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97932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淄区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临淄区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临淄区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临淄区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临淄区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淄区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Word下载.doc

《临淄区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淄区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Word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淄区初中地理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Word下载.doc

因而上好讲评课,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模式内涵

以课程改革的目标为要求,结合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为实现“师生和谐互动,生生自学互助”的理想课堂,我们确立了地理试卷讲评课“新五环节”教学模式。

即“在多媒体的辅助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实现“创设情境,导入讲评——生生互助,自我纠错——提疑释难,师生互动——交流经验,综合运用——平行检测,二次过关”五环节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堂要素分析和课堂流程图

1、创设情景,导入讲评(2—3分钟)

教师创造情景,让学生认识到检测的重要性,通过检测发现前一段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或能力上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感受本次检测中得与失。

本环节切忌开成“批斗会”。

2、生生互助,自我纠错(5—8分钟)

课前请学生自己和生生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在每一道题目边注上要考查的考点;

(2)订正错题并分析答错的原因;

(3)在纸上记下你无法解决及有疑问的题目。

课上教师将出错率较高的选择题与失分较多的题目标示在黑板上,小组合作交流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将疑惑归纳提交老师。

3、提疑释难,师生互动(10—12分钟)

老师先请提出疑问的同学说解答这道题目的思路及困惑,然后把问题抛还给学生:

哪位同学能解答这一问题?

在学生讲解他的解题思路的时候,老师渗透解答该类题目的方法。

对出错率高的题目进行归类分析。

4、交流经验,综合运用(3—8分钟)

选取在本次检测考试中某些成绩比较突出的同学做经验介绍,例如让选择题满分的同学介绍选择题的答题技巧,让综合题成绩比较突出的同学介绍该类问题的作答规律,让总成绩优秀的同学交流他们的学习经验和答题窍门。

5、平行检测,查漏补缺(10—20分)

教师根据学生检测中暴露的问题,精心命制与原试卷难度相当平行检测题(题目数量要少而精),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当堂检测二次过关。

教学流程图

媒体呈现突出重点

创设情境,导入讲评

生生互助,自我纠错

提疑释难,师生互动

交流经验,综合运用

平行检测,二次过关

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点拨

拾遗补缺

四、操作说明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沿用“五环节”的模式,当然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些环节的内容和时间分配做适度调整,有些环节可以穿插使用,例如环节5可以穿插在教学3的实施过程中,和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使教学内容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活动中得到有效地落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案例与评点

世界地理第六章检测讲评课

设计人:

石颖李凤玲

【教学设计理念】

1、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

切忌教师一味地讲解等“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

把学生变成被动接受的“容器”。

2、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导,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不要把试卷讲评理解为单纯的“对答案”。

3、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教师讲评时要重视知识的迁移,以“点”带“面”,引申出相关的知识点,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4、在讲评的内容上,突出针对性。

教师应把讲评的重点放在那些答题错误较多、学生自己无法解决以及开放性较强的试题上,切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5、注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激励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自己分析评价试卷,查出知识的漏点、盲点、误点并及时修补漏缺;

学会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在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我订正(反思)、释疑、交流、练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首先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然后能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矫正不良的学习行为,确定下一阶段学习发展的方向,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内容上,重在学生失分率较高且自身较难解决问题的典型试题上,重在开放性较强的题目上。

2、策略上,重在答题错误原因的剖析上,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上。

【课前准备】

1.教师要提前做好试卷分析。

教师在认真阅卷和改卷,必须要做到对试题的知识点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判断试题的难易度;

分析试题的命题的思路、考查角度和意图以及答题思路和技巧。

2.教师要具体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

教师通过改卷,对学生的整体水平进行分析;

逐项分析答题的错误及原因,以了解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分析学生解题思路,正确的和错误的都要分析,以了解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弱点。

【教学过程】

导入:

上个礼拜我们初二年级组织了一次关于《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质量检测,主要考查内容是:

会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

能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会用资料说明一个大洲存在的地理环境问题;

能采用一定的方法说明一个大洲内部的经济差异等。

你对自己的答题情况满意吗?

你认为这次检测重要吗?

请说说你的观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说的对,质量检测是对我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的一种考察,它可以检测我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助于查漏补缺;

有助于训练自己的解题思维和能力,也是对我们考试心态的一种考验。

既然质量检测这么重要,而做试卷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许多问题,这就意味着试卷讲评也同样重要。

那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一、生生互助自我纠错

师:

课前老师发给你们一张试卷分析统计表,大家完成了吗?

(课前要求学生自己或同学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在每一道题目边注上要考查的考点;

2、订正错题并分析答错的原因;

3、在纸上记下你无法解决及有疑问的题目)。

生:

展示没有解决及有疑问的题目——第4、10、12题。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从出错原因、解题思路、注意事项三个方面来共同解决这三个小题。

小组之间合作探讨。

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问题或疑惑?

请提问。

二、提疑释难师生互动

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请(提出疑问的同学)先说一下自己当时的答题思路及现在仍然存在的困惑。

(在学生讲解他的解题思路的时候,老师渗透解答选择题的方法。

三、交流经验综合运用

试卷分两大部分,一是选择题,另一部分就是非选择题。

现在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非选择题。

这部分共有几题?

满分多少分?

你共得了几分?

略。

有满分的同学吗?

请举手。

我记得蓝鹏和胡汉奇同学,这次是考了满分的,请你们介绍一下成功的经验。

(生回答后教师及时归纳)

自己和别人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光大,但丢分的教训我们也要吸取。

老师在批改和分析试卷过程中发现三个突出的问题:

1、对概念的把握不准(如21题、22题);

2、审题能力欠缺(第23题);

3、基础知识不扎实(22题)。

由于第22题失分率最高,现在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

1、谁来说说第2问的正确答案是什么?

能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解题方法:

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

2、第二小问你得满分了吗?

有人把亚洲的地形、河流的关系认识有误区,你认为他错在哪里?

尽量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

3、第三小题较难,由于我们对“世界大城市的分布规律”掌握不够全面,所以答案五花八门。

请同学翻开世界政区图再落实一下。

通过刚才题目的分析解答,我们整理出非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①认真阅读材料,不要漏过材料给你提供的信息;

②仔细审读设问,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

③回归教材,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点,尽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④将联系到的教材知识点进行比较、筛选,最后组织答案.

四、自问自答共同提升

前面是老师出题,你答题,现在我想请同学也来当当小老师,尝试设计几个漂亮的问题,考考自己或同学。

设计的要求是:

1、以22题的背景材料作为你出题的背景材料;

2、四人为一小组,共同完成;

3、设计的题目必须与材料提供的信息有关;

4、在你们设计的题目下面写上参考答案。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互动答题。

学生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教师注意适当的引导。

五、平行检测二次过关

1、选择题逆向命题:

把原选择题题肢中的错误答案作为正确答案,以此出几道选择题。

2、非选择题:

例题:

读“2002年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百分比构成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字母所列五个国家中,进入人口“老龄化”初期阶段的国家有哪些?

面临“严重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哪些?

2.为了解决人口问题,B国应采取怎样的人口政策?

3.D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什么?

4.在图中用“●”表示A国和D国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在“●”边注上字母代号。

【点评】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试卷讲评课,教师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自我评价。

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如答问、质疑、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能使整个讲评过程中学生情绪亢奋,思维得以激活,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而且有助于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课堂检测题与讲授内容相扣,但也有拓展,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六.评价标准

优质课课堂教学量化评分表(讲评课)

作课人:

评课人:

评价标准要求

量化评分

各项得分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教师对试卷必须全批全改,并对典型问题和出错较为集中的问题作好记录。

2、发放答案,对照自查。

让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错题的原因(包括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更正解题过程与结果。

3、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15

很好

13-15

 

较好

10-12

一般

7-9

较差

<

7

二、

生生互助

自我纠错

1、对于学生自查自纠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实施合作学习。

个人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答或小组内进行讨论、争辩等。

以学生之间的智慧共享,进一步促进认识、理解的深化。

2、教师巡视各组讨论,及时调控讨论情况,掌控学生思维的脉搏。

三、

提疑释难

师生互助

1.对有争议的问题和小组未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并集中时间汇报。

2.对各组展示的问题,教师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形成的原因,理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0

17-20

13-16

9-12

9

四、

交流经验

综合运用

对学生所提较为集中的问题,教师要从原因分析入手,从概念、规律认识、理解的深刻性:

全面性方面,从解题方法、技巧的灵活性方面,从解题过程的规范性方面,从题干情景和设问的变化性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举一反三,实施重锤敲击。

五、

平行检测

二次过关

1、学生梳理错题解答的规律与方法,完成满分卷。

2、根据试卷中出现集中的问题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在课后投放一组对应的补偿训练题(注意针对性),以强化对试卷中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训练题的选择要注意对错题进行变式处理,通过改变条件、背景或设问,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增强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

六、

教师讲课基本要求

1、有教学案;

2、使用普通话;

3、有板书且规范;

4积极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5、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10

9-10

7-8

5-6

〈5

综合评价得分

七、参考文献:

1.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特级教师谈学习策略──高、初中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单树模、陈尔寿主编,《中学地理教育概论》、《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艺术》、《中学地理复习考核与课外活动》、《中学地理教具制做》,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