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672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docx

整理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

宝宝出生(新生儿)到一周岁生活用品明细

 

从2010年11月4日卡卡诞生到现在已经1岁1个多月了,结合网上妈妈、朋友的建议以及自己任妈妈一职一年多的实际经验,现总结了宝宝从出生到一周岁的生活用品及准妈妈“转正”时需要配备的部分“硬件设施”,以供参考。

一、餐具:

奶瓶:

2个-1大(240ml),1小(150ml),

我的经验:

微波炉适用的、不含双酚A的(现在正规品牌都不含哈),广口的玻璃的易清洁。

(如为纯母乳喂养,4个月内不需奶瓶)。

我买了1套新安怡新生儿学习套装,里面有两大两小,一孔和两孔奶嘴各一个,还有奶瓶刷、安抚奶嘴,我觉得挺实用的。

因为是剖宫产(前三天不能喂母乳),所以奶瓶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主要做调奶用。

新生儿若是母乳喂养则不需要喝水,但是若是混合喂养或是配方奶喂养则需要间隔补充点水了,所以小奶瓶是必要地。

但是还是建议头三天尽量用小勺子喂养,这样宝宝不会有奶嘴依赖的情况,容易培养母乳喂养。

奶嘴:

我的经验:

如果你决心要母乳喂养,奶嘴可以先不必买多。

一大一小的奶瓶上带的奶嘴就够了。

4个月后建议买两个可调速奶嘴,我宝宝4个月后都用可调速的,因为刚添加辅食时,宝宝吃勺子吃力,就用可调速奶嘴喂养,很给力。

小勺子:

(1个)

我的经验:

软头的,浅勺。

软勺不会伤宝宝的嘴巴,浅勺子便于奶液或水过进宝宝口中。

朋友说有那种遇高温可以变色的,我没有买过,可以试试。

奶瓶刷子:

(1个)

我的经验:

必备。

我买的套装里有奶瓶刷。

新安怡是两头用的,若是买其他牌子不是两头的,则需要买一大一小刷头。

消毒锅:

(1个):

大号,(可用消毒碗柜或微波炉代替)。

我的经验:

我买的是新安怡的消毒锅,基本款,液晶的没有多大必要,原理就是把加入的清水蒸发完就会自动断电消毒完成,所以基本款就够了。

个人觉得不要用微波炉和消毒碗柜,因为专用消毒锅是蒸汽消毒,不会因为温度过高造成器具的损坏和老化。

而且硅胶和橡胶制品更不要进入微波炉了。

没有消毒锅就用开水烫烫或是用蒸锅也安全哈。

不锈钢锅:

(1个):

小号,给宝宝煮东西吃。

我的经验:

我的是在宜家买的最小号的单柄小锅,买了一个不锈钢小锅架(架在炉盘上)配合使用。

四个月或者半岁以后才用,宝宝一顿的面条或粥都可以做出来,避免了大锅的浪费,也不易糊锅。

大人也可以用这个小锅煮鸡蛋,快捷简便。

奶瓶保温套:

(2个):

一洗一换。

我的经验:

有必要,注意:

我说的保温套而不是保温袋,是那种可以套在奶瓶体上的棉花套子,奶嘴是露出来的,网上有卖,有的还是公仔造型。

若是冬季,即便是母乳喂养不需要奶瓶,但若是用小奶瓶给宝宝添加清米糊或喂水果汁也是很有必要用的,避免宝宝喝着喝着奶瓶里的就凉透了。

暖奶器:

(1个):

注:

如果不用暖奶器,应用40度左右的水热奶,不要用微波炉或沸水,免得破坏营养成分。

我的经验:

有必要,我买的是新安怡的,质量很好,经过我的野蛮使用已经1年多了也没有坏,哈哈。

就算是喂母乳也是需要的,今后若是喂水和加热辅食(可以将辅食蔬菜汁果汁装入奶瓶加热),或是万一宝宝生病了热药都是非常方便的。

避免了反复在锅里热,适当的控温设计可以最大程度不破坏食品成分。

吸奶器:

(1个)

我的经验:

喂母乳的话,吸奶器是个非常有用的东西,不仅在刚开始奶涨的时候可以免去手挤的痛苦,更为以后妈妈外出、上班提供了方便。

至于吸奶器的品牌,妈妈们一致反映他家的最好用,甚至被一些人称为母乳喂养的救星。

我用后也是感觉不错。

存奶袋:

(若干)

我的经验:

很实用的东西,有温度警示功能,卫生。

奶好的时候可以把富裕的的母乳存起来,在今后奶不好或不适宜喂母乳的时候(比如不小心生病了)喂宝宝。

医生说,新鲜的奶0-5度储存可以保存48小时,而0度以下冷冻可以保存4个月。

快到期又吃不完可以给家里老人或老公吃,哇咔咔,很营养呀很营养……而且若是袋子用不完也不用的担心,我现在若是病了吃中药的话,就用袋子将药汁分装好(上面还有刻度)带到单位去,可以解决中午吃药难的问题。

冰包:

(1个)

我的经验:

网上买的,当时买成(2011年初)100元左右,还买了蓝冰(波浪形,可以固定奶瓶)两块,要买包包盖上有储物空间的才好,后来帮朋友买了另一款,包盖上就没有,不方便,上面的空间可以放些空奶瓶什么的器具。

热天外出把宝宝的菜泥肉泥什么的冷藏在包里很方便。

有时我还放一瓶我喝的饮料,哇咔咔!

太热时担心蓝冰不给力,我会提前冻一瓶矿泉水加放在包里,效果一级棒!

存放辅食的有密封垫小奶瓶:

(3-6个)

我的经验:

用奶瓶似乎浪费了点,有卖那种不含双酚A的配有密封垫的小奶瓶(无奶嘴),我是在网上买的。

可以用于存放辅食,配合冰包使用。

不占空间,也可以用于分装菜泥和肉泥,因为一次不可能只弄一顿的辅食嘛,所以我将每一顿的放在一个小瓶子里,每次喂养只动一个小瓶子就OK,避免了在大容器里反复倒腾。

研磨器:

(电动1个)

我的经验:

买哪种小型研磨器(家乐福等各大超市都有),上面是个透明的小容器,盖子是刀片的,装好菜叶加少量水盖好翻过来压在电机上就开打的那种。

用来打肉泥和菜泥很方便,而且不浪费,大的浪费多,而且还要加很多水才能打得很细。

小型的不用加什么水就可以打很细很细。

缺点嘛,就是噪音大点。

老妈说煮鸡蛋营养流失最小,所以我家的就把煮鸡蛋打成泥给宝宝吃。

二、浴具:

洗澡盆:

1个

我的经验:

必备。

我觉得长条形的好用,我买的是圣宝度伦的,质量非常好,若是要买其他牌子的,可以参照他家的质量。

我也用过圆形的,圆形的较长形的容积大,比较费水,而且占的空间也比较多,长的可以靠着浴室墙边放置,下面有排水孔,家里有蹲便器的话放水也很方便,此外,新生儿身体很软,长形的可以让宝宝躺下,大人的手靠在盆子边上较为顺手。

避免了宝宝在圆盆里因为水的浮力荡来荡去。

沐浴网(架):

1个

我的经验:

没多大必要。

夏天的新生儿可以考虑买沐浴架子,因为宝宝软,放在上面估计要省力些,我家的冬天生所以没有用,到现在还放在角落里,宝宝大点就更没用了。

其他盆子:

小号中号各一个。

娃娃专用的:

洗脸盆1个(小小那种的就够了)、我家在伊藤买的最小的那种,建议买盆子买半透明或透明的塑料,经验告诉我,那样的塑料安全些。

不透明的不知道是什么材料,用开水尽然会有味道。

专用洗PP的盆子1个,我用的是伊藤家同一款大一号的,我家新生儿时每次换尿不湿都会洗屁屁,因为天气凉,用小点的不用接太多的水,我是用湿帕子擦洗,所以也没有溅出很多水。

洗澡带:

1个或使用天然海绵

我的经验:

朋友建议用纱布巾(网上有卖套件,最好买3层的哈),新生儿时够用,不过到4、5个月后因为纱布巾的吸水量有限,所以换成了竹纤维的方巾了,很柔软,而且吸水量很好。

擦身用:

浴巾2张

我的经验:

我家用的是一般的浴巾,一张铺在床上,一张裹宝宝。

擦头发我用大的纱布巾,效果比厚重的浴巾给力。

小毛巾:

若干

我的经验:

多配几条哈,洗PP和洗脸都要用到。

纱布巾和口罩也都好。

水温计:

1个

我的经验:

需要。

因为大人在冬夏两季室内外温度的原因,或是身体状况,对温度的感知会有不同,保险起见还是买了好,而且新生儿和较大婴儿对水温的要求有1-2度的偏差,特别是游泳的时候,而且若是宝宝生病了,对水温的要求又是不同的,所以建议不要自己掌握。

痱子水:

1支

我的经验:

夏天用。

我买的是欧润芙的液体痱子水,因为主要采用木薯粉为原料,所以比较安全,但是使用时不要用手去抹,用拍打的方式上粉,否则会不均匀。

千万不要买一些含有滑石粉成分的牌子的,有朋友说和光堂的也不错,自带粉扑。

国产品牌也有,便宜很多,但是我还是买的贵的。

泳池:

1套

我的经验:

若是条件允许,可以在家里给宝宝游泳,特别是冬天。

网上买套装的话什么都配齐了,我买的是马博士的,质量不错。

不过8个月以上的宝宝似乎就不太喜欢游泳了,因为身体重了,脖子勒着不舒服。

妇幼保健院都有这项服务,如果离家近可以去他家游泳。

三、新生儿衣物:

衣服:

(4套):

和尚袍、中号、长袖(可以买大点儿)

我的经验:

新生儿建议以连体衣为主,做到每日更换最好。

不要认为宝宝不动就不会脏,因为他(她)的新陈代谢是很快的,有死皮和汗渍以及奶渍,所以建议每天洗澡每天换衣,即便是冬天。

用连体衣的原因是由于宝宝的肋骨较软,裤裤若是有松紧的话,长期穿着可能会造成新生宝宝肋骨外翻,儿保医生也会这样建议的。

而且到3个月后,可以立着抱宝宝时,穿连体衣不会担心肚子凉着。

裤子:

中号、长,(头两个月不用穿裤子,可用尿布兜代替)

我的经验:

我莫得经验。

我入院都穿的旧的,东一件西一件也够了。

然后产院要送一套。

我觉得备多了没意思,出了月子看到就穿不得了。

婴儿袜子:

(3对):

我的经验:

这个不建议在网上买。

商场有卖的,不贵,几块钱,厚厚毛巾袜,不勒脚。

3双差不多了,很快就穿不得。

娃娃脚长大了另外再买。

宝宝大点后,秋冬建议买长筒的袜子,秋冬厚薄款都有卖,可以扎着里裤,而且不会勒着脚踝,也不会把脚踝凉在外面。

帽子:

(2个)

我的经验:

2顶差不多了,只要是棉质的就行了。

新生儿有胎帽卖,宝宝头围出生后长得特别快,我给她买的帽帽一两个月就得换。

夏天的话,可以买有帽檐的,可以外出时适当挡挡阳光。

防抓手套:

我的经验:

人家送的衣服套装里一般都有这个,但是不是很实用,用过几天,觉得不安逸,剪指甲好点。

护脐带:

我的经验:

没有买,第8天就脱了。

洗澡肚脐碰水后,出浴尽快擦干,然后由内向外打圈涂酒精就OK了。

口水围:

(5条)小号3个,中号2个

我的经验:

好像都不用单独准备,衣服套装里一般都有,肯定有人送的,多了也没意思。

新生儿脖子本来软,围上也不舒服,我的经验就是买抽纸,两三张折叠垫在下巴下,喂奶后把浸湿的纸扔掉,方便省事。

等宝宝大点了再用围兜。

尿不湿:

NB1包

我的经验:

入院带上一包NB的尿不湿。

四、寝具:

小床:

(1张):

木质,无漆,可固定可摇晃。

我的经验:

当然需要。

我买的是小龙哈彼的,可加长,配蚊帐,松木无漆的,带了一个有小轮子的摇篮,我家的刚出生就睡在摇篮里。

床一侧的栏杆是有活页可以完全打开翻下的那种,若是买滑下一半的等宝宝重了就很费大人腰力和臂力了。

床下有置物空间,我平时把尿不湿、奶粉、米粉等宝宝常用的物品放在置物区里。

强烈建议买这种类型的。

小被子等:

(2套)

我的经验:

我买了两套婴儿床用,一洗一换够用了。

睡袋:

(1套)

我的经验:

春秋和冬天的我都买过。

娃娃大点了冬天用还行,夏天少盖点也没问题,春秋的睡袋不好用,买长了一翻身全绞在身上的,娃娃不舒服。

看网上人家春秋就用大人的旧T恤把领口缝小点就给娃娃当睡袋了。

包被:

(2条):

可根据天气购买夏天或冬天用的。

我的经验:

冬天将就小被子裹的,春天将就医院送的用。

夏天我家的大了,没用。

小蚊帐(1套):

我的经验:

夏天要用,最好家里不用驱蚊药片那些。

驱蚊圈:

若干

我的经验:

夏天必备。

因为驱蚊药水都是微毒的,宝宝又会吃手或啃衣服,所以觉得驱蚊圈相对安全。

仿生驱蚊器经过我的使用经验证明针对的是花脚的蚊子,其他品种的蚊子效果不明显。

枕头:

(3个)高约3CM,填充物柔软透气(头3个月不用枕头)。

我的经验:

我妈买的是蚕沙枕头,有股味儿,但似乎对宝宝睡眠有好处,但是因为宝宝出汗厉害,所以建议蚕沙枕不要用超过3个月,久了蚕沙会变成粉末,对宝宝的呼吸道不利,所以要注意更换。

我还买了良良定型枕头,冷暖两用的,填充物是荞麦壳、金银花、菊花什么的。

枕头多是因为宝宝汗多,所以要定时更换。

现在宝宝一岁多,头骨基本定型,我就给她用的是慢回弹婴儿枕头。

主要是初生婴儿容易吐奶,枕高点会吐得少一些。

记得枕的时候要脖子和头都枕上去,医生说的。

有定型枕可以选。

五、其他:

婴儿车:

(伞车和婴儿车各一辆)

我的经验:

有旧的捡最好不过。

婴儿车要买下面置物篮空间大的,放妈咪包和物品非常方便,少了很多负担,此外最好买手推把手处设计有两处放水杯的区域的,且两个杯座中间还有置物盒,可以放别针什么的劳什子东东。

我看到好孩子有这么一款,可以作参考。

个人觉得4轮的比3轮的好用。

伞车夏天用,轻巧易折叠,而且透气性能良好,一次我家的忘记上尿不湿,结果坐在车上嘘嘘了(该车便客串了一次洒水车),用湿巾擦擦又继续推着逛街了,哇咔咔。

小玩具:

(若干)鲜艳、会发声、可悬挂。

我的经验:

可以买着玩,网上淘的,尽量不要毛绒的,选些能发声的、鲜艳轻巧的,还能塞到嘴里的就行。

有一种会发声的电话玩具很受我家的喜欢。

安全别针:

2板

我的经验:

需要。

最大的用处是可以在夏天将防蚊圈别在宝宝的衣服背后和婴儿车上,避免宝宝啃咬。

婴儿专用指甲钳:

贝亲短圆头。

一定要短圆头的,有种长点的圆头,我想到都不敢用的。

我的经验:

我家用的是传统款式婴儿专用的,刀口与成人的设计有区别,反正截至目前我家的还没有被我剪到肉肉过。

体温计:

(水银、耳温均可)

我的经验:

一般家头都有哇。

半岁以前娃娃不容易生病发烧就是了。

临时判断娃娃发烧没有,不用额头和手背,用你的眼皮来帖娃娃的额头,如果有点点发烧,很明显很容易用眼皮就能感觉到。

我买的是博朗的耳温计,经过使用发现似乎耳温要比水银体表测量的每次测量高0.1-0.3度左右,掌握了规律就OK。

医院的医生比较相信水银的。

但是水银的宝宝很不喜欢,所以耳温计用来监测体温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牙胶:

(1-2个)

有些玩具上带有牙胶,我没有专门买单独的,反正到那个阶段任何东西都往嘴里面塞。

我的经验:

买牙胶不要买圆形的,最好是有突出来可以让宝宝含在嘴里咬的造型的。

我买了一款小海龟造型的就比较好,好像记得是新安怡的,小海龟的鳍和头都是我家卡卡的“攻击”对象。

强烈推荐贝亲的小牙刷,我家的也非常喜欢,有安全挡很放心。

而且她现在还学着她老爸刷牙的样子,特搞。

喂药器:

1支

我的经验:

买橡胶头滴灌的那种,若是宝宝病了可以喂药,万一宝宝不喜欢喝水,但是身体状况不佳时,我家也会选择用滴灌喂水。

水是好东西呀好东西!

六、吃的:

奶粉:

(明治、美赞臣、雅培、安婴儿、雀巢超级能恩、惠氏启赋):

1个月四听(1000克/听)

我的经验:

一般会有相应的母婴机构要联系来送你的。

还有参加一些讲座人家要送的,生完以后医院也要送,这样品牌比较多而且都是小包装,一般一种品牌一次就能送400克,如果坚持母乳的话,刚入院时就准备一个小包装的,以备不时之需,因为万一是剖宫产前三天都不可以喂母乳。

个人认为还是用大牌的安全。

条件允许还是买进口的吧。

婴儿餐椅:

(1套)

我的经验:

没有买宜家那种一体的,买的是小龙哈彼三用的,我觉得很实用。

它是一个实木桌子和实木椅子加特大餐板(配椅套)组合装。

通过不同的摆放组合方式,可以做餐椅、摇摇椅,还可以单独分开成普通的靠背椅(餐盘拆下来是一个小木椅子)和小木桌。

现在宝宝大了点,已经分开放了,不过没有取餐盘。

七、用的:

奶瓶清洁液(贝亲、丽婴房、NUK)

我的经验:

我用过NUK和贝亲的,现在用的是植物有机的,但是觉得还是要慎重,所以每次还是奋力的冲呀冲呀。

婴儿洗衣液:

(贝亲、威洁):

初生宝宝皮肤幼嫩,不能用成人的洗衣粉洗衣。

我的经验:

没有用过。

不过我用的是皂粉或洗衣液,没有用洗衣粉。

洗发水沐浴露:

(欧润芙、德国施巴、贝亲)不要用强生的,头发易黄和生头痂。

我的经验:

我用的是欧润芙的洗发沐浴露,是泡泡浴类型的,水里只要一点点就会起好多泡泡,不用另外冲洗,洗完后泡泡全没有了。

用了一年多觉得不错。

确实强生口碑不行,据说贝亲都不好,用了头发光泽不安逸。

听朋友说施巴和安利雅蜜婴儿系列也好。

润肤露(郁美净):

1

我的经验:

强力推荐郁美净,据说袋装的比瓶装的好,这个在红旗超市买,6块不到一盒有5袋,但是我觉得适合冬天用,很滋润,我家的春秋没有用,朋友家的到春秋季就用安利雅蜜的婴儿润肤露,她说清淡。

紫草油:

若干

我的经验:

经验告诉我,若是宝宝长期红屁屁,那肯定是体内有积热,考虑多喂点水。

紫草油可以直接到社区医院买成品,也可以在药房称紫草回去用菜籽油泡,我用橄榄油,感觉效果还是蛮不错的。

民间偏方多,有人说是把油练熟了倒在紫草上可以缩短浸泡时间。

我没有这么做,泡了1个月油才会红红的,所以建议怀孕的时候就起泡。

寇小儿诊所的医生推荐我用京万红软膏,用后效果也很不错。

新生儿时每次换尿不湿都会涂点紫草油,除了pp外还,洗澡后还要注意下巴以下脖子区域、耳后、咯吱窝、大腿根部以及手肘的褶皱处也要涂点。

很多妈妈都有一个误区,这里纠正一下:

紫草油是用于预防尿布疹和皮肤发红发炎的,而不是治疗的哈。

再推荐一个哈:

小蜜蜂紫草膏,专门用来给娃娃擦蚊子咬的包包的,不刺激,止痒效果好,很快就消了。

这个到夏天之前再买都可以。

湿纸巾:

(强生、贝亲等)

我的经验:

建议买手口的,便捷、用途广泛。

其实在家里都用清水,只是外出和天气太冷时用,用量不大,所以就买贵点的手口的好了。

隔尿纸巾:

一次性的

我的经验:

我没有用过,因为都用的是纸尿裤。

不过我一个朋友有用过,听说也叫尿布伴侣,主要作用是迅速将尿渗透,不浸着宝宝屁股,隔离大便,使布尿容易洗。

退热贴:

(若干)

我的经验:

常备品,但建议用药房里较大的,贴合度好。

8、9个月以后有段时间娃娃经常生病,要用,贝亲的接触面小,比较厚,因此宝宝一不小心就会弄掉。

棉签及75%的消毒酒精:

我的经验:

棉签多准备点嘛,用紫草油也需要的。

妈咪包:

网上买大小套装的那种嘛,几十块钱,大的可以作待产包,以后出远门常用,小的就平时就近散步都用得到的。

有的还配隔尿垫和奶瓶套。

若是觉得浪费,就买一个大的吧,平时上街可以用旧的包包替代也可以。

防溢乳罩杯:

(1副)

我的经验:

根据实际情况购买,我买的是新安怡。

像个小碗一样扣在乳房上,然后穿上文胸。

用来接溢出来的奶,适用于奶量多不停外溢的人,我用了这个,接得差不多了,就直接倒出来,我觉得很方便,特别是出门不得遭遇胸前溢奶的尴尬。

不得不说的是舒适度不是很好。

防溢乳垫:

(若干)

我的经验:

根据实际情况购买,建议入院时代几对备用,生产完会涨奶,防止溢奶浸湿衣服。

因为防溢乳罩杯毕竟不是很舒服,后来出门时都用防溢乳垫了,做好勤更换也不会发生浸湿衣物的问题。

六甲村很棒,粘贴牢固,不伤衣物。

最主要的是面积够大,直径有13cm。

哺乳文胸:

(2-3件)

我的经验:

2-3件,特殊的设计,方便哺乳。

哺乳罩衫:

(1件)

我的经验:

若是母乳喂养就需要了。

六甲村的基本款设计很实用,外出时宝宝饿了要喂奶,用套头的哺乳罩衫遮挡可以避免尴尬,而且文明许多。

夏季若是宝宝睡着了,还可以做宝宝的被单用。

待产包

1、妈妈要准备的东东:

全棉毛巾:

(用于产后多汗使用)

我的经验:

待产包里准备2--3条就够,不过个人认为长形纱布巾实用,够大、吸汗、柔软、易干。

另外洗脸的毛巾那些自己准备。

开胸上衣:

(便于喂奶)

我的经验:

夏天方便就不必了,冬天我直接买的哺乳家居服和哺乳外出服(外出服设计合理,而且有好多款式),家居服母婴店就有卖,外出服似乎网上要多点。

反正我2010年生产时,成都的母婴店基本莫得卖。

上下套装开衫的那种也可以,买大点。

产后卫生巾:

(用于产后垫在身体下面是以前用的那种很长的)

我的经验:

王府井伊藤都有,三洋或者六甲村,我买的六甲村,20片装的,我好像买了2袋。

待产包里准备1袋。

一把软毛的牙刷:

(用于产后刷牙)

我的经验:

这个我倒没有准备,一般的就行了。

下身毛巾:

(用于清洗个人卫生)

我的经验:

专用盆自己准备,生完喊家属现买或送来都成。

也可以买女士湿巾,因为若是剖的话会在医院住5天,而且肚子有伤口,蹲着清洗很不方便。

袜子二双:

(产后要立即穿上袜子,防止脚部着凉)

我的经验:

生的时候就穿起嘛,我就穿起的,不然怕冷到。

穿一双,待产包准备一双就行。

吸奶器:

千万别忘了这个,第二天、第三天就要用到了。

我觉得很必要。

巧克力一条:

如果顺产用于补充体力,记得进产房要带进去。

剖的就不吃了。

束腹带一条:

建议六甲村的加强型,11月用这种很合适,不能贴身穿的,双层,不分顺剖,尽早捆上,坚持几个月捆盆骨和腹部,身材很快就恢复了。

若是夏季就选择贴身穿的型号吧。

产垫2包:

基本相当于产妇床单了,有大有小,产院门口商店就有卖。

刚生产完恶露较多,建议买大的,回家后买小点的,铺在床上也行。

另外,我觉得例假时也很实用哈,所以家里长期配备。

2、宝宝要的东东

一般医院都提供了一些,可以先咨询下,看少什么。

一个杯子,一个软头勺子:

宝宝刚出生最好不要用奶嘴喂水或牛奶,因为宝宝容易产生对奶嘴的依赖性,从而拒绝母乳。

婴儿湿巾:

新生儿可以不用水清洗,湿巾足够了。

建议买手口的大包的,方便实用。

NB号尿不湿一包

新生儿指甲剪:

娃娃一出生指甲就可能很长了,开始是被泡软的,及时剪掉避免抓伤自己。

宝宝的贴身纯棉衣裤两套:

有些医院要送一套。

小包装的奶粉。

 

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预评价小帽子一顶、小袜子一双。

(2)疾病成本法与人力资本法

包被一个:

一般医院要送,主要是一洗一换。

 

规划编制单位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3、其他

身份证、手机、相机、MP3等娱乐工具,

现金或信用卡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依据好像不用带社保卡,可以提前问下医院。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4、月子里的妈妈注意事项

(2)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1)宝宝刚出生后要立即给宝宝喂一次母奶,因为这时宝宝的意识刚刚产生,是记忆最强的时候。

即使没有马上出奶,也经常让娃娃吸到,才能刺激下奶。

(2)拔掉尿管后要尽快下床活动,自己小便和大便,防止肠粘连出现。

走路时用手按住伤口,腰稍微弯曲一点

价值=支付意愿=市场价格×消费量+消费者剩余(3)起床时先侧身体。

再用肘部撑在床上,一手按住伤口,慢慢起来。

LG帮忙的时候自己腰部尽量不要用力,要学会借力。

(4)宝宝出生头三天不要吃下奶的东东,因为这时一来宝宝需要的奶量不大,二来发奶太快会造成漏奶。

如果感觉奶很胀的情况下,一定要让奶出来,不然容易堵塞奶腺,最后大人小孩都吃亏。

若是乳房胀痛厉害,就用较烫的湿毛巾热敷。

切记<

(3)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

除包括上述内容外,还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主要包括规划草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以及规划草案的调整建议。

(5)产妇的饮食要注意饮食均衡,少吃多餐,多喝汤的同时要吃些青菜。

整个哺乳期间不吃花椒那些流奶的东西,清淡少盐,多喝汤水。

墨鱼炖鸡那些菜式用公鸡哈,因为老母鸡含有较多的雌激素,不利于产后妈妈的恢复,公鸡含有雄性激素,有助于宫缩,也不易长胖。

(6)20天内的妈妈最好多卧床休息,适当走动。

因为怀宝宝的时候人的脊椎为了支撑重量是向后倾斜的,一旦宝宝出生后,重量突然消失,脊椎恢复日常状况需要一个过程。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7)妈妈外出时一定要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不要对着风口。

还有注意保护关节,不要常抱娃娃,奶量多娃娃吃不完一定买好用的挤奶器,千万不要手动简易的那种,伤关节。

对于安全预评价的内容,要注意安全预评价的目的、时间,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等知识点。

(8)空调房间里要配上空气清新器和加湿机,并定时换气,室温保持28度左右是最好的。

只要宝宝的手心和脚心是热的,就不用穿太多的衣服,注意肚子和脖子要保暖。

如果穿着的太多,宝宝反而会睡的不安稳。

那些月子里不用空调的说法不科学,若是这样,热带和亚热带的人类怎么活哦!

(9)不得不说的是,关于古老的说是月子里不要洗头的说法,就本人的经历给妈妈们一点建议:

我当时不是刻意不去洗,因为是剖宫产(还是顺转剖),肚子痛得厉害,伤口又要15天之后才取纱布条,所以半个月没有洗澡和头,产妇的汗特别多,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