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636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9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完美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XX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节项目背景及依据

一、项目背景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贯彻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积极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我县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主动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氟病水、苦咸水及水源不足等问题依然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项目区群众迫切要求对不安全水进行改造。

依照农村安全饮水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农村供水质量,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为目标,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我们决心在以后的时期里继续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努力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当今社会主流。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制定了“十一五”规划,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经提到了新的议事日程上。

我国计划在十一五期间解决3亿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二、编制可研的依据

1、《“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

2、《XX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3、《XX店市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4、《XX省农村饮水调查评估报告》;

5.《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管理办法》。

第二节项目区经济概况

1、地理位置

XX县地处淮北平原,位于北纬32°35′—32°58′,东径114°38′—115°13′之间,东与安徽省接壤,西、北临平玉县,南临息县,总面积1453平方公里。

106国道穿境而过,县乡路、乡乡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电力充沛。

2、地形地貌

XX县地处淮北平原,属冲积湖平原区。

地势西高东低,平均坡降1/4000—1/5000,地面高程一般为30-41米。

县境内有小洪河、汝河、大洪河和分洪道4条大型河流,沿河有低洼易涝地44万亩,占可耕地面积的30%。

3、气象水文

XX县系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

其主要特点是:

季风明显,四季分明,雨热同季。

全年平均日照2180小时,多年平均积温5348℃,平均气温15℃,无霜期221天左右,多年平均降雨885毫米。

且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份,降雨在时空上分布不均。

4、水文地质

项目区内浅层地下水埋深在2-7米之间,属富水区,但浅层水质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项目区深层地下水含量丰富,易于开采,埋深在80-150米之间。

地属与岩性是:

地质属第四系上更新沉土层,自上而下简述为第1、2层为轻、中粉质壤土,黄色,淡黄色,粘性小,中密,呈可塑状;第3、4层为中、重粉质壤土,黄褐色,粘性高,有孔隙,中密,呈可塑状。

本项目区涉及XX县5个乡镇,22个行政村,饮水不安全人数达5万人。

项目区乡镇企业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夏作物以小麦、油菜为主,秋作物以玉米、花生、水稻为主。

因水利基础设施差,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农民人均收入低,据统计,2008年该区人均年收入约2300元,地方财政困难。

目前,农村饮水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人民生活、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饮水不安全状况急待解决。

第三节项目区建设情况

根据各供水区的实际情况,工程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水源工程采取中深井形式,配水工程采取集中供水厂(站)入户供水形式,采用无塔变频供水。

XX县2009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涉及到棠村、佛阁寺、栎城、孙召、顿岗等5个乡镇,22个行政村,本期规划解决5万人。

其中棠村镇4个行政村,1.0325万人,佛阁寺镇5个行政村,1.1352万人,孙召乡4个行政村,1.2413万人,栎城乡5个行政村1.1854万人,顿岗乡2个行政村0.4056万人。

XX县2009年度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规划一览表

市县名称

解决人口(万人)

工程形式(处)

总投资(万元)

小计

打井

管网延伸

引提水

集雨

其它

其中(≥1000t/d或≥10000人)工程

小计

中央

地方

XX县

5

5

4

1

 

 

 

 

2500

2000

500

第四节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根据典型工程分析计算,完成以上工程需投入资金2500万元,其中:

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2000万元,省、市及县投资500万元。

该项目完成后可解决5万人的不安全饮水问题。

第五节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

为了保证农村安全用水工程的安全、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工程竣工后,要以保障农村安全用水为目标,以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为宗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通过不断改革、实践和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与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符合农村安全用水工程特点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工程的良性运行。

第六节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

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后,对促进缺水或不安全饮水地区的养殖业、编织业、林果业和庭院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基础产业的作用,减少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可观,同时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农村两个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七节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对环境影响不大,国民经济效益显著,财务效益可观,切实可行。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一、社会经济状况

本项目区涉及到XX县棠村、佛阁寺、栎城、孙召、顿岗共5个乡镇,20个行政村,本期规划解决5万人。

项目区乡镇企业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夏作物以小麦、油菜为主,秋作物以玉米、花生、水稻为主。

因水利基础设施差,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农民人均收入低,据统计,2008年该区人均年收入约2700元,地方财政困难。

目前,农村饮水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人民生活、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饮水不安全状况急待解决。

二、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位置

XX县地处淮北平原,位于北纬32°35′—32°58′,东径114°38′—115°13′之间,东与安徽省接壤,西、北临平玉县,南临息县,总面积1453平方公里。

106国道穿境而过,县乡路、乡乡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电力充沛。

2、地形地貌

本项目区位于豫南平原与淮北平原的交接部位,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丘陵、山地。

平原属冲积湖积低洼平原类型,海拔35~55m,地表坡降1/5000~1/10000;岗地多为山前倾斜平原,海拔高度100米左右,地面坡降1/100~1/300,呈坡岗和丘岗形态,岗地之间为宽阔的河谷低平地;丘陵属侵蚀剥石质,主要分布于浅山与平原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形特点为山势连续性差,海拔高度200~500米,相对高差50~250米,坡度为20°~30°。

3、气象水文

本项目区系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日照约2100~2200小时,多年平均气温14.8℃~15℃,积温5300℃~5500℃,无霜期217~229天,多年平均降水923毫米,蒸发量1685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且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

4、水文地质

项目区内浅层地下水埋深在2-7米之间,属富水区,但浅层水质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项目区深层地下水含量丰富,易于开采,埋深在80-150米之间。

地属与岩性是:

地质属第四系上更新沉土层,自上而下简述为第1、2层为轻、中粉质壤土,黄色,淡黄色,粘性小,中密,呈可塑状;第3、4层为中、重粉质壤土,黄褐色,粘性高,有孔隙,中密,呈可塑状。

三、水资源概况

1、水资源状况

本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885毫米,水资源总量6.50亿立方米,地表水多年平均资源量3.51亿立方米。

地下水多年平均浅层水资源量为2.9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开采模数平均为8.19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可开采量为2.09亿立方米。

地下水多年平均浅层水资源量为8.4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开采模数平均为13.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可开采量为5.06亿立方米。

2、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从本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看,地表水利用率平均为23%,地下水利用率平均为18.1%。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还很大。

(1)地表水。

地表水由水库、塘坝、引河工程和提水泵站等水利设施调蓄利用。

地表水主要用于城镇供水、发电和灌溉,利用率23%。

(2)地下水。

地下水的开采利用,以中深机电井为主。

目前一部分中深井灌溉区和近几年实施的饮水工程建设采用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主要用于浅井灌溉,补给比较容易,不会形成漏斗等破坏地质构造情况。

因此,采用中深井作为水源可靠。

(3)水资源平衡分析

本次工程采用地下水,根据XX省地质矿产厅《XX省山丘区饮水安全工程打井规则》及工程所在地的勘探数据,经计算,本次项目区特大干旱年(P=95%),地下水年可开采量为1.5亿立方米。

饮水工程需水量标准依据《农村生活用水量标准》准则及《牲畜家禽用水量标准》、《XX省农村项目建设实施细则》,人日生活供水量正常年份取为50Kg,大牲畜每头每日30Kg,其它未预见用水取总需水量的20%,本次工程年需水量见下表。

饮水工程需水量

人口(人)

牲畜(头)

日需水量(万m3)

年需水量(万m3)

50000

10000

0.31

112.65

由此可见,饮水安全需水量较之可开采利用地下水量很少,水资源充沛,足够满足供需水量平衡要求。

四、农村饮水不安全现状

(1)地质原因形成的饮用水中有害物质、化学元素严重超标,如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氮、氟化物,氯化物超标、饮水水源不足等,这部分不安全饮水分布范围广。

本项目区涉及我县5个乡镇,20个行政村,5万人。

(2)根据2005年全国统一部署的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结果,我县农村多数溶解性总固体、氧化物及硝酸盐、氮含量超标严重,每个水样主要指标均高于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本期解决的项目区,由于饮水不安全,导致饮水性地方病多发、重发,严重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的健康,同时也阻碍了我市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第三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2005年全国统一部署的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结果,我县农村饮用水多数溶解性总固体、氧化物及硝酸盐、氮、氟化物等含量超标严重,水样主要指标均高于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同时生活垃圾、工矿企业废水排放,造成河流污染及周边水源污染,形成污染水,这部分不安全饮水分布范围很广,涉及我县18个乡镇。

生活在污染水、苦咸水、氟水区域的群众,长期饮用不安全水,极易诱发多种疾病,尤以各种结石病、肠炎见多,青壮年健康指标达不到国家要求。

大部分村庄恶性疾病发病率高于周边地区,常见的肠道疾病普遍存在,许多村在近几年的征兵工作中,少有合格的兵役人员。

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普遍下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总之,由于饮水不安全,导致饮水性地方病多发、重发,严重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的身体健康,是我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障碍。

我市各级政府及广大农民群众迫切希望彻底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由此可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节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的可行性

一、水源可靠性评价

本次规划的所有供水工程水源均为地下水。

我县地下水分布情况为:

全县大部分地区属富水区,含水层厚度90~180米,单井出水量50t/h左右。

本次工程采用地下水,根据XX省地质矿产厅《XX省山丘区饮水安全工程打井规则》及工程所在地的勘探数据,经计算,本次项目区特大干旱年(P=95%),地下水年为3.5亿立方米,2009年实际需供水量0.1127亿立方米,已开采利用0.2亿立方米,占允许开采量的10%。

因此水量可靠。

井深一般在120米~180米,单井出水量40t/h左右,如孙召乡王岗典型工程,井深160米;所有典型工程参照井的水质经化验均符合国家饮用水一级标准(详见第五章典型工程设计)。

由此可见,根据项目区内地下水的分布情况,无论是从水量上还是水质上,均可靠有保证。

二、管网延伸工程

本次规划管网延伸工程1处,只涉及1个乡镇。

顿岗乡陈港管网延伸饮水工程,主体工程(位于平楼村)建于2008年,水质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一级标准,原设计日供水量为277吨,目前该供水工程日供水量有491吨的扩大化供水能力,经测算,尚可满足8886人的用水量,该工程2009年计划解决4056人,因此供水能力可满足管网延伸需要;

三、实施项目的客观能力

1、技术能力

本工程所委托设计单位是XX店市建筑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个集勘测、设计、钻探、施工于一体的乙级水利勘测设计单位,拥有先进的办公设备、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XX县水利局下设有多个施工队,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对饮水工程的施工、管理等有一套较为成功的经验。

2、经济支持能力

本项目区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适合多种作物生长。

并且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农业生产有了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已成为当地农民的迫切愿望。

3、管理措施及能力

随着乡镇供水的发展,我们积累了一些适合当地情况的管理经验,比如成立供水公司,健全管理机构,完善水质监测体系,落实管护人员,实行商品供水,严格奖惩制度等,达到以水养水,使工程良性发展,长久地发挥效益。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第一节项目建设任务

依照2005《XX省XX县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中确定的饮水不安全范围和标准,根据项目区群众的积极性,按照解决的优先顺序,本次计划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5万人,其中氟水区10325人,苦咸水区37319人,污染水区2356人,主要分布在棠村、佛阁寺、栎城、孙召、顿岗共5个乡镇,20个行政村。

要求2009年全部完成计划任务。

第二节建设标准

本次规划设计以建供水站、管网铺设为主,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划分,本工程类型为Ⅴ型,打井供水设计保证率一般不低于95%,工程设计年限为1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按7‰计算。

日生活供水量每人取50L、大牲畜每头30L。

供水系统可一次实行农村自来水化。

水源选择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准则的水质标准和卫生要求,并注意做好水源卫生保护和水质检测。

工程设计按照《农村人饮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进行设计。

计划铺设输水管网6187046米,并新打160米机井24眼,新建集中供水站4处,延伸管网1处。

第三节、工程规模和措施

一、总体设计原则

以省、市、县、乡总体规划为基础,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对今后的水资源利用留有余地,从实际出发,坚持综合治理,因地制宜,远近结合,坚持统筹规划,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集中连片,适度规模,更大地发挥集中供水厂的效益。

1、新建工程

根据“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优先发展集中式供水,尽可能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中式供水工程。

2、管网延伸工程

根据以往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要求,对于水源工程设计规模偏大的供水站,本次充分利用原有水源优势,对周边饮水不安全地区进行管网敷设。

二、工程措施的选择

通过详细的调查并搜集区域水资源资料,从取水方便、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便于管理等综合因素,从而确定出供水工程形式。

本次全县共计划解决供水人口5万人,包括5个乡镇,20个行政村,建设集中供水站4处,管网延伸1处。

根据2005项目开始建设以来实际,我市经历了水塔→无塔供水器→变频设备自动供水演变,其经济效益更加显著、工程形象更加美观,运行管理更加方便,本次规划全部采用变频设备自动供水方式。

XX县项目区供水人口5.0万人,计划解决5乡镇,20行政村,设计日供水量3844吨/日。

计划新打200米机井8眼,配套潜水电泵、自动变频设施、消毒设备、隔膜式自动解压器各8套,集中供水站4处,管网延伸1处,埋设管网1217110米。

第五章工程设计

第一节项目区基本情况

由于顶目区内的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水量没有保证,水质普遍受到污染,水质为Ⅳ~Ⅴ类水质,不适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源,且用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制水成本较高。

浅层地下水含量丰富,但受季节影响大,水量不易保证。

随着我国工农业和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废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生活污水的有机污染、农田施用化肥、农药的污染、污染河道的侧渗影响,致使顶目区浅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宜作为饮用水源。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不同,从各项目区已开凿的中深井成井资料分析,大部分单井出水量为20~60m3/s,为中等富水区,且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和《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水质、水量均满足用水要求,因此本次实施方案供水水源采用中深层地下水。

由于本次规划建设的集中供水项目供水规模均在10000人左右,且水文地质情况和饮水不安全分布情况基本类似,所以只选择1处供水规模在10000人左右的集中供水工程作为典型工程进行分类设。

一、单井出水量及井深的确定

本批供水工程水源井设计时,参考附近水文地质情况相似、井深、设计出水量相近的已建水井成井资料,对水源井进行设计。

本次项目中各乡镇工程地点地理、地形以及地质结构相似,含水层埋深在120~180米之间,单井出水量达40~60吨,静水位为10~15米,动水位为30~50米。

经物探项目区地质状况与砖店乡在2006年实施的饮水工程地质相似。

该机井成井深度160米,单井出水量60吨。

因此XX县项目区工程选用打中深井的方式,井深确定为180米;为保证水质,上层水(70米以上)采用粘土泥球进行止水封闭。

根据《机井技术规范》、《供水管井技术规范》,井管采用焊接管,管内径300毫米,含水层用缠丝透水管,管外填滤料,细砂层及不透水层采用实管,管外用粘土及干粘土球封闭,管与管之间焊接,井台高0.3米,井盖为圆形,预留圆孔,材料均为C20砼。

二、供水规模及主要指标确定

供水规模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饲养禽畜用水量管网渗漏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为各项用水量之和。

1、居民生活用水量Q=P·q/1000和P=(1+r)n+P1

式中:

Q—居民生活用水量,m3/d;

    P1—设计用水人口;

    P0—现状用水人口;

    Q—最高日用水定额,L/人·d;

r—人口自然增长率,取r=7‰。

2、牲畜用水量

    牲畜用水量按30L/日·头计算。

3、管网渗漏水量和不可预见水量

按居民生活用水量及牲畜用水量之和的20%考虑。

根据我县2009年工程建设任务及饮水不安全分布实际,确定了2个典型工程,分别是:

(1)XX县孙召乡王岗集中供水站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2413人,日最大供水量954.49立方米,供水管道采用UPVC,型号及长度分别是:

φ160长度2210米,φ110长度14799米,φ90长度14766米,φ63长度16168米,φ32长度39773米,φ25长度144500米,配置变频供水设备一套,建设管理设施一处。

(2)XX县顿岗乡陈港村管网延伸供水工程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4056人,日最大供水量311.38立方米,供水管道采用UPVC,型号及长度分别是:

φ160长度300米,φ110长度4560米,φ90长度4890米,φ63长度4729米,φ32长度10511米,φ25长度46003米。

三、水的净化措施

我县本次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均采用地下水。

从各项目区已开凿的中深井成井水质化验资料可知,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和《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水质、水量均满足用水要求。

为了保证饮水水质,每台水泵配置自动变频控制柜和次氯酸钠消毒设备1套,达到自动消毒。

第二节管网延伸工程

本次规划管网延伸工程1处,共涉及1个乡,解决不安全人口4056人。

XX县:

顿岗乡陈港管网延伸工程,主体工程(位于顿岗乡平楼村)建于2008年,水质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一级标准,已建工程160米机井1眼,每眼出水量40吨,设计日供水量960吨,目前饮水人口4300人,日供水量尚有690吨的扩大化供水能力,本次计划管网延伸解决人口4056人;

由于已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材均使用的是UPVC或PE,易于连接,施工方便。

因此,本次管网延伸工程无论从水量还是供水管线连接方面,均可满足工程需要。

第三节不同工程类型主要技术指标及工程量

全市不同工程类型主要技术指标及工程量见下表

2009年XX店市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表

乡(镇)

水源形式

(井深)

供水距离

机电设备类型及型号

干支管长度(米)

备注

XX县

5

20

8处/200米

8套(水泵200QJ32-91、变频柜MBS/C-15/3、隔膜式3T解压罐)

1082410

1处管网延伸

   

第四节典型工程设计及工程量估算

一、典型工程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1、工程设计依据

(1)水利部颁布的《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第3册

(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

(4)水利部颁布的《机井技术规范》

(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7)

(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95)

(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版)

(8)《泵站设计规范》(T50265——97)

(9)《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10)《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

(11)《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41——91)

(12)《微机控制变频调整给水设备标准》(JG/T3009——93)

(13)水利部、卫生部[2004]547号《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2、典型工程量

(1)集中供水站典型工程量

XX县孙召乡集中供水站工程量:

解决4个行政村,12413人;打200米深机井2眼;提水设备2套;变频控制柜、消毒柜各1套;管理站1处,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管理房5间;埋设管网232216米,土方开挖回填121823立方米。

工程投资321.6万元

二、典型工程设计

本次规划根据水文地质情况和饮水不安全分布情况,集中供水工程只选择一处8000人以上规模的典型工程进行分类设计,地点在XX县棠村镇刘菜园村。

详细结果如下:

典型设计

(1)

XX县关津乡刘菜园集中供水工程典型设计

一、概述

根据国家《农村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有关精神,结合XX县实际情况,对XX县关津乡刘菜园集中供水工程进行设计,共涉及涉及刘菜园、大朱庄、王楼、黄夹道、翁庄5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11107人。

以总人口11107人的供水规模进行水源和主供水管道设计,以饮水不安全人口11107人为例的供水规模进行供水管网设计。

1、编制依据、原则

1.1编制依据

·《“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

·《XX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XX县孙召乡地形图

1.2编制原则

(1)在市政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对今后的水资源利用留有余地。

(2)根据建设地区工农业发展计划和市政发展计划,贯彻节水的方针政策,满足建设该地区的供水量。

(3)工程实施要与国家和XX县规划相协调,与当地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紧密结合,坚持统筹规划,先重后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