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441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码摄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数码摄影.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码摄影.docx

《数码摄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码摄影.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码摄影.docx

数码摄影

第1-3章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题

1.数码单反相机与小型数码相机进行对比,有什么优缺点?

答:

a.数码单反相机的优点:

(1)图像感应器面积大,画质好。

APS-C尺寸图像感应器的面积约为小型数码相机的13倍,全画幅图像感应器的面积约为小型数码相机的35倍。

面积增大不仅虚化效果好,而且图像感应器内的单一像素所接收到的光量也成比例增加,所以成像噪点也得到减少。

另外,所能够再现的从白色到黑色的层次范围区间(动态范围)变得更加宽广。

(2)镜头可以进行更换,可以使用从超广角镜头到超远摄镜头的多种镜头。

(3)不会错失快门时机,整个动作过程的时滞较短。

数码单反相机是通过光学取景器来观察实际图像,所以完全不会产生电子方面的时间差。

(4)对焦速度快,具有不会错失瞬间快门机会的高性能。

(5)拍摄间隔较短,能够在一定时间周期内拍摄更多的照片。

b.数码单反相机的缺点:

(1)体积庞大,不方便携带

(2)相机的制造难度很大,工艺苛刻,价格高

(3)镜头1.虽然种类多,但同样体积庞大

(4)和旁轴相比快门操作瞬间有片刻的黑幕

2.光圈数值用用什么来表示?

光圈的数值大小与进光量有什

么关系?

常用的光圈的数值有哪些?

答:

(1)光圈数值用F值表示(有时采用小写的f)。

(2)光圈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也越大;光圈的数值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也越小。

(3)常用的光圈的数值有:

F2.8,F4,F5.6,F8,F11,F16,F22。

3.什么是感光元件?

常用的感光元件有哪几种?

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1)感光元件就是将光转化为电荷信号的介质。

(2)常用的感光元件有2种;CCD和CMOS。

(3)CCD和CMOS的优缺点:

CCD成像质量较高,工艺简单。

CCD感光元件采用单一的通道,因此光效率比较低,而且传送电荷信号需要电压的支持,因此耗电量大,但是单一的通道有利于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减少电荷放大时产生的噪声。

CMOS的每个像素点都实现了一个放大器的功能,直接传输已经经过转换的信号,就会使用更低的电压,功耗也更低。

不过,每个像素本身的放大器功能会增加画面的噪点。

CMOS像素数的提升与传感器尺寸的增加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更容易生成像素高、幅面大的感光元件产品。

4.常见的画幅有哪几种并作简单叙述。

答:

常见的画幅有全画幅、APS-C画幅、4/3画幅。

(1)全画幅指DSLR感光元件的实际尺寸和传统的135相机底片基本相同,为24×36mm。

使用全画幅DSLR,镜头焦距转换率达到了1:

1,不必再乘以特定的转换系数,不必再担心超广角镜头在广角端的焦距损失。

感光元件就是将光转化为电荷信号的介质。

(2)APS-C画幅是指DSLR感光元件的实际尺寸和传统APS胶卷中C尺寸基本相同,为22.5x15.0mm或23.6x15.8mm。

感光元件CCD或CMOS使用APS一C画幅需要1.5(1.6)倍的放大倍率。

(3)4/3画幅的画面比例为4:

3,与全画幅、APS-C画幅DSLR的画面比例是3:

2的不同。

4/3系统具有小型化、轻量化、实用化、高速化的特点。

5.什么是数码相机的噪点?

噪点产生的原因有几种?

答:

A.数码相机的噪点也被称作噪声、噪音,主要是指感光元件将光线作为接收信号后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图像上的粗糙的细节,也指在相机的工作过程中由于电子干扰而产生的种种影响图片质量的因素。

B.噪点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高感光度产生噪点。

在暗光条件下拍摄时,由于要保证安全的快门速度,使用比较高的感光度不可避免,而由于曝光时间的限制,画面的细节损失会随着感光度的不断增大而变得越来越严重。

(2)长时间曝光产生噪点。

夜景拍摄时需要较慢的快门速度,此时CCD无法处理较慢的快门速度所带来的巨大工作量,导致很多像素失去控制,最终造成了画面细节的损失。

(3)模糊过滤产生噪点。

为了强化图像的反差、增强景物边缘的清晰度而进行的锐化操作往往会造成图像噪点。

(4)使用JPEG格式对图像压缩产生噪点。

6.有几种常见的图片格式用于存储数码影像,其工作原理有何不同?

答:

数码单反用于存储数码影像的图片格式常用的有3种,分别是JPEG、TIFF和RAW。

这3种图片格式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

(1)JPEG图像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为JPG,是目前网络中和计算机上最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

作为一种通过图像压缩方式存储照片的格式,它可以用很小的空间存储高质量的数码影像,同时这种格式具有超强的兼容性,几乎所有的软件都可以辨别它。

(2)TIFF标签图像文件格式,它是真正意义上的非失真的压缩格式,文件扩展名为TIF。

这种格式最多只能做到2-3倍的压缩比,所以能够保持原有图像的颜色及层次。

TIFF格式会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主要用于商业用途及出版行业。

(3)RAW图像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为RAW或NEF。

RAW是一种数据文件,其存储的数据是没有经过DSLR处理的、最原始的照片数据,需要经过专用软件处理后才能使用。

后期可对照片的对比度、色温值、曝光补偿、清晰度、眩晕度、阴影、高光、镜头暗角等进行调节。

RAW格式为照片的后期处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二章思考与练习题

1.什么是曝光补偿?

答:

曝光补偿是对曝光控制的修正操作。

在测光完成后,摄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拍摄场景的实际情况,对相机的测光结果进行正负两档、间隔最小1/3档的曝光调节。

2.什么是闪光补偿?

答:

当拍摄环境光线不足时,使用闪光灯为近距离的拍摄对象补光。

无论是使用内置闪光灯还是外接闪光灯,都可以对闪光输出量进行调节。

典型的实例是近距离拍摄人像,DSLR经常输出超过需要的闪光量,导致人物过曝,此时使用闪光补偿适当降低闪光量,能营造出更自然柔和的拍摄效果。

3.什么是包围曝光?

答:

包围曝光就是在合适的测光基础上进行包围曝光拍摄。

通过设置包围曝光功能后,相机将进行连续3张、曝光量略有差异的拍摄,曝光量差异的多少由用户设定。

4.程序曝光模式(P)和全自动模式(AUTO)有什么不同?

答:

这两种模式相机都会安排好光圈、快门进行自动拍摄。

程序曝光模式和全自动模式的区别在于拍摄者可以对感光度、曝光补偿、白平衡等参数进行设置。

5.什么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A)模式?

为什么此模式是摄影师最常采用的拍摄模式?

答:

选择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可以自主选择光圈值,相机会根据选定的光圈值设置合适的快门速度。

此模式是摄影师最常采用的拍摄模式,因为光圈可以控制画面的景深。

6.什么是快门优先自动曝光(S或T)模式?

此模式多用于什么摄影中?

答:

选择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可以在相机功能允许的范围内随意设定快门速度,相机会自动选择合适的光圈以获得正确曝光。

此模式多用于体育摄影以及对快门速度有要求的暗光摄影中。

7.单反相机的驱动模式一般有哪几项?

答:

单反相机的驱动模式一般有3项,分别是单张拍摄、连拍(可能还会细分为连拍与高速连拍)和自拍。

使用单张拍摄模式能够应付一般性题材的拍摄,而拍摄纪实、体育等题材时,连拍模式就可以派上大用场了。

8..单反相机对焦模式有几种?

答:

单反相机一般都提供3种对焦模式,虽然各个厂家的叫法不尽相

同,但实质上都是单次对焦、跟踪对焦和一种智能化识别的手动对

焦模式。

单次对焦模式:

适合拍摄静物或运动特征不明显的题材如人像等。

跟踪对焦模式:

适合拍摄焦距不断变化的运动主体。

手动对焦模式:

在一些特殊光线条件或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自动对焦系统并不适用或难以正常工作,此时可以进行手动对焦。

9.画质细节包含哪些参数?

说说各项参数的意义。

答:

画质细节指照片的饱和度、反差、锐度、色调等各项参数。

(1)饱和度指图像颜色的彩度,每一种颜色都有一种被认为是规范的标准颜色,饱和度就是描述颜色与标准颜色之间的相邻程度的数值。

通俗地讲,饱和度越高,颜色也就越鲜艳。

(2)反差指图像中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异,反差越大,画面中相邻的两个元素或两种颜色的差异越大,反之则越接近。

适当调高反差可以使画面更通透,色彩更分明,过度调节则会导致画面元素过渡不自然,甚至色调分离

(3)锐度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清晰度”,它是反映图像平面清晰程度和图像边缘锐利程度的指标。

锐度越高,照片的细节对比度就越高,看起来越清楚。

锐度不是越高越好,锐度过高,照片会变得失真且刺眼。

(4)色调,主要是指彩色摄影中画面色彩的基调,是由色彩的明暗和色别所组成。

在画面上起着主要作用,或在量上占有相当比重的色彩称为主色调。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题

1.数码单反相机的快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数码单反相机的快门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相机的曝光时间。

快门开启的时间长,相机的进光量就多,曝光量也多;快门开启的时间短则相机的进光量就少,曝光量也就少。

2.快门速度的数字大小与曝光时间长短有什么关系?

答:

快门速度用数字表示,数字越大,曝光时间越长,而当快门速度低于1s时,数字越大,曝光时间越短。

3.数码单反相机常见的快门速度范围有哪些?

在相同条件下相邻两档快门速度曝光量相差多少?

答:

数码单反相机常见的快门速度范围为30s至1/8000s,由慢到快分别表示为30s、15s、8s、4s、2s、1s、1/2s、1/4s、1/8s、1/15s、1/30s、1/60s、1/120s、1/250s、1/500s、1/1000s、1/2000s、1/4000s、1/8000s等。

相邻两档快门速度大致相差一倍,因此,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相邻两档快门分别拍摄,相机的进光量和曝光量也相差一倍。

4.快门速度要根据哪些因素做出决定?

请详细叙述之。

答:

拍摄运动物体时,快门速度要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速度、拍摄距离、拍摄对象的移动方向3个因素作出决定。

拍摄距离越近,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运动越剧烈,越需要高速快门拍摄;

拍摄距离越远,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运动越不明显,对高速快门的依赖越轻。

除了拍拍摄对象的运动方向也是决定快门速度的重要因素。

当摄影师从取景框中观察到拍摄对

象不同的移动方向时,快门速度对它们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5.什么是安全快门?

对于不同画幅的数码相机和镜头,安全快门怎样计算?

答:

安全快门指的是能基本保证你拍照时不会因为手抖而导致照片发虚所用的最慢的快门速度。

对于全画幅相机,安全快门=1/镜头的焦距,即安全快门是镜头焦距的倒数,比如说你用200mm的焦段拍摄,你的安全快门就是1/200秒。

对于APS-C画幅相机,由于视角变小,镜头焦距相当于乘上了1.5倍,所以你的安全快门再用1/200秒可能就不行了,而应该是1/300秒。

如果你所用的镜头有防抖功能,比如是VR镜头,这个安全快门的速度可以降低1~2级。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要练好基本功,这样就有可能使用更慢的安全快门,如果功夫过硬,在广角端用几分之一秒、长焦端几十分之一秒的速度都可以拍出清晰的片子。

6.光圈大小与曝光量、画面的景深和画质的关系。

答:

(1)光圈大小与曝光量的关系:

快门速度相同的条件下,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感光元件接受的光亮越多;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感光元件接受的光亮越少。

(2)光圈大小与画面的景深的关系:

大光圈相比小光圈而言,往往能产生浅景深的画面效果。

(3)光圈大小与画质的关系:

由于数码单反镜头中的镜片由凹、凸透镜组成,根据镜头的光学特性,当使用镜头的最大和最小光圈时,照片的成像质量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

一般说来,镜头最大光圈的成像质量往往不甚理想,而稍小一档的光圈在成像质量上就会提高很多。

7.什么是景深?

叙述景深三要素及其与景深的关系。

答:

当镜头聚焦于拍摄对象时,被摄体与其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叫作景深。

镜头的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的大小是景深三要素。

景深三要素及其与景深的关系

(1)镜头的焦距:

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2)拍摄距离:

DSLR与拍摄对象距离越近,景深越浅;拍摄对象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3)光圈的大小:

光圈越大,光圈数值越小,景深越浅;光圈越小,光圈数值越大,景深越大。

8.什么是感光度?

常见的感光度数值有哪些?

答:

感光度是控制感光元件对光线的感光敏锐度的量化参数。

感光度的英文表示为ISO,常见的感光度数值有50,100,200,400,800,1600,3200,6400等,数值以倍数递进。

实际上,两档感光度之间还可以有半档或1/3档感光度的设定,如ISO80,IS0125等。

9.快门速度与感光度的关系

答:

在光圈相同、拍摄场景相同的情况下,快门速度(曝光时间)与感光度成反比。

与此相对应的是,ISO感光度的设置越低,正确曝光所需要的快门速度越慢。

10.感光度与照片画质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

提高感光度可以提高数码单反相机的快门速度,带来清晰的照片。

但随着感光度的提升,照片的成像质量会逐步下降。

高感光度下成像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噪点上。

随着感光度的提升,照片不仅噪点增多,同时画面的细节锐度、色彩饱和度、色彩偏差、画面层次和画面反差,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在暗光条件下手持拍摄,应首先保证画面的清晰,其次考虑高感光度带来的画质损失。

11.曝光值EV的量是如何规定的?

答:

曝光值=光圈+快门,规定当感光度为100时,光圈F1配合1s的快门速度的EV值等于0,以此为起点,当光圈和快门速度同时增加一级时,EV值也相应地增加1。

同一曝光值可以由多组不同的光圈和快门组合实现。

12.数码单反的测光方式有哪几种,并逐一加以介绍。

答:

数码单反的测光方式有三种:

点测光(局部测光)、评价测光(矩阵测光、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点测光--只对拍摄者指定的、覆盖画面中很小一部分的特定区域进行测光。

评价测光--测光着重于焦点对应的区域,同时对其他区域进行大体平均的测光。

这种模式最为常用,能满足大部分拍摄情况的需要。

中央重点测光--测光着重于中央区域,再对整个画面取平均值。

这种模式在拍摄合影或主体位于画面中央主要位置的照片时十分适用。

第四章思考与练习题

1.精彩照片诞生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1)懂得从独特的角度发现平凡景物的美和形式感。

(2)随着摄影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准以及敏锐的观察和发现能力,即要有好的眼力。

所谓眼力,是指一种意识,懂得自己拍照时要追求什么,能发现别人注意不到的精彩瞬间。

(3)画面要有主题和主体。

(4)要实现画面的简洁,在拍摄角度、方向和构图取舍上都要下功夫。

(5)以情动人,用心感受。

(6)多看多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沿着成功摄影师的“视线”寻找隐藏在身边的精彩,要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经验。

(7)在创作时除了灵活地运用摄影技巧之外,更应当加入自己的思想甚至感情,把想要通过照片传递给他人的信息融入照片中。

(8)要善于营造非凡的画面意境。

(9)要会利用画面元素的对比方法拍摄照片。

常使用的方法有色彩的对比(色块的搭配让照片更富有形式感)、动静的对比、虚实的对比、影调的对比等。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题

1..自然界中的光源按性质和照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哪两种光?

说说在这两种光照下拍摄的效果以及它们与饱和度的关系。

答:

(1)可以分为直射光和漫射光。

(2)在直射光和漫射光光照下拍摄的效果:

直射光:

在直射光条件下拍摄,产生的影像线条形态效果较为明显,画面的反差也较大。

此时进行创作,得到的照片往往具有3个不同的画面区域,它们分别是高光部分、亮部和暗部(阴影部分)。

拍摄时要注意高光部分的细节不要丢失。

漫射光:

在漫射光环境中往往没有明显的光源,此时的光线也不具备很强的方向性。

漫射光下拍摄的照片中,光影效果相对平淡,被摄物体不会因光线的照射产生迥异的视觉效果,更多的精彩源自其自身的属性。

此时诞生的照片,画面的反差较低。

因此,曝光控制就变得容易了。

(3)直射光和漫射光与饱和度的关系:

由于强烈的光线会破坏照片的细节和色彩,所以直射光难以表现高饱和度的色彩和丰富的细节。

摄影师应当耐心等待直射光线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在合适的光线和色温条件下进行创作。

漫射光对画面色彩的表现能力占有绝对优势,可以使照片呈现更丰富的色彩感觉,画面更趋于饱和。

2.什么是光的反差(光比)?

在直射光和漫射光条件下光比的大小怎样?

答:

光的反差又称光比,是指画面中的亮度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光线的照射范围决定的。

光比的大小由画面中亮部和阴影之间的亮度比例决定。

在漫射光条件下,光线的照射范围比较均匀,画面的光比较小。

在直射光条件下,画面中被摄影物体的受光情况各不相同,获得光线直接照射的画面元素和处于阴影中的画面元素之间呈现很大的亮度反差,画面的光比较大。

3.光线的方向有几种,其效果是怎样的?

答:

光线的方向有顺光、斜顺光、侧光、逆光、侧逆光、顶光。

(1)顺光下拍摄的景物能得到明亮清晰的效果,画面中的细节都会得到呈现,但色彩可能不够浓郁和强烈,反差也比其他光线条件下要小得多。

(2)斜顺光条件下拍摄,照片中会出现物体的阴影,会显著地增强照片的明暗反差和立体效果,曝光的控制也相对简单。

(3)侧光主要应用于需要表现强烈的明暗反差和物体轮廓造型的拍摄场景,曝光控制有一定难度,应选择点测光功能对画面中的亮部进行测光,以保证主要元素的曝光正确。

(4)逆光时,照片中的拍摄主体和背景会存在极大的明暗反差。

逆光时的曝光控制存在难度,需要小心把握。

同时要利用遮光罩和角度的选取规避眩光。

(5)侧逆光光线条件产生的效果同时具有逆光和侧光的特点。

相比于逆光,侧逆光可以带来更明显的物体立体感和更容易控制的拍摄角度及方式。

(6)顶光在多数时候难以为照片呈现完美的光影效果。

当被摄物体造型复杂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存在一定的纵深时,顶光会使它的许多重要元素都置于阴影中。

4.什么是互补色?

在创作时互补色能带来什么效果?

答.把彩虹的色彩围成一圈就形成了色轮,红绿蓝3种颜色处于色轮的三等分位置。

当色轮中的两种颜色之间的夹角在150°~180°之间时,称这两种颜色为互补色。

红绿、红蓝,都是最典型的互补色。

当互补色同时出现在一张数码照片的画面中时,强烈的色彩反差会带来明显的色彩对比效果。

能提高照片的颜色感染力,使画面更加清澈和靓丽。

5.什么是相邻色?

在创作时互补色有什么样的效果?

把彩虹的色彩围成一圈就形成了色轮,红绿蓝3种颜色处于色轮的三等分位置。

在色轮中,彼此相邻的两种颜色叫相邻色。

相邻色的搭配在摄影创作中很常见,它带来的视觉感受是和谐而稳定的。

但颜色元素难以给观赏者明显的刺激。

6.什么是暖色系?

暖色系颜色的色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

在色轮的划分中,将大约位于紫色、黄色以上的部分选取出来,其中包含的颜色色相称为暖色系。

暖色系颜色的色彩和自然界中太阳、火焰等有类似的表现。

暖色系具有明显的视觉倾向,它们能表现暖意、热情奔放、膨胀、前进的感觉。

7.什么是冷色系?

冷色系颜色的色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用冷色系表现的景物中,具有代表性有哪些?

在色轮的划分中,将大约位于紫色、黄色之下的部分选取出来,其中包含的颜色色相称为冷色系。

冷色系的视觉感受相比暖色系更加舒适,冷色系元素位于照片画面中时,能给人清新、自然、舒适、收缩的视觉感受。

用冷色系表现的景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山林、蓝天、水面等。

第六章思考与练习题

1.经典构图表现手法包括哪几种?

答:

黄金分割、简化三分法、视觉中心与中心的强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多种变化。

2.什么是黄金分割?

并配图说明之。

答:

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为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Z点,这样将正方形延伸为一个比率为8︰5的矩形,(Y’点即为“黄金分割点”)。

A︰B=C︰A=8︰5=1.6,接近1.618。

3.叙述三分法构图

答:

在画面中首先连接对角线,然后再对每半条对角线三等分。

在这些三等分点的位置安排画面主体,往往能够达到主体更加突出、视觉感受更加自然、美感更强烈的画面效果。

另外一种三分法,画面中从上到下按元素一分为三。

这种三分的构图分布同样可以使画面和谐而自然。

4.如果说绘画是加法的艺术,那摄影就是减法的艺术。

请谈谈摄影构图中实现减法的手段有那些?

答:

减法手段除了取景以外,还可以利用镜头的光圈、焦距、拍摄距离、光线特征等技术手段减去或弱化画面中对主体产生影响的干扰元素,从而达到突出主体、引导观赏者视觉的效果。

常用的减法手段有:

景深减法、广角夸张减法、阻挡减法。

5.数码摄影的构图过程中,寻找能在画面中产生强烈对比效果的元素,将它们收取进来,并以合适的比例安插在画面中,能有效增强画面的戏剧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请谈谈有哪几种对比元素可以运用。

6.答:

在数码摄影的构图过程中,可以运用刚柔对比、明暗对比、远近大小对比、色彩对比、动静对比等对比元素来增强画面的戏剧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6.什么是前景?

前景有什么作用?

画面中位于拍摄主体之前的景物称为前景。

前景的出现并不是固定和必须的,如果前景可能会影响或破坏画面主体的表现,就必须去除或避开。

前景在照片中可以传递很多信息。

通常,前景会与其后的拍摄主体发生某种关联,此时前景的作用是烘托和渲染拍摄主体。

有时,前景也起到稳定画面、让画面富有平衡感的作用。

前景的运用,在很多时候还会让照片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前景的运用是摄影构图的重要砝码。

7.什么是背景?

背景有什么作用?

背景是照片画面中主体后方的景物。

由于经常被浅景深的表现手法虚化,背景在摄影构图中常常被大家忽视。

其实,背景在很多时候可以起到烘托、渲染主体的效果。

另外,背景如果能为照片主题服务,还可以交代场景的环境因素,增添照片的视觉内容,丰富照片的内涵。

8.摄影的角度有哪几种?

答:

一般摄影的角度分为3种,即仰视、平视和俯视。

9.请你谈谈视向空间构图。

答:

视向空间构图指当拍摄对象为运动的物体、有生命力的人或动物时,在拍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或生命体的视线方向预留一部分画面空间,让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偏向视向方向或运动方向的另一侧。

预留视向空间的构图方法是为了赋予画面良好的延伸感与和谐的平衡感。

10.构图的方式有那些种?

答:

构图的方式有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曲线构图、汇聚线构图、分割线构图、三角形构图、框景式构图、L形构图、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等。

第七章思考与练习题

1.数码单反拍摄人像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画质细腻,无胶片颗粒感,人物边缘细节清晰,便于抠图等后期制作。

(2)即拍即看,可以更好地和模特交流,调动模特的情绪。

(3)在使用闪灯或一些复杂拍摄手法时,可以即拍即看,根据情况调整拍摄方法。

(4)拍摄数量不受限制,成本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忽略。

2.在半身人像的取景构图方面,有以下要点:

(1)头部和身体最好不在一条直线上,微小的角度变化也会让画面生动许多。

(2)双臂应各有各的姿态,不要成为两条死板的平行线或只是简单地垂放着。

(3)为了使身形挺拔而不僵硬,尽量让模特把重心放在一条腿上。

(4)背景元素和人物和谐统一,表现青春的主题时可以选择绿色、自然的背景,表现忧郁等其他情绪时则可以选择一些暗色的背景元素。

3.户外拍摄高调人像照片如何拍摄?

答:

想在户外拍摄高调人像照片,需要合适的拍摄环境和恰当的光线。

为使照片背景明亮自然,需要首先找到明亮的背景,随后调整数码单反相机的曝光,在对人物皮肤正常曝光的基础上增加一档。

数码单反相机的宽容度有限,对高光细节的记录能力不够强,所以拍摄时一定要有精准的曝光控制,并仔细查看拍摄结果。

4.人像摄影时,面部表情的如何把握?

要想捕捉被拍摄者多彩的表情,从而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拍摄前的交流必不可少,摄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