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78793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3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docx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学期全套教学设计

个人初备案

二次备课

课时

第4课时

课题

分一分

(1)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分类的含义和作用、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知道相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

教授法

教学手段

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

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

出示动画,提问:

哪些东西应该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该放在学龄盒里呢?

你能把它们分出来 吗?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

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同桌合作把这此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小兰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

4.小结。

5.练一练

“想想做做”第1题。

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

圈一圈,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说一说,你认为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

四巩固深化,再次体验。

1想想做做第2题。

小兰在小朋友的帮助下,顺利整理好了自己的书包。

 这时电话响了,妈妈在电话里说,有客人来,她要上街去买菜让小兰做妈妈的帮手,收拾一下家里,小兰高兴地答应了,客厅的桌子上摆着许多东西,把它们放在两个袋子里,该怎样放才合适呢?

我们一起和小兰来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物品进行分类,选2-3个小组上台演示,说说分类的依据。

2.想想做做第3题。

3.整理好客厅后,小兰来到弟弟的房间,瞧,调皮的小弟弟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说说它们各有哪里行驶。

(2)、客人就快来了,我们来帮帮小兰好吗。

就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

(3)、同桌互相检查。

(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

4.想想做第4题。

当小兰刚把房间整理好,妈妈就回来了,她买了什么呢?

哟,红红绿绿的多新鲜多好看呀!

这些又可以怎样分呢?

(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

(2)、小组活动:

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小黑板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5.这时客人来了,在这些客人中你发现藏着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根据客人的年龄、性别、穿着、身高等多种标准来分类。

五.全课总结,拓展思维。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老师再作概括总结。

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个人初备案

二次备课

课时

第5课时

课题

认位置 (上下、前后)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教学重难点

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学方法

教授法

教学手段

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

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到了什么

(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

2、设疑:

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板书:

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

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

(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

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

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2)组汇报。

板书:

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

(3)讨论:

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

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

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如:

——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

指出:

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2)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景1:

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

(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景2:

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景3:

(投影演示冰霜)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情景4:

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

(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个人初备案

二次备课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认数 

(一)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0以内的个数,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10各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

了解“同样多”以及“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知道学生对0到9的书写规范

教学方法

教授法

教学手段

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

6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1—5

1、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分类数一数1—5五个数,接着用算珠表示数量1—5,对应着出出示数字1—5,让学生认识并写数。

2、动手操作,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说一说。

练习:

想一想,做一做,1—4题。

(二)认识几和第几

(一)创设情景:

1、出示排队买票图,谈话,图上有几个人?

他们在干什么?

2、数一数有帽子的小男还孩排在第几?

无帽子排第几?

3、排第2是谁?

第5是谁?

4、游戏:

寻找宝物

教师将一个金苹果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1个,叫学生寻找

教师将一个金雪梨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4个,叫学生寻找

教师将一个金钥匙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7个,叫学生寻找

5、游戏:

表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将孙悟空及各种妖怪的头饰摆成一行,让学生选。

6、游戏(买东西)

将各种要买的东西排成一行,选一选你要买什么东西。

(二)想一想做一做:

1—5题。

(三)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

在我们身边找一找。

(四)本节你知道了什么?

要求学生互相说一说,再交流。

 

(三)0的认识

(一)联系生活,导入。

故事:

有四只小白兔去采蘑菇,老大、老二、老三都采得很仔细,老大一下子就采了三朵蘑菇,老二采了二朵蘑菇,老三也采了一朵,老四一去到就捉蜻蜓又捉蝴蝶,兄弟们都采到了蘑菇,只有老四什么也没采到。

(二)创设,探新知:

1、教学例1:

思考每个小兔采的磨菇可以用哪一个数表示?

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并强调0就是什么都没有。

2、老四回到家什么也没采到,妈妈严肃的批评了他,妈妈说:

“做事三心二意是不能够将事做好的。

”小白兔可后悔了,他想明天去拔萝卜的时候一定要改正三心二意的缺点。

第二天,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四改掉了它的坏毛病。

Ⅰ地上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Ⅱ老四采了几个萝卜?

Ⅲ地上还有萝卜吗?

用什么表示?

3、学例2及0的写法。

①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说。

②教写0。

3、教学例3:

先让同学拿出自己的直尺,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

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谈一谈。

三、多样练习:

1、想一想做一做:

1—4题。

四、小结。

 

(四)认识=、>、<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

2、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二、导入:

故事:

第三天,小兔子们又去采蘑菇了,今天的蘑菇比较少了,他们才采到四朵蘑菇,他们回到家,准备吃了,(出示:

四只兔子和四朵蘑菇一一对应。

“=”兔子和蘑菇的数量一样多。

)这时兔妈妈回来了,有五只兔子了,只有五朵蘑菇,妈妈没得吃怎么办?

(兔子比蘑菇多了一个。

“﹥”)老大和老二想平时妈妈那么辛苦,应该让妈妈吃,所以老大和老二就偷的走掉了。

(这时兔子的数量比蘑菇少,“)”)出示:

=、〉、﹤

三、教学过程:

1、教学“=”①一个对一个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

②教师示范写法“=”。

③学生操作,摆几个○对应摆同样多△。

2、教学“>”

①从图中让学生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

“>”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

②讲评书写。

③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④小结。

1、巩固强化:

做一做:

1—3题,相对应的一课一练。

教后记:

1通过小白兔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2通过记儿歌的方法使学生区分清楚大于号、小于号的方向。

3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大于号、小于号还不太能区分。

主要是方向性的错误。

 

 

 

 

 

 

 

 

 

 

 

(五)认识6—9

一、教学过程:

1、认识6—9。

①出示套圈游戏,观察到什么?

小朋友交流汇报。

②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

③找数字卡。

④涂色游戏,想想做做第1题。

2、学写6—9。

二、巩固深化:

第一关:

游乐城,想想做做第3题。

第二关:

打扑克,比大小。

第4题。

第三关:

找座位。

第5题。

第四关:

吃水果。

第6题。

三、总结评价,归纳。

 

10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在交流中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小朋友位我们带来了一个节目。

《数鸭子》音乐响起,10个小朋友正欢快的在台前跳舞。

今天,我不是叫你们数鸭子,我请同学们帮我数一数由几个小朋友在跳舞。

三、学过程:

1、出示挂图,数出10个小朋友。

2、实物操作。

(用圆形代替小朋友)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数字是10

4、拓展应用,你能用10说句话吗?

小组内说一说。

5、写10比赛。

6、总结。

四、巩固深化:

①想一想做一做:

第1题。

认数,数数。

②游戏2—4题。

五、总结谈话:

在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你是怎样想的?

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个人初备案

二次备课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认物体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通过搭、分、看、摸,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识别这些物体。

2、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

3、经过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4、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物体的名称。

教学方法

教授法

教学手段

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物体

1、激趣揭题:

出示小红花,交朋友。

回忆上节学了哪些物体?

2、出示课题,有趣的拼搭。

3、组织活动:

①滚一滚。

A听口令操作。

B讨论交流。

C左右轮流操作。

D师生共同总结。

②堆一堆:

A操作。

B讨论交流。

C学生评价。

过程:

派四个小朋友拿起自己的积木比赛,看看谁的车子开得快?

(评出冠军后说说为什么他能得冠军?

③摸一摸:

A指名上台摸。

过程:

闭上眼睛,让学生出来摸一摸,不准偷看,你能猜出你摸的是什么物体吗?

(猜对的掌声表扬)B分小组堆。

④搭一搭:

A学生操作。

看看谁堆得高?

B讨论交流。

圆柱体很难堆起来,球不能堆起来,长方体和正方体堆得高。

C;评选优秀设计师。

⑤数一数:

A投影出示三幅图。

B学生说。

C看课本图填数。

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个人初备案

二次备课

课时

第2课时

课题

有趣的拼搭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经历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能作出判断和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活动过程,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判断能力。

教学方法

教授法

教学手段

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出示小红花)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

2上节课我们学了认物体,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了哪些物体?

(学生说,教师相机贴出四种立体图形)

3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积木,好不好?

谁能在玩的时候也学到新的知识,就能得到老师奖励的红花。

4出示课题:

有趣的拼搭。

(板书)

二、组织活动

1“滚一滚”。

交代:

请靠左边坐的四位小朋友按顺序分别从袋中拿出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滑板顶端。

右边的四位小朋友做裁判,观察这四个物体同时往下滑,会发现什么。

(1)听口令操作。

(2)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

(3)左右两组轮流操作,结果是否和其他同学发现的一样?

(由于准备的圆柱和乒乓球的重量不同,为此可能是圆柱滚得快些,如有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这一现象,只要说出理由,也给予肯定。

(4)师生共同总结。

(5)评价。

主要针对在合作学习时有没有争抢积木,哪组学生听、说都能做到专心、响亮来评价,奖励好的学习小组。

2“堆一堆”。

谈话:

(放3/4拍打击乐)下面我们就一边欣赏音乐,一边用这些物体堆一堆,又会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1)操作:

请各组的1号小朋友拿出几个正方体,2、3、4号小朋友也分别拿出几个长方体、圆柱和球,堆一堆,你发现了什么?

(2)讨论交流。

(3)学生评价。

3“摸一摸”

讲述:

看着小朋友学得这么投入,有一位老爷爷可高兴了。

(出示木偶:

圣诞老人)他给小朋友带来很多礼物,大家想知道什么好礼物吗?

(1)指名上台摸,说说摸出来的是什么物体。

(2)分小组摸,请每组的小组长拿出预先准备的口袋,其余7人挨着顺序分别摸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4“搭一搭”。

讲述:

下咱们来轻松一下,(放轻音乐)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请大家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把你刚才拿出来的物体搭一搭,你能搭出什么东西来?

(1)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音乐停,学生静)讨论交流:

你搭的是什么?

是用什么物体搭成的?

为什么用这些积木搭?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3)评选优秀设计师。

5“数一数”。

谈话:

刚才小朋友分别用这四种物体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创作,小朋友真是了不起!

下面我们一起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三幅图,说说图中搭出的图形像什么。

①奥运会的领奖台;②麦田;③小火车。

(2)分别让学生说一说:

用了哪些几何形体,各有多少个?

(3)打开课本,自己看图填数。

(4)第三幅图用了几种物体,分别是小火车的哪一部分?

为什么要这样搭?

三、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活动,看看你们组得到什么花,你觉得你们应该向哪个组学习?

为什么?

(2)你在拼搭积木中,又知道了什么呢?

(3)小结。

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个人初备案

二次备课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分与和合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的能力。

3.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4.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10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不看实物图,能熟练地说出分与合

教学方法

教授法

教学手段

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2—5的分与和

一、 激趣铺垫:

1、设疑——提问——讲述(教师拿3朵花拿在一只手上,如果用两只手来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办?

提问: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讲述:

通过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分与合

二.实践操作:

1、教学4的分与合:

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盘子

操作:

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他们放在2只盘子里,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放?

引导思考:

根据你的摆法,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4有不同的分法。

提问讨论。

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

1、教学5的分与合,让学生自己发现。

提问:

5可以分成几和几?

一共又几种分法?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可以一个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1)通过摆圆形,探究5得分合。

(2)让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得出的结论。

(3)小组内推荐一名组长说出探索结果。

(4)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记住5的分合。

(三)想想做做:

1—5题。

三.总结评价。

 

 

 

 

(二)6、7的分与合

1、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32页例题中的空格。

2、动手操作尝试练习:

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32页试一试的空格里。

3、活动游戏:

想想做做1—5题。

①连一连。

②说一说。

③对口令。

④吃螃蟹。

4、小结:

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5、独立完成6—8题。

 

 

(三)10的分与合

1、学具操作:

10个玻璃球分一分,有几种分法?

怎样分?

2、教学例题:

①观察上面画了几串珠子,数一数每串有几颗?

②检查涂色情况。

③小结。

3、巩固深化:

①做一做第1题,接受鲜花,谁对把花送给谁?

②做游戏,火车钻山洞。

③找朋友。

(同桌之间开展活动)

4、练习一独立完成。

教后记:

110是在5、6的分合继续深入,因为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学生能很快掌握这个内容。

2但是对于10的分合有些学生不能很快反应过来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个人初备案

二次备课

课时

第1课时

课题

加法和减法

(一)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教授法

教学手段

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游戏:

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1和3合成()

()可以分成2和21和()合成2

3可以分成()和24和1合成()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

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

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

出示例1图。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

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

(板书:

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

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

3加2等于5。

小结:

“+”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

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

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

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

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

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

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出示图2,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

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

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

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

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

1+1=(),你能说出结果吗?

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

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

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为什么?

小结:

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

(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述:

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六、小结: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个人初备案

二次备课

课时

第2课时

课题

5以内的减法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让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