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819509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6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白水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关于白水县桥沟大桥新建工程

开工报告批复单

承包单位:

渭南华通路桥工程公司合同段:

A

监理单位:

陕西利民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编号:

开工项目:

总体工程

桩号:

K0+000~K1+232.981

要求开工日期

2010年4月10日

同意开工日期

2010年3月10日

计划完工日期

2010年4月10日

要求完工日期

2010年10月31日

此项工程施工负责人

皮新林

 

附件:

1、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2、进场材料表

3、进场机械设备表

4、施工组织设计

 

承包人:

日期:

总监办意见:

 

签名:

日期:

 

---------------------------------------------------------------装订线--------------------------------------------------------

白水县桥沟大桥新建工程

开工申报表

施管表01-1承包单位:

渭南市华通路桥工程公司项目部合同段:

A

工程名称

白水县桥沟大桥新建工程

桩号

K0+000~

K1+232.981

拟定开工日期

2010年4月10日

计划工期

200天

完工日期

2010年10月31日

材料情况

考察完成,送样检测

机械设备

情况

运转良好

人员

情况

主要人员

施工负责人

皮新林

其他人员

工种

数量

技术负责人

刘胜春

管理人员

25

自检负责人

程肖洁

机械操作

28

测量负责人

许建国

普工

60

试验负责人

侯晓惠

附件:

1进场机械设备表。

2工程相关试验资料(随后上报)。

3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经理(签字):

 

年月日

白水县桥沟大桥新建工程

进场管理人员表

合同段

A

施工单位

渭南华通路桥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路基土方工程

桩号

K0+000~K4+885.849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学历

专业

拟担任职务

备注

1

皮新林

工程师

本科

施工负责人

2

刘胜春

工程师

本科

技术负责人

3

程肖洁

助工

大专

质检负责人

4

许建国

助工

大专

测量负责人

5

侯晓惠

试验员

大专

试验负责人

项目

经理

日期

监理工程师

日期

 

白水县桥沟大桥新建工程

进场机械设备表

合同段

A

施工单位

渭南华通路桥公司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制造时间及生产厂家

使用年限

进场时间

挖掘机

PC220

3

韩国大宇

3

2010.4.10

推土机

T140

3

沈阳征山

2

2010.4.10

装载机

ZL50

6

柳州柳工

1

2010.4.10

振动压路机

YZ22

3

徐州徐工

2

2010.4.10

光轮压路机

YZ20

3

徐州徐工

1

2010.4.10

洒水车

6000L

3

湖北

2

2010.4.10

平地机

PY180

2

洛阳

3

2010.4.10

吊车

8T

2

山东

2

2010.4.10

羊角碾

22T

2

龙工

1

2010.4.10

三轮车

1T

6

时风

2

2010.4.10

蛙式电夯

0.5T

5

陕西

1

2010.4.10

自卸车

EZ3255GEI

20

东风

2

2010.4.10

砼搅拌机

500L

6

兴平

1

2010.4.10

配备本合同工程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路面取芯仪

 

1

 

2

天平 

 

台 

1 

 

3

环刀

 

1

 

4

灌沙桶

 

1

 

5

水泥净浆搅拌机

 

1

 

6

电动击实仪

 

1

 

7

雷氏煮沸箱

 

1

 

8

水泥砂浆搅拌机

SL-160

1

 

9

三米直尺

 

1

 

10

水准仪

 

1

 

11

全站仪

 

1

 

12 

路面弯沉仪 

 

套 

1 

13 

钙镁含量滴定仪 

 

套 

1

 

14 

标准筛 

 

套 

1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原则

1.1编制说明

(1)认真参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和规定,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根据本工程特点,针对施工中各重点及关键工序之间相互协调与衔接,结合我公司目前的技术生产能力、施工管理水平、物资供应及机械配套能力,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技术方案和措施的可行性论证,并制定了较为合理的施工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以期达到确保工期、质量、安全和效益的目的。

(2)本工程为白水县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本项目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4月10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0年10月31日,总工期200天。

招标范围包括路基、路面底基层、路面基层、沥青面层、标志标线、桥沟大桥的施工。

本施工组织设计以总工期200天为工期控制目标,以公司现有施工技术力量和历年市政路桥施工经验为基点,统筹考虑全线各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布置情况,施工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措施、道路保畅措施编制而成。

(3)本施工组织设计中,工、料、机使用计划,作为指导施工时的参考,施工中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组织和调配工、料、机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1.2编制依据

(1)白水县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招标文件

(2)白水县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施工图纸

(3)公路桥涵工程招投标文件范本(2003年)

(4)白水县桥沟大桥新建工程投标文件

(5)白水县桥沟大桥新建工程合同文件

(6)现行的城市道路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

(7)现行的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质量评定标准

1.3编制原则

(1)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图纸为依据,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整个工程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地最少,并有较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周围环境的破坏。

(3)综合考虑现况道路及周围居民生活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做到文明施工,并维持正常的交通及生活秩序。

(4)施工工艺与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相符,并达到完善先进。

(5)施工进度安排合理、高效,施工区段划分协调、统一。

(6)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确保质量和工期目标。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2.1工程概况

白水县桥沟大桥新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张坡村,经桥沟,终点位于新庄村,路线全长1.233km,其中桥沟大桥长度282.00m。

该项目的建成,是白水县连接澄城县的重要桥梁,不仅解决了交通安全、畅通问题,而且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2.2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2.2.1交通部现行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及规程。

2.2.2建设单位现场踏勘的指导意见。

本项目所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

序号

技术指标名称

单位

标准

1

公路等级

2

设计速度

Km/h

60

3

路线长度

Km

1.233

4

平曲线最小半径

一般值

m

200

极限值

125

5

不设超高平曲线最小半径

1500

6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50

7

停车视距

75

8

最大纵坡

6.0

9

最短坡长

m

150

10

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

一般值

m

2000

最小值

1400

11

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

一般值

1500

最小值

1000

12

路基宽度

M

12.0

13

行车道宽度

m

2×3.5

2.3主要工程数量

根据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及地形情况,全线按二级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2.0m,路面宽度11.4m,两侧各30cm路缘石;设计汽车荷载:

公路-二级。

本项目的主要工程数量如下表: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1

路线长度

Km

1.233

2

路基土石方

填方

K·m3

50.193(压实方)

挖方

75.723(自然方)

3

沥青路面

K·m2

11.125(包含平曲线加宽面积)

4

交叉

1

2.4工程特点

白水县桥沟大桥新建工程,解决了白水县到澄城县的交通安全、畅通问题,符合白水县的城市规划要求,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白水县桥沟大桥新建工程对白水县的进一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施工总体安排及部署

3.1施工总体目标及指导思想

本工程拟采用项目法进行组织管理,按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总体规划,工期以网络计划进行控制,技术管理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实行ISO9002/GBT/9002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3.1.1总体目标

根据本工程特点、业主制定的阶段工期目标和实际施工生产能力,确定该工程的总体目标。

3.1.1.1工期目标

合同总工期:

本工程计划2010年4月10日开工,2010年10月31日完工,合同总工期200天。

我公司将保证按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指令,科学组织、精心管理,确保工程按业主制定工期目标完成。

3.1.1.2质量目标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全部工程合格率100%。

3.1.1.3安全目标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消灭责任性人身因公伤亡事故。

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及重大交通事故。

3.1.2施工指导思想

科学组织、创优守约、安全高效、确保工期、统筹安排、文明施工。

3.2施工组织原则

根据本工程规模,工期目标,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及地质条件,合理配备生产要素,对生产要素实行优化组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统一指挥,网络管理,分工负责,全面推进”的组织原则合理安排各分项工程,各工序间间距。

多工序采用交叉平行、流水作业。

以城市管道安装等地下工程为重点,各工序统筹安排,齐头并进,确保安全、优质地按期完成工程任务。

3.3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区段划分

我公司在本工程将采用项目管理施工,接到中标通知后,成立了“白水县桥沟大桥新建工程项目部”,来履行合同条款职责,负责该工程的组织施工。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负责项目全面管理工作;设办公室主任一名,协助经理管理项目的施工组织、物资供给、资源配置和施工生产、安全、进度落实等工作;项目总工程师一名,负责项目的全面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管理层设五室:

即生产办:

负责合同施工组织及安全生产,并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技术办:

负责合同段技术及质量管理;后勤办:

负责后勤保障,租赁场地和协调外围关系等;财务办:

负责财务结算;综合办负责来往文件和统计工作。

根据本项目工程特点和工作量大小,项目经理部下设施工队,各自分工及施工区段如下:

路基(路面)施工队:

负责路基及基层底基层施工。

沥青路面施工队:

负责沥青路面施工。

桥梁施工队:

负责桥沟大桥主体施工。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展,项目经理部成立工程质量管理小组、安全领导小组和环保、文明施工小组,对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文明施工进行有效监督管理。

本标段设立的组织机构(见附图一)

3.4施工总进度计划及机械、劳动力投入计划

(1)根据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现场实际情况,结合交通组织方案、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具体技术要求,我们将从施工技术的提高和资源的合理配制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的同步控

制。

(2)施工总体工期计划(详见施工总体计划表)。

(3)本工程拟投入机械设备(见机械设备表)。

(4)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见附表)

3.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水、电供应

施工场地的布设本着占地少、交通便利、施工方便的原则。

3.5.1生活区

项目经理部设在桃园小区91#,租用民用单元楼一套。

作为主要生活和办公驻地。

进出为规划10m宽砼路面,交通方便。

生活区内设食堂、澡堂、娱乐室等生活设施。

3.5.2预制场、拌和站

本合同段拟在K0+486.000处路线左侧征地作为路面拌合场地。

现场原则不设预制场,小型构件采用外委订购来满足施工要求。

3.5.3供电、供水

本标段周围电网较发达,施工和生活用电采用拉线引用的方式,同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配备大功率发电机,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

3.6施工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准备及进场计划

我部已在全公司范围内组织人员、机械设备调运。

主要材料由项目经理部部组织采购,作到货比三家。

工程所用材料在设计图纸指定地点购买,所有材料保证在分项工程开工前准备就绪。

参加本标段施工的施工人员和设备将分批进场,并根据施工总体计划,保证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所需机械设备和人员进场到位。

3.7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3.7.1我公司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根据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审核图纸,并到施工现场作充分的考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

3.7.2土工及材料试验

工程所用的标准试验及设计配合比拟委托渭南市公路交通实验室实施。

项目经理部设试验室,对工程质量中间控制进行试验。

3.7.3恢复定线

在有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按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成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控制点、水准点复测无误后,进行中桩放线补测原地面高程及绘制横段面图,并将所有资料提交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批准。

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4.1施工测量方案

4.1.1施工测量依据

(1)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与水准点为基准进行引测。

根据设计结构图、有关技术核定单以及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及实物进行计算和放样。

(2)以《公路桥涵施工规范》、《公路路基施工规范》《公路路面施工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作为精度标准。

4.1.2测量仪器的选用及鉴定情况

名称

规格型号

鉴定情况

产地

单位

数量

全站仪

TOPCONIII-05

合格

日本

1

经纬仪

DJ2

合格

北京

1

水准仪

DS3

合格

北京

3

钢尺

50m

合格

哈尔滨

3

塔尺

5m

合格

哈尔滨

3

盒尺

5m

合格

北京

6

计算机

联想

合格

北京

2

对讲机

健伍

合格

日本

5

4.1.3复测

以业主单位提供的现场点位及书面成果为定线依据。

接桩后,立即对所接点位进行复核。

将复核结果整理成书面材料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测,差值大于规范要求的,应再次复查,若情况属实,则在征得监理及业主同意情况下,修正数值或将其作废。

核对完毕,根据现场情况护桩,并引出拴桩,作好拴桩图,以便日后桩点破坏后再恢复。

4.1.4平面控制点加密

拟定采用一级附合导线作平面控制,每边平均边长设为200m,点位要求在路两侧交错埋设。

内业计算使用计算机,采用工程附合导线近似平差程序,结果打印并保存。

其它技术指标见下:

导线等级

测角中

误差″

测距中

误差mm

测距相对

中误测

测回数

方位角

闭合差

全长相对

闭合差

一级

3

15

≤1/14000

1

-4″

44″

4.1.5高程控制点加密

在施工区线路两侧每隔100m均匀布设施工水准点,采用四等附合水准方法。

内业计算采用工程附合水准近似平差程序,成果打印保存。

技术指标见下: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

仪器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附合闭合差

四等

10

DS3

双面

往返一次

20√L

4.1.6施工测量放线

(1)平面定位

平面定位采用极坐标法放样,应用计算机先计算出各桩位、桩点坐标以及放线数据,打印成书面表格形式。

内业计算校核无误后,在现场将全站仪置于加密控制点上,进行测放。

放线完毕立即进行校核,用钢尺拉出和桩点的间距,同坐标反算之距离值比较,以此方法可校验同次放线各桩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合格者立即复查并重放直至合格。

平面相对关系校核完毕后,将全站仪置于另一加密控制点,实测桩点中相距最远的两点坐标,同设计值比较,此方法可确定本次放桩全部点位的平面绝对位置关系,若不符设计,立即复查重测直至合格。

所有放线数所据以书面形式保存。

(2)高程测设

高程测设由一施工水准点测出各桩点高程,并尽可能避免转站次数,再核验各桩点的相对高差是否同设计高程差值相符,最后以另一施工水准点验测桩点中任意两个。

以上每一步骤如有不合格或差值过大者,立即查明原因并重测直至合格。

每一步放线数据、验测值均以书面形式保存。

4.2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4.2.1桥梁工程施工

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先进行桩基、墩柱施工,给以后预制梁板及安装、桥面施工抢出时间。

4.2.2路基施工

4.2.2.1二灰土底基层的施工

雨污水管道回填结束,部分路基完成后,即可进行二灰土底基层的施工。

4.2.2.2二灰碎石基层的施工

部分底基层完成、经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二灰碎石基层的施工。

4.2.2.3沥青砼面层的施工

二灰碎石基层施工完成后,经检验合格,进行沥青砼面层的施工。

4.2.2.4交通工程的施工

沥青砼面层施工时,同时安装交通标志及预埋通信管线,沥青砼面层施工完毕后,喷涂标线。

依据设计文件,结合现场考察,施工时,挖方尽量用作回填,选择经济合理的区段,挖填结合,有效提高工程进度。

4.3.1施工准备

(1)技术人员按设计图纸要求现场放样,包括路基边缘、坡口、坡脚,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场地清理:

清除场地内非适用材料。

用推土机清除草皮、表土,深度不小于30cm,用自卸车运至弃土场堆放。

4.4.挖填方

4.4.1路基挖方采用纵向分层开挖法施工。

施工方法:

利用土方运距不大于100m时,采用推土机松运;远运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挖装,自卸车配合运输。

施工时将废弃土和可利用土分开来,废弃土按指定地点堆放,使用结束后,用推土机整平。

路基挖至设计标高后,用平地机整平,刮出路拱,并留出压实量,最后用压路机压实,按规范要求进行压实度检验;如挖到设计标高后还有不适用材料,报请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换填合格材料。

雨季施工严防路基表面积水,作好临时排水沟以利排水,并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碾压成型,防止填土被水泡软,雨后,对路面进行补压。

4.4.2路基填方

本工程土质均可利用,施工时利用挖方可满足填方土要求。

(1)施工准备

土质试验:

填筑前,对拟用材料取代表性的土样做原材料试验,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试验、含水量、密实度、液限、塑限、承载比和击实试验。

取得足够的数据,为基底处理、利用方的选择提供施工依据,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填方施工前各种材料做一段不小于100m的试验路段,以指导大面积的施工,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工序、材料松铺厚度等,及时总结试验路段,并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基底处理

填筑路基前去除表土30cm的种植土后进行填前和夯实。

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0%,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路床部分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

对特殊路基的处理,线内存在的池塘、地窖、粉煤沟采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回填,压实度在路基压实标准的基础上提高1%。

(3)分层回填整平夯实

按照试验确定的填料,进行分层填土。

用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自卸车于运土,按每延米用土量控制卸土,每层填料的铺设宽度应超出设计宽度30cm。

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摊铺厚度摊铺,摊铺过程检查控制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进行碾压。

碾压由外侧向内侧的顺序碾压,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压实遍数碾压。

根据填筑高度按规范要求检查压实度,碾压至合格为止,确保每层填土资料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路基填筑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a.严格执行“三检制”,每一层填土的开工申请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后方可施工,填筑完成后由工地技术员、试验员依照合同技术规范和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自检,合格后整理自检资料报内部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并请监理工程师签认自检资料。

b.用土必须取样试验,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后方可用于施工,且不能含有腐殖土、有机物、垃圾及其他杂物。

不同土质的土不得用于同一段同一层路基填筑。

c.每层填土保证路基边缘部分的压实度。

重视每层填土的平整度,控制厚度,保证填土压实的均匀性。

d.若路基出现“弹簧”、“翻浆”现象时,及时进行翻晒处理或换填。

天气干燥时,路基表面应经常洒水压实,避免出现“浮土”。

4.5二灰土底基层施工

二灰土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集中厂拌,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成型。

4.5.1材料准备

委托监理认可的试验室对底基层原材料进行试验。

土:

采用塑性指数12~20的粘性土(亚粘土),土块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8%,有机含量不得超过10%,且不得使用膨胀土。

石灰:

选用Ⅲ级以上的石灰,以保证混合料中氧化镁氧化钙含量不低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技术指标,在使用前7~10天,石灰要充分消解,细度符合规范要求。

石灰设简易棚存放,在应用于工程前进行试验,并报请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可使用。

粉煤灰:

SiO2、AI2O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灰量不应超过20%,粉煤灰比面积宜大于2500cm2/g

水:

应洁净、无杂质,不含有害物质。

4.5.2试验路段

选不小于100m的试验路段,同路基施工试验段,及时总结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后进行二灰土底基层施工。

4.5.3底基层施工方法

(1)在验收合格的路基上清扫、洒水、进行施工放样。

(2)采用全幅施工,按设计加宽尺寸控制填筑边线,设灰台控制摊铺厚度。

(3)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调试使机械运转正常,拌和均匀,采用电子计量,保证原材料配合比例准确,石灰剂量满足设计要求,检查含水量并作好记录,使拌和后的混合料含水量稍大于最佳含水量,混合料拌和均匀颜色保持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