降低体系温度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4.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D.限制使用电动车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68O2和188O2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

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2+可以大量共存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D.C(石墨,s)=C(金刚石,s)△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6.(09上海卷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7.(09上海卷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

其原因是()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8.下列过程中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分子拆成原子D.原子组成分子

9.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

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种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浓硫酸与水B.生石灰与水C.熟石灰与水D.氯化钠与水

10.美国《科学》杂质评选的2001年十大科学进展之一是国际气候变化研究专家组首次正式表明,过去50年中的全球变暖现象很可能是由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CO2聚集造成的。

科学家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有科学家提出可以将CO2通过管道输送到海底,这样可减缓空气中CO2浓度的增加。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送到海底越深的地方,CO2溶解得越多,同时CO2可能液化甚至变成干冰

B.把CO2输送到海底,会使海水酸性增强,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C.把CO2输送到海底,这是人类减缓空气中CO2浓度的增加的唯一办法

D.要减缓空气中CO2浓度的增加,最有效的措施是使用新能源,植树造林等

11.在一定的温度下,将2molSO2和1molO2充入一定容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反应:

2SO2(g)+O2(g)2SO3(g)△H=-197kJ/mol,当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SO32molB.放出197kJ的热量

C.吸收197kJ的热量D.SO2和SO3共有2mol

1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加热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二、填空题:

13.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

已知0.1mol液态肼与组量液态双氧水反应时,放出64kJ的热量。

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4.(09江苏高考卷

)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

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

(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填字母)。

A、热裂解形成燃油B、露天焚烧

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D、直接填埋

(2)用

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

已知:

====

====

====

溶液中

反应生成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5.城市使用的燃料,现大多用煤气、液化石油气。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的混合气体,它是由煤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

(1)试写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3H8(g)+5O2(g)==3CO2(g)+4H2O(l);△H=-2220.0kJ·

,又知CO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1/2O2(g)==CO2(g);△H=-282.57kJ·

试比较同物质的量的C3H8和CO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值约为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3)已知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1.6kJ·

试比较同质量的H2和C3H8燃烧,产生的热量比值约为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4)氢气是未来的能源,除产生的热量大之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1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列出了10种元素所在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2)⑩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

(3)③和④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碱,则这两种碱的碱性强弱为③______④(填“大于”或“小于”);

(4)请写出由上表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

(5)元素⑤的氧化物常用于制造________(填一种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的名称)

(6)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填序号)

(7)元素⑩的单质和石灰乳作用可制取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17.(附加题选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

”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忽略N2O4的存在,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略去):

Ⅰ.实验装置如图Ⅰ所示

(1)硝酸铜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氧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木条复燃了,有的同学得出“NO2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

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_____________。

Ⅱ.实验装置如图Ⅱ所示

(1)写出浓硝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有的同学提出“NO2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

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

____。

Ⅲ.为了更能直接说明“NO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这一问题,请你重新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

 

高二化学(理科)周练20100914答案

1C2A3B4B5D6B7B8D9B10C11D12B

13.

kJ·mol-1

14、

(1)BD

(2)Cu(s)+H2O2(l)+2H+(aq)=Cu2+(aq)+2H2O(l)△H=-319.68KJ。

mol-115.

(1)C+H2O=CO+H2

(2)7.86

(3)2.83(4)产物无污染,是一种绿色能源。

16、略。

17.答案:

(1)2Cu(NO3)2

2CuO+4NO2↑+O2↑

(2)正确

Ⅱ.

(1)4HNO3====4NO2↑+O2↑+2H2O

(2)不正确Ⅲ.略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知识回忆]

1、维生素是参与生物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所必需的一类_______________,习惯上按照不同的溶解性,把它们分为_______________(主要包括、、、)和_______________(主要包括、______)。

2、维生素C是一种色晶体,分子式为________,是一种____________,溶液显___性,其广泛存在于_________和_________中,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补充。

维生素C也称_________,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

维生素C的化学特性是容易失去电子,是一种较强的______,在_________中或______时很溶液被氧化,在___________中更容易被氧化。

因此,______新鲜蔬菜比______时维生素C损失小。

3、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______。

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在自然界中都能找到,并且与_________元素的含量大致相当。

人体中微量元素含量极少,质量不到体重的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等共16种,而常量元素是指含量在_____以上的元素,如_____、_____、_____等共11种。

4、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_________之称。

碘在人体内的含量仅约为______,其中一半集中在_________内,其余则分布在其他组织。

可多吃______、______来补充;也可吃________(含有______),但在食用时要注意:

存放时______、______、______,菜出锅时再放以防分解。

5、铁在人体中的含量约为______,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最多的一种。

人体内的含铁化合物主要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一起参与_____的运输,缺铁可通过_________来补充,之所以选用______作为铁强化食物的载体,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具有广泛的_______________,另外,人们对酱油的日摄入量稳定在相对合理的数值范围内。

6、中国有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有自我调节能力,只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____________,食物中所提供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就足够了。

 

[课后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是相同的

B.符合口味的食品最有营养,符合个人的膳食结构

C.淀粉、油脂、蛋白质为人体提供热能,所以只要这三种摄入量足够就可以了

D.摄入食物中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且与人体需要保持平衡是最合理的膳食结构

2、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7H46O。

一种胆固醇酯的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4H50O2。

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酸是

A.C6H13COOHB.C6H5COOHC.C7H15COOHD.C6H5CH2COOH

3、人体内所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A.KB.CaC.NaD.Fe

4、某同学搜集资料发现,长期或大量摄入铝元素会对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为此该同学提出的下列建议中错误的是

A.少吃油条,因为油条中含有KAl(SO4)2B.使用铝锅时,应加醋长时间炖煮

C.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

D.治疗胃酸过多时尽量不服用含Al(OH)3的胃舒平

5、下列物质误食后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A.BaSO4B.NaNO2C.CH3OHD.P4

6、下列关于食谱的说法错误的是

A.营养学家编制的食谱对每个人都适用

B.每一种食物含有多种营养素,每种营养素又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因此对营养素的摄取应综合考虑

C.靠不吃或少吃减肥是不正确的,有害健康D.编制好的食谱可以永久使用

7、已知IO3-+5I-+6H+===3I2+3H2O,为证明加碘食盐中含有K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

①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KI—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醋⑥白酒,实验时必须适用的物质是

A.①③B.③⑤C.②④⑥D.①②④⑤

8、把NaOH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病人的尿液中含有

A.食醋B.白酒C.食盐D.葡萄糖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化学式:

O2反应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反应物状态:

固固加热水溶性:

难溶颜色:

无色气味:

无味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排空气验满方法:

带火星木条,复燃可选用的干燥剂:

浓H2SO4,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其他制取方法:

2KMnO4=△=K2MnO4+MnO2+O2↑;2H2O2=(MnO2)=2H2O+O2↑注意事项:

KClO3催化分解时试管中不能混有任何可燃物,否则引起爆炸。

化学式:

Cl2反应方程式:

MnO2+4HCl(浓)=△=MnCl2+Cl2↑+2H2O反应物状态:

固液加热水溶性:

可溶(1:

2)颜色:

黄绿色气味:

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食盐水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

观察颜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试纸变蓝可选用的干燥剂:

浓H2SO4,无水CuSO4,无水CaCl2,P2O5其他制取方法:

KClO3+6HCl=KCl+3Cl2↑+3H2O;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

注意事项:

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化学式:

N2反应方程式:

NaNO2(固体)+NH4Cl(饱和)=△=NaCl+N2↑+2H2O反应物状态:

固液加热水溶性:

难溶颜色:

无色气味:

无味收集方法:

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排空气验满方法:

燃着的木条,熄灭可选用的干燥剂:

浓H2SO4,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其他制取方法:

(NH4Cr2O7)=△=N2↑+Cr2O3+4H2O;NH3+3CuO=△=N2↑+3Cu+3H2O;2NaN3=△=2Na+3N2↑

化学式:

HCl反应方程式:

NaCl+H2SO4(浓)=△=NaHSO4+HCl↑基本反应类型:

复分解反应反应物状态:

固液加热水溶性:

极易溶(1:

500)颜色:

无色气味:

刺激性气味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排空气验满方法: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出现白雾可选用的干燥剂:

浓H2SO4,无水CuSO4,无水CaCl2,P2O5其他制取方法:

MgCl2·6H2O=△=2HCl↑+MgO+5H2O

化学式:

HF反应方程式:

CaF2+H2SO4(浓)=△=CaSO4+2HF↑基本反应类型:

复分解反应反应物状态:

固液加热水溶性:

极易溶颜色:

无色气味:

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排空气验满方法: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出现白雾可选用的干燥剂:

浓H2SO4,无水CuSO4,P2O5注意事项:

不能使用玻璃仪器。

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化学式:

HBr反应方程式:

NaBr+H3PO4(浓)=△=NaH2PO4+HBr↑基本反应类型:

复分解反应反应物状态:

固液加热水溶性:

极易溶颜色:

无色气味:

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排空气验满方法:

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出现白雾可选用的干燥剂:

无水CuSO4,无水CaCl2,P2O5其他制取方法:

2P+3Br2+6H2O=2H3PO3+6HBr↑注意事项:

不能用浓H2SO4代替H3PO4,这样制出的HBr会被氧化。

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可将NaBr换成NaI制取HI。

化学式:

H2S反应方程式:

FeS+H2SO4(稀)=FeSO4+H2S↑基本反应类型:

复分解反应反应物状态:

固液常温水溶性:

易溶(1:

2.6)颜色:

无色气味:

类似臭鸡蛋的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排空气验满方法:

湿润的Pb(Ac)2试纸,试纸变黑可选用的干燥剂:

无水CaCl2,P2O5其他制取方法:

Al2S3+6H2O=2Al(OH)3+3H2S↑注意事项:

不能使用浓H2SO4和任何浓度的HNO3。

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化学式:

NH3反应方程式: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反应物状态:

固固加热水溶性:

极易溶(1:

700)颜色:

无色气味:

刺激性气味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排空气验满方法:

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出现白雾可选用的干燥剂:

碱石灰其他制取方法:

Mg3N2+6H2O=3Mg(OH)2+2NH3↑

化学式:

CO反应方程式:

HCOOH=(浓H2SO4)=△=H2O+CO↑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反应物状态:

固液加热水溶性:

难溶颜色:

无色气味:

无味(有毒!

)收集方法:

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可选用的干燥剂:

浓H2SO4,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其他制取方法:

C+CO2=高温=2CO;H2C2O4=(浓H2SO4)=△=H2O+CO↑+CO2↑

注意事项:

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

点燃或加热前必须验纯,以免爆炸。

尾气可点燃除去,以免污染大气。

化学式:

CO2反应方程式:

CaCO3+2HCl=CaCl2+CO2↑+H2O反应物状态:

固液常温水溶性:

能溶(1:

1)颜色:

无色

气味:

无味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排空气验满方法:

燃着的木条,熄灭可选用的干燥剂:

浓H2SO4,无水CuSO4,无水CaCl2,P2O5注意事项:

不能用H2SO4代替HCl,因生成CaSO4沉淀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化学式:

SO2反应方程式:

Na2SO3(固)+H2SO4(中等浓度)=Na2SO4+SO2↑+H2O反应物状态:

固液常温水溶性:

易溶(1:

40)

颜色:

无色气味:

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排空气验满方法:

湿润的品红试纸,试纸腿色

可选用的干燥剂:

浓H2SO4,无水CuSO4,无水CaCl2,P2O5其他制取方法:

2H2SO4(浓)+S=△=3SO2↑+2H2O

注意事项:

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化学式:

N2O反应方程式:

NH4NO3=190℃~300℃=N2O↑+2H2O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反应物状态:

固体控制温度加热水溶性:

能溶颜色:

无色气味:

略带甜味(微毒,吸入少量后能使人面部肌肉痉挛,可使人发笑,使人麻醉)。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排空气验满方法:

带火星木条,复燃可选用的干燥剂:

浓H2SO4,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其他制取方法:

4Zn+10HNO3(约2mol/L)=4Zn(NO3)2+N2O↑+5H2O

化学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