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722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27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docx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

复习课题一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考试说明

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世卿世禄制、礼乐制度(经济上实行井田制)

自主记忆:

一、分封制:

(周武王首创;周公旦推行。

含义:

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

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目的:

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拱卫王室;②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最根本: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统治

内容:

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

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带有家族统治色彩

实质:

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王畿”由周王直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建立诸侯国统治,而周天子是天下诸侯的“共主”。

破坏与瓦解:

西周后期。

西周后期,诸侯势力强大,王权衰弱,血缘关系疏远,分封制开始受到破坏。

春秋时开始瓦解,战国末年,分封制完全瓦解(根源:

生产力发展)

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如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成为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受封于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据于最东;)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活动一:

根据图一、二、三,概括归纳西周分封制特点。

图一 西周分封形势图

   

图二 分封方法示意图 图三 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

1、特点

(1)从分封的对象看:

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其他被封的有功臣、殷商的旧族等。

(2)从分封的分布看:

同姓亲族封地在富庶的地区和战略要地。

(3)从分封的过程看: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活动二:

你认为分封制有什么缺陷?

它对西周政权起到了什么作用?

后世的统治者可以仿效西周的分封来治国吗?

2、评价(辩证法):

(1)积极性:

①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非加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②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局限性;容易导致地方诸侯势力膨胀,形成割据势力,威胁周王室;

①诸侯再次分封的臣民不直接属于周王,产生一种离心力,不利于中央集权。

②重亲缘而轻法度,缺乏对诸侯的约束力。

【当场消化3】“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二、宗法制:

含义:

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大宗与小宗关系。

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周王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权,为大宗,次子、庶子为小宗;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诸侯和大夫以此类推。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小宗须服从大宗。

实质:

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瓦解:

随着分封制的破坏而瓦解。

战国时宗法制完全瓦解

作用:

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4)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深远影响:

利:

形成的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浓厚亲情观(重视修家谱,建宗祠,寻根问祖,互相帮助)有益于社会安定和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

也对中国现在的民间继承方法有较大的影响。

弊:

导致特权思想严重,等级制森严,崇尚权威,家(族)长制盛行,缺乏反抗精神,重男轻女现象严重,任人唯亲,裙带作风(走后门)盛行,缺乏理性,宗族势力较强,妨碍了近现代民主、法制的发展。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用于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当场消化4】“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拟)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拟)焉。

疑(拟)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

”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当场消化5】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当场消化6】西周一贵族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其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

妻室

子嗣

妻(正配)

B.二哥(20岁)D.四哥(15岁)

妾一(侧室)

A.大哥(23岁)

妾二(侧室)

C.三哥(18岁)

活动三:

读图四,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有什么关系?

图四

与分封制的关系:

(1)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精讲 。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由周天子将土地、庶民和奴隶分封给他们,成为诸侯。

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

卿大夫再依次分封。

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活动四:

读图五,大宗和小宗是固定不变的吗?

为什么?

图五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⑵大、小宗具有相对性:

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为大宗。

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⑶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⑷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活动五:

追踪社会热点:

宗法制从历史作用来看,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从现实影响来看,它对当今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成为当前高考命题的一个主要立意点。

参考图六、七并和同学讨论后回答:

宗法制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图六 庚寅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图七 蒋孝严抵达桂林祭祖

三:

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以维护宗法分封制

四、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法制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

【当场消化7】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

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王权的自我神化

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问题思考】

读一读 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而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议一议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什么?

宗法制。

想一想 《三字经》写道: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导致周“八百载,最长久”的制度有哪些?

分封制、宗法制等。

2014年真题演练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礼乐制

【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C

2.(2014·上海单科·32)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

“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

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

遂封叔虞于唐。

此则故事反映出(  )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B.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

C.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D.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考点】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

【解析】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是属于分封制的内容,但和题目联系不是太紧密,故A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题中不能反映,故B项错误;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不能全面反映题中的信息,故C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体现了分封是国家的意志,故D项是最佳选项。

【答案】D项3分,A、C项1分,B项0分

3.(2014·广东文综·12)“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

A.青铜兵器B.铁制农具C.祖先牌位D.皇帝宝座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汉字的起源演变——甲骨文

【解析】宗的本义指宗庙、祖庙,青铜兵器与宗的含义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铁制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而甲骨文是商代文字,故B项错误;“宗”,是一个会意字,从宀示,示指神祇,宀指房屋,即在室内对祖先进行祭祀,在甲骨文中“

”像宫室屋宇之形,则“

”表示祖先牌位,故C项正确;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才有了皇帝宝座,而甲骨文是商代文字,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14·北京文综·37)(36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

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

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

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8分)

【考点】

(1)西周的分封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

【解析】

(1)材料一提到西周时期的“天”,古希腊的主神宙斯,罗马的众神,反映出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周王认为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古希腊认为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古罗马认为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反映出各文明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西周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反映出各文明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答案】

(1)共同:

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1.(2014·黑龙江阶段性统一考试)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这一继承制度(  )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使政权趋向严密

C.有利于社会稳定D.易导致权力纷争

【答案】D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王位世袭制下的兄终弟及、父子相传,这一继承制度的弊端在于“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即王位世袭制下以兄终弟及为主,易导致“弟”与“子”之争夺,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A项说法错误;B项“严密”说法错误;C项说法错误,应是不利于社会稳定。

2.(2014·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

”周初的这一做法(  )

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

C.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据题干“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说的是分封制,从提问方式“周初的这一做法”来,说明考查的是分封制的影响,时间是周初;分封制实行后,形成了等级秩序,所以等级秩序是分封制的产物,不能说是分封制维护了等级秩序,故A项错误;从“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说的是周初分封制的积极作用,维护了统治,B项错误,故C项正确;周初,尚没有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故D项错误。

3.(2014·北京朝阳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这表明(  )

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

C.西周等级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答案】C

【解析】解题依据材料中的“贵族色彩”、“共主”、“地方分权体制”等信息反映了西周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分封制,故选C。

选项A符合商王统治的特点,选项B、D中“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属于秦朝的政治特征。

4.(2014·四川南充一模考试)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君主即位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不考虑实际的政治权力,与宗法制有关,故B项正确;分封制、郡县制属于地方制度,故A、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专制君权,不是中央集权制,故D项错误。

5..(2014·河北保定高三期末考试)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

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

C.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特点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

【答案】A

【解析】与晚辈相比,长辈住房拥有较大的进深和较高的台基,是因为在家族血缘关系中长辈地位高于晚辈,这一现象体现了浓厚的血缘等级色彩,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故A项正确;传统家庭成员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故B项错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彼此之间缺乏协作,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特点,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统家庭中的男女地位,故D项错误。

6.(2014·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安徽太平)仙源东溪项氏族谱》祠规载:

“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

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

”上述祠规主要说明了(  )

A.该地祠堂文化盛行B.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

C.宗法制在当地影响深远D.家规与国典作用一致

【答案】B

【解析】题干中要求的是说明家规的作用,从材料中“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

”可看出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故B项正确;A、C项与题意无关,材料中主要讲家规的作用,故A、C项错误;材料中“其事殊,其理一也”,说明家规与国典作用不一样,故D项错误。

7..(2014·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礼记·乐记》说:

“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材料表达的中心含义是(  )

A.古代中国很注重礼乐B.礼乐刑政综合为治

C.礼治是核心D.古代中国很注重刑政

【答案】B

【解析】抓住关键信息“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这说明材料强调的是礼乐刑政综合为治,故B正确。

A、C、D只反映材料某一方面,不全面。

 

复习课题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试说明

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

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融合和大变革时期。

(1)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趋于瓦解,诸侯纷争。

(2)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之间走向融合,国家出现统一的趋势。

(3)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大变革时期。

在经济上,随着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也随之确立起来,出现了新兴地主阶级。

在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趋于瓦解。

为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实现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

在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而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

这一时期法家的代表有商鞅等人。

2、条件:

①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②人民渴望统一;③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④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影响。

(3)过程: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4)意义:

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称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

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指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个人专制独裁,帝位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中央集权是就中央与地方关系而言,中央统帅地方,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

2)形成原因:

(1)经济上: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小农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他们的生产和土地所有制。

(2)政治上:

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3)思想上:

法家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

(4)实践上:

商鞅变法在地方建立县制,强化国君对国家的控制,为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5)秦的统一和强盛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客观条件。

3).内容:

(1)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大权独揽;“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中央各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并互相配合,相互牵制,保证皇权中心。

(3)地方制度:

郡县制。

地方长官由皇帝任免,绝对服从中央。

4).特点:

(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2)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3)以严格的选官制度和严苛的法律为保障。

⑷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

5).影响:

(1)使秦朝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3)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4)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

(5)极易形成暴政,激化阶级矛盾,使秦短命而亡。

【当场消化1】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是因为()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的使用铁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当场消化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当场消化3】由杨子、黄圣依主演的电视剧《天仙配》中董永以秀才的形象出现,并被封为“献宝状元”继而官升宰相。

看《天仙配》时你会经常听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语。

从理论上讲“皇帝”这一称谓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武帝D.周武王

【当场消化4】“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

……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

”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合一B.皇权至上C.大一统D.法治

活动一:

秦朝的丞相是否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其权力受谁制约?

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相互配合,彼此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当场消化5】“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

(关注新史观)文明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观念,它注重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和规律。

从这一视角可对秦朝的制度创新进行全面考查。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

“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4、特点: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5、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当场消化6】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

“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指的贵族政体是指()

A.西周分封制B.秦朝皇帝制C.元朝行省制D.清朝军机处

活动二:

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升华认识:

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的比较

名称

项目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盛行时期

商周时期(奴隶社会)

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划分标准

血缘

地域

官吏来源

世袭

皇帝任免

权利大小

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

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有俸禄无封地

历史作用

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威胁中央集权统治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共性

1是为了巩固统治者的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③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规律认识:

辨别对错:

(1)郡县制度的建立是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的标志,是历史的进步;(√)

(2)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创新和完善,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确立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

(3)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政治制度,本身不存在孰优孰劣,但后来分封制之所以解体根本原因在于其不适应发展后的生产力水平;(√)

(4)无论什么样的政治制度,都是古人治国的政治智慧和经验的体现。

(√)

活动三:

有人说:

正是因为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才导致秦朝短命而亡的。

也有人说:

恰恰相反,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巨大的。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4、影响:

积极:

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②对国家的统一,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中华民族的初步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③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