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1119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docx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种子的结构》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本班在此季节开展种植活动时,家长朋友们给孩子提供了许多种子:

黄豆、绿豆、黑豆、花生、向日葵等。

我们把种植后剩下的大部分种子放在植物角的桌子上和美劳区柜子里。

每到自由活动时,我们发现孩子们总喜欢拿起来“研究”。

有的孩子拿起种子就在对比、排队,有的在剥种子皮,有的还把种子剥得碎碎的,好像在“研究”什么似的。

看得出,孩子们对这些种子有十分高的兴趣。

于是,抓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激发他们探索种子结构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知道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2、学习实物(图片)与文字的配对。

3、激发观察力、探索精神和提高做事的'顺序性。

【活动准备】

1、各种泡涨的种子(豆),每个幼儿一个装种子的容器。

2、四色卡纸若干,种子各结构的字卡(不同颜色底版),种子结构分类操作卡片,种子的三步卡。

3、作业单:

种子的结构。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让幼儿观察种子,说说对种子的认识及了解。

师:

“小朋友请你们摸摸、看看我们的肚子上有什么?

(肚脐)那现在,请小朋友看看,你们容器里装的都是些什么种子?

它们身上有没有“种子的肚脐”?

或者还有些什么?

”(根据已有的经验,让幼儿自由说说这些都是什么种子,幼儿争相回答,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

“你们知道你们容器里的种子里面有什么?

它们每一个结构名称叫什么,你们知道吗?

二、自由观察、探索种子的结构。

(一)幼儿自由观察、探索种子

1、师:

“你们每人选自己最喜欢的种子,看看它身上有什么?

老师可提醒孩子把种子剥开看看里面有没有东西?

(见图1、图2)(幼儿自由观察、探索)

2、师:

“请孩子把种子剥开的后,每一部分分别放在不同颜色的四张纸上。

”(见图3)

3、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都把种子剥成了几部分?

”(四部分)

(二)认识种子各部分的结构(见图4、图5)

1、师:

刚才我们把种子都剥成了四部分。

现在我们每人再拿起一颗种子,在看看我们手上的种子是否还能剥开四个不同的部分。

2、师拿起一颗种子说:

我们先看看到种子外表有什么?

(一个小白点)告诉幼儿这小白点叫种脐。

(出示种脐字卡)师:

现在我们都把种脐剥放在字卡下方。

3、师:

现在我们看到外面的这一层是什么呀?

(种皮)老师出示种皮字卡让幼儿认识,让幼儿把自己手上种子的外面的皮剥下来,放在字卡下面。

4、师:

现在我们再把这光滑的种子轻轻的剥开,我剥开后发现里面还有个小小的胚芽,看看小朋友手上的种子有没有?

(胚芽)老师出示胚芽字卡让幼儿认识,让幼儿把胚芽剥下来,放在字卡下面。

5、师:

现在看看剩下两个象什么呢?

引导幼儿:

“叶子”。

师:

那就是种子的子叶,老师出示字卡,认识后,让大家都把子叶放在字卡下方。

6、大家看着字卡和种子各部分的结构,认一认。

(有兴趣的幼儿可以再次剥种子与种子结构分类操作卡配对)

三、活动小结

1、师:

“现在,你们认识种子各结构的名称了吗?

”让幼儿再次对种子结构的认识,老师说种子的结构名称,幼儿指出,或老师指种子的结构,幼儿说出其名称。

(见图6)

2、师:

“请小朋友回家再找找各种种子,看看它们是不是每个种子都有种脐、子叶、胚芽呢?

3、种植实验:

师: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如果我们把种子的一部分去掉它还能发芽吗?

四、延伸活动:

在科学文化区投放:

1、种子结构(实物)字卡配对(见图7)

2、种子的三步卡(见图8),

3、纸张作业单(见图表9),供幼儿区域活动时选择操作。

【活动设计反思】

本次活动用的材料——种子,是来自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的物体,但对幼儿活动来说却有很大的吸引力。

结合中班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和探索种子的结构上。

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通过自己先观察、动手剥种子,来提取和激活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活动的愿望。

接着,我们反复自己剥种子,让幼儿在反复的亲身体验中,积极的探索。

从整个活动来看,大部分的时间是孩子们在活动(动手、动眼),在通过观察、探索的活动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经验。

通过自己观察和操作,幼儿知道种子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幼儿在实践中激发观察力、探索精神和提高做事的顺序性。

同时,该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篇一

(3)穿爸爸的鞋走的时候鞋子离开地面了没有?

在地面上不断的发出声音,走得很慢,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叫拖拖拉拉,

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

(4)我们穿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穿妈妈的鞋走路有什么感觉呢?

妈妈的鞋跟太高了,走路时想要摔倒。

(5)请两位小朋友穿妈妈的鞋走一走让大家看看是不是跟我们说的感觉一样?

(6)穿妈妈的鞋子走路的时候身体怎么样了?

摇晃了,想要摔倒,我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叫摇摇晃晃,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摔倒!

2、第二次尝试,交换穿鞋,验证。

(1)男孩穿上妈妈的鞋子走一走,边走边说:

“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摔倒”

(2)女孩穿上爸爸的鞋子试一试,学说:

“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

3、第二次尝试,穿上自己的鞋子体验。

(1)我们来穿上自己的鞋走走跑跑会有有什么感觉呢?

不大也不小正好,很舒服,穿自己的鞋跑得快,又蹦又跳的。

(2)那我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蹦蹦跳跳,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4、小结:

穿鞋真有趣,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摔倒;

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

四、情景延伸

1、听是谁在吵架?

小鞋子你怎么了?

(穿反了)

那该怎么办?

我们班的小朋友可聪明了没有把鞋子穿反,穿反鞋会很不舒服,也会摔倒。

2、我们在家里不要随便穿大人的鞋子,如果想穿,要有爸爸妈妈的搀扶,否则会摔倒或扭到脚,很危险,大家能做到吗?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用小手穿了爸爸妈妈和自己的鞋子,鞋子上的细菌、小虫子都爬到我们的手上了,应该怎么办呢?

(洗手)

好的,让我们排好队出去洗洗手吧!

小班语言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能安静的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活得快乐。

2、学说短句:

“咱们一块玩吧”、“不玩了,我要睡觉了。

活动准备:

故事ppt、熊布娃娃。

活动过程:

1、播放ppt,图上还有小熊(带有难过表情),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这是小熊,天黑了,小熊不想睡觉,猜猜小熊接下来要去做什么事情呢?

(让幼儿自由猜测)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师:

天黑了,小熊不想睡觉,想去找大家玩,猜猜小熊会去找谁玩呢?

(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师出示兔子的图片,提问:

你们看,小熊去找谁玩呀?

那它是怎么跟小兔子说的?

(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学说“小兔子,咱们一块玩吧。

”)(3)播放小兔子睡觉的图片,提问:

呀,小兔子在干什么呀?

它是怎么回答小熊的?

(请幼儿学说:

“不玩了,我要睡觉了。

”)(4)同上方法分别讲述小鸟和小猫。

3、理解故事内容,教师讲述故事一遍。

师:

小熊去找了这么多朋友,有没有人和它一起玩呢?

我们一起来听下故事就知道了,故事的题目叫《一起玩》。

提问:

(1)小熊都去找了谁呢?

(2)小熊是怎么对它们说的?

怎么说?

(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学说“咱们一块玩吧。

(3)它们是怎么回答小熊的?

(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学说:

不玩了,我要睡觉了。

)(4)最后小熊做了什么呢?

4、听老师完整讲述故事第二遍,请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

5、延伸讨论:

为什么没有人和小熊一起玩?

天黑了,到睡觉时间了,能不能去做别的事情?

小班语言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儿歌的内容,会有节奏的朗诵儿歌2.引导幼儿能够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演儿歌。

3.培养幼儿愿意学习儿歌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5张(图片是小白兔拔萝卜、洗萝卜、切萝卜、炒萝卜、吃萝卜)乐器响板若干【活动过程】

1.教师用手偶和小朋友打招呼提问:

1)"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呀?

"2)"老师带来了小白兔在家里的几张照片和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2.引出图片,介绍图片让幼儿自己理解图片讲解图片内容,因为图片是从拔萝卜一直到吃萝卜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给孩子一个完整性,便于幼儿理解。

3.在幼儿理解图片的基础上,请幼儿自己根据图片同动作表演加深幼儿对内容的记忆4.学习儿歌,因为儿歌比较简单上口便于记忆5.在幼儿对儿歌熟悉之后我们可以利用响板边打节奏便朗诵儿歌,这样可以引起孩子朗诵儿歌的兴趣,对孩子节奏感是一种训练,加强孩子的节奏感。

6.请幼儿进行表演

7.结束评价

小班语言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朗诵诗歌,初步领略问答歌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2、要求幼儿较有节奏地朗诵诗歌,读出问句的语调。

3、巩固有关的知识。

[活动准备]

1、节奏卡片。

2、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图片。

3、课件:

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本领和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1、游戏《小蜂窝》。

问:

是谁飞走了?

答:

蜜蜂。

瞧!

蜜蜂又飞来了。

2、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幼儿按节奏拍手。

出示四种飞虫的图片,引导幼儿按语言节奏说出:

xx飞来了,欢迎xx的句子。

3、创设情景,理解诗歌内容。

请小朋友说说都有谁?

它们都有什么样的本领和特点。

通过幼儿讨论,教师总结四这种昆虫的本领。

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我们说的对不对。

引导幼儿观看课件。

4、游戏《看谁飞的快》,按照飞虫不同的特点飞到相应的图片旁。

5、学习诗歌,教师结合图片提问,幼儿用填空的形式回答提问。

教师示范读,教师注意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6、分段欣赏,指导幼儿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7、将幼儿分为两大组,一组读问句,一组读答句。

8、创编:

结合以上学习的形式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儿歌《什么圆圆》

什么圆圆红彤彤?

太阳圆圆红彤彤。

什么圆圆响咚咚?

小鼓圆圆响咚咚。

什么圆圆蹦蹦跳?

皮球圆圆蹦蹦跳。

什么圆圆空中飘?

气球圆圆飘空中。

06-09|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最新范文五篇

06-09|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最新范文精选五篇2020

06-09|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最新范文精选2020

06-09|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最新范文精选五篇

06-09|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最新范文精选

06-09|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最新范文

06-09|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精选范文

06-09|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优秀范文

06-09|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范文2020

06-09|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范文五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最新范文五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最新范文精选五篇2020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最新范文精选2020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最新范文精选五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活动教案最新范文精选

1小班语言教学教案范文四篇

2小班语言教学教案大全四篇

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教案范文大全

4幼儿小班语言教学教案范文

5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教案大全

6小班语言教学公开课教案

7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大全

8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集锦

应用信息技术的幼儿园教案

应用信息技术的幼儿园教案范文(精选3篇)

随着科技教育的发展,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传统教学媒体无与伦比的作用。

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更加灵活有效,将是我们广大幼教工作者共同研究和关心的问题。

笔者根据个人的经验,谈一谈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的粗浅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多媒体能将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进行有机组合,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因而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同时背景音乐《秋日私语》轻轻地响起,雨滴嗒滴嗒地从天空中下来,秋天的大门徐徐打开,一朵朵的菊花盛开了、银杏变黄了、枫叶变红了、果子成熟了,在这种诗情画意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地把所听、所看的秋天告诉大家,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幼儿的认知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对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理解。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制作一份电子报》是《初中信息技术》第三章第六节所涉及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完成了Word文档制作学习的相关五个任务),基本掌握了Word2003的基本操作技能:

文稿的编辑、文字与段落的设计、艺术字与图片的插入、表格的输入、对象框、页面设置等。

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真正地把信息技术知识和所掌握的关于Word操作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故组织该项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电子报制作的过程中去发现Word操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以期进一步学习;同时,能够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与表达,做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知识的整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所涉及的是集成办公软件Word2003操作的内容。

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制作Word文档,还要学会制作电脑报,通过制作电子报刊更好地掌握Word文档的制作,并能利用电子报形式来表达思想或信息。

本节课拟达到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领域

(1)能综合运用Word2003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创作一份电子报。

(2)学会设计电子报。

(3)学会评价电子报。

(4)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整理以及呈现交流。

感情领域

学会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发展领域

(1)掌握协作学习的技巧,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2)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3)学会在学习中反思、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更高水平上获得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电子报的设计与设计思想的体现(制作);

难点:

对电子报的评价。

教学策略(解决的方法)

1、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从第一学期开始,教学中即要求学生组成了2人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小组内成员较为熟悉,并逐渐适应协作学习,但协作学习的技巧、与他人的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并组织成果交流会,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走向成熟。

2、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原则,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

围绕“电子报制作”任务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

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3、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是完成电脑报的设计和制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框架设计、操作上的制作困难进行巡视指导;

(2)教师计划使用的设备和资源:

计划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广播教学指导,结合实例介绍电脑报的基本构成要素、素材的.获取方法以及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教学准备

1、本地(局域网)资源:

教师事先从因特网、VCD光盘中收集有关“电子报”主题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分类别存放在服务器上供学生使用;

2、远程资源:

本地的局域网连接Internet,学生通过上网检索可以直接找到需要的资料。

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路

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情况反馈

信息技术的应用

引导阶段(3分钟)

提出问题:

宣传和传达信息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

(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思考并提出可行性方案。

多媒体教学软件广播教学。

介绍小组协作学习任务(13分钟)

提供3个主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并利用已学word2003知识和操作技能,设计、制作一份电脑报。

(3分钟)

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制作主题。

幻灯展示3个主题及相关制作内容。

通过展示优秀电脑报,解释电脑报的设计要点:

(5分钟)

1、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健康;

2、表现形式多样,富于创意;

3、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

记录要点,思考如何围绕主题进行设计。

让个别学生简单自己的构思,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幻灯展示作品及制作要点。

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与途径:

(5分钟)

1、本地共享中的资料使用;

2、远程资源:

如何在因特网上搜寻自己需要的资料。

观察教师演示的两种方法,动手实践。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找到想要的资料,对有困难学生进行适当指导。

教学软件演示获取信息的方法。

分组协作,完成作品设计(20分钟)

布置任务:

分组协作,讨论完成任务。

以同桌两人为一小组,确定制作的主题并初步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制作方案及小组成员分工情况。

分组合作交流,完成作品设计。

巡视学生制作情况,观察是否按要点进行设计。

成果交流,评价阶段(8分钟)

展示2-3份学生作品,先让学生自我评价,然后进行学生评价和教师点评。

交流展示作品的优点及不足,提高方法等。

多媒体展示作品。

小结、推广(1分钟)

简单小结电脑报制作过程及注意点,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实际困难。

(1)步入信息时代

(2)网络与我

通过使用网络的亲身体验,可介绍网络虚假信息及防护、网络安全与措施、网络道德与法律等知识或感受。

(3)我的多媒体作品

可介绍媒体及其分类、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媒体作品的一般制作步骤、多媒体素材的收集与整理、赏析多媒体作品等。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1、关于小组协作学习任务的`设计思路是基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参差不齐与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不同,故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展示优秀电子报及说明电子报的设计要点旨在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样版,同时希望学生一开始的制作即能做到规范、严谨。

3、学生制作电子报规定了三个要表达的主题,原因在于,电子报的主题表达是非常广泛的,由学生自拟不容易控制和把握;同时,三个主题的确定又是基于教材内容的,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依据教材内容来组织表达。

4、资料搜集的方法与途径的指导在本次活动中是必要的,我们所告诉学生的只是方法,而实际的操作则由学生完成。

5、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讲,存在很多问题。

故强调明确各自的责任,对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积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大班的孩子已经能够留心周围生活的现象,因此对人们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于过去的传递方式还是很陌生的。

大班孩子的求知欲很强,已经能够和父母一起主动去查阅资料,也能够在课堂上大胆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收集到的资料。

内容选择:

在这个日渐信息化的社会中,人们运用多种方式传递着信息。

了解人们信息传递的方式,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迁是本节科学活动的重点。

本次活动通过课前幼儿自己查阅资料,活动中创设情境、互相交流分享,在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中了解人们是怎样传递消息的,同时通过让孩子们畅想未来的信息传递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发明创造的欲望。

活动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方法及发展过程。

2、能够采用查阅资料、互相交谈等方法了解人们如何传递信息。

3、感受信息传递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如:

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创设情境:

今天在幼儿园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得了一朵小红花,如何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你们的爸爸妈妈?

告诉给你们的朋友?

告诉给远方的亲人呢?

举手回答将学生回答的内容有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活动1给学生介绍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法和现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法学习聆听模仿动画演示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法和现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法。

活动2引导学生畅想未来信息传递的方式学生讨论回答。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小小警察指挥忙

2015精选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

小小警察指挥忙

大班幼儿独自穿越马路、独自活动的机会逐渐增多,为保证幼儿了解更多的交通安全标志。

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和好习惯。

我设计了这节课,并充分利用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模拟在马路上自己指挥行人过路口的.尝试。

亲自体验并感知和同伴一起合作的快乐及交通规则的意识强化。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和防护能力。

2、体验和大家一起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红绿灯,车辆模型交通符号指示

活动过程:

一、共同布置场地

1、教师和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

2、认识几种常见交通标志及信号灯标识

认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今天你们要自己过马路,应该注意些什么啊?

幼儿积极的回答

二、走进游戏,获取体验

师:

现在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做好了准备,刚才我们已经布置好了路面情况,在过马路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车辆和信号指示,以免发生撞车和事故。

在路上行走时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安全。

个别幼儿扮演警察,部分幼儿扮演行人,在模拟的环境中,体验,感知。

游戏开始,观看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是否有危险行为及是否有违规现象。

教师要及时的指导和提醒!

出示红绿灯,暗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

三、整理场地

提醒幼儿放到原来的地方整理好。

四、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亲自的体验和感知,进一步了解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通过和其他的幼儿的合作交流,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和乐趣,更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