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0563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9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产业经济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业经济学.docx

《产业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产业经济学.docx

产业经济学

长三角主要城市

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经济学152

姓名、学号王婉、115066004

王御儒、1150660046

指导教师:

刘斯敖

 

【摘要】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中的上海更是被国家定位为致力打造成纽约、伦敦和东京一样的世界经济中心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依赖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发展初期已经过去,过去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优势也不再突出,劳动力价格逐渐提高,在这些新形式下,长三角地区产业亟待进行升级,以继续其发展。

本文通过对长三角产业结构现状的研究,提出了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长三角产业结构

【引言】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的竞争。

国家的整体经济竞争力关键取决于其主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随着中国加入WTO。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仅面向国内的市场竞争,而且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封闭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必须向开放型的产业结构体系转变,从而使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

今后二三十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产业、城镇、财富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形成扎实的基础,呈现出持续强劲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

同时,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产业经济蓬勃发展,呈现出二、三产业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长江三角洲有能力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和迈向国际市场的先导地区。

本论文主要是在产业结构理论指导下,研究和分析长江三角洲产业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整合长江三角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上海产业结构的转型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海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任务,从上海的实际出发,在产业结构、生产布局和企业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大的调整,特别是从1956年和1992年起的两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上海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转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上海的产业结构经历从以轻纺工业为主向综合性工业基地的转变,以及从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二、三、一”产业结构向第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的“三、二、一”产业结构的转型,对上海城市功能的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工业基地建设目标的形成

1949年上海解放后,上海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上海经济不仅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根本的变化,而且产业发展方向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逐步确立了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导向,即以建设工业基地为发展目标。

(一)上海传统产业结构的特点

上海是中国传统的经济中心,据1949年统计,工业总产值34.34亿元[1],占全国的25%。

其进出口贸易额和港口吞吐量曾占到过旧中国的一半,但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整个上海城市经济结构畸形,基础脆弱,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经济的烙印,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从产业结构来看,轻重工业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轻纺工业比重过大,重工业比重过小,工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装备和重要原材料基本依赖国外,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建立完整工业体系所需的冶金、机械工业等更为落后。

以1949年为例,上海的三次产业构成分别为7.2∶47.1∶45.7,第二产业中,轻纺工业所占比重为88.2%,重工业比重仅为11.8%[2],从产值计算,生产消费资料的轻纺工业的纺织、面粉、卷烟、造纸、橡胶、皮革、肥皂、火柴这8个行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6%,冶金工业产值仅为0.32亿元,机械工业产值仅为1.78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和5%,大大低于纺织和烟草等轻工行业,而代表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仪表、电子、精密机械等行业则几乎没有。

从城市产业布局来看,由于上海的发展,基本上是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主导下逐步形成的中心城市,因此,在城市空间上,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中国政府、英美联合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一市三治”的状态,并由此形成了上海产业空间的畸形状况:

全市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城市发展规划,各种市政设施相互不兼容配套,而工业主要为外国资本,特别是英美资本所开设,主要集中在租界范围,人口和工业产业过度集中在苏州河和黄浦江两岸,如上海的纺织业,90%集中在上海市区,市区则集中在杨浦和普陀两区,对上海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

(二)工业基地战略方针的确定

1949年上海解放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封锁,上海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口岸作用弱化。

1950年,中共中央实行全国财政统一,国家银行的信贷收支实行全国统收统支,1952年底,私营金融业公私合营后,上海全部信贷收支,都纳入北京总行通收通支范围,与此同时,随着统购统销的实施,上海商业贸易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数量和流转方向等,也都纳入了国家统一管理的范围,上海原有的中心城市功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已不需要,而上海原有产业发展的许多条件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大力发展以加工制造为主的第二产业就成为上海的必然选择。

不仅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也符合中共中央把上海作为消费性城市变为生产性城市的要求。

1953年,在国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上海作为沿海城市和旧中国金融、工商业经济中心,是国家的非重点建设地区(156个重点项目都没有在上海建设),国家对上海的建设方针是“维持、利用、积极改造”,利用上海的工业基础为全国重点建设服务,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为全国服务的老工业基地。

具体体现在上海制定的第一个五年年计划中,对上海经济情况的第一条说明,就是“上海是我国现有工业基地之一”[3],在具体经济指标上,五年计划规定,1957年上海工业总产值的计划水平为106.4亿元,要求比1952年增长68.4%,其中,重工业增长112.7%,轻工业增长87.6%,纺织业增长35%,而同期商品零售额的增长目标仅为17%[4]。

上海以发展第二产业为主,发挥工业生产基地的战略目标开始形成和确立。

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在恢复国民经济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上海通过加工订货等形式积极引导和调节私营企业的发展方向,抑制和淘汰了一些不利于国计民生或盲目发展的企业,并采取改建、扩建一些国营企业的办法,增加骨干企业,对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工业企业进行了初步的改造。

据1956年统计,上海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7∶55.4∶40.9[5],第二产业结构开始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轻工业从88.2%下降到70.2%,重工业从11.8%上升到29.8%,特别是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急需的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产值,分别从1949年的0.32亿元和1.78亿元提高到9.53亿元和25.23亿元。

二、综合性工业基地建设

1956年4月,毛泽东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在《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的重要思想。

5月,陈云来上海传达毛泽东关于“上海有前途,要发展”的重要指示。

根据这一指示,7月,上海第一届党代会通过决议,提出了“充分地利用上海工业潜力,合理地发展上海工业生产”方针,即“充分利用、合理发展”,从产业结构上明确了上海以发展工业为主的方针。

为实现以工业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从1956年起,上海在10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先后分3次,对上海的产业结构、生产布局和企业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组,基本上形成了上海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的格局。

(一)第一次工业改组

1956年5月,上海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从上海发展需要,按产品相近、工艺相同、协作对口的原则,对上海工业进行了第一次大的改组,这也是上海产业向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开始。

在产业结构方面,为适应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发挥上海工业的优势,加大了对重工业特别是机电工业和冶金工业的投入。

(二)第二次工业改组

从1958年到1960年,上海又进行了第二次工业改组。

这次改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适应上海工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更是顺应当时“大跃进”运动的要求。

这次改组,将大规模基本建设与工业改组相结合,同步进行,在投资中改组,在改组中投资,主要是从几个方面展开:

1、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

2、调整产业空间,兴建郊县卫星城。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三)第3次工业改组

从1962年到1965年,上海进行了第3次工业改组。

这次改组是在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结合纠正“大跃进”错误,引导上海产业进一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1962年7月,上海市第四次人代会通过决议,确定了上海经济在“缩短重工业战线,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加强轻工战线,积极支援农业生产,保障市场稳定,并在商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相应地进行调整”的工作方针。

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主要是压缩重工业,发展轻工业。

在压缩重工业的同时,上海还把工业产品的结构调整放到了突出地位,对一些技术力量较强、产品质量较好、暂时生产任务不足的大型企业和重点企业,适当压缩生产规模和调整产品结构,以保持其生产能力,并根据市委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的要求,有计划地进行工业企业技术基础改造,主要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发展“高、精、尖”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上海工业产品的技术水平。

三、“三、二、一”产业结构调整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上海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为了进一步发挥上海在全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198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在批文中,中共中央强调,上海要走活第三产业这着棋,重新焕发青春和活力,更好地发挥经济中心的作用,运用综合功能为全国经济建设服务。

(一)以金融、航运中心为重点,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上海是中国传统的金融中心,1992年中共中央明确上海要建设成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

1997年,又明确上海要建设成为中国航运中心。

按照这一要求,上海以市场体系建设和深水港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建设金融、航运中心,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二)以培育支柱产业为突破口,积极调整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是上海传统优势,但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上海原来的工业结构、产品结构已与市场需求结构很不适应,同时由于上海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缺乏,土地、劳动力成本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工业企业发展速度下降,经济效益出现滑坡,工业发展亟须找到新的增长点。

从1992年起,上海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培育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设工业新高地,对传统的第二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经过10多年的调整,上海第二产业已实现了从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深加工为主的现代化、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结构转换,基本形成由电子信息工业领衔、包括现代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的高技术工业为主导,汽车等支柱工业为基础,都市工业为特色的第二产业新结构。

据统计,2008年,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6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664.2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4.2%,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041.98亿元,所占比重达24.8%[12]。

(三)以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中心城区“退二进三”产业布局调整

尽管上海从1958年开始卫星城建设和80年代的初步调整,但传统工业仍然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

据1990年统计,中心城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仍高达50.08%,大量工业企业集中在中心城区,对上海产业的调整带来了困难。

1992年根据“三、二、一”产业发展顺序,上海对产业布局开始了大规模调整,内环线内的工业区结合旧城改造逐渐实现“退二进三”,即中心城区第二产业退出,第三产业进入。

2009年4月,为进一步发挥上海的综合优势,加快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新格局和对外开放新形势,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和《关于撤销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对上海的产业发展方向作出了进一步的明确,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以“两个中心”为目标,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点,以扩大后的浦东新区为动力,上海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是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长江三角洲南贸的中心城市,区位条件优越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雄厚,拥有区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历年在全国大中城市位于前10名行列,杭州市基础设施完善、信息资源充足。

高校、科研院所密集。

科技实力雄厚。

人才济济,拥有以杭州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21所,研究和开发能力较强。

杭州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天然环境优美。

人居环境舒适、人与自然、现化文明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具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2016年,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服务保障G20杭州峰会为圆心,主动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市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一、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杭州历年三次产值数值表

从上图可知,从2001年起,杭州市的第二、第三产业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速度较快;而第一产业变化并不明显。

在这几年,应该就是杭州城市化发展的高速阶段,在这个阶段,实现了产值由2001年到2011年的产值翻两番。

杭州历年三次产业比重趋势图

从上图可知,在杭州近年来的发展中,第二第三产业是并驾齐驱,各占有杭州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而从2009年开始,第三产业的产值开始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始初露端倪,杭州城市化进入新的阶段。

从上图可知,杭州市2001年至2009年三次产业劳动相对比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业人员急剧减少,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是稳步上升,而第三产业比较稳定,偶有波动。

可见在这个时间段,是杭州市人口由农村转向城市的阶段,这也符合这段时间杭州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工业产业结构分析

杭州2011年工业各部门生产总值表

由图可得,2011年的各部门生产总值当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7大部门的工业生产总值最高。

杭州的矿产资源较为薄弱,各种矿产选业总产值在20亿元以下,在36大部门中排名倒数。

而相对的金属加工则在产业比重中排名较前,如金属加工业排名为第11位。

 

杭州历年轻重工业的总产值

 

 

由图可得,杭州市工业生产总值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轻工业生产总值逐年上升,08、09年有所停滞,重工业生产总值总体趋势为上升,09年略有下降。

由图分析,轻重工业均在增长,但是自06年起,增长速度一直在变慢,特别是09年,重工业出现了负增长,即生产总值低于上一年。

不过10年开始有所回升。

宁波市产业结构概述

  2011年宁波市制造业比例服装纺织14%机械机电15%汽车船舶11%石化冶金60%当前宁波工业形成了三大产业群:

一是以炼油、化学、电力、钢铁、冶金等六大产业为基础的临港型工业;二是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行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三是以服装制造业、棉花纺织和针织品业等传统行业组成的支柱工业。

下面将分为五个部分来分别介绍:

临港大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

临港大工业

  港口兴则城市兴,港口兴则经济兴。

在大兴港口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利用和发挥港口功能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临港大工业,努力把宁波建设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

靠着临港大工业,不产一粒铁矿砂的宁波,为全国30多个钢厂输送着铁矿原料;不产一滴油的宁波,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油中转基地;不产一块煤的宁波,供给着一大批电厂,使浙江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

镇海炼化、北仑电厂、中华纸业、善高化学、三星造船等一批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企业都获得了很大发展。

临港工业已经成为宁波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成为港口和城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点和纽带,日益显示出其在宁波市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

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数量规模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构建良好政策环境、推动创新体系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新成效。

据相关统计显示,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429亿元,增长11.4%,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930家。

2013年宁波市仅新材料产业产值就突破100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四成,居全国首批七个国家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首位。

到2015年将实现规模以上企业新材料产业产值1600多亿元。

2012年,宁波市新引进高新技术项目353项,其中,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碳纤维项目、无醛胶项目、磷酸铁铝电池项目、石墨烯项目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在宁波市落地。

全市已有市级科技型企业563家、高新技术企业930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6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2家、市级创新型企业156家。

传统优势产业

一、纺织:

纺织业是宁波一大传统优势产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2%。

二、服装:

宁波是红帮裁缝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土壤。

全市共有服装企业近2000家,年服装生产能力达13亿余件,占中国服装总产量的12%,拥有雅戈尔、杉杉、罗蒙、培罗成4个中国名牌。

三、日用家电:

宁波是中国三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

全市拥有家电整机生产企业3000多家,各类配套生产企业万余家,产值占全国总量的30%。

奥克斯、波导、方太、帅康等众多著名品牌在中国有声誉。

四、塑料机械:

宁波是世界塑机之都。

目前已有塑机生产企业130余家,产销量占世界约一半。

海天塑机是全球产销量最大的塑机制造商。

世界著名塑机企业如德国德玛格、日本住友、韩国宇进、中国台湾今机、中国香港震雄等都已经在宁波落户。

五、汽配产业:

宁波是我国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

共有各类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300余家,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3.2%。

著名企业包括华翔集团、圣龙集团等。

六、文具行业:

宁波被誉为“中国文具之都”。

全市有专业文具生产企业800多家,出口额占全国约三分之一。

中国最大的办公文具制造企业、美术用具制造企业、学生辅助学习用品制造企业都在宁波。

七、模具行业:

宁波是中国三大模具生产基地之一。

有模具企业3000余家,铸造模产量约占全国60%,压铸模占40%,粉末冶金模占25%。

现代服务业

  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总体目标,通过提速、提质、提能级,实现全市服务业新的跨越式发展。

到2012年,全市建成全国进出口大港和运输物流大港,形成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创新服务中心和全国重要的服务外包基地,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全国一流的宜居宜业城市,进一步形成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一)外贸出口业

到2012年,全市自营出口总额达到600亿美元,口岸出口总额达到1200亿美元。

(二)进口及内贸业

到2012年,全市自营进口总额达到400亿美元,口岸进口总额突破800亿美元,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

  (三)运输物流业

  到2012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争取达到16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3.8亿吨,宁波作为长三角重要的综合物流中心城市、全国性重点物流枢纽和亚太地区重要物流中心的地位进一步确立和提升。

  (四)金融服务业

  到2012年,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11000亿元和9000亿元,每年新增金融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总部或地区总部1家以上。

  (五)会展服务业

  到2012年,全市举办会展活动达到300个,力争培育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展3个,在国内有影响的品牌展5个。

  (六)休闲旅游业

  到2012年,入境旅游达到140万人次,国内旅游达到4500万人次,基本建成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

  (七)科技与信息服务业

  到2012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5%以上,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

  (八)文化创意业

到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

现代农业

宁波把重点放在了粮食、蔬菜瓜果、林特花卉、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上;地域则分布在鄞州、余姚、奉化、宁海、象山等县(市)、区,这些地方有着良好的农业基础和成熟的产业理念。

至目前,宁波市的农业产业基地已达到85个,总面积77.52万亩,其中核心区面积7.02万亩,蔬菜瓜果基地17个,林特花卉基地30个,畜禽基地20个,水产基地13个,粮食基地5个。

产业结构进程

(1)前工业化阶段(1949-1978年):

第一产业占主导。

该阶段经济总量偏小。

产业结构中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大于工业而居主要支配地位,第三产业比重则微乎其微。

(2)工业化启动阶段(1978-1985年):

第二产业开始占据主导。

该阶段经济总量发展较快,但规模仍然偏小。

产业结构中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产业结构比从1978年的32.3:

48.1:

19.6,到1985年变为23.7:

56.9:

19.4,呈现“二一三”的发展态势。

与此相对应,就业结构中二产从业人员急剧上升。

(3)工业化初期阶段(1986-1998年):

第二产业占据主导,第三产业比重较快上升。

该阶段经济总量大幅度提升。

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第一产业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力,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较快,“二三一”产业结构明显呈现。

与之相对应,第二产业仍是吸纳劳动力的主力。

(4)工业化中期阶段(1999年至今):

第二产业仍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增长乏力。

该阶段经济总量平稳增长。

产业结构仍然呈现“二三一”的发展态势,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依旧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第三产业增长乏力。

与之相对应,二产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力。

然而,通过与北京和长三角其他主要城市的比较不难发现,宁波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较落后,不仅远远低于北京(73.2%)、上海(53.7%)和南京(50.0%),甚至低于长三角16城市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同时也落后于杭州(46.3%)和无锡(41.0%)。

当前,宁波正处于工业化的向成熟推进阶段,宁波的主要行业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化工、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同时,其他行业也正在快速发展。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断向集约型方向转变,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

但由于南京作为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城市,重化工业又占有相对较高的比重,加之自然资源比较贫乏,在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