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1741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docx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

第1节

日期:

2009-3-2921:

33:

22

我95年大学毕业,转眼一看都快15年了。

想当年刚毕业的时候,傻傻的问过老师,高级职称是不是要很多年才行啊。

很多年原来可以这么快的。

其实,我很喜欢那个《混在外企》那个帖子。

我的经历有些类似。

不过我可能还更差一点,因为我没有四大这个金砖。

所以把这么多年经历写下来,也许可以让学弟学妹们借鉴一下。

其实最主要看看我哪些做错了,以后可以少走弯路。

我觉得我的经历主要可以有这几个方面,也许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以避免我走的弯路:

1、毕业时选择的工作

2、需要考研吗

3、外语重要吗

4、AccAv.s.CPA

5、外企怎么样

当然,如果你雄心万丈,那就别看了,我混得不咋样,目前只能够刚刚养家糊口。

不过也许对你有帮助,如果那样,我会非常高兴得。

也希望和大家交流。

第一个弯路。

大学毕业去了一个国企。

我倒不是说国企不好。

但是最主要看自己的性格。

我自己觉得自己可能无法适应那种整天没啥事的生活。

大学一毕业,我满腔热血,回到了自己家乡的一个大型国营企业。

因为那个时候科班本科毕业的会计还是少数。

不过一瓢冷水马上浇下来,因为被分配到一个地下的一个小工厂。

虽然,领导们整天说要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但是真正用人时候,裙带关系和论资排辈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

我还记得第一天去报到。

骑着自行车,在我们那个巴掌大的城市,骑了40多分钟,总算到了。

厂区到处都是灰尘。

连厂区里的树叶上都落满了尘埃。

我直接去了财务科。

科长不在,我就坐在那里。

一个40多岁的同事接待我,然后他接着聊天。

我就在看报纸。

后来科长回来了,当然说了一些客套话。

于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就这么敲定了——出纳。

我本身不是特别细心的那种人。

数钱总是错,每次盘点现金之前,自己都要盘一遍,然后把少了的钱给补上。

那个时候工资非常低,第一年算实习,工资不到300。

而且住集体宿舍还要钱。

不过我那个时候积极性很高,觉得总会有用武之地的。

不过半年下来,发现在那里估计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出头之日。

而且我那时候年轻气盛,脾气也不是很好。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以前退休的一个什么领导来报销。

原来规定超过500就要开支票,报销的人自己拿支票去银行领现金。

可是他仗着资格老,就让我给他现金。

我就不干。

于是科里面其他人都来说情,我就是不干。

科长正好不在。

后来什么人事科的科长,纪检科的书记都给我打电话说情。

我就是不理他们。

那个人非常生气,我心里洋洋得意。

我平常最讨厌那些有些小权利就来耍特权的人。

后来科长回来了,他自己拿了我开的支票去取了现金给那个人。

这个事就算完了。

不过我虽然开心了,但是我知道我得罪了很多人了。

不过科长对我很不错,干了3个月出纳,就让我做会计了。

原来那个做会计的女同事非常不高兴。

因为会计还是有点小权利的。

人家来报销,可以拖一拖。

关系好的,就马上办。

不好的就难为人家一下。

所以也被人家当作一个“肥差”。

不过她对我还不错,没有特别为难我。

就交接了一下给我,然后告诉了一下工作该注意的地方。

我做了会计,但是我还是一板一眼的工作。

因为科里面的同事都比我大很多,和我没有多少共同语言。

他们男的主要聊炒股,女的主要聊孩子。

而我,没啥可聊。

那个时候网络还不普及,不然我肯定去聊天了。

于是,我开始看考研的书,做第二手准备。

日子过得非常无聊。

我每天晚上到附近的一个大学里面去看书。

其实考研对我来说,并没有多难。

但是我知道公司是不回允许我去考得。

所以,对未来的迷茫,可以说是我生活的主旋律。

我看到那些混了10多年,还在那里做会计,或者为了一个科长争得头破血流,我的心总是哆嗦。

难道这就是我的人生吗。

年少轻狂,总是觉得不应该和他们一样。

其实今天回过头来去看,觉得他们生活的也挺好。

其实我也在重复他们的生活。

只不过自己认为,也许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我在一个小城市,所以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其他的工作机会。

有些一起分来的同学,也开始动心思了。

第一年,有个同学就辞职走了。

其实也不叫辞职,因为公司根本不允许辞职。

只能叫不辞而别。

也许现在各位看起来会觉得奇怪,但是那个时候就是这样。

那个同学去了北京。

另外其他大学同学很多毕业留在上海的,都大部分在外企。

他们工作都很忙,有的人已经开始在公司独挡一面,而自己却每天因为10块20块的报销和别人脸红脖子粗的。

刚毕业那个时候的发誓要在公司好好干的情景已经是过眼云烟。

被每天的平淡得让人发疯的生活扯得粉碎。

于是我也开始和一些工厂里的青年工人交朋友。

其实他们是看不上我的。

因为他们觉得我整天没事干,躲在办公室。

他们却在一线流汗,而他们的工资就只比我多一点点。

所以他们从心里对办公室的人有一种仇恨心理。

我觉得多多少少和今天的仇富心理差不多,那个时候,能在办公室的,他们觉得多少都有点关系的。

而且财务科,在任何地方,都被认为是吃香喝辣的地方的。

一次厂里组织去旅游的机会,我认识了两个一线的同事。

其实我本来没份去,但是正好有一个人不去,我就去填空了。

这个是我在那个国营企业享受过得唯一待遇。

我和他们处得很不错。

慢慢他们也知道,我和其他办公室里的同事不一样。

因为我也是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的。

在那个工厂七七八八也混了大概一年半。

但是我总是无法下决心离开。

最后的决裂是因为考研的事情。

也许我这个经历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所以我想详细说说。

今天很晚了,我下次再说。

日期:

2009-3-307:

57:

00

我也不是讲故事。

我现在就可以告诉大家,我最终没有上研究生,而且现在回头看也绝对不后悔。

不过当初却让我一个大男人好几次流泪。

所以人生就是这样,当你回头去看,才能看得清楚,看得透彻。

可是人生却永远无法回头。

如果我能够再回头,绝对不会把那些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考研究生上面。

在国企那一年多时间里面,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复习考研究生上面。

但是最让人煎熬的不是复习功课。

因为大学毕业没多久,功课还是很容易捡起来。

可是我心里很清楚,公司的政策是不允许考研究生的。

报名这一关就需要公司的公章才能报名。

所以除了复习,我整天琢磨的就是怎样才能报名。

这里插一句,我前年面世过一个刚毕业的男士,各方面条件都不错。

而且我心里也偏爱男生一点(因为我们这里女生太多了)。

我知道我这个年纪说男生女生不好听。

可是我找来找去,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

大家也将就一下,不要挑我的理。

可是他告诉我,正在准备考研究生,如果考上了一定会去读的。

我于是就放弃了。

但是我心里很清楚,我们这里的这个工作机会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远远比他去考研究生会好很多。

所以,可能大家也就知道我对研究生的态度了。

一个好的工作机会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考研。

第2节

最终,我总算报上了名。

这个就不详细说了,反正比较惊险和刺激。

但是我还是无法集中心思复习功课。

就算我考上了,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公司也是绝对不会放我走。

于是就这样边担心,边复习。

生活一天天过去。

也不知道是上天对我是眷顾还是故意惩罚我。

总之,我考研的成绩,那是相当的不错。

我当初填的志愿只有一个,就是我的母校。

会计方面,应该算是最好的之一了吧。

当然,报考会计专业的人据说有四五百个。

我的成绩大概是第六名还是第八名。

我记不得了。

因为招15个人,所以成绩方面我绝对是没有问题了。

接下来就是我最最痛苦的记忆了。

不过现在想起来,只能说自己不够坚强。

经过多方找人,最后公司还是不放我的档案关系。

这么多年过去,我还记得自己当初是什么样的心情。

我真是连死的心都有。

就像一个人在汪洋大海里漂浮。

总算有一艘船出现了,可是就是有人拽着你,不然你上那艘救命船。

更可恶的是,公司也派人去考了。

按照现在的话,叫委托培养。

那个人的成绩比我差远了。

可是他却能够去上,我却没办法去。

那段时间,只要看到和考研究生有关系的新闻,我都无法接受。

这个经历,让我彻底放弃了在那个国营企业混下去的幻想。

而且我的精神状态也极其不稳定。

所以现在每次看到民工讨薪要跳楼,我都深表同情和理解。

那种撕心裂肺的绝望现在有时候都出现在我的恶梦中。

所以现在每次碰到和政府(国营企业和政府差不了多少)相关的事情,我都会有点后遗症。

因为他们从来是不管一个人的死活、也绝对不会在意一个年年轻人的前途和命运。

对他们来说,要的是关系,靠的是人情。

否则,就算你要离开,那也是绝对不行的。

不过回过头来看,我是绝对不会后悔的。

也许这个是命运给我的一次极好的机会,锻炼一下我的承受能力。

我脆弱的神经虽然饱受摧残,但是最后我总算熬了过来。

这个花了我大概将近3-4年的时间。

我希望现在的学弟学妹们如果考研究生碰到了困难或者没有考上,不要太灰心丧气。

只要你觉得自己有能力,研究生不是你证明自己的唯一途径。

按照现代教育的体系,一个会计如果有过本科的教育,应该足够胜任工作了。

我觉得考研究生有些浪费。

大概只有一种情况,也许你应该考虑去读个研究生。

那就是你本科的学校不是特别好,考研究生可以帮你去找个更好的学校当作敲门砖。

这个我绝对是赞成的。

当然,如果你一心去要当政府官员,那我就没有任何经验可以供您参考了。

我的第二条弯路也大概就说完了。

那就是,如果不是特别需要,考研究生不是很重要。

你有复习考研究生的时间,去学习一点其他东西,可能会对你的职业帮助更大。

我后来也选择了不辞而别,去了一个南方的小城市。

那是1997年的3月份,我开始了自己长达12年的浮萍一般的生活。

日期:

2009-3-3014:

28:

00

1997年我正式和我那个正式工作决裂了。

也许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理解这个概念了。

那个时候,正式工作就意味着是全民的(不是集体的)。

嗬嗬,这个可是个了不起的事情。

特别对于一个无权无势无背景的家庭,在那个小城市里面,有这样一份工作是多少人翘首企盼的事情。

而我,却不得不放弃。

从大学毕业开始,一年多的时间,总是难以舍弃。

特别是我的父母,从心里不愿意我离开他们身边。

现在想起来,觉得那个时候自己虽然痛苦,可是父母的痛苦可能甚于我百倍。

所以现在的弟弟妹妹们,如果有事件,多孝顺一下父母吧。

首先我到了南方一个城市,虽然是省会城市,可是和广州深圳比起来,还是属于没有开发的地方。

我到那里主要原因是我的舅舅在那里。

现在想起来,是自己的独立性太差了。

这个可能是我的第三个弯路了。

不过世界上的事情难以说清楚。

也许我不去那里就和我现在走的路完全不一样了。

在那个时候,就算在那里,本科的会计还是非常少的。

所以也没有特别适合的工作。

大概找了一个多月,经常去人才市场。

估计那个时候是我去人才市场最多的时候。

但是现在世道不好,也许哪天我又得重返那里也不一定。

最终找到了一个工作,号称是外资企业。

其实不是什么外资企业。

那个时候很多大型国企在香港设个窗口公司。

这个厂就是这个窗口公司回国内创办的一个主要生产出口产品的公司,主要产品就是镜头。

其实这个是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我每天都看到很多工人在加工车间里面低着头在灯光下磨镜头。

这个产品的毛利率很高,因为国内的劳动力非常便宜。

虽然号称外资企业,可是管理还是国企那一套,聘了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会计作领导。

我在那里没有干多久,因为那个不是我对外资企业的理解。

后来我舅舅从他同事那里知道一个公司要找人,就让我去试试看。

那个也是一个小公司,是一个外国人在中国食品厂。

不过总算见到一个外国人了。

可是我那个时候口语很差。

虽然我的外语考试成绩非常不错,但是很少有口语联系的机会。

而且因为那个人不是美国人,有些口音,talk总是说成dalk。

所以我听起来非常吃力,但是总算结结巴巴应付过去了。

可能那个时候有些外语基础的会计也是相当的少。

不过我那个老板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也许过了很多年,你会发现我这里是你工作过的最小的公司。

他对我总的来说也是不错。

不过反正我给他干活,他给我工钱。

而且他觉得我可以信任。

那个时候外国人总觉得中国人会偷他们的钱。

特别是那个私人公司,没有什么内控制度,主要基于信任。

公司所有的印章基本都在我这里。

工资大概2000左右,办公环境也算象一个公司,而不是工厂。

周围同事也基本是女同事,不过比起国营企业来,稍微年轻一点。

他们也拿我当小弟弟。

因为我的工作是会计,所以不会和她们形成竞争,她们对我也还都不错,没有排外。

另外在那里有了一点私人空间。

因为公司小,所以没有多少人。

我管钱,公司把我安排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工作。

不过我那个时候还是一门心思想考研究生,而且工作也比较轻松,没有花特别多的时间在工作上面。

另外就是经常打电话给父母,希望他们能想办法把我的人事档案拿出来。

现在想起来,我实在太过分了。

我父母当时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儿子四年大学,把正经工作辞了,到外面去流浪,前途渺茫,生活也无人照料。

我想都想得出来父母是怎样熬过来的。

每每想起来这些事情,我心里都十分自责。

所以现在,我很少把工作上的压力告诉父母。

我不想给他们增添任何额外的负担。

那里的工作和生活也非常平淡。

我知道那个不是我的城市,也不是我理想中的工作。

但是我至少平生第一次可以养活自己了。

每次发了工资,我都把大部分的钱存起来,自己花的钱很少。

我一般自己做饭,或者去舅舅他们单位食堂吃饭。

工作之余就是复习功课。

另外的就是孤单和对未来的迷茫。

我把这些写下来,是想告诉刚毕业的同学们,每个人都有初来乍到,每个人大学刚毕业都是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

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那就不要让这些负面情绪干扰你。

我相信,如果当初有人给我指导,我的人生会完全的不同。

但是人生的道路是无法重来的,写下这些希望告诉大家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这个南方的小城市里面,我也碰到了我未来的领导,慢慢开启了自己10多年的外企生涯。

日期:

2009-3-3017:

00:

00

在我继续说之前,先说个小插曲。

做过几年会计的人都知道,和税务局的人打交道,那是相当痛苦的,因为大部分税务局的人压根就不会和你讲道理。

他们说的话就是圣旨,而且你连辩驳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我从心里面看不起他们,但是我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

因为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这个就是他们的生活。

他们也是从他们的前辈那里学来的这一套工作作风。

所以,只能说各为其主吧。

但是我说的这件事情,我觉得让人好气也好笑,更让人觉得悲哀,对政府管制效率的低下无言以对。

第3节

那是98年初了,记得快过年了。

我一个人没事干,在办公室里面看看书。

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我们那个专管员打来的。

我们的公司当初由于老板被人家骗了,注册在一个非常乡下的地方。

专管员说他们县的税务局副局长要进城,让我招待一下。

说句实话,虽然我极其讨厌这套做法,但是觉得可能入乡随俗,也没有觉得特别过分。

于是我就和老板打了个招呼,老板也表示理解。

那个时候他也在中国搞了2年多了。

到中午时分,电话铃响了。

我们专管员说副局长到了,让我到楼下等。

于是我就下了楼,在马路旁边等。

过了一会,来了一个面包车。

车上至少有10个人,大人小孩一大堆。

我想可能是税务局的人全军出动,带着孩子到城里来采购年货,顺便让我招待个饭。

我就领着他们去我们经常去的一个饭店。

专管员介绍了一下。

那个副局长爱理不理的。

我也没有当回事,于是开始吃饭了。

他们也没有人理我。

而且当地方言我也不懂,他们自己点菜,自己点酒,自己点饮料,吃的不亦乐乎。

慢慢喝多了,他们开始互相大声说话,我也慢慢听懂了一点。

原来这些人不是税务局的,只有那个副局长是税务局的,其他的都是他家里的人。

我突然觉得有些恶心。

税务局的吃点纳税人的也就算了,但是这种领着全家一起来吃的,我没有见过。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情还是历历在目。

不过我想告诫大家的是,无论税务人员有多么无理,作为企业财务人员都要尽力避免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

因为也许你一时解气,把他们大骂一顿,甚至去投诉他们。

但是你逞一时之气,却害了企业。

我们做财务工作的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企业利益放在前面。

我的脾气已经算很坏的了,但是我从来没有和税务人员起过冲突。

我今天把这个写下来,也算让我解了气。

日期:

2009-3-317:

50:

00

我在南方那个小城市(其实也不算很小,大小也是一个省会城市呢)大概干了快一年。

到了2008年初,公司按照规定要审计了。

因为是小公司,肯定请不起四大的了。

一个比较小的审计公司和公司原来就有业务关系。

所以到了时间他们也就来了。

来了两个40多岁的阿姨(那个时候我还可以这样喊,现在40多岁的我只能叫声大姐了,光阴似箭阿)。

两个阿姨工作还挺认真。

工作空闲也和我聊聊天。

听说我是XX学校毕业的,很感兴趣。

说他们有个客户想招个会计主管,问我有没有兴趣。

那个公司对我来说可是如雷贯耳。

我连忙说感兴趣阿。

于是他们就立刻打电话过去问那边的财务经理,很快敲定了面视的时间。

现在想起来很有意思。

如果你们公司有人来审计,可千万留神别让人挖了墙角阿….呵呵,开玩笑的。

我按照约定时间就去了。

我现在记不得有没有打领带了。

正好借这个机会提醒大家一下,如果去面试,一定要把自己的外表收拾好。

我记得有一次面试一个小伙子,穿牛仔裤就来了,身上还很大一股味道。

我其实不算特别讲卫生的了,但是看到了,还是非常不舒服。

而且,大家记住,我们可是做会计的啊。

做会计的原则就是除了本身非常专业以外,而且要让人家看起来也非常专业。

有人以为这个是做表面功夫。

其实不是这样的。

做会计工作取得别人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这里以老卖老啦,希望大家不要见怪。

那个财务经理和我聊了几句,问我工资要求是多少,我就按照原来想的说3000。

因为这个是我想象中外企的最少得工资水平。

我至今还记得他和我说的话。

他说他面试的人的工资要求都是1000多的,我是唯一一个要求3000的。

他非常高兴。

因为他要招的那个职位工资水平大概也是这么多。

而且他觉得我非常自信,敢和他这么高的工资。

他对我印象不多。

10多年过去了,面试的具体细节也记不清楚了。

我只记得他给我看了一下他们那个很厚的报表,说那里工作很辛苦。

我那时候才24岁,精力旺盛,唯恐没有工作呢。

工作辛苦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他也非常欣赏我的回答。

我就回去了。

过了不久,他打电话来说,他的经理来了,希望能够见一下我。

这次面试我还记得我的装束。

因为后来这个他的经理的经理告诉我第一次看到我就是一副学生模样,所以肯定是没有打领带的了。

经理的经理其实就是公司南方的区域财务经理,是位女士,那个时候她30出头吧。

这次面试改变了我命运的轨迹。

我想起来了,其实我去见这个经理的经理之前,她还打电话面试过我一次。

于是这次面试也就不是特别陌生了。

但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官,还是诚惶诚恐。

她说她管的地方三个城市都要人,最后我选择去广州。

为什么选广州不是因为我喜欢广州,是因为广州有AccA的考点。

关于AccA,我下次再专门说一下我的AccA考试经历。

关于这份工作也基本算是敲定。

后来还有一些小的插曲,这个也埋下了我最后很快离开这个公司的伏笔。

因为广州的公司其实也有一个财务经理。

财务经理才是我真正的上级。

因为这个公司刚开始在中国扩张的时候,财务人员紧缺。

这个财务经理是从其他分公司调来的,是个大专文凭,英语基础基本上没有。

所以,这个区域财务经理对他不是非常满意。

因为我是这个区域财务经理招去的,我的财务经理对我就充满了警惕。

一开始没去之前,区域财务经理就让他电话面试了我一下。

我还象学生时代一样傻乎乎的问人家什么学校毕业的什么的。

我估计这句话刺痛了我的财务经理。

所以后来他对我非常不好。

我在这里希望提前总结一下我在这个公司的两个经验教训供大家参考。

第一、永远不要直接问你的直接领导的私人情况,比如什么学校毕业的,哪里人之类。

如果他哈佛毕业,当然他会很自豪的告诉你。

但是万一他毕业的学校不是什么出名的学校,那你就让他故意难堪了。

英雄莫问出处。

既然他能今天作你的领导,总是有一些过人之处的。

第二、这个是我下次要说的,不过今天先把结论放在这里。

永远不要和你的领导的领导走得太近。

因为你的命运最终取决于你的直接领导。

就算你的领导的领导对你再好,他也不可能和你的领导为了你翻脸。

日期:

2009-3-3116:

03:

00

在继续说之前,先卖个关子。

其实除了考研,AccA,我后面还会说起考托福和GMAT以及出国留学的一些事情,如果大家有兴趣,我慢慢再说。

另外关于公司外派的经历,如果大家喜欢听,我也会在以后的时间里面来说说。

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叫offer.反正和人家说好了,我就去和老板辞职,和同事说再见。

老板最后对我使了一个袢子。

本来之前他对我说过,如果哪天我要离开公司,他一定会给我写推荐信。

可是我后来让他写,他根本没有写。

而且还克扣我最后一个月的工钱。

说到这里,我只能无言了。

所以这个也教育了我,以后对领导的任何承诺,在没有兑现之前也就不要太放在心里。

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欣赏员工,对员工负责的领导不是特别多。

如果你能够有幸碰到一位,请千万珍惜!

我骨子里面还是有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结。

收拾好行囊,我踏上了去广州的飞机。

平生第一次坐飞机。

可能由于前面一天没有休息好,飞机上非常不舒服。

而且由于是短途,飞机很小,晕机晕的非常厉害。

不过心情非常好。

我总算第一次能到一个梦想中的国际大公司去工作。

那种心情和我91年踏上火车离家去上大学的时候的心情非常类似。

年轻的心,在经历了苦难和起伏之后,终于又开始充满了活力。

第4节

那个面试我的区域财务经理对我非常不错。

由于我没有联系到广州的同学,她还帮我专门找了一个住处,是和一个人合租的房子。

经过一天我差不多安顿下来。

第二天就去公司报道。

当然这些琐碎的事情就不说了。

不过我想说一下我的居住的条件。

那个是相当的差。

去过南方的人都知道,南方非常潮湿。

我住的那个地方是一个非常旧的地方,都是乱搭建起来的。

房子挨着房子。

我的那个房间没有窗户。

一个小床也非常破,是钢丝床。

由于太破了,我没办法睡,所以大部分时间我就睡在地上。

而且,南方的蟑螂是非常猖獗的。

有一次晚上,我睡觉被蟑螂咬了一口。

估计同学们很多没有经历过。

嗬嗬,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忆苦思甜一下,希望大家不要误解。

不过,我立刻起来,到处追着它把它打死。

可怜的小强!

就如我前面所说,我的财务经理对我非常不好。

而且我那个时候学生气也非常严重,不会看人脸色。

有一次把那个区域财务经理也得罪了,她朝我发火了。

不过后来她向我道歉了。

我还是从心里感激她。

她让我真正理解了,在企业里,长幼尊卑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尽量少和你的领导去开玩笑。

开的好,当然让他能够记住你。

但是风险也是非常大的。

一个小玩笑,也许就毁了你在一个公司的前程,所以大家自己斟酌吧。

到了3个月的时候,我的财务经理居然要延长我的试用期。

我那个时候还傻乎乎的,没有看出来他对我的险恶用心。

他压根就不喜欢我留在那里。

由于在那里只干了半年,其实没有多少好说的。

但是这个半年对我真的非常重要。

这个半年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一个真正外企的运作。

也让我慢慢的知道了一些人情世故。

我可以举个例子告诉大家我那个时候有多张狂。

当然这是一个负面的例子,请大家千万不要模仿。

由于刚到广州,我旁边那个理发店非常怪,因为灯管用粉红的纸包起来的。

可能大家都能猜出来那是什么地方。

所以3个月我都没有敢去理发。

有一天我们总经理把我喊去说我头发怎么这么长。

我还是那种一副谁都不怕的样子。

第二天,我就去把自己的头发理得差不多是光头。

当然我鼓足了勇气去了理发店。

事实告诉我,如果你不想怎么样,人家也不会怎么样,头发还是会帮你理的。

大家都可以想象到我们那个总经理看到我的头发是什么样的一个表情。

后来有一个他喜欢的同事要辞职。

他说,不该走得走了,该走得不走。

呵呵,我就是那个该走的。

干了4个月的时候,我们那个区域财务经理要调到北方去了。

这个也彻底得让我无法在那里干下去了。

一个偶尔的机会,我碰巧去了一个招聘会,鬼使神差的递了一个简历。

这个竟然成就了我下一个工作。

但是那是2个月以后的事情。

但是我走到了十字路口。

两种选择摆在我面前。

一个要么是孤身一人留在广州招工作。

另外一条路是我不甘心走的,那就是打点行李回到老家。

整整两个月,我基本都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我的财务经理也最终和我摊牌,说我不适合在公司干下去。

就在那几天,我收到了一个决定我命运的呼机信息。

忘了告诉大家,我也是到了广州才第一次啊帮自己买了一个呼机。

摩托罗拉呃,600多块。

我打过去,那是一个深圳的美国公司喊我去面试。

那个时候去深圳还要办边防证。

不过我遇到了贵人,我的一个同事有个朋友在广东省公安厅,就在我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