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18713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docx

安全工程毕业实习报告

西安科技大学

 

实习地点:

xxxxxxxx有限公司

学院:

能源学院

专业:

安全工程专业

姓名:

xx

学号:

xxxxxxx

毕业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3月1日——3月30日

二、实习地点:

xxxxxxxxx原相煤矿

三、实习目的:

1.毕业实习进一步熟悉矿山安全生产系统,熟知和理解各生产环节中的不安全因素,丰富实践知识,掌握实习行业、企业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2.通过深入接触现场实际,向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调查了解决该矿生产以来所发生的各种伤害,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实践了解,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明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

4.通过生产现场的实习工作,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行业内安全工程技术工作技能与实践,为毕业设计及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5.通过所学专业课结合现场实际收集有关资料,为毕业设计打下实践基础,并为毕业设计选题提供依据。

四、实习单位简介

1.xxxxxxxx

太原xxxxxx有限公司是在xxxxxx电力控股公司整合收购山西金业煤焦化集团80%资产的基础上于2010年4月底组建而成,现隶属于xxxxxx旗下xxxxxx控股有限公司,坐落于山西省太原古交市。

注册资金40亿元,主要经营煤、焦、化和电力等产业。

现拥有三座煤矿(原相煤矿、中社煤矿和红崖头煤矿),两座焦化厂(第一焦化厂、第二焦化厂)和一座热电厂、一个铁路发运站、一个汽运队。

煤炭产能为255万吨/年,原煤入洗能力为600万吨/年,焦炭产能为300万吨/年,发电量为1.8亿Kwh/年,铁路发运及汽运吞吐能力均为500万吨/年。

2.原相煤矿概况

2.1交通位置

山西xxxxxx有限公司古交原相煤矿位于山西省古交市原相村以东,距古交市区约14km,古交至太原既有太(原)─古(交)一岚(县)铁路,又有太佳公路相连,铁路里程54km,公路里程49km。

矿区内,自古交沿原平川至清徐、交城均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

太原至全国部分主要城市里程见表1-1-1,矿井交通位置见图1-1-l。

表1-1-1太原至全国主要城市里程表

地名

里程(km)

地名

里程(km)

地名

里程(km)

北京

514

石家庄

231

连云港

1065

天津

651

秦皇岛

912

郑州

320

上海

1497

青岛

922

呼和浩特

410

2.2地形地势

本区位于吕梁山脉中段东翼,地势南高北低,最高点在井田南部麻沿岭,标高1596.8m,最低点在井田北部原平川河谷,标高1235m,最大相对高差361.8m。

井田内沟谷纵横,切割剧烈,地形复杂,山顶黄土广布,沟谷两侧基岩裸露,属剥蚀侵蚀中山地貌,间有山间宽谷地貌。

2.3河流

本区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原平南川河为井田内仅有的河流,在井田西北部流过,属季节性河流,干旱时断流,雨季流量增大,一般流量为30L/s左右。

2.4气象及地震

井田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气候冷热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5℃,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年降水量338.1~632.6mm,蒸发量为771.9~1240.1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倍。

霜冻期为10月中旬至次年的3~4月份,最大冻土深度为0.5~0.8m。

风向以西北风为主。

五、地质特征

5.1地层

原相井田位于太原西山煤田西部,井田内基岩裸露良好,出露地层多为石千峰组,仅在原平南川沟谷两侧有上石盒子组地层出露。

下石盒子组及以下地层均为钻孔揭露,新生界分布于山顶上或沟谷内。

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5.2奥陶系中统(O2)

厚400m左右,与下伏地层连续沉积,为煤系的底盘。

煤田西部、北端广泛分布,黄褐色泥灰岩、白云质灰岩互层。

奥陶系侵蚀面之下20-150m可见二个石膏带,厚度分别为30m和20m,间夹白云质灰岩。

石膏带多呈灰色致密块状硬石膏。

成为白色纤维石膏充填于角砾状白云质灰岩之间。

井田内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89.40m(9号孔)。

七、煤层及煤质

7.1煤层

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共含煤14层,自上而下编号依次为01、02、03、1、2、3、4上、4、6、7、8、9、10、11号。

含煤地层总厚148.82m,煤层总厚13.2lm,含煤系数8.9%。

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有02、2、4、6、8、9号6层,煤层总厚11.24m,可采含煤系数7.6%。

山西组赋存01-4号8层煤,煤层总厚5.76m,地层厚61.05m,含煤系数9.4%。

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有02、2、4号3层,煤层总厚4.24m,可采含煤系数6.9%。

太原组赋存有6-11号6层煤,煤层总厚7.84m,地层厚87.77m,含煤系数8.9%。

可采煤层有6、8、9号3层,煤层总厚7.00m,可采含煤系数8.0%。

各可采煤层赋存情况详细叙述如下:

7.1.102号煤:

位于山西组上部,K4砂岩之下23.57m,在井田内除P18号孔0.50m外,其余均可采。

煤层厚0.50-2.60m,平均1.64m,属薄-中厚煤层,不含或含l-2层夹石,顶板多为泥岩及砂质泥岩,底板多为泥岩及粉砂岩。

02号煤层与下伏的03号煤层在井田西北部大面积合并为一层,统称02号煤层,一般含一层层位较稳定的夹石,夹石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上分层即02号煤层,下分层即03号煤层。

在井田的西北部为合并区,煤层厚度最大,向东南逐渐分叉变薄。

煤层厚度也从1号孔的2.60m,向东南角的P18号孔逐渐变薄为0.50m,变化规律比较明显。

本煤层在井田内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7.1.22号煤:

位于山西组中部,上距02号煤层5.3l-11.58m,平均7.30m,煤层厚度1.40-2.1lm,平均1.83m,属中厚煤层,一般不含夹石。

厚煤带在井田的东北部的2、8、1l号孔附近,向东北、西南、南部逐渐变薄,但到西南角的7、P17号孔又有变厚的趋势。

顶板多为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及粉砂岩。

本煤层属全井田可采的稳定煤层。

7.1.34号煤:

位于北岔沟(K3)砂岩之上,有时以其为直接底板,上距2号煤层5.93-13.82m,平均9.35m,间距变化较大,煤层厚度0-2.00m,平均0.77m,属薄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可采范围主要集中在井田东部的P10、8、P18号孔连线一带及西南角的7号孔附近,可采面积约占全井田的3/8。

结构简单,不含或含一层夹石。

顶板多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底板多为粉砂岩或泥岩。

本煤层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

7.1.46号煤:

位于东大窑(L5)石灰岩或相当层位海相泥岩之下,上距L5石灰岩5.04-11.Om,平均7.45m。

上距K32.62-16.73m,平均13.08m。

煤层厚0-1.62m,平均1.22m,属薄-中厚煤层,厚度变化除P17号孔0点外,井田的东南部较薄,向西、南、北逐渐变厚,变化规律较明显。

不含或偶含一层夹石。

顶板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或泥岩。

本煤层属大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7.1.58号煤:

位于太原组庙沟灰岩(L1)之下,上距6号煤层30.85-44.85m,平均38.1lm,上距2号煤层平均间距为77.23m左右。

煤层厚度1.54-5.61m,平均3.73m,属中-厚煤层,结构复杂,含l-4层夹石,夹石为泥岩或炭质泥岩,顶板为L1石灰岩或泥灰岩,局部具炭质泥岩或泥岩伪顶,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或泥岩,局部为炭质泥岩伪底。

煤层最薄点在井田中部的9号孔附近,厚1.54m,向四周逐渐增厚,但到西部的7号孔附近,又有变薄的趋势,本煤层属全井田可采的稳定煤层。

7.1.69号煤:

位于太原组的中下部8号煤层之下,石炭系最下一层煤层。

上距8号煤层2.89-11.10m,平均5.94m。

煤厚1.25-2.56m,平均2.05m,属中厚煤层,结构简单。

顶板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或泥岩。

煤层厚度的总趋势是,中、南部厚,东北、西北部薄,规律性不太明显,本煤层属全井田可采的稳定煤层。

六、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及地温

7.11根据焦作工学院2004年5月提供的《山西金业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原相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矿井生产能力0.9Mt/a时,02、2号煤层瓦斯涌出量表1-2-3、1-2-4、1-2-5。

表1-2-3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生产时期

日产量

(t/d)

瓦斯涌出量(m3/t)

开采层

临近层

合计

初期

3000

7.05

9.34

16.39

中期

3000

10.3

13.65

23.95

后期

3000

12.47

16.52

28.99

表1-2-4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生产时期

巷道

断面

(m3)

瓦斯涌出量(m3/min)

煤壁

落煤

合计

初期

顺槽

7.0

2.92

0.9

3.82

大巷

12.54

0.26

0.11

0.89

中期

顺槽

7.0

2.92

0.71

3.63

大巷

12.54

0.25

0.11

0.86

后期

顺槽

7.0

3.16

1.0

4.16

大巷

12.54

0.38

0.19

1.33

表1-2-5矿井各生产时期瓦斯涌出量

生产时期

日产量

(t/d)

瓦斯涌出量

绝对(m3/min)

相对(m3/t)

初期

3156

47.03

21.46

中期

3156

68.80

31.39

后期

3156

83.35

38.03

本井田无论前期、中期和后期都属于高瓦斯矿井。

7.2煤尘

地质勘探中在井田内9号钻孔中采取煤尘爆炸样5个,试验结果表明各煤层均有爆炸性。

7.3煤的自燃

地质勘探中在井田内9号孔采有煤的自燃样5个,试验结果表明还原样与氧化样的差值ΔT。

为16-32℃,本井田煤层不自燃或不易自燃。

7.4地温

地质勘探中在8号钻孔中进行了井温测量,地温梯度为2.29℃/100m,属地温正常区。

七、通风概况

1.矿井通风

原相矿矿井通风方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采用混合式。

全矿井共三进两回,主斜井、副斜井、二区进风立井进风,一区和二区两个回风立井回风。

两对主扇服务全矿井供风,目前矿井总进风量为9850m3/min,总回风量10290m3/min,矿井等级孔为3.85m2。

各风井风量见表1,主扇运行现状见表2。

各风井风量表1:

地点

风量(m3/min)

备注

主斜井

3917

进风

副斜井

5429

进风

二区进风立井

504

进风

一区回风立井

0

封闭

二区回风立井

10290

回风

主扇运行现状表2:

主扇

名称

型号

运行角度(o)

风量

(m3/min)

负压

(Pa)

功率

(KW)

服务

采区

一区

主扇

FBCDZ-62-8-NO.26

停用

二区

主扇

FBCDZNO.26

一级40°二级32°

10290

2800

2×500

全矿

2.各盘区情况

目前南翼采区布置有10211采煤工作面,南翼第二回风巷掘进面,南翼集中轨道巷掘进面,10211回风尾巷。

西翼采区有10207皮带顺槽,10207轨道顺槽,10207轨道顺槽掘进面,10207回风尾巷三个掘进面。

东翼采区布置有10204采煤工作面,10206轨道顺槽掘进面,10206回风顺槽掘进面,二采区布置的20201回风顺槽、20201皮带顺槽、二采区机轨延伸巷都已临时封闭,只留有简单的通风系统(盘区变电所以里已封闭)。

一区原总回风巷的通风阻力变大,造成主扇负压远远大于2500Pa,最高达到3630Pa,现经过扩修主扇的负压降到2540Pa。

现还有部分巷道断面不足8m2,东翼、西翼部分巷道不足4m2,急需扩修,已保证矿井正常生产时的供风。

3.“一通三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矿井瓦斯防治

1)局部通风

在掘进工作面上大功率风机,井下掘进工作面的风机已全部更换为2*30KW对旋风机,且已全部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功能,煤巷掘进工作面的风筒全部由¢600mm的换成¢800mm。

掘进工作面已全部实现的风电、瓦电闭锁功能断电功能。

2)通风系统

不断完善通风系统。

把井下构筑的临时通风设施都更换成永久设施,把通风系统亏欠的设施都构筑完。

(临时调节更换成永久调节,盘区单向风门构筑成正反风门,瓦斯涌出的密闭前再构筑密闭)。

已完成7道防火墙,26道永久墙,4道风门,8道调节,6道反向风门构筑。

3)瓦斯抽放

其次是保证抽采达标。

在回采工作面10211打瓦斯抽放钻孔进行了瓦斯综合抽放。

目前在10211工作面的瓦斯抽放钻孔已基本施工完毕。

共施工本煤层孔209个,邻近层孔77个,裂隙带孔44个(差11个)。

206轨道顺槽施工裂隙带孔22个,回风尾巷施工邻近层孔26个。

207轨道顺槽施工本煤层孔53个,裂隙带孔5个。

合计施工钻孔436个,总进尺共39940米。

206工作面按设计需施工钻孔491个,207工作面设计需施工钻孔227个,预计进尺94990米。

现地面瓦斯抽放泵站的瓦斯浓度为16%-18%,一氧化碳浓度为8PPm,抽放流量为36.98m3/min,负压为480mmHg.

10211工作面的瓦斯抽放系统已完善,10207、10206的抽放系统正在完善,南翼移动抽放峒室土建工程已施工完,预计需下镀锌螺旋管2165米,¢315聚乙烯管1520米。

现抽采管路、抽放泵已到矿,因没有复工复产,抽放泵及管路无法下井,故南翼抽放泵站及管理无法安装施工。

3.2防灭火

井下的静压消防管路基本已覆盖全矿,但管路的三通数量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轨道、回风100米1个,皮带巷50米1个),回风巷(管路存在胶垫老化,管路短缺现象),作业地点的消防器材、消防管路都能按要求配备。

井下防火束管监测系统已打签报,设备到位后就能安装。

3.3综合防尘措施

井下防尘设施不足,隔爆设施基本没有上,巷道冲洗、洒水、开机开水、转载点洒水、放炮用水泡泥、个体防护已实现,但缺专门管理防尘的人员。

3.4矿井降温

矿井通风能满足规程对井下作业地点温度的要求。

3.5安全监控

原相矿于2008年6月由太原市中标企业山西美安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安装。

目前系统(KJ160N)正常运行。

井下共有8台分站,31个甲烷甲烷传感器测点,6个CO传感器测点,2个风速传感器测点,3个温度传感器测点,目前监控系统运行基本正常,已实现风、瓦电闭锁,故障闭锁。

1)存在问题

根据AQ1029-2007要求地面中心站安全监控系统的主机必须双机或多机备份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用主机应在5分钟内投入工作。

目前只有一台主机能正常运行,另一台配置较低已不能满足要求,需更换一台主机。

要求为工控主机具体配置为:

CPUP43.2G、内存2.0G、硬盘100G、内置10M/100M网卡。

另配外接式DVD刻录机。

中心站应使用录音电话一部、配备不小于2小时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中心站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联网主机应装备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装备,目前我矿还没有这些设备设施,需增加。

2)更换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催化元件

根据要求甲烷传感器需更换催化元件30个,一氧化碳传感器更换催化元件6个。

新增监控分站、分站电源、分站电源电池,风筒传感器。

根据AQ1029-2007要求,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不能保证设备连续工作2小时时,应及时更换。

由于我矿瓦斯监控系统运行2年多,分站备用电源已达不到断电后维持2小时的要求,极大地影响到系统连续稳定地运行,需更换分站电源电池,目前有分站电源8台,需全部更换,需8台电源电池,另需备用12台,共计20台。

另需增加四台分站、四台分站电源,四台断电器以及10台800mm风筒传感器(风筒由原来的600mm换成了800mm)。

3)增加电源电缆、开关、

根据AQ1029-2007要求,宜为井下安全监控设备提供专用供电电源。

井下供电现状,部分电源取至动力电缆,造成电源供电不稳定,导致监控设备不能正常运行。

部分取至风机专用电缆,根据《山西省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办法》严禁与采用“三专”供电的局部通风机共用电缆、变压器和开关。

为了保障系统连续稳定运行,需对系统供电电源进行改造,南翼分站电源从南翼变电所取电,西翼分站电源从西翼变电所取电,东翼分站从东翼变电所取电。

共需MY4*6电缆1200米、QBZ-30/660型磁力启动器5台。

四、开工后的通防管控

1、不断完善瓦斯抽放系统,建成高负压、低负压两套抽放系统。

2、根据矿井的采掘衔接,不断调整通风系统,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3、严格瓦斯管理制度,及时处理瓦斯隐患。

4、建立健全矿井防尘队伍,保证防尘工作正常展开。

5、积极组织力量,开启防灭火工作,尽快安装束管监测系统,并运行做好火区预测预报工作。

八、工作内容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修订版)及上级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1、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

大于85dB(A)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90dB(A)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并缩短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

2、煤矿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上述要求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3、在产生粉尘、煤尘等其他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应采取相应的灭尘措施,工作人员并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在浓度较大时应缩短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超过最高允许浓度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4、任何领导和组织都不得让员工在职业危害的工作场所下加班加点。

原相煤矿实习被分到通风科,由李师傅带我,李师傅是一位老技术工,下井长达20年,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给我详细的讲解了原相矿的通风系统,该矿是一对高瓦斯矿井,以前属于金业集团的产业,该集团是一家民企,开采矿井时期没有任何手续,所以巷道布置和通风设计存在明显的缺陷,例如一个综采面和多个掘进头用的串联通风,不符合国家矿山通风规定,在xxxxxx接手之后进行了从新的设计施工改造,在李师傅的讲解下该让快速的熟悉了该矿目前的通风现状,对该矿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在到原相矿的第三天开始长达15天的下井安全培训,培训期间认真做好了培训笔记,对下井应注意的事项有了足够的认识。

九、实习心得

这次实习一开始被分到xxxxxx底下的,这对矿井是由以前的两个小煤窑整合而成的,目前处于基建期,只有主斜井完成工期

相信通过这次实习,不光对我的毕业设计有很大帮助,同时对我以后的工作也起了更多的警示作用,让自己明白安全要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