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09590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6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0页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docx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研究报告

上篇:

行业分析提要

行业进入/退出定性趋势预测

指标

数量

同比增减%

供给

生产能力

2002年

化学原料药

561807.60吨

7.80

中成药

594578.90吨

24.20

2003年

化学原料药

803461.20吨

16.47

中成药

601963.40吨

18.48

2003年比2002年

新增生产能力

化学原料药

241653.6吨

中成药

7384.5吨

2003年1~11月份医药品进口量

28151吨

17.4

2003年1~11月份医药出口量

270510吨

15.4

趋势预测

本期市场供求特点分析

2003年1~11月,医药工业平均产销率94.2%,比上年同期提高0.55个百分点,产销衔接状况好于上年。

但多年来低于全国工业平均产销率水平4~5个百分点的状况仍没有根本扭转,且产成品资金占用较上年同期增长7.74%,产成品库存可供销售天数居高不下,年末剧增达50%以上。

下期市场供求趋势分析

【主要影响因素】医药贸易国际一体化进程加速、生物技术新药物品种不断出现、资产重组。

【结论】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回升,商业效益下滑,两极分化加剧;民营经济发挥更重要作用。

简要结论

行业生产能力没有过剩,建议进入。

企业参考指标

净资产(千元)

利润(千元)

自然排序法

较好值

33308.00

2845.00

中间值

9794.00

383.00

较差值

2601.00

0.00

算术平均法

较好值

196529.15

32561.15

中间值

46008.19

5442.22

较差值

9590.21

-206.45

注:

企业指标参考为该项指标根据统计局2002年末全国18万家工业企业统计数据计算整理而得,单位为千元,仅供参考。

自然排序法三个值分别为序列中分别处1/4、2/4、3/4位置企业数值;算术平均法分别为所有企业平均水平、平均线上所有企业平均水平、平均线下所有企业水平。

 

行业进入/退出指标分析

一、行业平均利润率分析

平均利润率

与全行业比较

与top10比较

与全部工业行业比较

行业

5.39

1.00

0.83

1.22

top10

6.49

1.20

1.00

1.47

全部工业行业

4.40

0.82

0.68

1.00

二、行业规模分析

(一)本行业与整个工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

规模指标

本行业A

全部工业行业B

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

总资产

42284274.20

1648013687.60

2.57

利润

2279154.30

72516479.80

3.14

销售收入

24403255.80

1245785800.80

1.96

从业人数

1128309.00

56524091.00

2.00

(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与整个行业之间的规模总量比较

规模指标

总资产

利润

销售收入

从业人数

全行业

42284274.2

2279154.30

24403256

1128309

Top10

5162584.1

334803.10

3796798

83792

三、行业集中度分析

Top10(%)

销售集中度

15.56

资产集中度

12.21

利润集中度

14.69

四、行业效率分析

单位:

本行业a

全部工业行业b

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

每万元资产利润

539.01

440.02

122.50

每万元固定资产利润

2025.22

1126.77

179.74

人均利润

20199.74

12829.30

157.45

五、盈利能力分析

本行业A

全部工业行业B

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

净资产收益率(%)

7.85

7.24

108.55

总资产报酬率(%)

6.53

5.55

117.56

销售利润率(%)

35.45

7.05

502.89

成本费用利润率(%)

10.27

6.28

163.60

六、营运能力分析

本行业A

全部工业行业B

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

总资产周转率(次)

0.58

0.76

76.35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1.19

1.74

68.11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3.99

6.57

60.64

七、偿债能力分析

本行业A

全部工业行业B

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

资产负债率(%)

54.02

59.25

91.16

已获利息倍数

5.73

4.81

119.06

八、发展能力分析

本行业A

全部工业行业B

与全部工业行业相比a/b(%)

资本积累率

14.73

13.49

109.16

销售增长率

18.59

27.69

67.14

总资产增长率

15.28

14.60

104.67

九、成本结构分析

(一)成本费用结构比例

 

(二)去年同期成本费用结构比例

 

(三)成本费用变动情况

销售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成本费用

2003年1~11月

15612921.00

3746601.90

2340624.10

481679.10

22181826.10

去年同期

13201083.11

3188326.01

1958189.66

441785.84

18789384.63

同比增长(%)

18.27

17.51

19.53

9.03

18.06

(四)本期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分析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实现利润,目标利润的实现是由成本费用(包括销售成本、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收入等指标来保证的。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变动分析,可以发掘出该行业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明了该行业的市场竞争、抵御风险能力,据以拟定出下阶段的目标方案。

1.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较

2003年1~11月

去年同期

同比增减(%)

成本费用

22181826.10

18789384.63

18.06

其中:

销售成本

15612921.00

13201083.11

18.27

销售费用

3746601.90

3188326.01

17.51

管理费用

2340624.10

1958189.66

19.53

财务费用

481679.10

441785.84

9.03

销售收入

24403255.80

20577836.07

18.59

利润

2279154.30

1770906.80

28.70

2.成本——销售收入——利润比例关系

本行业A

全部工业企业B

与全部工业企业比较a/b(%)

成本费用/利润

9.73

15.92

61.13

成本费用/销售收入

0.91

0.93

98.08

利润/销售收入

0.09

0.06

160.45

十、贷款建议

行业资金流向

流入

利润水平可接受度

较高

建议开发热点

区域

上海、北京、广州等

产品

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

企业

1.西安杨森制药公司

2.天津史克制药公司

3.阿斯利康制药公司

4.上海罗氏制药公司

5.上海施贵宝制药公司

主要风险

政策风险

2003年10月份国务院发布了从2004年1月1日开始,中国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3个百分点的决定,其中涉及到西药原料和医用敷料,品种面较广:

这次调整后退税率拉开了档次,分为17%、13%、11%、8%和5%五档,即不同的出口商品会面临不同的调减退税幅度。

受该政策影响,2004年中国医药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将比今年有所下降。

市场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医药市场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竞争市场已勿庸质疑。

国内企业将面对大型跨国企业而不仅仅是国内其它企业的挑战,如果不进行改革并加速国际化进程就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几年后庞大的中国医药市场将吸引外国大公司巨资的不断投入,中国将成为全球主要的原料药及制剂生产基地,药品进出口贸易将急剧增长,药品价格悬殊的现象将荡然无存,医药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化。

经营风险

目前,由于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和相互攀比的“顽症”复发,医药行业正面临新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2004年,医药企业之间的兼并行动将进一步升温。

兼并的结果是医药生产经营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通过转换机制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时,企业间的竞争将愈趋激烈。

 

行业风险揭示、政策分析及负面信息

一、风险揭示

一是企业规模问题突出,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且布局分散。

二是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重复生产现象严重。

三是是医药流通体系不健全,企业改革和战略重组的任务还很艰巨。

四是产品质量、性能有待提高;五是外贸产品结构不合理。

二、政策分析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除了推进《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之外,近期还将采取四方面措施,加强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这些措施包括:

完善国家药物政策,加强合理用药,保证人民用药安全;进一步完善药品安全监督法规体系;完善和落实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建立预防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滥用的应对机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GMP认证时限不延期,标准不降低。

1998年我国只有87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到2003年11月底,全国4979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有2230家通过了认证。

目前我国的血液制品和注射剂已全部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

GMP是国际通用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标准。

卫生部1988年公布了这一规范,1993年对其进行修订,并开始实施GMP认证工作。

实施GMP不但加强了药品生产的监督管理,同时也有效地遏制乱办药厂造成的低水平重复现象。

药品不良反应同样是日益引起公众关注的话题。

到2002年底,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组建了ADR(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全国ADR监测网络已经形成。

据统计,2000年,国家药监局收到的ADR报告为1868份,2002年的报告数量上升至17000份,报告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边振甲透露说,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并建立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的损害求助机制,探索设立赔偿或补偿基金会。

三、负面信息

一是我国的传统中草药具有优势,但在生物制药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着相当的差距。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对药品制造企业实施GMP管理,要求按照国际规则实施GMP认证,但我国的医药制造企业尚欠竞争能力;二是研制开发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三是急功近利的无序竞争使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内耗严重。

一方面,医疗药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如PCR诊断试剂的成本只有10多元,而售价在100元以上;另一方面,仿制新药的时间和费用远远低于独立开发新药项目。

这就必然诱导众多医药企业、甚至是一些非制药企业纷纷投资生物医药项目,造成了同一产品多家生产的重负现象;四是企业规模小,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我国大多数制药企业的销售额都在几百万元至一千万元左右,企业规模小,规模经济效应无法与国外的大公司抗衡,这已经成为我国医药制造行业发展的瓶颈。

再加上进入WTO后,制剂药品的关税将在10年内逐步减到6.5%的水平,这就意味着我国的药品将丧失关税政策保护下的市场价格优势;五是知识产权的禁锢。

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国内生产的大部分新药物都是模仿而来的,这势必潜伏着巨大的生存危机:

一方面这些产品不可能出口,只能内部销售;另一方面仿制的做法也越来越受到诸多的限制,甚至引起知识产权的纠纷。

行业动态跟踪分析评价

一、行业运行情况

运行特点

1.主要经济指标一路走高。

2.新的结构性矛盾有所显现。

主要产品变动

2003年1~11月,我国医药生产企业共完成化学原料药73.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7%;完成中成药产量54.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9.93%。

预计全年化学原料药产量有可能突破80万吨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预计中成药产量将超过60万吨,也创近年高水平。

存在问题

1.制药企业多、规模小。

2.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形成“多、小、散、低、乱"的局面,许多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

3.科研资金投入少,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4.企业整体质量不高:

多数企业未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但在上市公司中,此情况相对较好。

上下游变动

1.市场竞争主体迅速增加,打破了原医药站、医院分别对医药批发、零售市场的垄断。

2.当前药品流通市场是多种流通模式并存,并正呈现“少流通环节”的趋势。

3.药品零售市场的区域垄断在形式上被打破,药品零售企业可以在全国跨省连锁。

4.上游生产企业的市场地位在不断加强。

5.消费者的选择自主权以及对药价的敏感程度在不断加强。

6.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对药品的流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剧了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

技术进步变动

1.资金投入不断升温,形成全新的投资开发热点。

2.战略联盟日趋频繁形成强大的联合研制与开发攻势。

3.生物技术新药物品种不断出现。

4.R&D投入持续上升,蓬勃势头不减。

国际市场变动

1.生物技术为突飞猛进的医药产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医药贸易国际一体化进程加速。

3.非处方药(OTC)市场销售增长速度加快。

4.在制剂方面,透皮吸收控释药物制剂前景广阔。

5.老年疾病用药以及妇女儿童用药市场发展速度将加快。

6.天然药物发展潜力巨大。

行业前景预测

1.持续稳定增长,增幅高于2003年。

2.出口碰上一定困难,进口继续高幅增长。

3.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加快调整,生产经营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4.工业经济效益继续回升,商业效益下滑,两极分化加剧。

5.资产重组推动业态转型,民营经济发挥更重要作用。

业内对策建议

1.突出主业,发挥优势,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

2.“改”字当头,实现三个转变。

3.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

4.以降费增效为目标,加快医药流通改革。

二、行业强势、弱势、机会与风险(SWOT)

强势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年均增长17.7%,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

2.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

3.农村人口的药品消费水平提高。

4.城镇人口的比重上升。

5.非处方药的需求较快增长。

弱势

1.制药企业多、规模小。

2.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形成“多、小、散、低、乱"的局面,许多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

3.科研资金投入少,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4.企业整体质量不高:

多数企业未通过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但在上市公司中,此情况相对较好。

机会

在新世纪,人类的医疗模式正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向预防与保健相结合的模式,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也由传染性疾病向着影响身心的慢性疾病方面转化,人口的老龄化使一些老年性疾患的防治问题更加突出。

由于生存环境的不断提高,“回归大自然”的思潮会更加强劲;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体系也就有更高和多样化的要求。

医疗卫生界人士则通过实践认识到,对防治身心疾病为主的现代疾病,应考虑到作用的多靶点和人体的整体性等等。

入世后,中药在绿色健康产品市场将有更大的潜力。

据测算,美洲消费120亿美元,欧洲消费120亿美元,亚洲消费120亿美元,其他地区消费90亿美元。

这些因素对中药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风险

随着中国医药市场越来越融入到国际医药大市场之中,我国的中药行业面临强大跨国医药集团的激烈竞争。

虽然我国传统中药出口量在不断增长,但由于一些产品尚不符合国际医药市场的标准和要求,销售份额只有百分之几。

三、行业经济运行指标

本行业A

同比增长

全部工业企业B

a/b

总产值(变价)

26071044.9

17.31

1253260178

2.08

总产值(不变价)

33147956.5

19.99

1139118136

2.91

产品销售收入

24403255.8

18.59

1245785801

1.96

利润总额

2279154.3

28.70

72516479.8

3.14

税金总额

1600643.9

12.37

64904114.5

2.47

应收账款

6121541.4

7.50

189500531.6

3.23

产成品

2637043.6

6.98

84078455.6

3.14

进口总额

1568905

23.1

370589256

0.0042

出口总额*

2529818

21.8

390337678

0.0065

 

龙头/重点联系企业分析

一、龙头/重点联系企业财务指标

业内按销售收入排名前十位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

千元/人

排名

销售收入

资产

利润

从业人数

1

6902496

7145441

458933

20086

2

6159451

15423270

385415

17512

3

5500598

2776007

544327

1179

4

4322912

6714518

634451

13292

5

3235238

8064288

306514

5371

6

3106826

3081549

92902

8842

7

2562421

1885565

616076

1324

8

2207411

3621507

97498

6685

9

2026549

2165088

136934

4803

10

1944075

748608

74981

4698

二、企业在全国各地的分布

地区

企业数

亏损企业数

亏损企业比重

全国

4063

990

24.37%

北京市

156

37

23.72%

天津市

95

21

22.11%

河北省

170

48

28.24%

山西省

84

30

35.71%

内蒙

51

15

29.41%

辽宁省

127

46

36.22%

吉林省

196

52

26.53%

黑龙江省

86

21

24.42%

上海市

188

32

17.02%

江苏省

333

64

19.22%

浙江省

320

44

13.75%

安徽省

113

36

31.86%

福建省

79

19

24.05%

江西省

109

30

27.52%

山东省

261

40

15.33%

河南省

193

41

21.24%

湖北省

249

58

23.29%

湖南省

143

35

24.48%

广东省

294

81

27.55%

广西

119

39

32.77%

海南省

38

10

26.32%

重庆市

51

13

25.49%

四川省

189

39

20.63%

贵州省

96

37

38.54%

云南省

81

25

30.86%

陕西省

151

61

40.40%

甘肃省

50

6

12.00%

青海省

12

1

8.33%

宁夏

7

3

42.86%

新疆

22

6

27.27%

详细分规模企业分布情况参见下篇企业分析部分

 

资本市场及同业动态

在“国退民进”政策指导下,国有资本的集中急促退出,要在国企退出中拔得头筹,资本成为首当其冲的要素。

2002年,在“国退民进”政策指导下,中国医药业也掀起了第三次浪潮。

而2003年,贵州神奇收购永生数据,西安步长入主红河光明,东盛与太太对决潜江制药……这一次轮到羽翼初丰的民营资本大显身手。

整个中国医药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严重低,意味着中国医药行业蕴藏着无限的并购潜能。

近几年,整个世界医药市场形势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医药企业当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洗牌不可避免,以资本为动力的产业整合开始出现,外资由于种种原因暂时还难以大规模进入中国药业,这就为民营资本跃上并购舞台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医药行业大部分都属于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存在很大的退出空间,这无疑给民营资本获得了绝佳的投资机会。

中医药、保健品、生物工程、化学制剂、医疗服务等领域近几年相继成为国内民营资本的投资热点。

在新一轮医药产业的调整中,民营企业有机会以资本对医药行业优势企业、资源的整合,提升了其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

医药行业和证券市场上,一家大的集团公司控股和参股数京公司,我们往往称这些母公司及控股参股公司为一个医药系。

随着医药行业兼并重组的不断进行,已经有七大医药系浮出水面,相信今后这样的医药系会越来越多。

太极系。

1998年5月,上市仅半年的太极集团就斥资1亿元收购桐君阁全部国有股,成为桐君阁的绝对控股公司,实现了本企业资金、技术、产品优势与桐君阁百年老字号品牌和庞大商业零售网点等优势资源的整合。

1999年,太极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达10余亿元,净利润7,500多万元,总资产逾20亿元。

桐君阁的经营状况也随之迅速好转,业绩大幅提升,尤其是医药商业规模跃居全国前列,并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配股,配股融资8,400余万元。

2001年2月太极托管本地区的另一家上市公司西南药业,并不拥有其产权,只是负责向西南药业提供新药报批的支持,同时委托西南药业加工曲美、睡宝等产品。

而据2003年最新公告,太极集团已经完成广对两南药业的收购。

此次收购将使太极集团旗下3家上市公司的运作思路更加明晰:

以后太极股份只负责中成药生产;西南药业主攻西药和生物制药;桐君阁则发挥医药流通作用。

华源系。

以纺织业起家的中央直属企业华源集团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最终定位于以医药产业为核心的“大生命产业”,涵盖医药研究、制造、流通和医疗保健等。

并购重组就是华源进入并完善“大生命产业”的主要途径。

华源集团首先重组浙江凤凰为华源制药,然后由华源制药重组辽宁本溪三药,收购安徽广生制药,确立了华源制药在中药领域的发展方向。

2002年中国医药史上最大的并购案就是以华源为主角的。

2002年8月初,华源集团出资11亿元人民币,占有上药集团总股本的40%,成为上药集团第一大股东。

这样,华源集团和上药集团在医药领域的销售额加起来接近200亿元,强强联手打造了医药领域的“巨无霸”。

复星系。

复星系大厦始建于1992年,当时郭广昌与其他4位复旦同学筹集几万元开办了名为“广信”的民营科技咨询公司,同年11月,广信组建了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开始进入生物医药领域。

2001年6月18日,天药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天津药业集团为第一大股东。

而早在2000年8月,复星即注资1.49亿元人民币拥有天津药业集团22%的股份,成为天津药业集团第二大股东。

复星对羚锐制药有类似的间接参股。

近几年来复星的收购兼并动作神速,先后参股河南信阳、天津药业、武汉中联、上海雷允上北区药业,并收购了商业性资产豫园商城、友谊股份,今年又参股了广西花红药业,控股了重庆药友、北京金象。

一系列的收购令复星实业成为一个庞大的医药产业综合体,而在医药商业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